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龙江省海伦地区浅层地下水中“三氮”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丽君 刘强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9-822,共14页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增加、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以及农业氮肥过量施用,使得地下水中“三氮”(即硝酸盐氮、氨氮、亚硝酸盐氮)污染问题愈加严重,对人体带来潜在健康风险。通过地下水“三氮”污染分布及来源作出解析,对于开展污染源头防控...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增加、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以及农业氮肥过量施用,使得地下水中“三氮”(即硝酸盐氮、氨氮、亚硝酸盐氮)污染问题愈加严重,对人体带来潜在健康风险。通过地下水“三氮”污染分布及来源作出解析,对于开展污染源头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海伦地区浅层地下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GMA)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地下水中“三氮”及其他金属元素的检出情况,应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地下水中“三氮”划分水质污染等级,综合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等方法,识别和定量解析污染源及贡献。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地下水中硝酸盐氮含量范围在0.021~123.05mg/L之间,平均浓度为15.27mg/L;氨氮含量范围在ND~3.91mg/L之间,平均浓度为0.33mg/L;亚硝酸盐含量范围在ND~0.65mg/L之间。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水指标对比,硝酸盐氮超标率为20.0%,氨氮超标率为12.5%。②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污染等级一级至三级中度污染地下水占比为92.5%,整体上水质“三氮”污染较轻。海伦地区“三氮”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出氨氮、硝酸盐氮流域中心区近端含量高、远端含量低的趋势。硝酸盐氮及氨氮超标点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的人类活动密集区域。亚硝酸盐氮在空间分布上沿海伦河流向呈现出北高南低的趋势。③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PMF)源解析结果表明,硝酸盐氮主要来源于生活与工业复合源;亚硝酸盐氮主要来源于自然源;氨氮主要来源于生活与农业复合源。与中南部长三角武进地区太湖平原、西南部成都平原及东南部广花盆地地下水相比,海伦地区氨氮含量偏低,硝酸盐氮均值则均高于中南部地区。“三氮”的源解析结果呼应了东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伦地区 地下水 三氮 分布特征 源解析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