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东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演化地质过程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光学 陈芳 +3 位作者 沙志彬 梁金强 苏新 陆红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23,共9页
南海东北部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类型多样,包括块状、瘤状、薄层状、脉状及分散状等五种形式,独自出现或相互共生成藏,并伴生碳酸盐岩,且分布在水深600~900m、海底及其以下的200m地层之内。其中前四种水合物常形成于浅断裂隙、沉积物层间薄... 南海东北部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类型多样,包括块状、瘤状、薄层状、脉状及分散状等五种形式,独自出现或相互共生成藏,并伴生碳酸盐岩,且分布在水深600~900m、海底及其以下的200m地层之内。其中前四种水合物常形成于浅断裂隙、沉积物层间薄弱带、海底表面等局部地区,粒径大于正常沉积物孔隙,水合物肉眼可见,故又称可视水合物;分散状水合物充填于微米—纳米级孔隙的沉积物中,肉眼难以分辨,故这类水合物为非可视水合物。据钻井揭示,以海底之下90m处地层为界,研究区发育上、下两套水合物矿层,上部水合物矿层以可视水合物为主,下部水合物矿层为非可视水合物。其中上部水合物矿层发育上、下两个水合物层段,在各水合物层段的顶部均发育自生碳酸盐岩,反映为地史时期与水合物藏演化相伴生的古冷泉。综合分析认为,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形式及水合物藏演化受控于多种因素作用,包括岩性、粒度、岩相(古河道、扇体)等沉积作用,新构造活动及断层作用,流体及气体运移,以及影响水合物结晶成核生长的热流、盐度、时间等。其中可视水合物主要受构造因素控制,多为活跃流体携带气体以渗漏形式局部聚集形成;而分散状水合物则多受沉积因素影响,气体以扩散形式运移至适宜温压域的沉积层内形成水合物。上新世以来的地质事件是水合物形成分解的诱发因素,冰期、间冰期变化与水合物形成分解有一定耦合关系。水合物形成时代应早于上覆的自生碳酸盐岩,晚于其赋存的母岩沉积层,研究区上部水合物矿层的上段形成于晚更新世,下段形成于中更新中期—晚更新世,下部水合物矿层形成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中期;水合物矿藏共经历了3次水合物藏发育期和2次水合物藏破坏期。伴随水合物演化,发育两期自生碳酸盐岩,海底自生碳酸盐岩形成于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水合物 赋存类型 自生碳酸盐岩 南海北部陆坡 矿藏 演化
下载PDF
Study of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Gas Hydrate 被引量:13
2
作者 SUN Jianye LI Chengfeng +3 位作者 HAO Xiluo LIU Changling CHEN Qiang WANG Daiga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31-338,共8页
Study of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gas hydrat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understanding its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occurrence.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different types(sI and sII)and occurrence... Study of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gas hydrat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understanding its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occurrence.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different types(sI and sII)and occurrences(pore-filling and fracture-filling)of gas hydrate,both lab-synthesized and drilled-gas hydrate samples were measured using cryo-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cryo-SEM).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of s I hydrate was relatively smooth,and spongy nano-pores(200–400 nm)gradually occurred at the surface during continuous observation.The surface of sII hydrate was more compact,showing a tier-like structure.Hydrate occurred in quartz sand and usually filled the pores of the sediments and both hydrate and sediments were cemented with each other.SEM observation of the gas hydrates collected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morphology and contact relation with sediments varied with hydrate occurrence.For instance,hydrates dispersed in sediments mainly filled the pores of the sediments.The existence of microorganism shells,such as foraminifera,was beneficial to the formation of gas hydrate.When hydrate occurred as a massive or vein structure,it was easily distinguished from the surrounding sediments.The surface of hydrate with massive or vein structure showed two distinct characters:one was dense and smooth,the other is porous(several to tens of micrometers in diameter).The occurrence of different hydrate morphologies was probably caused by the supplement rates of methane g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hydrate surface morphology CRYO-SEM grain contacts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颗粒级尺度微观出砂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3
作者 董长银 闫切海 +5 位作者 李彦龙 徐鸿志 周玉刚 尚校森 陈强 宋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87,共11页
构建颗粒级尺度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地层砂颗粒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储层颗粒级尺度微观出砂过程和形态模拟,研究出砂机制和出砂形态及其影响因素。颗粒结构模型根据地层砂粒度分布曲线随机确定颗粒直径、圆球度系数及位... 构建颗粒级尺度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地层砂颗粒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储层颗粒级尺度微观出砂过程和形态模拟,研究出砂机制和出砂形态及其影响因素。颗粒结构模型根据地层砂粒度分布曲线随机确定颗粒直径、圆球度系数及位置倾角,根据测井曲线利用随机方法表征颗粒胶结强度和水合物饱和度的随机非均质性分布和粒间应力。使用水合物强度比例系数和影响系数表征水合物分解对胶结强度的影响。根据构建的颗粒剥落判别模型,结合水合物分解模型,建立颗粒剥落孔道延伸扩展模拟及出砂形态模拟方法。结果表明:对于胶结强度较低的高水合物饱和度储层,出砂首先从孔壁边界上开始,沿胶结弱面不均匀扩展形成类蚯蚓洞形态,最终总体呈现前端类蚯蚓洞与后端连续垮塌的复合出砂形态;水合物分解会大幅度降低储层强度,生产过程中出砂前沿与分解前沿非常接近;随着初期生产延续,最大剥落出砂粒径由16μm降低为6μm,剥落出砂速度呈上升趋势;水合物饱和度及其分解对出砂形态和出砂速度有明显影响;水合物饱和度越低,其分解对储层总体内聚强度的影响越小,越不容易出砂;饱和度为0.4、0.3和0.18时的砂粒剥落速度分别约降低到平均水合物饱和度0.48对应的砂粒剥落速度的80%、69%和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出砂模拟 出砂预测 颗粒级尺度 出砂形态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形态识别及其饱和度预测 被引量:8
4
作者 潘豪杰 刘堂晏 +2 位作者 邬龙 王红涛 薛苗苗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35-1740,共6页
含水合物储层纵横波速度不仅与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有关,还取决于水合物的赋存形态.本文基于考虑水合物微观形态的岩石物理模型预测了水合物海脊1247B和1250F井位的水合物饱和度,并与核磁共振——密度孔隙度评价的饱和度进行比较,以确定... 含水合物储层纵横波速度不仅与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有关,还取决于水合物的赋存形态.本文基于考虑水合物微观形态的岩石物理模型预测了水合物海脊1247B和1250F井位的水合物饱和度,并与核磁共振——密度孔隙度评价的饱和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水合物在沉积物中的存在形态.而且对比了有效介质模型、改进的Boit-Gassmann模型和简化的三相方程在同一赋存形态下预测的饱和度,以此探究三种模型在含水合物储层定量评价中的适用性.对比预测结果显示,1247B和1250F井位的天然气水合物主要以骨架支撑形态存在.虽然各岩石物理模型在含水合物层段预测趋势一致,但是,相对于简化三相方程预测结果而言,有效介质模型和改进的BiotGassmann模型能更准确预测出海底沉积物中水合物饱和度,并且在同一种模型中纵横波速度联合反演比单纵波预测的水合物饱和度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赋存形态 水合物饱和度 水合物海脊 岩石物理模型 核磁共振——密度孔隙度
原文传递
气体水合物基础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昌岭 郝锡荦 +2 位作者 孟庆国 李承峰 孙建业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9期1-10,共10页
气体水合物的结构类型、热力学与动力学、界面现象与表面形貌特征等基础特性是水合物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水合物学科发展的基石。此外,水合物在沉积物中的微观赋存形态及其对渗流的影响也是水合物的基础特性之一,是水合物储层研究的热... 气体水合物的结构类型、热力学与动力学、界面现象与表面形貌特征等基础特性是水合物研究的重要基础,也是水合物学科发展的基石。此外,水合物在沉积物中的微观赋存形态及其对渗流的影响也是水合物的基础特性之一,是水合物储层研究的热点。笔者主要基于近3年来的文献资料,对气体水合物的结构类型、热力学与动力学、界面现象、微观赋存形态及其对渗流的影响这4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归纳,追踪学科研究前沿,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国内外气体水合物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也提出了气体水合物基础特性研究下一步的方向与趋势,以期为多尺度、多维度研究气体水合物的基础理论与科学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水合物 结构类型 热力学 分解动力学 表面形貌 微观赋存形态
下载PDF
聚乙烯己内酰胺链端改性及其对甲烷水合物形成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唐翠萍 张雅楠 +1 位作者 梁德青 李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30-2139,I0001,共11页
注入动力学抑制剂是一种有效缓解天然气水合物管道堵塞的方法。本文以动力学抑制剂聚乙烯基己内酰胺(PVCap)结构为基础,将氧乙基和酯基引入PVCap的分子链端,合成了新抑制剂PVCap-XA1,在高压定容反应釜内评价了PVCap-XA1对甲烷水合物形... 注入动力学抑制剂是一种有效缓解天然气水合物管道堵塞的方法。本文以动力学抑制剂聚乙烯基己内酰胺(PVCap)结构为基础,将氧乙基和酯基引入PVCap的分子链端,合成了新抑制剂PVCap-XA1,在高压定容反应釜内评价了PVCap-XA1对甲烷水合物形成的抑制作用,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低温激光拉曼光谱和冷冻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抑制剂对甲烷水合物结构和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条件下PVCap-XA1比PVCap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微观测试表明PVCap-XA1的加入没有改变甲烷水合物的晶体结构,但会使甲烷水合物晶面扭曲变形,可以降低水合物大小笼占有比(I_(L)/I_(S)),使得甲烷分子更难进入水合物大笼,同时PVCap-XA1的加入使甲烷水合物的微观形貌由多孔有序变得更致密而不利于气体通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甲烷 动力学抑制剂 改性 抑制能力 形貌
下载PDF
水合物赋存形式对石英砂电性特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田海涛 刘乐乐 +3 位作者 夏宇轩 徐赛 韦伟 蔡建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39-1450,共12页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精确评价关系到储层的生产与开发过程.由于储层微观结构具有非均质性,且水合物合成分解过程中分布形式复杂,水合物储层物性变化规律尚不明晰,从而难以对储层水合物饱和度进行准确预测.为明确水合物赋存模式对电性特征...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精确评价关系到储层的生产与开发过程.由于储层微观结构具有非均质性,且水合物合成分解过程中分布形式复杂,水合物储层物性变化规律尚不明晰,从而难以对储层水合物饱和度进行准确预测.为明确水合物赋存模式对电性特征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石英砂样品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实现了颗粒包裹型、孔隙填充型和团簇状分布三类赋存模式的水合物数字岩心构建,并进一步提取孔径分布分析不同水合物分布模式下的微观结构变化特征,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含水合物数字岩心进行电性模拟,结合阿尔奇公式得到适用于含水合物石英砂介质的经验参数取值,并采用实验室内水合物合成实验电阻率测量数据与实际储层电阻率测井数据对比验证了阿尔奇经验参数取值的正确性及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水合物饱和度逐渐增加,在相同水合物饱和度下,颗粒包裹型生长引起的微观结构变化对电传导过程的影响最为显著;孔隙填充型水合物生长引起的孔隙结构变化对电传导过程影响最小;不同水合物赋存形式下,沉积物孔径分布变化规律从微观角度解释了三类分布模式的电性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研究储层内含水合物沉积物合成分解过程中的电性特征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水合物赋存模式 电性特征 有限元模拟 数字岩心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含天然气水合物储层衰减岩石物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涛 包雪阳 +1 位作者 朱翔宇 李安昱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年第3期369-380,共12页
衰减是储层的重要基础物性,正确认识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吸收衰减机制对于准确预测水合物饱和度具有重要意义.天然气水合物以不同形态赋存在粗粒砂岩或细粒黏土质沉积物中,而这两种水合物储层对应的衰减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为了阐明其内部... 衰减是储层的重要基础物性,正确认识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吸收衰减机制对于准确预测水合物饱和度具有重要意义.天然气水合物以不同形态赋存在粗粒砂岩或细粒黏土质沉积物中,而这两种水合物储层对应的衰减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为了阐明其内部的衰减机理,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岩石物理模型.其中,砂岩水合物层的衰减模型大致有两类,其中一类以三相Biot理论为基础,模型中包含多种描述水合物颗粒与砂岩颗粒间接触作用的衰减机制,如颗粒胶结、摩擦、微裂隙导致的喷射流等.这类模型可以较合理地再现实际声波测井资料中衰减随水合物饱和度增加而增加的情况,但在地震频段无法产生有效的衰减强度.另一类模型的衰减主要以等效颗粒模型所描述的水合物内部孔隙水与自由孔隙水之间的交换作用为主导,其能够解释砂岩水合物在地震频段的衰减现象.黏土质沉积物中的水合物衰减研究则是首先基于等效颗粒模型模拟黏土矿物附着水的衰减机制建立背景沉积物的衰减模型;接着在其基础上通过量化纯水合物的物性和水合物赋存对背景沉积物性质的改变来完成建模.该模型也已成功应用于地震频段的反射地震资料中.以上衰减模型的提出使水合物的衰减研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使研究人员能够定量化分析观测资料中的衰减现象,并通过衰减约束水合物饱和度.然而这些模型的应用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研究发现砂岩水合物储层的衰减模型无法匹配实际资料中观测到的横波衰减强度;以及黏土质水合物储层衰减模型缺少对裂隙参数的表征,在声波频段的模型结果有待验证.为了提升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应用范围,未来需对水合物赋存形态与衰减的关系加深理解,结合更多实际资料进一步深入细致地开展岩石物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衰减属性 岩石物理 水合物赋存形态
下载PDF
基于高压微流控芯片的水合物相变与气泡演化研究
9
作者 张吉东 殷振元 +3 位作者 李清平 李淑霞 焦红梅 刘晓惠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5-1623,共9页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巨大的资源量与高能量密度而被视为一种前景广阔的能源.理解孔隙尺度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与分解动力学及气-水-水合物三相分布对优化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工艺至关重要.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压微流控可视化实验装置(最高耐...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巨大的资源量与高能量密度而被视为一种前景广阔的能源.理解孔隙尺度下天然气水合物生成与分解动力学及气-水-水合物三相分布对优化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工艺至关重要.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高压微流控可视化实验装置(最高耐压19.0 MPa),可实现孔隙尺度下气体水合物生成和分解相变的直接观测.首先,观测并分析了南海神狐海域温压条件下(压力15.5 MPa)甲烷水合物的成核与生长过程.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分析了热激法下3种升温速率(0.5,2.0和8.0 K/h)对甲烷水合物分解动力学与气泡演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孔隙中存在两种不同的甲烷水合物生成机制:(1)甲烷气泡主导生成的气-水-水合物三相共存的疏松多孔型水合物;(2)水中溶解相甲烷主导生成的致密单晶型水合物.其中,单晶型水合物包裹在多孔型水合物周围并呈树突状生长,在接触甲烷气泡时会诱导多孔型水合物的快速成核与生长.水合物分解过程中,气-水-水合物三相共存的多孔型水合物优先分解,单晶型水合物相对稳定,其分解温度高于多孔型水合物约0.3 K.孔隙内水合物分解后产生明显的气泡聚集与融合现象,气泡平均直径为60~100μm.提高升温速率显著加快了水合物分解速率,更有利于气泡融合,造成较大气泡在孔隙内分布.本研究为甲烷水合物在孔隙尺度下生成、分解与微米级气泡演化提供直接实时观测证据,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水合物分解动力学与水合物沉积物两相渗流理论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水合物 高压微流控 水合物形貌 气泡演化 相变动力学 多孔介质
下载PDF
南海神狐天然气水合物系统沉积物中自生黄铁矿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惠昌 赖勇 +3 位作者 卢海龙 梁金强 陆敬安 方允鑫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6-133,共18页
南海神狐海域是中国最重要的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区之一,为了解水合物存在对沉积物地球化学环境的影响,对采自神狐海域W19B井位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X射线衍射分析和主量元素结果显示部分层位有异常高含量的硫化物... 南海神狐海域是中国最重要的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区之一,为了解水合物存在对沉积物地球化学环境的影响,对采自神狐海域W19B井位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X射线衍射分析和主量元素结果显示部分层位有异常高含量的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随着样品深度的增加,黄铁矿的晶面、晶棱更加明显,且集合体形态呈现聚莓→单莓→细粒的变化趋势,扫描电镜还观察到草莓状黄铁矿向细粒自形黄铁矿转化的中间产物。在53.0mbsf(meters below seafloor)和140.4mbsf层位均发现异常高含量的黄铁矿。其中140.4mbsf层位黄铁矿充填有孔虫壳体的现象普遍,并伴有大量柱状黄铁矿产出,可能与有机质和甲烷厌氧氧化相关,但主导作用应为甲烷厌氧氧化,该层位可能位于古硫酸根-甲烷界面(sulfate-methane interface,SMI)附近。根据所得结果,推测地质历史时期中甲烷异常渗漏事件的发生,致使向上的甲烷通量增加,推动SMI上移,导致53.0mbsf和140.4mbsf界面处因甲烷厌氧氧化而形成大量黄铁矿。多个黄铁矿富集层的存在可能表示沉积史中曾发生多期次的深部流体渗漏或者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沉积物 黄铁矿 天然气水合物 地球化学 矿物标型
下载PDF
HFC-152a致冷剂气体水合物结晶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永利 郭开华 +1 位作者 舒碧芬 葛新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8-103,共6页
对HFC 1 52a致冷剂气体水合物结晶生成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 ,研究了外界环境温度对水合物结晶引导时间的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 ,得到了引导时间与环境温度的依变关系 .对HFC 1 52a气体水合物结晶生成过程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 ,得到了外界... 对HFC 1 52a致冷剂气体水合物结晶生成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 ,研究了外界环境温度对水合物结晶引导时间的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 ,得到了引导时间与环境温度的依变关系 .对HFC 1 52a气体水合物结晶生成过程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 ,得到了外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水合物结晶生成过程图像 ,对生成过程图像进行分析 ,认为水合物是通过局部随机成核 ,已成核部分诱导临近区域进而扩展至整个两相接触界面形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水合物 引导时间 结晶生成过程图像 HFC-152a致冷剂 环境温度 局部随机成核
下载PDF
水力切割模拟水合物储层成孔特性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廖华林 王鄂川 +4 位作者 董林 牛文龙 牛继磊 戴子健 闫传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4-932,共9页
为了探究水力割缝技术对于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改造的适用性,开展了模拟水合物储层的地面水力割缝模拟试验。采用大尺寸试样,分析了喷射压力、喷嘴直径和加砂体积分数对套管及模拟试样的割缝形态、成孔特征以及破坏形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为了探究水力割缝技术对于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改造的适用性,开展了模拟水合物储层的地面水力割缝模拟试验。采用大尺寸试样,分析了喷射压力、喷嘴直径和加砂体积分数对套管及模拟试样的割缝形态、成孔特征以及破坏形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力喷射切割过程中,由于高压射流的冲击力及冲蚀作用,模拟水合物储层中形呈近似椭圆锥体孔眼,内表面凹凸,并出现裂缝、凹坑及其他不规则形状;近喷嘴端孔眼会形成冲蚀空腔,孔眼直径较大,而随着孔眼深度增加,孔眼直径逐渐缩小;模拟水合物储层在水力切割后呈现破碎、不规则冲蚀、扩孔、冲刷、侧向裂缝等多种复杂破坏形式,比常规砂岩、煤岩的破坏形式更为复杂;孔眼深度随着喷嘴直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而孔眼深度随着喷射压力逐渐增大;当喷射压力为25 MPa,喷嘴直径为5 mm,含砂体积分数为6%时,可形成深度约92 cm,最大直径约为14 cm的椭圆形孔眼;在套管与水合储层直接接触条件下,切割套管缝宽受喷嘴直径、喷射压力和加砂体积分数的影响,缝长主要由喷嘴移动距离决定。射流对水合物储层的破坏作用影响因素多,不仅与水射流及冲蚀条件有关,还与水合物储层的物化性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水力割缝 孔眼形态 成孔机制 喷嘴直径
下载PDF
基于ERT技术的含水合物沉积物可视化探测模拟实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金环 刘昌岭 +4 位作者 邹长春 陈强 孟庆国 刘洋 卜庆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6-212,共7页
基于电阻率响应特征的储层识别和饱和度估算是天然气水合物储层评价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开展了沉积物内水合物生成的物理模拟实验,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实现了分散状水合物和块状水合物生... 基于电阻率响应特征的储层识别和饱和度估算是天然气水合物储层评价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开展了沉积物内水合物生成的物理模拟实验,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实现了分散状水合物和块状水合物生长过程的可视化探测,研究了两种赋存形态水合物的电阻率响应特征。研究表明:分散状水合物的高值电阻率零散分布,块状水合物的高值电阻率聚集分布;沉积物内的游离气导致块状水合物的电阻率层析成像位置发生偏移;分散状水合物和块状水合物的电阻率响应特征差异明显,与分散状水合物相比,块状水合物电阻率随着水合物的生成升高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电阻率层析成像 赋存形态 电阻率响应
下载PDF
一种悬垂水滴生成水合物实验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磊 刘道平 +1 位作者 汤成伟 张亮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6-410,共5页
为了从微观角度研究水合物的喷雾法制备,设计了一套静止悬垂水滴合成气体水合物高压可视化实验装置。介绍了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从压力和温度两个方面对静止水滴生成水合物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这套系统能很好地应用于气体水合物... 为了从微观角度研究水合物的喷雾法制备,设计了一套静止悬垂水滴合成气体水合物高压可视化实验装置。介绍了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从压力和温度两个方面对静止水滴生成水合物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这套系统能很好地应用于气体水合物制备过程的特性和工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水合物 诱导时间 生长形态 过冷度
下载PDF
高含硫天然气水合物生长特性实验研究
15
作者 汪洋 青春 +4 位作者 任阳 李杨 李延霞 邵子越 申小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93,共5页
目的解决高含硫气田开发过程中在井筒和管道中形成的天然气水合物造成冰堵的问题。方法在恒温、恒容条件下,采用耐高压哈氏合金釜研究了高含硫天然气水合物宏观生长速率及气田水矿物离子对其的影响情况,同时,采用直接观察法从俯视角度... 目的解决高含硫气田开发过程中在井筒和管道中形成的天然气水合物造成冰堵的问题。方法在恒温、恒容条件下,采用耐高压哈氏合金釜研究了高含硫天然气水合物宏观生长速率及气田水矿物离子对其的影响情况,同时,采用直接观察法从俯视角度研究了压力、气田水矿物离子及溶液形态对气液界面高含硫天然气水合物生长过程形貌特征、生长特性及延展规律的影响。结果气田水中矿物离子的存在可降低水合物的生长速率,同时改变水合物形貌。在气液界面,水合物从成核点以二维拓展模式向四周生长。升高压力对水合物形貌影响较小,但会提高水合物的生长速率。结论分析认为,矿物离子主要是通过离子化作用来降低水的活性,从而影响水合物的生长过程。研究结果对水合物安全防治和高含硫气田的顺利开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藏 天然气水合物 冰堵 生长速率 晶体形态
下载PDF
盐含量对天然气水合物防聚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蒋善良 陈超 +3 位作者 利观宝 李洪刚 王晓辉 秦慧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0-125,共6页
传统的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防聚剂评价实验一般在纯水中进行,而现场的水相中通常会混入一定的海水或含有矿化度的地下水,因而前者的评价结果与现场的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在更加接近现场实际情况的条件下评价水合物... 传统的天然气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防聚剂评价实验一般在纯水中进行,而现场的水相中通常会混入一定的海水或含有矿化度的地下水,因而前者的评价结果与现场的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在更加接近现场实际情况的条件下评价水合物防聚剂的性能,首先使用高压透明蓝宝石釜从宏观角度对水合物浆液的形态进行观察,然后应用粒度仪从微米级进行水合物浆液中液滴—水合物粒径分布的观察测试,最后结合油水界面张力的变化规律对含盐体系水合物防聚剂的防聚行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含3%NaCl条件下,水合物防聚剂CJ(以下简称CJ)对水合物的防聚效果较好;②水合物形成以前,在机械力的搅拌作用下,含CJ的水合物乳液粒径随着含盐量的增加而减小,含盐有利于液滴在油相中的分布;③水合物形成以后,在含3%NaCl的条件下,水合物颗粒分布更小,适量的盐有利于水合物形态的控制;④在2℃条件下,含盐量为3%时,油水界面张力值为最大,达到4.453 mN/m。结论认为,随着盐含量的增加,CJ对水合物的抑制效果增强,但在水合物形成以后抑制效果则不明显,相反盐含量的增加还容易破坏油水乳液的稳定性甚至破坏水合物防聚剂的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防聚剂 盐含量 界面张力 形态 粒径分布 天然气水合物浆液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及聚集形态实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武昌 姜凯 +1 位作者 李玉星 宋光春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25,共4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高压反应釜进行了油水及含粉砂体系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实验,分析了含水率、防聚剂司盘80(Span80)浓度及粉砂对水合物生成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合物生成位置包含液滴表面(高含水率除外)、气-液-固界面和气-固界面;Span8... 采用自行设计的高压反应釜进行了油水及含粉砂体系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实验,分析了含水率、防聚剂司盘80(Span80)浓度及粉砂对水合物生成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合物生成位置包含液滴表面(高含水率除外)、气-液-固界面和气-固界面;Span80浓度上升,乳状液越稳定,水合物生成位置由气-液-固界面转移至液滴表面;同时,水合物形态先由块状变化至分形聚集体,进而变化为颗粒状,形成稳定的水合物浆。含粉砂体系水合物颗粒含有包裹砂粒和不包裹砂粒的两种形态,附壁水合物层呈分层结构;含砂流动体系中泥沙颗粒以含砂水合物颗粒碰撞粘附和卷携砂粒的形式进入水合物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粉砂 水合物形态 颗粒聚集
下载PDF
基于cohesive单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水力压裂模拟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亚峰 田英英 +7 位作者 李小洋 韩泽龙 张欣 赵明 刘聃 尤志伟 梁金强 黄伟 《钻探工程》 2023年第1期18-25,共8页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海域的沉积地层中。我国先后于2017年和2020年成功开展了2次试开采,但由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特殊的赋存条件,单井水合物试采仍然面临着开采范围小、高产稳产时间短等问题。为了提高...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高效清洁能源,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海海域的沉积地层中。我国先后于2017年和2020年成功开展了2次试开采,但由于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特殊的赋存条件,单井水合物试采仍然面临着开采范围小、高产稳产时间短等问题。为了提高水合物的开采范围,基于cohesive单元进行了水合物储层二维水力压裂数值模型研究,比较了100 m×100 m和20 m×20 m两种模型的裂缝半长和宽度,得出了当注入压力为25 MPa时,压裂裂缝半长均为6 m,最大宽度分别为5.8、5.5 mm,构建尺寸较大的模型得出的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并且研究了裂缝宽度随注入时间的变化规律,随着注入压力和注入量的不断增加,初期裂缝宽度急速变大,后续在地应力和注入流体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裂缝出现“阶梯式”的扩展规律。该研究在页岩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能源储层水力压裂模型分析中得到了成功运用,为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水力压裂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储层 水力压裂 cohesive单元 数值模拟 裂缝形态 扩展机理
下载PDF
祁连山冻土区多组分气体水合物形成过程实验研究
19
作者 孟庆国 刘昌岭 +1 位作者 李承峰 郝锡荦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79,共8页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气体组成复杂,储层裂隙发育,研究其形成过程对准确理解该区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祁连山冻土区水合物的气体组成配置了多组分气体,并对其在纯水、水合物矿区水及冻土岩芯介质体系中的水...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气体组成复杂,储层裂隙发育,研究其形成过程对准确理解该区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祁连山冻土区水合物的气体组成配置了多组分气体,并对其在纯水、水合物矿区水及冻土岩芯介质体系中的水合过程进行了实验观测,获得了不同条件下多组分气体水合物的诱导时间及聚集形态特征,探讨了不同反应介质(水样盐度、沉积介质)对多组分气体水合物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冻土岩芯中多组分气体水合物的形成诱导时间较溶液体系更短,水合反应更快。多组分气体水合物呈现"松针状""发丝状""块体状"等多种形态,并优先在气液界面和反应釜内壁形成聚集,其形成过程呈现明显的"界面优势"特征,即冻土岩芯孔裂隙表面以及矿区水中悬浮颗粒为水合反应提供了除气液界面和反应釜壁外的"第三界面",有效加快了多组分气体水合物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分气体水合物 生成过程 诱导时间 聚集形态 祁连山冻土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