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hole petroleum system and ordere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ervoirs 被引量:22
1
作者 Cheng-Zao Jia Xiong-Qi Pang Yan So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19,共19页
The classical source-to-trap petroleum system concept only considers the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in traps driven dominantly by buoyance in a basin,although revised and improved,even some... The classical source-to-trap petroleum system concept only considers the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in traps driven dominantly by buoyance in a basin,although revised and improved,even some new concepts as composite petroleum system,total petroleum system,total composite petroleum system,were proposed,but they do not account for the vast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ervoirs within the system,which is not formed and distributed in traps dominantly by buoyancedriven.Therefore,the petroleum system concept is no longer adequate in dealing with all the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s in a basin where significant amount of the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are present in addition to the 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s.This paper looked into and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oil/gas reservoirs and their differences and correlations in petroliferous basins in China and North America,and then proposed whole petroleum system(WPS)concept,the WPS is defined as a natural system that encompasses all the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reservoirs and resources originated from organic matter in source rocks,the geological elements and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formation,evolution,and distribution of these oil and gas,reservoirs and resources.It is found in the WPS that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hydrocarbons dynamic fields,three kinds of original hydrocarbons,three kinds of reservoir rocks,and the coupling of these three essential elements lead to the basic ordered distribution model of shale oil/gas reservoirs contacting or interbeded with tight oil/gas reservoirs and separated conventional oil/gas reservoirs from source rocks upward,which is expressed as“S\T-C”.Abnormal conditions lead to other three special ordered distribution models:The first is that with shale oil/gas reservoirs separated from tight oil/gas reservoirs.The second is that with two direction ordered distributions from source upward and downward.The third is with 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Petroleum system Whole petroleum system Hydrocarbon reservoirs ordered distribution model Fossil energy
下载PDF
天然气中氢气成因及能源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韩双彪 唐致远 +4 位作者 杨春龙 谢林丰 向朝涵 HORSFIELD Brian 王成善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70-1284,共15页
长期以来,随着油气成因理论的不断拓展和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日益扩大,氢气作为连接无机与有机生烃学说的重要纽带,同时也作为一种极具前景的清洁能源,逐渐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天然气中氢气的成因相对复杂多样,根据其反应机理分... 长期以来,随着油气成因理论的不断拓展和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日益扩大,氢气作为连接无机与有机生烃学说的重要纽带,同时也作为一种极具前景的清洁能源,逐渐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天然气中氢气的成因相对复杂多样,根据其反应机理分为无机、有机成因两大类,无机成因以地球脱气、水岩反应及水辐射分解为主,而有机成因以生物作用和有机质热解为主。目前主要利用氢同位素和伴生气体地球化学特征等方法判识氢气成因,但是由于氢气本身复杂多样的来源及其活泼的化学性质,目前尚不能系统地准确判识氢气成因。由于氢气成因的广泛性,全球各地不同地质条件下均发现了不同氢浓度的天然气,且氢气含量变化极大(0.1%~99%)。氢气既可以作为还原剂在费托合成中参与生烃,又可以作为氢源在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提高烃类物质产率,因此氢气的存在将可能延伸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深度下限。在系统总结氢气成因机理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天然气中氢气的能源意义,为未来富含氢气天然气资源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氢气 成因类型 分布规律 能源意义
原文传递
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戚学贵 陈则韶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9-82,共4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甲烷等气体分子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雪状笼形包合物 .作为全球物理—地质作用的产物 ,它广泛分布在陆地永冻层和海底沉积层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南海北部陆缘可能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矿藏 .全球天然气水... 天然气水合物是由甲烷等气体分子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雪状笼形包合物 .作为全球物理—地质作用的产物 ,它广泛分布在陆地永冻层和海底沉积层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南海北部陆缘可能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矿藏 .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蕴含的有机碳数量巨大 ,是一种潜在能源 ,同时对全球的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形成条件 温室效应 能源 甲烷 资源开发 性质 结构 化石燃料
下载PDF
钢铁联合企业煤气系统优化分配模型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琦 蔡九菊 +1 位作者 庞兴露 姜文豪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1,共4页
分析了钢铁联合企业副产煤气在煤气柜和自备电厂锅炉间的优化分配问题,就煤气柜的柜位控制、自备电厂锅炉燃料负荷变化、外购燃料价格变化等对操作成本的影响展开讨论,针对这些问题设置了相应的操作惩罚函数并建立了钢铁联合企业煤气供... 分析了钢铁联合企业副产煤气在煤气柜和自备电厂锅炉间的优化分配问题,就煤气柜的柜位控制、自备电厂锅炉燃料负荷变化、外购燃料价格变化等对操作成本的影响展开讨论,针对这些问题设置了相应的操作惩罚函数并建立了钢铁联合企业煤气供应系统优化分配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可知,煤气供需差距通过煤气柜和自备电厂锅炉之间的优化分配得到解决,减少了外购燃料的消耗,降低了锅炉燃料负荷的频繁变化,提高了发电效率,实现了煤气的零放散,使煤气供应系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副产煤气 煤气分配 系统优化 节能
下载PDF
炉缸煤气流分布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川 程树森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29,共6页
高炉大型化是炼铁发展的趋势,随着高炉炉缸直径的不断变大,中心不活跃区域越来越大,如何引导煤气到达炉缸中心已成为炼铁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上述难题,通过建立炉缸煤气流动三维模型,应用CFX数值模拟软件计算煤气流速,分别研究... 高炉大型化是炼铁发展的趋势,随着高炉炉缸直径的不断变大,中心不活跃区域越来越大,如何引导煤气到达炉缸中心已成为炼铁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上述难题,通过建立炉缸煤气流动三维模型,应用CFX数值模拟软件计算煤气流速,分别研究了炉缸直径、焦炭粒径、空隙度以及鼓风动能对炉缸煤气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炉缸内焦炭粒径及空隙度分布均匀,边缘煤气流速依然大于中心煤气流速,并且炉缸直径越大,中心煤气流越弱。炉缸内焦炭粒径和空隙度分布影响煤气流分布,提高炉缸中心焦炭粒径和空隙度有利于引导煤气到达炉缸中心。同时,为了保障高炉稳定顺行,鼓风参数必须和炉缸透气性协调一致,不能过于依靠提高鼓风动能吹透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缸 煤气流分布 焦炭粒径 空隙度 鼓风动能
原文传递
有水气藏气水分布及水区能量 被引量:5
6
作者 何晓东 孔玲 安菲菲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3年第1期33-35,83,共3页
有水气藏中,不同的气水分布模式,决定了水区不同的驱动能量。有水气藏水区能量是由气、水能量叠加组合构成,水体活动性是组合能量的综合体现。圈闭封闭环境下,如果水体量不是足够大,其膨胀量不能使累产气—拟压力关系压降曲线明显偏离... 有水气藏中,不同的气水分布模式,决定了水区不同的驱动能量。有水气藏水区能量是由气、水能量叠加组合构成,水体活动性是组合能量的综合体现。圈闭封闭环境下,如果水体量不是足够大,其膨胀量不能使累产气—拟压力关系压降曲线明显偏离无水气藏压降关系线;而圈闭外连通较小的含气区,其膨胀量能够使圈闭内压降关系线明显偏离无水气藏压降关系线。水中溶解气膨胀是增加水体驱动能量和水体活跃性的重要因素。在气水分异不彻底的过渡带气藏,溶解气膨胀驱动地层水侵入气区的作用不可忽视,构造越平缓的气藏,气水分异越不彻底,溶解气膨胀驱动地层水的作用越强,气井生产越容易出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水气藏 气水分布 水区能量 溶解气
下载PDF
Multi-Period Optimal Distribution Model of Energy Medium and Its Application 被引量:3
7
作者 ZHANG Qi TI Wei +2 位作者 CAI Jiu-ju DU Tao WANG Ai-hua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8期37-41,共5页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optimal energy medium distribution in steelmaking process is formulated. In this model, three kinds of important energy mediums including byproduct gases, steam and electricity are considered, ...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optimal energy medium distribution in steelmaking process is formulated. In this model, three kinds of important energy mediums including byproduct gases, steam and electricity are considered, and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ccounts for both the change of gener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the byproduct gases and the demand of low (or middle) pressure steam and electricity for each period to maximize the benefit of products cost and minimize the consumption of energ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ptimal distribution scheme of byproduct gases, middle pressure steam, low pressure steam and electricity is achieved and case study shows that 6% of operation cost is reduc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model comparing with the previous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medium byproduct gas MULTI-PERIOD optimal distribution energy saving
原文传递
高效燃气轮机优化技术研究——分布式能源的关键技术之一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喜魁 陈正举 +2 位作者 项敬岩 洪广欢 孟召军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针对分布式能源热电冷联产工程的需要,对其关键的动力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燃气轮机的五项优化技术:动静子反旋叶轮技术、磁场聚氧聚氮技术、离心氧氮分离技术、富氧燃烧复合漩流燃烧技术和氮膜冷却与惰性防护技术;给出了四功能一... 针对分布式能源热电冷联产工程的需要,对其关键的动力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燃气轮机的五项优化技术:动静子反旋叶轮技术、磁场聚氧聚氮技术、离心氧氮分离技术、富氧燃烧复合漩流燃烧技术和氮膜冷却与惰性防护技术;给出了四功能一体机的设计方案;重点分析了转匣式压气机结构与高温升涡轮叶片的氮膜冷却与惰性防护问题,为燃气轮机的高效化、微型化提供了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分布式能源 动静子反旋 氧氮分离 漩流燃烧 氮膜冷却 四功能一体机
下载PDF
海底气体水合物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国强 周祖翼 吕炳全 《自然杂志》 2000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外大陆架边缘的海洋沉积物中存在大规模气体水合物已成为地学界的共识。海底气体水合物是由甲烷等气体和水分子组成的类似冰状的固态物质。根据目前的粗略估计,赋存在气体水合物中的碳约为10^(13)t,相当于全球其他化石燃料中碳含量的两... 外大陆架边缘的海洋沉积物中存在大规模气体水合物已成为地学界的共识。海底气体水合物是由甲烷等气体和水分子组成的类似冰状的固态物质。根据目前的粗略估计,赋存在气体水合物中的碳约为10^(13)t,相当于全球其他化石燃料中碳含量的两倍。由于气体水合物处于亚稳定状态,因此它既可作为2l世纪潜在的能源资源,又可在非稳定状态导致海底滑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并可通过释放甲烷显著影响全球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水合物 能源资源 地质灾害 海底沉积物 甲烷
下载PDF
基于流量分配优化的天然气管网模拟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6-155,共10页
天然气的组成和发热量的精确获取是实施能量计量的基础。为获取未安装在线测量设备的计量站的天然气组成和发热量数据,采用GERG-2008方程作为状态方程,将能量守恒方程与无量纲亥姆霍兹自由能及其偏导数相耦合,结合组分输运方程,提出了... 天然气的组成和发热量的精确获取是实施能量计量的基础。为获取未安装在线测量设备的计量站的天然气组成和发热量数据,采用GERG-2008方程作为状态方程,将能量守恒方程与无量纲亥姆霍兹自由能及其偏导数相耦合,结合组分输运方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际计量数据的自适应流量分配方法;通过构建加点Kriging代理模型简化计算过程,使用NSGA-Ⅱ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采用交错网格进行混合气体组分计算,并对天然气的发热量进行计算。经工程实际验证:温度、压力及流量的最大误差(差值)分别为0.26 K、0.19%、0.33%;天然气组分混合计算中,甲烷的最大计算误差为0.178%,乙烷的最大误差为0.689%,丙烷的最大误差为0.732%,其余组分误差均在1%以下;高位和低位体积发热量最大偏差分别为0.305%和0.313%,计算结果均满足GB/T 18603—2014中A级计量站计量误差要求。所得结果可为天然气的能量计量提供帮助,节约设备投资和计量站改造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RG-2008 气质跟踪 发热量 亥姆霍兹自由能 流量分配 能量计量
下载PDF
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的开发和铁芯材料的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国钧 彭伟锋 +4 位作者 桑灿 吕建 涂国超 降向东 董哲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7年第3期41-43,共3页
本文介绍日本为完成1997年“京都议定书”对其温室气体减排量的指标要求,大力开发应用超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DT)和铁芯材料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温室气体 配电变压器 节能 超低铁损铁芯材料
下载PDF
突出煤样多次冲击作用下的粒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畅 张华 +3 位作者 姚显枫 马红星 赵建辉 居尔艾提.阿卜拉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5-178,182,共5页
实验采用冲击式捣碎法,通过阶梯式增加冲击次数对不同煤样进行多次冲击破碎,再用标准筛分方法对破碎后煤样进行筛分并称重。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建立破碎煤粒度分布函数,探讨了煤的破碎功表面学说在多次冲击试验条件下的符合性,总结突出... 实验采用冲击式捣碎法,通过阶梯式增加冲击次数对不同煤样进行多次冲击破碎,再用标准筛分方法对破碎后煤样进行筛分并称重。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建立破碎煤粒度分布函数,探讨了煤的破碎功表面学说在多次冲击试验条件下的符合性,总结突出煤样多次冲击作用下的粒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破碎煤粒度分布函数和实验数据拟合性较好;当冲击次数较小时,煤的破碎功符合表面学说;在多次冲击作用下破碎煤样粒度不会随冲击次数增加而不断减小,而是集中在某一数值范围内,该粒度范围随煤样不同显示出特征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冲击破碎 粒度分布 破碎功 表面学说
原文传递
酸性气焚烧和废硫酸裂解一体化工艺应用总结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青 胡青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3年第11期23-28,共6页
一体化焚烧裂解再生炼厂酸性气和废硫酸制酸工艺能很好地解决炼油厂产生的酸性气和废硫酸的处理问题。以某炼油厂利用酸性气和废硫酸为原料来生产烷基化用酸(H2SO4质量分数99.2%)的工艺流程为例,通过分析该工艺的焚烧裂解、净化、转化... 一体化焚烧裂解再生炼厂酸性气和废硫酸制酸工艺能很好地解决炼油厂产生的酸性气和废硫酸的处理问题。以某炼油厂利用酸性气和废硫酸为原料来生产烷基化用酸(H2SO4质量分数99.2%)的工艺流程为例,通过分析该工艺的焚烧裂解、净化、转化、干吸等工段的反应特点,以及炼油厂现有公用工程条件和装置运行的经济可靠性,调整原料(酸性气和废硫酸)、助燃气(空气和富氧)和燃料气的配比,以得到合理的配气方案,从而优化酸性气和废硫酸处理方案,并总结了该装置在焚烧裂解、净化、转化、干吸和尾吸各个工段的工艺特点。该装置稳定运行多年后,排放能耗等各项指标仍远优于国家标准规定,在“环保、节能、降耗、减排、循环经济”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气焚烧 废硫酸裂解 一体化 硫酸装置 配气方案 能耗 废气排放
下载PDF
电能替代供冷供热技术与燃气分布式能源的技术经济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晨成 黄庆祥 张紫丹 《工业加热》 CAS 2020年第2期64-68,共5页
选取电能替代供冷、供热技术与燃气分布式能源进行对比分析。首先分别对电能替代供热供冷技术比较,遴选出经济效益较好的电能替代技术进行组合,然后与燃气分布式能源同时供冷供热进行比较,获取电能替代供冷供热较好的技术方案,排序为蓄... 选取电能替代供冷、供热技术与燃气分布式能源进行对比分析。首先分别对电能替代供热供冷技术比较,遴选出经济效益较好的电能替代技术进行组合,然后与燃气分布式能源同时供冷供热进行比较,获取电能替代供冷供热较好的技术方案,排序为蓄冷蓄热(热泵)、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蓄冷热泵+电采暖。最后,以燃气分布式能源的投资回收年限为约束,对比分析天然气价格对应的临界电价,获取不同电价政策下的利润空间和利润比例。燃气分布式能源适用于具有一定规模,冷热需求较大、燃气管道已铺设的用户,电能替代供冷供热技术更具有灵活性,可适应各种规模的用户,但对于电力供应稳定性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替代供冷供热技术 燃气分布式能源 能效模型 经济性对比分析
下载PDF
“三供”老区燃气改造方案设计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琳 游赟 《能源与节能》 2019年第6期52-54,共3页
针对重庆松藻矿区目前利用矿井瓦斯气中面临的问题,通过引进管输天然气使其能源供应更加趋于合理。针对矿区用户进行了气源分析及供气规模预测,提出并分析了“三供”老区燃气改造方案设计。设计的燃气改造方案采取新建1套0.4MPa的中压... 针对重庆松藻矿区目前利用矿井瓦斯气中面临的问题,通过引进管输天然气使其能源供应更加趋于合理。针对矿区用户进行了气源分析及供气规模预测,提出并分析了“三供”老区燃气改造方案设计。设计的燃气改造方案采取新建1套0.4MPa的中压一级输配系统,实施气源转换过程中需考虑节能效益和满足燃气用具允许适应工作范围,从而有效促进“三供”老区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气 天然气 气源转换 输配方案 节能效益
下载PDF
20 ppm Anhydrous Ammonia Odor Agent Proposed for Hydrogen Fuel for Safe Detection of Leaks
16
作者 Daniel Nelson Russell 《Detection》 CAS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Preferably 20 ppm anhydrous ammonia (NH<sub>3</sub>) is proposed to be added to hydrogen fuel (H) made from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green hydrogen), so that H leaks may be easily detectable by smell, but... Preferably 20 ppm anhydrous ammonia (NH<sub>3</sub>) is proposed to be added to hydrogen fuel (H) made from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green hydrogen), so that H leaks may be easily detectable by smell, but not dangerously toxic. Including this odor agent, would allow H to be distributed safely in pipes, as required by law, and it would allow H to be safely stored, transported, and exported for sale, and widely commercialized. Further research is suggested to identify optimum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automated technique for injecting NH<sub>3</sub> into H, and to chart the minimum concentration needed,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 application to make hypersonic H burning aircraft safer for ground maintenance crews is proposed. An ability to make, store and distribute H, made from local sources of renewable energy, would reduce a need for fossil fuels, especially in poor, remote communities, where it could improve their economy by creating an export product for sale, while reducing pol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Renewable energy Anhydrous Ammonia Hydrogen gas distribution System ODORANT Odor Agent Green Hydrogen Hypersonic Aircraft
下载PDF
黑体辐射公式的多种推导及其在近代物理构建中的意义(Ⅰ)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则贤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61-766,共6页
黑体辐射是近代物理史上一只会下金蛋的鹅,是近代物理的摇篮。黑体辐射研究的意义还在于这是唯一一个涉及c,k,h三个普适常数的物理情景。黑体辐射谱抗测量误差的特性带来了辐射标准和绝对温度参照,谱分布公式对模型的不敏感则使得黑体... 黑体辐射是近代物理史上一只会下金蛋的鹅,是近代物理的摇篮。黑体辐射研究的意义还在于这是唯一一个涉及c,k,h三个普适常数的物理情景。黑体辐射谱抗测量误差的特性带来了辐射标准和绝对温度参照,谱分布公式对模型的不敏感则使得黑体辐射成为独特的物理研究母题。黑体辐射谱分布公式,普朗克多角度推导过,德拜推导过,艾伦菲斯特推导过,劳厄推导过,洛伦兹和庞加莱深入讨论过,泡利推导过,玻色推导过,爱因斯坦在20多年的时间里多角度推导过且产出最为丰硕,近代还有从相对论角度的推导,每一个角度的推导都带来了物理学的新内容,这包括量子力学、固体量子论、受激辐射、量子统计、相对论统计,等等。认真回顾黑体辐射研究的历史细节,考察其中的思想概念演化,不啻于体验一次教科书式的学(做)物理之旅,比如也可以尝试给出能量局域分立化的简单新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体 黑体辐射 热辐射 空腔辐射 气体运动论 热平衡 不可逆过程 绝对温度 基尔霍夫定律 斯特藩—玻尔兹曼公式 维恩位移公式 维恩谱分布 瑞利—金斯谱分布 能量均分原理 普朗克方程 普朗克函数 普朗克谱分布 振子 能量量子 不连续性 量子力学 作用量量子化 相空间体积量子化 零点能 全同粒子 玻尔兹曼统计 光电效应 受激辐射 玻色—爱因斯坦统计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费米—狄拉克统计 热力学 电磁学 统计力学 量子 光子 涨落 波粒二象性
原文传递
中亚天然气管道乌国段AB/C线联合运行方案比选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金威 潘婷 +3 位作者 周翔 安振山 向奕帆 丁祎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6-600,共5页
中亚天然气管道在实际施工中,在哈国段C线建了8处跨接线,实现了AB线与C线的互联互通,同时在乌国段C线建了8处预留。借鉴哈国段联合运行的经验,若在乌国段的合适位置增设跨接,可进一步提高全系统的综合能力。基于此,建立了中亚管道AB线与... 中亚天然气管道在实际施工中,在哈国段C线建了8处跨接线,实现了AB线与C线的互联互通,同时在乌国段C线建了8处预留。借鉴哈国段联合运行的经验,若在乌国段的合适位置增设跨接,可进一步提高全系统的综合能力。基于此,建立了中亚管道AB线与C线联合运行的仿真模型,确定了不同总输量下AB线与C线的最优输量分配方案,并分别测算在乌国段8处预留增设跨接线后的运行效果;同时,假设土气、乌气两种气源分别出现故障停输事故工况,对增设跨接线的系统增输方案进行比选,最终选择在乌国段4处预留位置增设跨接线。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改造、后续生产运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联合运行 输量分配原则 能耗
原文传递
面向燃气发电机组出口电缆同相多根并联运行优化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东振 葛磊蛟 《华电技术》 CAS 2020年第6期52-56,共5页
燃气分布式发电机组出口到主变压器低压侧采用单芯电缆同相多根并联运行时,由于电流分配不均匀、感应电压过高等原因,经常出现电缆超温和超额定电流的现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此,提出了一种燃气分布式发电机组出口电缆同相多根并联运... 燃气分布式发电机组出口到主变压器低压侧采用单芯电缆同相多根并联运行时,由于电流分配不均匀、感应电压过高等原因,经常出现电缆超温和超额定电流的现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此,提出了一种燃气分布式发电机组出口电缆同相多根并联运行的优化策略。首先,深入分析了燃气分布式发电机组出口电缆出现超温问题的主要原因;其次,构建了发电机出口到主变低压侧单芯电缆同相多根并联运行优化模型,并应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知改变发电机出口到主变低压侧电缆排列方式,有效解决同相多根单芯电缆并联运行时电流分配不均匀、感应电压过高的问题;最后,通过天津某燃气分布式电站的典型案例分析,表明通过交叉优化布置不同相的5根电缆,可以有效地均匀分配各根电缆的运行电流,用于指导单芯电缆同相多根并联运行的设计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发电机组 同相多根并联运行 电缆 电流分配 优化策略 分布式能源
下载PDF
塔式锌精馏炉热工诊断与节能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平生 黄正宗 +4 位作者 郑关平 李泽方 陈录 闫红杰 刘柳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53,共9页
韶关冶炼厂对火法炼锌工艺中塔式锌精馏炉实施了“煤改气”工程改造,改造后,出现了高热值燃料与原生燃烧系统不匹配的问题,表现为炉膛温度分布不均、天然气燃烧不完全以及系统热效率低等。本文基于热平衡计算,对该塔式锌精馏炉采用多种... 韶关冶炼厂对火法炼锌工艺中塔式锌精馏炉实施了“煤改气”工程改造,改造后,出现了高热值燃料与原生燃烧系统不匹配的问题,表现为炉膛温度分布不均、天然气燃烧不完全以及系统热效率低等。本文基于热平衡计算,对该塔式锌精馏炉采用多种测量仪器进行热工测试,并进行诊断分析与模拟仿真,结果表明:B^(#)塔的热效率为52.79%;燃烧室温度、天然气烧嘴支管压力以及气体喷口流量均分布不均,换热室内烟气与空气存在串气现象。节能改造建议从3个方面入手:优化天然气系统的烧嘴结构与布置方式,采用主动配风燃烧;优化调整回流比、蒸发比、入炉B^(#)锌温度等工艺参数;强化余热梯级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法炼锌 塔式锌精馏炉 煤改气 热工测试 热平衡 温度分布 热效率 节能改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