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7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64
1
作者 杨森 林国书 +3 位作者 周文明 刘盛秀 王红艳 张学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102,共2页
目的 了解更昔洛韦 (ganciclovir)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予更昔洛韦 0 .2 5 2次 /d静脉滴注 ;对照组予阿昔洛韦 0 .2 5每 8h静脉滴注 ;1、2、3、5、7天观察症状、体征 ,两组疗程均为 7天。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 目的 了解更昔洛韦 (ganciclovir)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予更昔洛韦 0 .2 5 2次 /d静脉滴注 ;对照组予阿昔洛韦 0 .2 5每 8h静脉滴注 ;1、2、3、5、7天观察症状、体征 ,两组疗程均为 7天。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 85 .7%、6 6 .4%,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治疗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重症带状疱疹及以疼痛为主的带状疱疹是一个安全、高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阿昔洛韦 带状疱疹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 被引量:45
2
作者 单鸣凤 胡静 +3 位作者 穆原 周凯 田野 夏晨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174-1178,共5页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IM患儿17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59例,分别选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沣(A组)、更昔洛韦静脉滴注+f扰素-α1b雾化吸...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IM患儿17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59例,分别选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沣(A组)、更昔洛韦静脉滴注+f扰素-α1b雾化吸入(B组)和更昔洛韦静脉滴注+干扰素-α1b肌肉注射(c组)3种治疗方法治疗5~7d。比较各组患儿用药后热退时间、咽峡炎好转时间、异型淋巴细胞〈0.05时间、颈部淋巴结缩时间、肝回缩时间、脾回缩时间及治疗前后EB病毒(EBV)-DNA拷贝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各组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在热退时间[(3.20±1.81)d、(3.17±1.76)d比(4.(11±2.34)d]、咽峡炎好转时间[(3.15±1.33)d、(3.09±1.37)d比(3.98±1.31)d]、异型淋巴细胞〈0.05时间[(3.12±1.55)d、(3.10-4-1.33)d比(3.95±1.26)d]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150、4.580、4.060,均P〈0.05),治疗7d后EBV—DNA阴转率均高于A组[53例(89.8%)、52例(88.1%)比41例(69.5%),x2=10.403,P〈0.05],在治疗后7d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上差异明显[CD3+:(63.00±4.39)%、(62.75±4.84)%比(68.70±7.70)%,CD4+:34.08(30.21,41.70)%、33.94(29.17,45.17)%比32.34(28.16,43.53)%,CD8+30.59(27.14,40.22)%、30.09(27.54,40.48)%比32.57(28.68,41.17)%,CIM+/CD8+1.12(1.03,1.31)、1.11(0.99,1.64)比0.94(0.87,1.59),F/x2=11.020、1.217、1.121、6.728,均P〈0.05]。B组和C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变化差异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良反应方面:C组出现2例发热,每组均出现2例粒细胞减少。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α1b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更昔洛韦 干扰素-Α1B 雾化吸入
原文传递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颊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8
3
作者 黄邀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1-32,共2页
目的:对比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颊炎的疗效。方法:2004年4月至2005年6月我院儿科门诊确定为疱疹性咽颊炎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治疗,并常规给予退热、补充维生素处理,病程大于2 d者加用青霉素治... 目的:对比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颊炎的疗效。方法:2004年4月至2005年6月我院儿科门诊确定为疱疹性咽颊炎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治疗,并常规给予退热、补充维生素处理,病程大于2 d者加用青霉素治疗。结果:更昔洛韦组有效率显著高于阿昔洛韦组。结论: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较阿昔洛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阿昔洛韦 疱疹性咽峡炎
下载PDF
更昔洛韦胶囊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8
4
作者 王欣 徐建江 +2 位作者 乐琦骅 王艳 王文韬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94-999,共6页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胶囊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门诊确诊的60例(60只眼)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分型为角膜...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胶囊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门诊确诊的60例(60只眼)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分型为角膜基质炎与角膜内皮炎,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0.15%更昔洛韦凝胶,每日4次,以及0.1%氟米龙滴眼液,每日 3次;试验组使用更昔洛韦凝胶与氟米龙滴眼液滴眼,用药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联合更昔洛韦胶囊,每日3次,每次1000 mg,用药时间为8周.治疗前与治疗后1、2、4、6及8周随访,评估眼痛、视物模糊、畏光、异物感、流泪等症状与结膜充血、结膜水肿、睫状充血、角膜炎症反应、角膜后弹力层皱褶、角膜后沉着物等体征,评价治疗有效率与治愈率,并观察用药后不适感与副作用.两组间症状与体征评分值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角膜知觉变化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症状(对照组10.70±3.61,试验组11.87±3.47)与体征(对照组13.83±3.74,试验组15.27±3.83)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Z=-1.269、-1.419,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点的总评分值分别为13.63±7.64、10.53±7.18、7.83±6.49、5.37±5.33及4.37±5.11,试验组分别为8.37±4.31、2.70±2.65、0.70±1.44、0.33±0.92及0.17±0.6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Z=-2.801、-4.895、-5.260、-4.758、-4.292,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点的有效率分别为50.0%、73.3%、86.7%、93.3%及96.6%,治愈率分别为0.0%、3.3%、16.7%、30.0%及43.3%,而试验组在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的有效率均为100.0%,治愈率分别0.0%、36.7%、76.7%、90.0%及9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0、16.433、22.571、22.636、17.330,P<0.001).对照组与试验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6.7%与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57,P=0.448).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疱疹性 更昔洛韦 胶囊
原文传递
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陈平洋 谢宗德 王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502-504,共3页
目的 评价更昔洛韦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 40例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患儿 ,分为更昔洛韦治疗实验组 (n =18)与一般治疗对照组 (n =2 2 ) ,实验组采用更昔洛韦高剂量 (诱导治疗 7 5mg... 目的 评价更昔洛韦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 40例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患儿 ,分为更昔洛韦治疗实验组 (n =18)与一般治疗对照组 (n =2 2 ) ,实验组采用更昔洛韦高剂量 (诱导治疗 7 5mg/kg ,每隔 12h静脉滴注 ,连用 14d ;维持治疗 10mg/kg ,1次 /d静脉滴注 ,每周 3d ,维持 2~ 3个月 ) ;对照组使用一般支持对症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毒学结果转归。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后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毒学结果转归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实验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早期、高剂量、足疗程更昔洛韦治疗对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具有显著的近期临床疗效 ,且副作用少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 婴儿 先天性 CMV感染 更昔洛韦
原文传递
抗病毒治疗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37
6
作者 朱美华 梁敏 +1 位作者 王志坚 温红艳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比较抗病毒治疗与未抗病毒治疗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随访结果,以探讨抗病毒治疗对儿童I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复习1999~2009年住院IM患儿病历,符合纳入条件并随访1年以上的病例共172例。根据患儿治疗方案... 目的比较抗病毒治疗与未抗病毒治疗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随访结果,以探讨抗病毒治疗对儿童I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复习1999~2009年住院IM患儿病历,符合纳入条件并随访1年以上的病例共172例。根据患儿治疗方案,分为更昔洛韦组(49例)、阿昔洛韦组(72例)和对照组(51例)。更昔洛韦组予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每日10 mg/kg,分2次给予;7 d后改为每日5 mg/kg,每日1次;总疗程10~14 d。阿昔洛韦组予口服阿昔洛韦片,每日20 mg/kg,分3次口服;总疗程10~14 d。对照组仅使用对症治疗。观察各组热程、咽峡炎症状改善、肝脾淋巴结回缩时间、异型淋巴细胞数回降时间及用药后粒细胞数改变等指标。远期随访包括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肝脾B超,并统计治愈率、复发率和死亡率。结果急性期3组在热程、咽峡炎的改善、肝脾淋巴结开始回缩时间、异型淋巴细胞数降至10%以下的时间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至8年10个月,3组间治愈率、复发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与非抗病毒治疗对儿童IM的疗效无明显差异,抗病毒治疗未能使IM患儿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更昔洛韦 阿昔洛韦 儿童
原文传递
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孙文英 孙新 +4 位作者 肖华 魏超平 叶青青 李小晶 高伟玲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30-232,共3页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 (GCV)治疗婴幼儿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 【方法】 用GCV治疗 32例婴幼儿活动性CMV感染者 ,治疗前后查血像和肝肾功能 ,将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了解GCV对血液和肝肾功能有无影响 ;观察...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 (GCV)治疗婴幼儿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 【方法】 用GCV治疗 32例婴幼儿活动性CMV感染者 ,治疗前后查血像和肝肾功能 ,将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了解GCV对血液和肝肾功能有无影响 ;观察与记录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 该组患儿用更昔洛韦治疗对外周血像无明显影响 ;少部分患儿出现谷丙转氨酶 (ALT)一过性升高 ;极少数患儿有惊厥与脑缺氧等神经毒性。 【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CMV感染是有效的 ,但由于有神经毒性的不良反应 ,故应谨慎地用于治疗症状性CMV感染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婴幼儿 巨细胞病毒感染 安全性 不良反应 CMV感染 GCV
下载PDF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及其对EB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32
8
作者 谭启蓉 移梅 +1 位作者 李卫 吴雪芹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4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特异性抗体(VCA-IgM)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成都青白江区人民...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特异性抗体(VCA-IgM)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成都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IM患儿60例,随机将其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GCV治疗,对照组给予干扰素(IFN-α)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有效率、治疗后VCA-IgM抗体转阴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以及咽峡炎症状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57±1.24)d vs (4.76±1.35)d]、[(4.73±1.36)d vs (6.22±1.75)d](P<0.05),治疗显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50.0% vs 26.7%,P<0.05),治疗后3个月的VCA-IgM抗体阳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13.3% vs 53.3%,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GCV在小儿IM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促使EBv特异性抗体转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更昔洛韦
原文传递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7
9
作者 江文 刘冬先 +1 位作者 邹耘 陈兴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 评价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带状疱疹 80例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用更昔洛韦针剂 0 .2 5g/d静脉滴注治疗 ,对照组 30例用阿昔洛韦针剂 0 .5 g/d静脉滴注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治疗后第 7天随访 ,治疗... 目的 评价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带状疱疹 80例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用更昔洛韦针剂 0 .2 5g/d静脉滴注治疗 ,对照组 30例用阿昔洛韦针剂 0 .5 g/d静脉滴注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治疗后第 7天随访 ,治疗组有效率为 82 .0 % ,对照组有效率为 70 .0 % ,经ridit检验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带状疱疹 临床疗效 安全性 抗病毒药物
下载PDF
更昔洛韦分别联合神经节苷脂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高颂轶 党清华 +2 位作者 高小倩 孙艳 赵文静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373-376,共4页
目的对比更昔洛韦分别联合神经节苷脂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4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42例)、观察2组(43例)及对照组(39例)。观察1组给予更昔洛韦联... 目的对比更昔洛韦分别联合神经节苷脂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4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42例)、观察2组(43例)及对照组(39例)。观察1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2组给予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更昔洛韦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1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观察2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9.48%);观察组(1、2)的头痛、发热、惊厥、意识模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异常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在惊厥、意识模糊消失时间上显著短于观察2组。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中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1、2)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的NS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观察2组的NS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3组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1、2)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神经节苷脂和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两种方案均是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有效措施,均能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更昔洛韦联合神经节苷脂具有更好的修复神经损伤的功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更昔洛韦 神经节苷脂 丙种球蛋白 炎症因子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原文传递
更昔洛韦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6
11
作者 胡劲涛 陈平洋 +5 位作者 谢宗德 党西强 王涛 贺晓日 李雯 薄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GCV)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88.1~2009.1)、EMbase(1988.1~2009.1)、Cochrane图书馆(2003年第3期和2009年第1期)、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1~2009.1)、中国生...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GCV)治疗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88.1~2009.1)、EMbase(1988.1~2009.1)、Cochrane图书馆(2003年第3期和2009年第1期)、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1~2009.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4.1~2009.1)、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1994.1~2009.1),纳入用GCV治疗及未用GCV治疗先天性CMV感染的随机及半随机对照试验。对研究人群的干预措施及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GCV治疗后在先天性CMV感染患儿的病情好转率(91.4%vs34.0%,P<0.01)及病毒感染指标转阴率(87.6%vs15.3%,P<0.01)这两方面均明显高于未治疗的对照组。GCV治疗后还可明显降低CMV感染患者的听力障碍发生率(4.7%vs37.2%,P<0.01)。GCV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本系统评价提示,对先天性CMV感染的婴儿,使用GCV治疗可以增加患儿的治疗好转率,增加CMV感染指标的转阴率,减少听力障碍的发生率,而GCV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因纳入研究的总样本量较小,证据强度有限,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更昔洛韦 新生儿
原文传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眼部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5
12
作者 耿爽 叶俊杰 +3 位作者 刘丽秋 徐海燕 王伟伟 王淑然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93-1098,共6页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眼部病变特点、临床症状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110例(220只眼)HIV感染和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视力、眼前节、眼底检查和...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眼部病变特点、临床症状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110例(220只眼)HIV感染和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视力、眼前节、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其中2例(4只眼)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患者施行了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治疗。患者年龄、HIV感染时间与HIV视网膜病变及CMV性视网膜炎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性别与HIV视网膜病变及CMV性视网膜炎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 ChiSquare分析法,正常眼底组、HIV视网膜病变组、CMV性视网膜炎组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患者初诊视力为无光感者5只眼,光感至0.04者10只眼,0.05—0.2者14只眼,0.3~0.7者62只眼,0.8及以上者129只眼。110例(220只眼)HIV感染和AIDS患者中,有25只眼角膜后有灰白色细小或色素性沉着物。22只眼房水闪光(+)或(++)。4只眼虹膜后粘连。28只眼晶状体混浊。34只眼确诊为HIV视网膜病变,眼底表现为棉絮斑、视网膜出血及微血管瘤。32只眼确诊为AIDS合并CMV性视网膜炎,26只眼的眼底表现为沿血管分布的浓厚黄白色病损区,其上片状出血,边缘有不规则黄白色颗粒。3只眼为眼底病变晚期,表现为视网膜萎缩、视网膜血管硬化和狭窄、视神经萎缩。3只眼合并视网膜脱离。正常眼底的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100.0个/mm^3,HIV视网膜病变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41.0个/mm^3,CMV性视网膜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18.0个/mm^3。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正常眼底组与HIV视网膜病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8,P=0.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感染 视网膜疾病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更昔洛韦
原文传递
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后遗神经痛及IL-6、IL-10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徐晓巍 王金忠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对后遗神经痛和IL-6、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于黑龙江省电力医院治疗的106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2组患者均给...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对后遗神经痛和IL-6、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于黑龙江省电力医院治疗的106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2组患者均给予止痛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干扰素治疗。观察比较组间带状疱疹临床疗效、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评分及炎性因子IL-6、IL-10水平,并于治疗期间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带状疱疹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6%vs 78.8%,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分别为44.4%和5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后遗神经痛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5±0.7)分vs(5.8±0.9)分,P〈0.05]。炎性因子方面,与对照相比,观察组治疗后IL-6水平降低[(137.6±32.4)pg/m L vs(340.5±30.6)pg/m L,P〈0.05],IL-10水平升高[(179.3±22.5)μg/m L vs(150.6±24.1)μg/m L,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后遗神经痛疼痛程度,且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更昔洛韦 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后遗神经痛、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杨瑞霞 王芳 +1 位作者 王飞娟 晋亚楠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5期1656-1660,共5页
目的探究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后遗神经痛、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于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88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 目的探究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后遗神经痛、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于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88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研究组采用干扰素+更昔洛韦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后遗神经痛、疼痛评分、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变化以及免疫蛋白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77.27%),后遗神经痛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疼痛评分(1.36±0.15分)低于对照组(3.68±1.22分),IL-6水平(197.75±20.82 pg/ml)低于对照组(360.14±20.78 pg/ml),IL-10水平(178.36±10.28μg/ml)高于对照组(153.79±10.22μg/ml),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A(Ig A)含量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缓解疼痛,同时还可有效调整炎性因子的水平,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进而改善症状,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干扰素 更昔洛韦 后遗神经痛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多中心开放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贾冬梅 苏海辉 +3 位作者 张颖 李莉莉 孙颖 罗庆录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38-539,共2页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多中心开放实验,采用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对比。结果二者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更...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多中心开放实验,采用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对比。结果二者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更昔洛韦疗效优于阿昔洛韦,安全性与阿昔洛韦差异无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带状疱疹 多中心开放研究
下载PDF
干扰素α-1b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EB病毒复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6
作者 崔强华 孙莉 吴琳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EB病毒复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EB病毒复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儿给予干扰素α-1b+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患儿仅给予更昔洛韦治疗,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空白组,比较三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变化,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EB病毒DNA(EBV-DNA)转阴率、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7 d后,所有患儿CD3^+和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CD4^+水平和CD4^+/CD8^+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CD3^+、CD8^+及CD4^+水平和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E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观察组为77.5%(31/40),对照组为55.0%(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0.0%(4/40),对照组为5.0%(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1b能够改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EB病毒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细胞免疫 干扰素α-lb 更昔洛韦
下载PDF
更昔洛韦和黄芪对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造血祖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文君 刘斌 +5 位作者 郭渠莲 张迎春 袁亚杰 付晓冬 邓正华 林江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90-494,共5页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 (GCV)和黄芪对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所致脐血粒 巨噬系祖细胞 (CFU GM)、红系早、晚期祖细胞 (CFU E、BFU E)、多向造血祖细胞 (CFU Mix)及巨核系祖细胞(CFU Mk)体外增殖抑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造血祖细胞培养技术 ...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 (GCV)和黄芪对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所致脐血粒 巨噬系祖细胞 (CFU GM)、红系早、晚期祖细胞 (CFU E、BFU E)、多向造血祖细胞 (CFU Mix)及巨核系祖细胞(CFU Mk)体外增殖抑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造血祖细胞培养技术 ,培养、观察、计数巨细胞病毒AD169株 (CMV AD169)感染CFU GM、CFU E、BFU E、CFU Mix和CFU Mk后各祖细胞集落、峰期及维持时间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集落细胞内CMV DNA ;根据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将GCV和黄芪作用于CMV感染的CFU GM、CFU E、BFU E、CFU Mix及CFU Mk祖细胞 ,再分别计数集落、峰期及维持时间。结果 ( 1)CMV感染组CFU GM、CFU E、BFU E、CFU Mix及CFU Mk集落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1) ;集落维持时间CMV感染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 2 )用PCR在感染组集落细胞内检测到CMV DNA的存在 ;( 3)黄芪和 (或 )GCV作用于CMV感染的祖细胞后 ,与病毒组比较集落维持时间明显延长 ,集落数和集落增殖率明显提高 (P <0 0 1) ,黄芪组集落增殖率分别为 2 7 2 %、4 5 2 %、4 9 1%、39 0 %、11 9% ;GCV组分别为 37 4 %、74 2 %、71 7%、6 7 4 %、38 9% ;GCV +黄芪组分别为 5 3 6 %、83 8%、88 7%、87 8%、6 1 5 %。结论 CMV AD169在体外能明显抑制CFU GM、CFU 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黄芪 巨细胞病毒感染 造血祖细胞 细胞增殖 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更昔洛韦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血清及泪液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昕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00-302,305,共4页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血清及泪液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以阿昔洛韦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以更昔洛韦进行治...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血清及泪液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以阿昔洛韦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以更昔洛韦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7d及14d的血清及泪液氧化应激指标(NO、TAC、MDA及GSH-Px)及其他相关指标(β-MG、Zn、Cu、EGF)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及泪液氧化应激指标及其他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3、7d及14d观察组的血清及泪液NO、MDA及β-MG、Cu、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及泪液TAC、GSH-Px及Zn则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的检测水平均异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对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血清及泪液相关指标的改善更为明显,说明其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血清 泪液
下载PDF
Cytomegalovirus and ulcerative colitis:Place of antiviraltherapy 被引量:22
19
作者 Sylvie Pillet Bruno Pozzetto Xavier Robli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6期2030-2045,共16页
The link between cytomegalovirus(CMV) infection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remain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debate. CMV infection is frequent in ulcerative colitis(UC) and has been shown to be potentially harmful.... The link between cytomegalovirus(CMV) infection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remain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debate. CMV infection is frequent in ulcerative colitis(UC) and has been shown to be potentially harmful. CMV reactivation needs to be diagnosed using methods that include in situ detection of viral markers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or by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iques. Determination of the density of infection using quantitative tools(numbers of infected cells or copies of the genom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lthough CMV reactivation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innocent bystander in active flareups of refractory UC,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ies suggest a deleterious role of CMV in this situation. The presence of colonic CMV infection is possibly linked to a decreased response to steroids and other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Some treatments, notably steroids and cyclosporine A, have been shown to favor CMV reactivation, which seems not to be the case for therapies using 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 drugs. According to these findings, in flare-ups of refractory UC, it is now recommended to look for the presence of CMV reactivation by using quantitative tools in colonic biopsies and to treat them with ganciclovir in cases of high viral load or severe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CYTOMEGALOVIRUS ULCERATIVE colitis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ganciclovir Viral load FLARE-UP Inflammation Intestinal MUCOSA Quantitativ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下载PDF
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尖锐湿疣54例 被引量:22
20
作者 蔡茂庆 张耀龙 +3 位作者 禇国弟 龚四妹 许礼宾 倪鹤梁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4-215,共2页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尖锐湿疣 (CA)后的复发率降低情况。方法 CA患者祛除疣体后静脉滴注更昔洛韦 0 .2 5g ,1次 /d ,共 6天。观察 3个月内CA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CA 3个月的复发率为 2 4.1% ,比对照组显著性降低 (P <0 .0 1)...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尖锐湿疣 (CA)后的复发率降低情况。方法 CA患者祛除疣体后静脉滴注更昔洛韦 0 .2 5g ,1次 /d ,共 6天。观察 3个月内CA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CA 3个月的复发率为 2 4.1% ,比对照组显著性降低 (P <0 .0 1)。结论 更昔洛韦安全、有效 ,能降低CA的复发 ,有较好的抗HPV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更昔洛韦 静脉滴注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