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镀锌层无铬钝化的研究进展及性能检测 被引量:5
1
作者 潘艳芝 王胜民 +2 位作者 赵晓军 王德懂 何飞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4-170,共7页
概述了国内外镀锌板无铬钝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介绍了单一无机钝化、有机钝化、有机无机复合钝化的防腐蚀机理以及技术发展;总结了钝化条件对钝化膜外观和防腐蚀性能的影响,详细阐述了有机物+无机盐、硅烷+有机酸或有机树脂以及硅烷... 概述了国内外镀锌板无铬钝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介绍了单一无机钝化、有机钝化、有机无机复合钝化的防腐蚀机理以及技术发展;总结了钝化条件对钝化膜外观和防腐蚀性能的影响,详细阐述了有机物+无机盐、硅烷+有机酸或有机树脂以及硅烷+有机物+无机盐的复合钝化技术,并对比分析了上述不同钝化技术的优缺点。总结了钝化耐蚀性检测及评价标准及具体检测方案。根据有机无机复合钝化耐腐蚀机理及试验数据,有机和无机复合钝化有希望代替铬酸盐钝化。展望了有机提取材料钝化技术的发展前景,指出天然提取有机物植酸、虫胶和单宁酸与无机物复合钝化是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层 无铬钝化 复合钝化 腐蚀机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65Mn钢弹簧的表面缺陷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莹 侯学勤 陶春虎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97,共3页
产品检验时发现部分65Mn钢弹簧表面存在"小黑点"和裂纹缺陷。对弹簧表面缺陷形貌、裂纹形貌、微区成分、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弹簧钢丝的拉拔过程中,因局部区域润滑不良导致摩擦产生高温而形成了开口状、... 产品检验时发现部分65Mn钢弹簧表面存在"小黑点"和裂纹缺陷。对弹簧表面缺陷形貌、裂纹形貌、微区成分、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弹簧钢丝的拉拔过程中,因局部区域润滑不良导致摩擦产生高温而形成了开口状、密集分布的小裂纹,镀层缺陷的形成与弹簧电镀前表面未清洗干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5Mn钢弹簧 表面缺陷 裂纹 镀层 白亮层
原文传递
电力铁塔角钢镀锌层在NaCl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邱妮 姚强 +3 位作者 苗玉龙 宗庆彬 黎学明 杨萍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91,共5页
采用Tafel直线外推法、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角钢镀锌层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利用SEM和XRD表征角钢镀锌层的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结果表明:随着NaCl溶液温度和浓度升高,角钢镀锌层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加速腐蚀试验的产物可阻碍Cl-腐蚀,... 采用Tafel直线外推法、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角钢镀锌层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利用SEM和XRD表征角钢镀锌层的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结果表明:随着NaCl溶液温度和浓度升高,角钢镀锌层腐蚀电流密度增大;加速腐蚀试验的产物可阻碍Cl-腐蚀,使得角钢锌层的腐蚀速率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减小;锌层的氧浓差腐蚀为慢腐蚀过程,不易形成"蚀坑",而Zn-Fe构成原电池的腐蚀为快腐蚀,易造成表面的"蚀坑";锌层白色腐蚀产物主要是Zn5(OH8)Cl2.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铁塔 角钢 镀锌层 腐蚀行为 加速腐蚀试验
下载PDF
镀锌层烷氧基硅烷钝化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郝建军 《电镀与精饰》 CAS 2008年第11期1-4,共4页
研制了以烷氧基硅烷为主要成分的镀锌层钝化液,通过中性盐雾试验、盐水浸泡试验,研究了烷氧基硅烷钝化工艺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镀锌板经过烷氧基硅烷钝化液处理后,耐蚀性明显提高。
关键词 烷氧基硅烷 钝化 耐蚀性 镀锌层
下载PDF
植酸/硅烷复合钝化镀锌层的耐蚀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贲建栋 鲁钢 孙大东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15,7,共3页
为了提高镀锌钢的耐蚀性,先用植酸进行钝化,再用硅烷进行钝化,形成复合钝化膜。通过硫酸铜点滴、碱浸失重和EIS阻抗法研究了复合钝化膜的耐蚀性及其耐蚀机理;通过红外光谱及SEM分析了复合钝化膜的形貌及结构。结果表明:复合钝化膜有更... 为了提高镀锌钢的耐蚀性,先用植酸进行钝化,再用硅烷进行钝化,形成复合钝化膜。通过硫酸铜点滴、碱浸失重和EIS阻抗法研究了复合钝化膜的耐蚀性及其耐蚀机理;通过红外光谱及SEM分析了复合钝化膜的形貌及结构。结果表明:复合钝化膜有更好的耐蚀性,碱浸失重速率低于单一钝化膜,自腐蚀电流密度下降2个数量级,达到3.142×10-8A/cm2;复合钝化膜结构紧密,抑制了电子与Zn2+在金属界面与腐蚀介质间的扩散和转移,阻碍了电化学腐蚀中的阴极还原反应,降低了镀锌层的腐蚀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钝化 植酸与硅烷 镀锌层 耐蚀性
下载PDF
辉光放电发射光谱法测定钢板镀锌层中铅镉铬 被引量:7
6
作者 于媛君 高品 +1 位作者 邓军华 亢德华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共7页
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辉光放电发射光谱仪(GD-OES)的最佳分析参数为:分析功率30 W、氩气气压620Pa、预溅射时间200s、积分时间10s。选用多种基体标准样品,通过溅射率校正建立校准曲线,定量分析镀锌板镀层中铅、镉、铬元素含量及分布状... 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辉光放电发射光谱仪(GD-OES)的最佳分析参数为:分析功率30 W、氩气气压620Pa、预溅射时间200s、积分时间10s。选用多种基体标准样品,通过溅射率校正建立校准曲线,定量分析镀锌板镀层中铅、镉、铬元素含量及分布状况,得到镀锌层中各元素随深度变化的分析谱图,方法定义了镀层中元素积分计算方法,从而得到镀层中铅、镉、铬元素含量。以纯锌标准样品进行检出限测定,各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3.65(铅)、1.33(镉)、0.21(铬)μg/g;以纯锌标准样品进行短期精密度考察,3个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5)分别为2.8%(铅)、1.3%(镉)、6.6%(铬)。制备了典型涂镀样板,采用实验方法进行测定,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一致性较好。实验方法适用于快速定量测定钢表面1~50μm厚度的镀锌板镀层中铅、镉、铬元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光放电发射光谱法 镀锌板 镀层
下载PDF
Q235和镀锌钢板氩弧钎焊电弧形态及其比热流分布对比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瑞峰 于治水 +2 位作者 施一丰 钱乙余 王宇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1-55,共5页
在电弧钎焊的高速摄像中发现Q235钢和镀锌钢板的电弧呈现不同的电弧形态,在相同钎焊参数下镀锌钢板电弧的有效加热半径要比Q235的大。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主要是镀锌钢板在电弧钎焊过程中其表面镀锌层的蒸发产生大量金属Zn蒸汽充斥于电... 在电弧钎焊的高速摄像中发现Q235钢和镀锌钢板的电弧呈现不同的电弧形态,在相同钎焊参数下镀锌钢板电弧的有效加热半径要比Q235的大。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主要是镀锌钢板在电弧钎焊过程中其表面镀锌层的蒸发产生大量金属Zn蒸汽充斥于电弧气氛之中,导致电弧直径增大,根据电弧空间热流的高斯分布规律可知镀锌钢板表面单位面积吸收的能量减少,热流密度峰值降低。最后根据实际钎焊过程得出Q235钢板和镀锌钢板在钨极氩弧加热情况下的板材吸收的净能量公式,并用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法和热电偶测温法得出电弧加热后的镀锌钢板和Q235钢板表面中心点的热循环曲线,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弧钎焊 比热流分布 高速摄像 镀锌层
下载PDF
镀锌层在室内模拟大气环境中腐蚀行为及寿命评估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培军 李新梅 +2 位作者 杨现臣 王晓辉 田志刚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100,共7页
针对电力金具镀锌层在大气环境中腐蚀及寿命评估问题,通过KY-YW40室内腐蚀试验箱分别模拟工业、海洋腐蚀环境,采用SEM、EDS、XRD等测试技术表征其腐蚀特性,采用灰色关联方法计算青岛市和重庆市江津区两地室内外腐蚀行为的相关性。结果表... 针对电力金具镀锌层在大气环境中腐蚀及寿命评估问题,通过KY-YW40室内腐蚀试验箱分别模拟工业、海洋腐蚀环境,采用SEM、EDS、XRD等测试技术表征其腐蚀特性,采用灰色关联方法计算青岛市和重庆市江津区两地室内外腐蚀行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0~96 h阶段,工业大气环境中镀锌层的腐蚀深度和腐蚀速率的变化明显高于海洋大气环境。在96~120 h阶段,海洋大气环境的腐蚀速率接近工业大气环境,镀锌层在工业大气环境中锈层稀疏多孔,锈层主要成分为Zn_(4)SO_(4)(OH)_(6);而在海洋大气环境中,锈层由稀疏转变成致密,Cl-易穿蚀锌层,造成铁基体腐蚀,锈层主要成分有Zn_(5)(OH)_(8)Cl_(2)H_(2)O和Fe(OH)_(2)。分别得到江津工业、青岛海洋大气环境室内外腐蚀时间相关模型:T_(0)=23.55T和T_(0)=19.63T,室内腐蚀试验与室外暴露试验关联度大于0.6,有良好相关性,可以有效评估工业、海洋大气环境下的腐蚀特性和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层 海洋大气环境 工业大气环境 腐蚀行为 寿命评估
下载PDF
镀锌层硅酸盐及有机硅钝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邓碧鑫 张金生 +3 位作者 毛祖国 史志民 史晗 张德忠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17,共6页
六价铬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因此,亟需一种新的镀锌钝化工艺取而代之。硅酸盐及有机硅钝化,具有对环境污染小、使用成本低等特点。利用电沉积技术在镀锌层表面沉积硅酸盐矿物层,可以解决传统钝化膜膜层薄的缺陷。硅酸盐矿物层具有附着力... 六价铬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因此,亟需一种新的镀锌钝化工艺取而代之。硅酸盐及有机硅钝化,具有对环境污染小、使用成本低等特点。利用电沉积技术在镀锌层表面沉积硅酸盐矿物层,可以解决传统钝化膜膜层薄的缺陷。硅酸盐矿物层具有附着力高、致密、耐蚀性好、硬度高及工艺流程简单等优点。进一步提高此类钝化膜的耐蚀性能、优化工艺流程将是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层 硅酸盐 硅烷 电沉积 耐蚀性
下载PDF
锌层对不同强度级别热镀锌板成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涛 王宝川 +2 位作者 姚野 郑学斌 金茹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1,共4页
针对CR3,CR340LA,CR590DP,CR780DP四种不同强度热镀锌板,利用单向拉伸试验及极限拱高试验,对比分析了锌层对热镀锌板的力学性能指标和极限拱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锌层与基板的变形能力不一致导致了热镀锌板与去除锌层基板的力学性能... 针对CR3,CR340LA,CR590DP,CR780DP四种不同强度热镀锌板,利用单向拉伸试验及极限拱高试验,对比分析了锌层对热镀锌板的力学性能指标和极限拱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锌层与基板的变形能力不一致导致了热镀锌板与去除锌层基板的力学性能的差异,当基板变形能力高于锌层时,锌层的存在会引起热镀锌板强度提高,伸长率、n值、r值降低,当基板变形能力低于锌层时,锌层的存在会引起热镀锌板强度降低,伸长率、n值、r值提高;热镀锌板的变形能力不仅和本身的力学性能有关,也和板料与模具的接触摩擦状态有关,由于锌层的存在,在成形过程中会导致接触面摩擦恶化,影响热镀锌板的成形能力,后续的成形工艺设计应考虑锌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层 热镀锌板 力学性能 成形性
原文传递
热冲压镀锌钢板镀层组织分析与应用
11
作者 魏元生 熊自柳 +1 位作者 宋帅 董伊康 《河北冶金》 2024年第6期34-39,共6页
镀锌热成形钢是继铝硅镀层后一种新的镀层热成形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及阴极保护性能、防止钢板加热时表面高温氧化起皮和脱碳、优良的外观和冲压性能、较好的焊接和涂镀性能等优点。锌基镀层化学成分为99%Zn、<1%Al及其他杂质,当镀... 镀锌热成形钢是继铝硅镀层后一种新的镀层热成形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及阴极保护性能、防止钢板加热时表面高温氧化起皮和脱碳、优良的外观和冲压性能、较好的焊接和涂镀性能等优点。锌基镀层化学成分为99%Zn、<1%Al及其他杂质,当镀层温度<600℃时,Al与基体中的Fe在镀层与铁基体界面处生成约1μm厚的Fe 2Al 5抑制层,阻止基体中的Fe原子向镀层中扩散;镀层温度800℃时,镀层中的Al元素基本都迁移至镀层表面,形成连续的Al 2O 3薄膜阻碍Zn的蒸发。镀层温度增加≥700℃后,抑制层破坏,大量Fe元素扩散进入镀层形成Al、Fe化合物相,镀层体密度变化增厚。镀锌热成形钢的奥氏体化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入模成形温度对零件的耐腐蚀性、镀层液相脆性LME防控有直接影响,最佳的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880℃、加热时间360 s、入模成形温度≤700℃。镀锌热成形钢板的焊接及涂装性能良好,在汽车车身安全结构件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冲压 镀锌层 抑制层 扩散 入模温度 液相金属脆性
下载PDF
锰酸盐与聚氨酯复合钝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辉 孔祥华 +5 位作者 蔡红兵 卢万恒 刘珊珊 郭婧 刘亚璇 何业东 《中国涂料》 CAS 2008年第11期33-36,共4页
研究了锰酸盐与有机物复合作用用于镀锌板无铬钝化的最佳配方,应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的方法测试了镀锌层锰酸盐有机复合钝化膜在0.5%NaCl溶液中的各项电化学参数,并通过盐雾试验评价锰酸盐有机复合钝化膜的耐蚀性。
关键词 锰酸盐 镀锌层 无铬钝化
下载PDF
奥氏体化工艺对22MnB5热成形钢锌基镀层结构及裂纹的影响
13
作者 赵景轩 梁健 +5 位作者 张玲玲 董伊康 王立辉 苗斌 沈春光 郑士建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6-301,共6页
以22MnB5热镀锌热成形钢为研究对象,将其加热至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保温不同时间后热冲压成形,并用扫描电镜(SEM)及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分析等手段对镀锌层的组织结构、表面氧化物及开裂情况进行表征,探究奥氏体化工艺对热成形钢... 以22MnB5热镀锌热成形钢为研究对象,将其加热至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保温不同时间后热冲压成形,并用扫描电镜(SEM)及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XRD)分析等手段对镀锌层的组织结构、表面氧化物及开裂情况进行表征,探究奥氏体化工艺对热成形钢锌基镀层结构及裂纹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奥氏体化后镀层主要由α-Fe(Zn)相和少量脆性Fe_(3)Zn_(10)相组成,加热温度由870℃升高至890℃热成形时,镀层厚度达到最大且其中Fe_(3)Zn_(10)相含量降低,使得热成形后镀层中裂纹明显减少;当加热温度升高到910℃热成形时,由于Zn元素挥发,镀层厚度略有降低,表面形成大量Mn、Zn等元素氧化物,镀层中Fe_(3)Zn_(10)相含量显著增加,导致热成形后形成大量裂纹。当保温时间由370 s延长至400 s(加热温度为890℃)时,促进了Fe-Zn反应,形成更多数量的α-Fe(Zn)相,致使镀层厚度增加,但表面氧化程度并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MnB5热成形钢 锌基镀层 奥氏体化 组织结构 裂纹
原文传递
60Si2MnA钢弹性挡圈断裂失效分析
14
作者 陈贺贺 刘春江 +1 位作者 姜涛 国晨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2-307,共6页
转子部件空心轴内安装60Si2MnA钢弹性挡圈时发生断裂。为明确弹性挡圈的失效性质和原因,对弹性挡圈断口进行了宏、微观形貌观察,对原材料进行了化学成分检测,对材料显微组织和硬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弹性挡圈断裂性质为氢致脆性断裂... 转子部件空心轴内安装60Si2MnA钢弹性挡圈时发生断裂。为明确弹性挡圈的失效性质和原因,对弹性挡圈断口进行了宏、微观形貌观察,对原材料进行了化学成分检测,对材料显微组织和硬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弹性挡圈断裂性质为氢致脆性断裂。弹性挡圈由于回火温度较低造成材料硬度较高,导致其氢脆敏感性较高,电镀时氢在材料内部的积累量增加,造成其安装过程中发生氢脆断裂。建议控制弹性挡圈热处理过程,合理降低材料硬度;控制电镀工艺,降低弹性挡圈镀锌层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挡圈 60SI2MNA钢 氢脆 硬度 镀锌层
原文传递
有机为主复合钝化的综合对比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曌 范云鹰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34-141,155,共9页
基于镀锌层表面无铬钝化技术,从钝化膜性质、钝化液稳定性和成膜耐蚀机理3大方面,总结了以硅烷、单宁酸和植酸为主要成膜物质的3种有机为主的复合钝化体系的优缺点。结果得出耐蚀性最优的体系为硅烷体系,且硅烷体系稳定性最好。单宁酸... 基于镀锌层表面无铬钝化技术,从钝化膜性质、钝化液稳定性和成膜耐蚀机理3大方面,总结了以硅烷、单宁酸和植酸为主要成膜物质的3种有机为主的复合钝化体系的优缺点。结果得出耐蚀性最优的体系为硅烷体系,且硅烷体系稳定性最好。单宁酸、植酸体系都能通过不同复配方法得到较丰富的颜色,但表面状态差。单宁酸和植酸体系耐蚀机理类似,钝化液环境导致单宁酸或植酸与Zn^(2+)反应生成配合物并形成螯环附着于基体表面,而硅烷可以分别与有机缓蚀剂、无机复配离子反应,形成Si-O-M共价键。列举了各体系的最佳配伍原则。通过综合对比得到硅烷体系作为主要成膜物质应用前景较好,其膜层耐蚀性优良、膜层结构最稳定、表面状态的缺陷最少,可与多种类型的缓蚀剂有协同缓蚀作用,得到的膜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自修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层 无铬复合钝化 有机物 钝化膜性质 成膜机理
下载PDF
支架立柱中缸材料静力学ANSYS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腾 廉自生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4-115,共2页
建立双伸缩立柱模型,在承受冲击载荷的情况下,由于中缸强度偏小,容易出现鼓胀现象。利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在最大载荷下的中缸受力情况下,中缸镀锌层也会发生较大应变,直观地展现出缸体本身以及镀锌层的应力应变情况。结果表明,... 建立双伸缩立柱模型,在承受冲击载荷的情况下,由于中缸强度偏小,容易出现鼓胀现象。利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在最大载荷下的中缸受力情况下,中缸镀锌层也会发生较大应变,直观地展现出缸体本身以及镀锌层的应力应变情况。结果表明,镀锌层在最大载荷下,已经超出屈服极限,发生"屈服"。此有限元计算可以作为今后类似结构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伸缩立柱 有限元分析 ANSYS 镀锌层 液压支架
下载PDF
液压支架用乳化油的改性及其对镀锌件的缓蚀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翟晶 赵昕楠 +1 位作者 谢恩情 于坤 《煤炭与化工》 CAS 2013年第4期97-99,共3页
针对市场上现有乳化油产品对镀锌层存在腐蚀作用的情况,通过改性后乳化油对镀锌层浸泡腐蚀试验,观察样品添加缓蚀剂后对镀锌层的腐蚀情况,对多种缓蚀添加剂进行筛选,选择出了能够有效防止镀锌层腐蚀并保证其它方面性能的缓蚀添加剂,开... 针对市场上现有乳化油产品对镀锌层存在腐蚀作用的情况,通过改性后乳化油对镀锌层浸泡腐蚀试验,观察样品添加缓蚀剂后对镀锌层的腐蚀情况,对多种缓蚀添加剂进行筛选,选择出了能够有效防止镀锌层腐蚀并保证其它方面性能的缓蚀添加剂,开发出了对镀锌层有缓蚀效果的液压支架用改性乳化油。对改性后产品的所有性能指标进行评定,产品符合MT76—2011《液压支架用乳化油、浓缩液及其高含水液压液》的要求,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乳化油 镀锌 缓蚀
下载PDF
氩弧钎焊工艺对镀锌钢板表面锌层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治水 李瑞峰 祁凯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30,共4页
针对电弧钎焊连接镀锌钢板时的锌层破坏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分别对当电流为直流和交流,燃弧时间从1s至5s时的镀锌钢板表面宏观形貌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直流电弧加热镀锌钢板时表面Zn层除蒸发外... 针对电弧钎焊连接镀锌钢板时的锌层破坏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分别对当电流为直流和交流,燃弧时间从1s至5s时的镀锌钢板表面宏观形貌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直流电弧加热镀锌钢板时表面Zn层除蒸发外,还有熔化并形成FeZn合金表层熔膜,但基体Q235钢没发生熔化。但因交流电弧"阴极锌层气化-剥离作用"使表面锌层严重破坏,并影响钎料的润湿铺展,因此交流电弧不能连接镀锌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弧钎焊 镀锌层 微观组织
下载PDF
羟基石墨烯镀层封闭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赖奂汶 郭崇武 陈康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4,共4页
为了提高锌镍合金等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开发了一种羟基石墨烯封闭剂,包括纳米硅溶胶、水性硅烷聚合物、羟基石墨烯、消泡剂、流平剂。采用羟基石墨烯作为改性材料,羟基石墨烯上的羟基能与硅溶胶以及硅烷聚合物中的羟基发生缩合反应,从而... 为了提高锌镍合金等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开发了一种羟基石墨烯封闭剂,包括纳米硅溶胶、水性硅烷聚合物、羟基石墨烯、消泡剂、流平剂。采用羟基石墨烯作为改性材料,羟基石墨烯上的羟基能与硅溶胶以及硅烷聚合物中的羟基发生缩合反应,从而显著提高封闭膜的性能。镀件按GB/T 1012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进行中性盐雾试验,镀层不出现白色腐蚀物的时间分别为:镀锌层360 h,锌铁合金镀层460 h,锌镍合金镀层1200 h,氯化钾无氰镀镉层100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石墨烯 封闭剂 镀锌层 锌铁合金镀层 锌镍合金镀层 镀镉层 耐蚀性
下载PDF
51CrV4蝶形弹簧的机械镀锌工艺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俊 王胜民 +3 位作者 熊业军 李泽民 潘艳芝 赵晓军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0-158,共9页
釆用4种不同施镀工艺在51CrV 4蝶形弹簧表面制备了4种镀锌层,采用目测法观察镀层的外观及镀层覆盖完整情况,采用硫酸铜试验测试分析镀层厚度的均匀性,采用划格试验法测试镀层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保持性活化剂+沉积性活化剂施镀和复合... 釆用4种不同施镀工艺在51CrV 4蝶形弹簧表面制备了4种镀锌层,采用目测法观察镀层的外观及镀层覆盖完整情况,采用硫酸铜试验测试分析镀层厚度的均匀性,采用划格试验法测试镀层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保持性活化剂+沉积性活化剂施镀和复合活化剂施镀制备的镀层均存在一定缺陷,工件表面有漏镀、镀层不完整,并且镀后蝶形弹簧边缘镀层容易脱落。通过硫酸铜置换铜层后,使得基体表面的成分改变,不易析出杂质,保持洁净,改善了锌粉颗粒在基体表面的沉积效率以及镀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减少了漏镀和镀层脱落,获得了覆盖更为完整、厚度均匀的镀层,镀层的耐腐蚀性得到提高。对闪铜后施镀的两种镀层进行对比,复合活化剂施镀镀层粗糙,但结合相对较好,施镀过程也更简便。对基体经硫酸铜置换铜层后再进行施镀所得的两种镀层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镀锌 51CrV4蝶形弹簧 镀锌层 结合强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