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自发电池原理降低光催化剂激发电子与空穴再结合的几率
1
作者 黄苑强 袁振 +2 位作者 秦雄 姚森 张连峰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17-19,共3页
光催化剂电子被激发从价带跳跃到导电带的效率并不低,但大部分激发电子都返回和空穴再结合,导致最后的光催化效率低。本文利用光催化的原理先后将Cu和Ag沉积/附着于光催化剂TiO_(2)表面,构建了TiO_(2)-Cu-Ag光催化剂。Cu和Ag的电极电位... 光催化剂电子被激发从价带跳跃到导电带的效率并不低,但大部分激发电子都返回和空穴再结合,导致最后的光催化效率低。本文利用光催化的原理先后将Cu和Ag沉积/附着于光催化剂TiO_(2)表面,构建了TiO_(2)-Cu-Ag光催化剂。Cu和Ag的电极电位分别为0.340 2 V和0.799 6 V。在水中时,Cu-Ag形成自发电池,电场会驱动激发电子离开光催化剂进入水体。实验证实了自发电池Cu-Ag的作用,有机物降解试验显示,45 min内,TiO_(2)-Cu-Ag和TiO_(2)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是90.5%和6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 光催化剂 自发电池 附着 沉积
下载PDF
三维自支撑的铜铋双金属电沉积制备及其电催化还原CO_(2)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嘉磊 廖雪龙 +4 位作者 陈山 卢天天 孙潇婷 曹丽馨 王欢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金属铜(Cu)是二氧化碳(CO_(2))还原为甲酸的常见催化剂,但是存在竞争析氢副反应(HER)严重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引入第二金属的合金化策略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但是复杂的合成方法限制了电催化CO_(2)还原技术中的实际应用。鉴于此,开发了... 金属铜(Cu)是二氧化碳(CO_(2))还原为甲酸的常见催化剂,但是存在竞争析氢副反应(HER)严重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引入第二金属的合金化策略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但是复杂的合成方法限制了电催化CO_(2)还原技术中的实际应用。鉴于此,开发了一种简单、快速、低能耗的原电池沉积法,以还原电势差为反应驱动力,通过调节前驱体浓度在石墨烯基底上原位生长具有三维自支撑结构的铜铋(CuBi)双金属纳米枝晶(nCuBi-G/Cu foil)。研究表明:nCuBi-G/Cu foil结构中Bi作为电子供体向Cu提供电子,从而增加Cu中心电子密度,可以有效抑制CO_(2)RR过程中的析氢反应,大幅提高甲酸产物的选择性,并且降低了电极表面的积碳浓度,提高CO_(2)电催化反应的稳定性。此外,石墨烯导电基底可以加速CuBi和基底之间电子传递过程,改善CO_(2)催化过程动力学,提高CO_(2)RR活性。基于以上效应,nCuBi-G/Cu foil表现出95.9%的甲酸选择性,并且在此电压下可以稳定运行20 h,且甲酸选择性保持在90%以上。本文为实现高效制备双金属催化剂提供了绿色合成策略,并揭示了金属电子结构和导电基底对CO_(2)电催化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Bi合金 石墨烯 原电池沉积 电催化还原CO_(2) 甲酸
下载PDF
原电池沉积技术工艺条件对SrMoO_4薄膜结构与形貌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赖欣 徐成刚 +3 位作者 崔春华 毕剑 高道江 赵可清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9年第4期590-596,共7页
室温下,在Sr(OH)2溶液中采用原电池方法直接制备了高晶态SrMoO4薄膜.通过XRD和SEM技术系统探讨了反应时间、溶液pH值和外加氧化剂等工艺条件对制备的SrMoO4薄膜的结晶性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化学反应时间、溶液pH值和外加氧化剂... 室温下,在Sr(OH)2溶液中采用原电池方法直接制备了高晶态SrMoO4薄膜.通过XRD和SEM技术系统探讨了反应时间、溶液pH值和外加氧化剂等工艺条件对制备的SrMoO4薄膜的结晶性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化学反应时间、溶液pH值和外加氧化剂对SrMoO4薄膜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薄膜的结晶性和形貌会改善;在较高的溶液pH值条件下,SrMoO4晶粒沿c轴择优生长;当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氧化剂时,可加快SrMoO4晶粒的生长,但会产生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 工艺条件 SrMoO4薄膜 原电池沉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