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应用效果观察及评估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建峰 黄强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5期460-461,共2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5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结合患者手术意愿对5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24例患者应用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实验组26例患者应用腹腔镜下保胆取...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5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结合患者手术意愿对5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24例患者应用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实验组26例患者应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胆囊结石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胆囊结石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止痛药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33%、29.17%,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切实可行,临床效果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保胆取石术 胆囊结石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明超 王晓亮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期46-49,共4页
目的 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其对胃肠激素水平、结石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 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其对胃肠激素水平、结石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胃肠激素水平、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水平、应激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观察组的胆囊收缩素(CKK)、血管活性肠肽(VIP)及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观察组的GAS、MTL、S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结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较好,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胆囊功能,也能提高胃肠激素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保胆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胃肠激素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保胆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尹双双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第20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保胆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保胆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基础干预模式,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术前准备时间、操作时间、住...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保胆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保胆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基础干预模式,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术前准备时间、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差错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保证保胆取石术患者手术顺利实施,改善预后,减少差错事件,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胆取石术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 满意度
下载PDF
胆清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志友 刘文生 +1 位作者 李鹰 章世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胆清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行内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胆清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行内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5)。对照组患者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胆清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胆囊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2年,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胆囊壁厚度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胆囊收缩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胆清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效果确切,安全性佳,可有效降低胆囊结石复发,改善胆囊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清胶囊 熊去氧胆酸胶囊 保胆取石术 结石复发
下载PDF
小剂量胆宁片保护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LRCL)后胆囊功能机制分析
5
作者 王京京 史柱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748-752,共5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胆宁片在腹腔镜联合胆道保胆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bined choledochoscopy lithotripsy,LRCL)后对胆囊功能影响。方法将108例接受LRCL的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分别接受小剂量胆宁片治疗(观察组)和安慰剂治... 目的探讨小剂量胆宁片在腹腔镜联合胆道保胆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bined choledochoscopy lithotripsy,LRCL)后对胆囊功能影响。方法将108例接受LRCL的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分别接受小剂量胆宁片治疗(观察组)和安慰剂治疗(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检测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的变化,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检测胆囊功能包括胆囊结石复发率、胆囊收缩率、胆囊壁厚度和血浆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MD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SOD、GSH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NO则没有差异;术前、术后第12个月和第24个月胆囊功能情况,观察组第12个月与24个月的胆囊收缩率和CCK的水平大于对照组(P<0.05),胆囊壁厚度都小于对照组(P<0.05),胆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患者进行LRCL后,经过口服小剂量的胆宁片治疗,可降低术后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胆囊的功能和结石的复发率都有改善,能够在术后预防胆囊结石的复发,提高患者术后健康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宁片 保胆取石术 胆囊结石 胆囊收缩素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纤维胆道镜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伍华飞 何海清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3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纤维胆道镜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胆囊结石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1例。参照组采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实验组采用纤维胆道镜联合腹腔镜保... 目的分析纤维胆道镜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胆囊结石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1例。参照组采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实验组采用纤维胆道镜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用时、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手术用时、住院天数和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100.0%,高于参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低于参照组的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胆道镜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恢复较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纤维胆道镜 腹腔镜 保胆取石术
下载PDF
全病程管理模式对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唐元贵 胡世友 左春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6期171-173,180,共4页
目的探讨全病程管理模式对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本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98例胆囊结石患者,全部患者均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49例。对照组运用临床常规... 目的探讨全病程管理模式对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临床纳入本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98例胆囊结石患者,全部患者均行微创保胆取石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49例。对照组运用临床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运用全病程管理模式,并将两组患者术后依从性、SAS、SDS评分进行对比,同时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依从率为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微创保胆取石术胆囊结石患者而言,全病程管理模式的运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有效提升患者术后依从性,消除手术期间不良心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病程管理模式 微创 保胆取石术 依从性
下载PDF
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超 王本锋 《当代医学》 2022年第7期47-49,共3页
目的评估胆结石患者应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胆结石患者,利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接受微创保胆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并... 目的评估胆结石患者应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胆结石患者,利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接受微创保胆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饮食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情绪、自觉症状、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应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微创治疗 保胆取石术 手术效果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三孔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斌 袁志林 +3 位作者 陈广瑜 詹建兴 申海军 付振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6期92-93,共2页
目的观察三孔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78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行三孔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照组常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目的观察三孔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78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行三孔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照组常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并监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25.64%)(P<0.05)。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促进术后患者康复,且并发症风险较低,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腹腔镜 保胆取石术 胆道镜
下载PDF
胆道镜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广龙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 目的:探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IL-6、TNF-α、CR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采用胆道镜联合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理想,可显著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道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保胆取石术
下载PDF
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保胆取石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需果 郭会会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13期1970-1974,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保胆取石术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保胆取石术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 目的 探讨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保胆取石术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保胆取石术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实施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自我管理行为及预后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术后疼痛评分(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总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Roy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可减轻保胆取石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Y适应模式 护理干预 保胆取石术 不良情绪 自我管理行为 预后
下载PDF
胆囊结石患者保胆取石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校银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患者保胆取石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45例接受保胆取石术治疗且术后复发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复发组,另收集同期接受保胆取石术治疗且术后未复发的45例胆囊结石...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患者保胆取石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该院收治的45例接受保胆取石术治疗且术后复发的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复发组,另收集同期接受保胆取石术治疗且术后未复发的45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未复发组。分析胆囊结石患者保胆取石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复发组合并多发结石、胆囊结石家族史、胆囊结石残留占比高于未复发组,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胆囊壁厚度、酗酒史、高血压、2型糖尿病占比,年龄、体质量指数,以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发结石、胆囊结石家族史、胆囊结石残留、TG高水平均为影响胆囊结石患者保胆取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多发结石、胆囊结石家族史、胆囊结石残留、TG高水平均为影响胆囊结石患者保胆取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保胆取石术 复发 多发结石 胆囊结石家族史 三酰甘油
下载PDF
调肝活血汤对保胆取石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的研究
13
作者 韩柯鑫 孟宪萌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353-357,共5页
目的观察调肝活血汤治疗保胆取石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入组病例60例,随机分为空白组、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治疗组给予调肝活血汤早晚日二次温服,服用3个月,对照组给予每日口服华沙... 目的观察调肝活血汤治疗保胆取石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入组病例60例,随机分为空白组、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后。治疗组给予调肝活血汤早晚日二次温服,服用3个月,对照组给予每日口服华沙利胆片,每次2粒,每日3次,服用6个月。空白组不给予任何排石类药物口服。观察比较治疗前后3组的中医症状评分、胆囊功能、胃肠激素、结石复发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口愈合良好,均定期服药和检查,无人退出试验,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各组治疗后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均P<0.01)。治疗后,治疗组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率分别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均P<0.01)。各组治疗后胃泌素、胆囊收缩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均P<0.01)。治疗后,治疗组胃泌素、胆囊收缩素水平分别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均P<0.01)。治疗组、对照组与治疗前中医症状疗效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均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积分分别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均P<0.01)。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内胆囊结石复发率为0,对照组为5.0%,空白组为20.0%,治疗组与分别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胆取石术后患者存在胃肠激素分泌紊乱,胃肠激素是胆道和胃肠道功能的重要调节因素,调肝活血汤能够通过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水平,促进炎症吸收,进而改善胃肠道症状、恢复胆道功能,减少结石复发,且优于华沙利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 保胆取石术 调肝活血汤
原文传递
胆囊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治疗的价值对照研究
14
作者 李俊 赖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4期25-27,共3页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200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住院编号奇偶分为切除胆囊组与保胆组,各100例。切除胆囊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保胆组应用保胆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胆囊结石一次取净率、...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200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住院编号奇偶分为切除胆囊组与保胆组,各100例。切除胆囊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保胆组应用保胆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胆囊结石一次取净率、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肠蠕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保胆组胆囊结石一次取净率为95.00%与切除胆囊组的9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胆组消化不良、胆汁返流、腹胀腹泻并发症发生率为3.00%,明显低于切除胆囊组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胆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肠蠕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切除胆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治疗均可取净结石,但保胆取石术治疗创伤更小,操作更简单,可避免切除胆囊后消化不良、胆汁返流、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术后肠蠕动,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保胆取石术 价值 对照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张光全 林琦远 +2 位作者 黄雄 廖忠 吴先麟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16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疗效。方法:收治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45例,作为试验组;同期收治三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试验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疗效。方法:收治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45例,作为试验组;同期收治三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试验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安全可行,微创有美容意义,但手术操作难度增加,手术时间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胆取石 单孔腹腔镜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防石利胆汤联合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疗效及对胆囊功能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朱建敬 蒋国祯 +1 位作者 朱一平 胡胜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22-2025,共4页
目的:探讨防石利胆汤联合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胆囊功能影响。方法:胆囊结石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B组50例、c组50例。C组仅采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A组于术后第4天开始服用防石利... 目的:探讨防石利胆汤联合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胆囊功能影响。方法:胆囊结石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B组50例、c组50例。C组仅采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A组于术后第4天开始服用防石利胆汤治疗,连续服用1个月;B组于术后3d口服消炎利胆片,连续服用1个月。比较3组术前、术后第4天、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空腹胆囊壁厚度和胆囊容积、胆囊残余指数和胆囊排空率变化,及术后第4天、术后10d、术后20d、术后30d主要症状腹胀、胁痛、便秘评分变化。结果:A组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及1年空腹胆囊壁厚度低于同期B组和c组(P〈0.05);A组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及1年胆囊残余指数低于同期B组和C组,而胆囊排空率高于同期B组和C组(P〈0.05):A组术后10d、术后20d、术后30d腹胀、肋痛及便秘评分低于同期B组(P〈0.05)。结论:防石利胆汤联合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且可改善胆囊功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石利胆汤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 胆囊结石 疗效 胆囊功能
下载PDF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愉快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究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为后期治疗胆结石提供可靠的治疗经验。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本院治疗胆结石的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微创保胆取石术,n=45)... 目的:探究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为后期治疗胆结石提供可靠的治疗经验。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本院治疗胆结石的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微创保胆取石术,n=45)和对照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n=44),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以及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切口感染)人数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整体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效果明显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恢复快、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高,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保胆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
下载PDF
改良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董立朋 何文平 +2 位作者 谭龙 黎璐璐 陈平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期50-53,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良双镜(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 目的 探讨改良双镜(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改良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病情控制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γ-干扰素(IFN-γ)、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功能指标[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白细胞分化抗原3阳性(CD3~+)、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8~+)]。结果 治疗5 d后,研究组的临床病情控制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IL-8、IFN-γ、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研究组的IL-8、IFN-γ、CRP、TNF-α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CD4~+、CD3~+、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研究组的CD4~+、CD3~+低于参照组,CD8~+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改良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病情控制率更高,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纳布啡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沙沙 王久健 田文友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年第8期1-3,共3页
目的探究纳布啡对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患者复苏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百信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患者7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麻醉,手术结束前30 min,观察组静脉注射0.2... 目的探究纳布啡对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患者复苏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百信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患者7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麻醉,手术结束前30 min,观察组静脉注射0.2 mg/kg的盐酸纳布啡注射液,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苏醒后的躁动程度、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躁动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高于观察组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预注纳布啡并不会影响全麻下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并且能缓解术后疼痛,预防苏醒期躁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布啡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 复苏期躁动
原文传递
微创保胆取石对胆结石患者身心状态影响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秦桂跃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0期193-195,224,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对胆结石患者身心状态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246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微创保胆取石术)、对照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每组各123例,观察两组患者残石率、住院总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 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对胆结石患者身心状态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246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微创保胆取石术)、对照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每组各123例,观察两组患者残石率、住院总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随访1年后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清中的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基转移酶水平,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残石率、复发率均为0.81%,并发症发生率为1.62%,住院总费用(0.62±0.05)分、术后住院时间(5.20±1.00)分、术中出血量(110.51±10.89)m L,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基转移酶水平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SAS、SD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均亦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可较好的改善胆结石患者胆功能,提高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及不良情绪发生,对于预后身心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保胆取石术 胆结石 疗效 胆功能 情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