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记真盔甲鱼类两新属——兼论真盔甲鱼类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23
1
作者 朱敏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69-184,249-251,共16页
本文记述了早泥盆世真盔甲鱼类两新属:憨鱼属(Nochelaspis)和翼角鱼属(Pterogonaspis).真盔甲鱼类是盔甲鱼类的一个单系类群,现有七属十二种,文中运用分支系统学原理对其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真盔甲鱼类 早泥盆世 系统发育关系
下载PDF
中国古生代中期盔甲鱼类及其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16
2
作者 赵文金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05-320,共16页
盔甲鱼类是古生代中期化石无颌类的主要类群,其分布主要限于我国境内以及越南北部。至目前为止,在我国已发现并鉴定的盔甲鱼类计有48属68种,其中志留纪14属19种,遍布川、陕、鄂、湘、皖、浙、赣、新等省(区);泥盆纪35属49种,遍布宁、川... 盔甲鱼类是古生代中期化石无颌类的主要类群,其分布主要限于我国境内以及越南北部。至目前为止,在我国已发现并鉴定的盔甲鱼类计有48属68种,其中志留纪14属19种,遍布川、陕、鄂、湘、皖、浙、赣、新等省(区);泥盆纪35属49种,遍布宁、川、黔、桂、滇等省(区)。本文不仅对含盔甲鱼类的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而且根据盔甲鱼类在中古生代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自下而上划分了9个盔甲鱼化石组合与1个盔甲鱼层,并认为这些化石组合和盔甲鱼层之间的演替与当时环境条件的变化及古地理、古构造的变迁密不可分。另外,通过对盔甲鱼类形态学及古生态学的研究,认为盔甲鱼类应是一类行底栖滤食性生活、运动能力不强的类群,其主要生活环境为靠近古陆边缘的海域。由于其迁移扩散能力有限,宽广的陆地以及宽阔的海洋均成为其迁移、扩散的障碍,因此盔甲鱼类具有重要的古生物地理意义。最后,根据盔甲鱼类在我国的地理分布特征,并结合大地构造学及古地磁学方面的资料,对中古生代我国三大主要板块之间的古地理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性研究,结果表明古生代中期中国三大板块具有十分密切的古地理关系,它们彼此相接或相邻,并同属于一个鱼类动物地理区系即泛华夏盔甲鱼类区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盔甲鱼类 古地理 古生代中期 中国 古生代地层 中期 化石组合 地理分布特征 生活环境 扩散能力
下载PDF
云南中泥盆统海口组盔甲鱼类的首次发现 被引量:1
3
作者 孟馨媛 朱敏 +2 位作者 王俊卿 潘照晖 盖志琨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4-196,共13页
早埃姆斯期生物事件是中国泥盆纪脊椎动物演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物事件,对盔甲鱼类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埃姆斯期之后,具有浓厚区域性色彩的盔甲鱼类几乎灭绝,只有少数属种遗存,如发现于华南广西中泥盆统艾菲尔阶的近中显眶鱼(... 早埃姆斯期生物事件是中国泥盆纪脊椎动物演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生物事件,对盔甲鱼类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埃姆斯期之后,具有浓厚区域性色彩的盔甲鱼类几乎灭绝,只有少数属种遗存,如发现于华南广西中泥盆统艾菲尔阶的近中显眶鱼(Clarorbis apponomedianus)以及西北宁夏上泥盆统弗拉阶的一个多鳃鱼类未定种。首次报道了产自云南省武定县海口组的第一个中泥盆世盔甲鱼--东方鱼未定种(Dongfangaspis sp.)。与宽甲鱼(Laxaspis)和多鳃鱼(Polybranchiaspis)相比,这件新标本呈现出明显的东方鱼属的特征:近圆形的头甲,内角小,腹环宽且近乎等宽,约有45对鳃囊。东方鱼具有有史以来数目最多的鳃囊,这可能帮助它们在早、中埃姆斯期生物事件中幸存下来。这一新发现也是第二个中泥盆世盔甲鱼类化石记录,并将东方鱼属的生存时代从早泥盆世布拉格期扩展到了中泥盆世艾菲尔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武定 中泥盆世 海口组 盔甲鱼类 早埃姆斯期生物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