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用词“该”对“合”的历时替换及其他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海媚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78,共7页
近代汉语阶段,表"应该"义的助动词主要有"合"和"该","合"始见于西汉,经过隋唐宋三代的发展,金元时期成为"应该"义的主导词;"该"最初见于唐代书面语文献,南宋口语文献才开... 近代汉语阶段,表"应该"义的助动词主要有"合"和"该","合"始见于西汉,经过隋唐宋三代的发展,金元时期成为"应该"义的主导词;"该"最初见于唐代书面语文献,南宋口语文献才开始有少许用例,但由于具有表义明晰性强、音义感知度高等优点,明清两代用例迅速增多,明中后叶即取"合"而代之成为现代汉语口语中"应该"义的常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用词
原文传递
常用词“合”对“当、应”的历时替换及其消退考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海媚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42,共6页
助动词"合"虽然始见于西汉,但用例极少;即使到了隋唐宋三代,与"当、应"相比,仍处于次要地位;金元时期,无论在使用频率还是语法功能方面,"合"都处于强势地位;然而,明清两代,"合"的使用频次骤减... 助动词"合"虽然始见于西汉,但用例极少;即使到了隋唐宋三代,与"当、应"相比,仍处于次要地位;金元时期,无论在使用频率还是语法功能方面,"合"都处于强势地位;然而,明清两代,"合"的使用频次骤减,以至于现代汉语中,"合"基本被淘汰出局。原因有二:(1)在与"该"的竞争中失去优势;(2)自身义项过多,影响表义的明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用词 替换 消退
原文传递
立场表达的规约化:西南官话的语气副词“该”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耕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19,共6页
不少西南官话中,"该"除动词、助动词等用法外,还具有表达预期评价的语气副词用法,其中部分方言点还衍生出虚拟标记用法。通过详细描写"该"的多功能用法和跨方言的比较,可重构其语法化过程。"该"语法化的... 不少西南官话中,"该"除动词、助动词等用法外,还具有表达预期评价的语气副词用法,其中部分方言点还衍生出虚拟标记用法。通过详细描写"该"的多功能用法和跨方言的比较,可重构其语法化过程。"该"语法化的实质是说话人立场表达的规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副词 预期 立场 语法化 西南官话
原文传递
“应该”与“该”的语义及用法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命定 《现代语文》 2018年第4期75-79,共5页
助动词"应该"跟"该"的语义及用法似是而非。首先,当表达道义情态时,"该"可以以内嵌的形式出现,"应该"则不可以;"应该"可以跟虚化的"说"搭配,形成"应该说"的固... 助动词"应该"跟"该"的语义及用法似是而非。首先,当表达道义情态时,"该"可以以内嵌的形式出现,"应该"则不可以;"应该"可以跟虚化的"说"搭配,形成"应该说"的固定用法,"该"则不可以。另外,当表达认识情态时,"应该"可以跟有时体标记的宾语搭配,"该"则不可以;"该"可以出现在反问句和感叹句中,"应该"则不可以。文章最后指出,两个助动词的主观性强弱决定了用法和功能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 ”道义情态 认识情态 主观性
下载PDF
“该A则A,该B则B”框式结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余俊宏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269-274,共6页
"该A则A,该B则B"是一种"框中框""句中句"的复杂框式结构,其可变项A和B的语义特征较为复杂。整个结构强调理当怎么样自然就怎么样,表现出[+理应性]、[+虚拟性]、[+条件性]、[+推理性]和[+强调性]的语义特... "该A则A,该B则B"是一种"框中框""句中句"的复杂框式结构,其可变项A和B的语义特征较为复杂。整个结构强调理当怎么样自然就怎么样,表现出[+理应性]、[+虚拟性]、[+条件性]、[+推理性]和[+强调性]的语义特征。在语义上,该框式结构还具有特殊的语义增值性,其增值的方式主要有对比凸显增值和典型事例增值两种,而其中的增值机制就是极量原则和类比推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则A B则B 框式结构 句法 语义
下载PDF
“该+VP”结构的主观性及其动因
6
作者 吴丽花 金光洙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89-97,143,共10页
现代汉语中,“该+VP”结构作为常用情态表达结构,使用频率特别高。“该+VP”结构在话语使用中,有两种情态功能:道义情态与认识情态。在进入话语时,要么表达“情理上应该如此”,要么表达“估计情况应该如此”。研究发现,由于其本身特有... 现代汉语中,“该+VP”结构作为常用情态表达结构,使用频率特别高。“该+VP”结构在话语使用中,有两种情态功能:道义情态与认识情态。在进入话语时,要么表达“情理上应该如此”,要么表达“估计情况应该如此”。研究发现,由于其本身特有的情态功能,“该+VP”结构或多或少地带有主观性特点。而其主观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话语表达中,根据认识上可能性量值的高低,整个结构的语义会游移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呈现纵向的量值等级序列。另一方面,“该+VP”结构的主观性程度随情态动词“该”的语义演变历程愈发强烈,主观化倾向与情态动词“该”的语法化路径呈单向性。“该+VP”结构的主观性并非凭空而来,说话人的主观判断离不开特定命题依据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结构 主观性 客观性 主观化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该X就X”构式的语义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袁耀辉 禹平 《海外华文教育》 2017年第12期1636-1643,共8页
文章主要对框架构式"该X就X"的语义特点进行共时考察。考察表明常项体现出[+强调性][+限制性],变项体现出[+动态性][+事件化]。语义类型从模态角度可分为必然事实与或然事实,从时态角度可分为既然事实与未然事实。句法结构上... 文章主要对框架构式"该X就X"的语义特点进行共时考察。考察表明常项体现出[+强调性][+限制性],变项体现出[+动态性][+事件化]。语义类型从模态角度可分为必然事实与或然事实,从时态角度可分为既然事实与未然事实。句法结构上呈现出因果、顺承、条件、假设等逻辑关系。在自称、对称、他称语义辖域中,态度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整体上体现出[+强调性][+联结性][±自足性]和[+主观极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就X 构式 语义特点 语义类型 语义辖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