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MRI T1 mapping定量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效能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永汉 路萍 +1 位作者 孟庆宁 张枫婕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85-688,共4页
目的应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 T1 mapping技术定量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方法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诊治的CHB患者74例,接受肝活检和钆塞酸二钠增强MR扫描,测量肝胆期信号强度(SI)、肝胆期T1值、相对增强(RE)和T1值... 目的应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 T1 mapping技术定量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方法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诊治的CHB患者74例,接受肝活检和钆塞酸二钠增强MR扫描,测量肝胆期信号强度(SI)、肝胆期T1值、相对增强(RE)和T1值变化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Z检验,分析MRI指标评估CHB患者显著性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在74例CHB患者中,组织病理学诊断肝纤维化F0期22例,F1期12例,F2期15例,F3期9例,F4期16例;40例显著性肝纤维化患者肝胆期SI、肝胆期T1值、RE和T1值变化率分别为(362.5±29.8)、(418.5±41.2)、(0.52±0.07)和(50.8±4.8)%,与34例非显著性肝纤维化组比,差异显著【分别为(472.6±50.6)、(284.0±35.9)、(0.80±0.09)和(76.2±5.4)%,P<0.05】;在评估显著性肝纤维化的效能方面,T1值变化率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77.6%和93.2%,显著高于其他指标(P<0.05)。结论应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 T1 mapping技术定量评价CHB患者显著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价值,值得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T1成像 诊断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与肝细胞肝癌分化程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熊廷伟 龚明福 +2 位作者 廖翠薇 张启川 张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5期2196-2199,2203,共5页
目的探索肝细胞肝癌(HCC)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及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肝胆期信号与其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CTP)A级的32例HCC患者的Gd-EOB-DTPA增强MRI平... 目的探索肝细胞肝癌(HCC)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及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肝胆期信号与其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CTP)A级的32例HCC患者的Gd-EOB-DTPA增强MRI平扫及肝胆期图像,分为肝硬化组及非肝硬化组,其中肝硬化组17例,非肝硬化组15例;分别计算病灶信号噪声比(SNR)、强化率(ER)和相对强化率(RER)及相对信号强度比(RIR),并统计患者年龄、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及病灶最大径。并对不同分化程度HCC与平扫、肝胆期各信号指标,以及年龄、血清AFP水平、病灶最大径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32例患者(40个病灶)中,分化程度为高分化10个,中分化22个,低分化8个;肝硬化组高、中及低分化HCC与对应SNR、ER、RER、RIR、年龄、血清AFP水平、病灶最大径之间无相关性(P>0.05);非肝硬化组高、中及低分化HCC与相应RER、年龄之间存在相关(P<0.05),而与SNR、ER、RIR及血清AFP水平及病灶最大径之间无显著相关(P>0.05);总体样本分析HCC分化程度与对应RER之间有相关性(P<0.05),而与SNR、ER、RIR及年龄、血清AFP水平及病灶最大径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信号预测非肝硬化患者HCC分化程度有一定价值,而对预测肝硬化患者HCC分化程度的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肝癌 分化程度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8
3
作者 陈培培 陆健 +3 位作者 张涛 张学琴 梁宏伟 缪小芬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在肝脏部分切除或肝移植手术前2周内进行过Gd-EOB-DTPA增强MRI的70例...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在肝脏部分切除或肝移植手术前2周内进行过Gd-EOB-DTPA增强MRI的70例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是否存在MVI将其分为MVI阳性组及MVI阴性组,并记录甲胎蛋白(AFP)。在Gd-EOB-DTPA增强MRI上进行定性指标观察,包括肿瘤信号是否均匀、瘤周强化、肿瘤包膜、肿瘤边缘是否光整、瘤周低信号和肿瘤内是否存在脂肪;观察记录定量指标,包括肿瘤直径和增强后动脉期、门静脉期、过渡期及肝胆期病灶-竖脊肌信号比的增长率(ΔLMR)。MVI阴性组及MVI阳性组定性参数比较采用χ2检验,非正态定量参数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在纳入及不纳入肝胆期瘤周低信号两种情况下分别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预测概率1(pre-1)和预测概率2(pre-2),并将两者作为自变量,以有MVI为金标准,采用ROC分析两者对HCCMVI的诊断效能,并采用Z检验比较pre-1和pre-2的ROC下面积。结果MVI阳性组26例共27个病灶,MVI阴性组44例共50个病灶。MVI阴性组与MVI阳性组间瘤周强化、肿瘤包膜、肿瘤边缘、肝胆期瘤周低信号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分布、肿瘤信号均匀性及瘤内脂肪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I阴性组与MVI阳性组间病灶直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患者年龄、AFP值及增强各期ΔLM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参数包括肝胆期瘤周低信号时,肿瘤直径、肿瘤边缘不光整和瘤周低信号为HCCMVI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诊断MV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和94.0%;纳入参数不包括肝胆期瘤周低信号时,肿瘤直径和肿瘤边缘不光整为HCCMVI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诊断MV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微血管侵犯
原文传递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 T1mapping鉴别诊断不典型增生结节及不同分化程度肝细胞癌的价值 被引量:25
4
作者 覃夏丽 黄仲奎 +3 位作者 龙莉玲 高银娟 李文美 周智鹏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03-607,共5页
目的 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 T1 mapping鉴别诊断不典型增生结节(DN)及不同分化程度肝癌(HC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HCC或DN,术前或穿刺活... 目的 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 T1 mapping鉴别诊断不典型增生结节(DN)及不同分化程度肝癌(HC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HCC或DN,术前或穿刺活检前进行过Gd-EOB-DTPA增强MRI T1 mapping检查的71例患者(79个病灶).79个病灶中,DN共10个,高分化HCC 15个、中分化HCC 36个,低分化HCC 18个.患者均行肝脏MRI平扫及Gd-EOB-DTPA增强检查.在获得的T1 mapping图像上,分别测量延迟20 min肝胆期瘤灶和非瘤肝实质的T1值,计算瘤灶相对非瘤肝实质T1值增加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DN及3组不同分化程度HCC的T1值、瘤灶相对非瘤肝实质的T1值增加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评价T1 mapping参数和DN及HCC恶性程度的相关性,采用ROC评价T1 mapping参数鉴别诊断DN与不同分化程度HCC的效能.结果 DN及不同分化程度HCC的T1值和T1值增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增强后从DN到低分化HCC组,T1值和T1值增加率均呈递增趋势.T1值、T1值增加率与DN及HCC的恶性程度均呈中等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8和0.634,P均〈0.01).高分化与中分化、低分化HCC间的T1值增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值和T1值增加率对于鉴别DN与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HCC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933、0.928、0.939,0.867、0.961、0.961;T1值增加率鉴别高分化与中分化、低分化HCC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770、0.844.结论 Gd-EOB-DTPA增强T1 mapping能够为鉴别DN及不同分化程度的HCC提供一些有价值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不典型增生结节 分化程度
原文传递
肝胆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扫描方案专家共识 被引量:10
5
作者 夏春潮 李真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9-521,共3页
钆塞酸二钠(Gd-EOB-DTPA)是肝胆特异性MRI对比剂,越来越广泛地在临床使用。国内相关技术专家结合国内外专家共识和参考文献,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大量扫描经验的积累,对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扫描方案进行优化、增补和细化,对扫描适用... 钆塞酸二钠(Gd-EOB-DTPA)是肝胆特异性MRI对比剂,越来越广泛地在临床使用。国内相关技术专家结合国内外专家共识和参考文献,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大量扫描经验的积累,对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扫描方案进行优化、增补和细化,对扫描适用人群、对比剂注射方案、扫描方案及图像质量控制等内容达成共识。旨在规范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检查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影像诊断和制订临床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共识
下载PDF
Gd-EOB-DTPA-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bile duct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 被引量:6
6
作者 Shi-Hong Ying Xiao-Dong Teng +4 位作者 Zhao-Ming Wang Qi-Dong Wang Yi-Lei Zhao Feng Chen Wen-Bo Xia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25期7824-7833,共10页
AIM: To investigate gadolinium-ethoxybenzyl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of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 of the bile duct(IPMN-B). METHODS: The i... AIM: To investigate gadolinium-ethoxybenzyl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of 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 of the bile duct(IPMN-B). METHODS: The imaging findings of five cases of IPMN-B which were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at our hospital between March 2012 and May 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ree of these cases were diagnosed by duodenal endoscopy and biopsy pathology, and two cases were diagnosed by surgical pathology. All five patients underwent enhanced and non-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T),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and Gd-EOB-DTPA-enhanced MRI; one case underwent both Gd-EOB-DTPA-enhanced MRI an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T. The clinical data and imaging results for these cases were compared and are presented.RESULTS: Conventional imaging showed diffusedilatation of bile ducts and multiple intraductal polypoid and papillary neoplasms or serrated changes along the bile ducts. In two cases, Gd-EOB-DTPA-enhanced MRI revealed dilated biliary ducts and intraductal tumors, as well as filling defects caused by mucin in the dilated bile ducts in the hepatobiliary phase. GdEOB-DTPA-enhanced MRI in one case clearly showed a low-signal tumor in the hepatobiliary phase, similar to what was seen by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T. In two patients, routine inspection was unable to discern whether the lesions were inflammation or tumors. However, Gd-EOB-DTPA-enhanced MRI revealed a pattern of gradual enhancement during the hepatobiliary phase, and the signal intensity of the lesions was lower than the surrounding liver parenchyma, suggesting tissue inflammation in both cases, which were confirmed by surgical pathology. CONCLUSION: Gd-EOB-DTPA-enhanced MRI reveals the intraductal mucin component of IPMN-B in some cases and the extent of tumor infiltration beyond the bile ducts in invasive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dolinium-ethoxybenzyl-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gnetic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ultidetectorcomputed tomography BILE DUCT NEOPLASMS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MR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孙玉 张楠 +3 位作者 侯洁 马向宏 王薇 杨本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MRI诊断肝细胞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就诊的40例肝硬化或疑似HCC患者,收集患者的Gd-EOB-DTPA增强MRI动态三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及肝胆期(延迟20 m...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MRI诊断肝细胞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就诊的40例肝硬化或疑似HCC患者,收集患者的Gd-EOB-DTPA增强MRI动态三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及肝胆期(延迟20 min)和弥散加权成像(DWI)(b=50、400、1000 s/mm2)资料。2位医师协商一致根据有、无肝胆期图像分别作出诊断及信心评分。以术后病理或临床诊断为标准评价HCC诊断准确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40例患者共检出42个HCC病灶和37个肝硬化结节。HCC和肝硬化结节在肝胆期和DWI序列中信号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4.503、67.855,P值均<0.001)。HCC和肝硬化结节在b=400 s/mm2和b=1000 s/mm2DWI序列时的表观扩散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75、75.36,P值均<0.001)。诊断医师通过Gd-EOB-DTPA增强动态三期以及动态四期(含肝胆期)两组图像的诊断信心评分依次为(3.260±0.521)分和(4.620±0.6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7,P<0.001)。以病理和临床诊断为标准,诊断医师通过Gd-EOB-DTPA增强动态三期、动态四期(含肝胆期)两组图像,对HCC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6.19%(32/42)、95.24%(4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13)。结论 Gd-EOB-DTPA MRI可提高医师对HCC的诊断准确率与信心,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弥散 钆塞酸二钠
下载PDF
基于Gd-EOB-DTPA增强MRI的小肝癌微血管侵犯术前预测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凤喜 蔡萍 +4 位作者 刘晨 王健 张瀚丹 王芳 李晓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8期676-68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模型对小肝癌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将我院经术后病理诊断为小肝癌的174例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122)和验证组(n=52)。由1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在T2WI... 目的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模型对小肝癌微血管侵犯(MVI)的预测价值。方法将我院经术后病理诊断为小肝癌的174例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122)和验证组(n=52)。由1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在T2WI、门静脉期(PVP)、肝胆期(HBP)序列上进行病灶勾画,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对临床及影像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预测MVI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模型、影像组学特征模型及多模态(临床—影像学特征—影像组学特征)融合模型,计算3个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F 1值,并评价模型对MVI的预测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模型的ROC诊断结果。结果碱性磷酸酶(ALP)、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中性粒细胞、肿瘤假包膜、肿瘤形态、HBP瘤周低信号是预测小肝癌MVI的重要临床—影像学特征。PVP+HBP组合序列在基于影像序列的各模型中预测效能最佳(AUC=0.654)。临床—影像学特征模型预测MVI的效能最佳,AUC、准确度和F1值分别为0.748、0.846和0.868;临床—影像学特征模型的ROC诊断结果优于影像组学特征模型(P<0.05),临床—影像学特征模型与多模态融合模型的ROC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Gd-EOB-DTPA增强MRI建立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小肝癌MVI,但联合影像组学特征并不能提高其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微血管侵犯 影像组学 临床—影像学特征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下载PDF
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信号强度及直方图在评估肝脏储备功能中的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练玉清 薛星 +2 位作者 冯湛 郑燕 陈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信号强度及直方图在评估肝脏储备功能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信号强度及直方图在评估肝脏储备功能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其中Child-Pugh A级58例、Child-Pugh B级15例、Child-Pugh C级1例;对照组肝功能正常者13例。使用单因素方差及两两比较的方法分析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肝脏相对信号强化程度(relative enhancement at hepatobiliary phase,RE_(HBP))及肝实质直方图参数在不同肝功能组之间的差异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RE_(HBP)及直方图参数在Child-Pugh A级与Child-Pugh B+C级间的诊断效能。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RE_(HBP)、直方图参数与吲哚菁绿15分钟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ICG R15)的相关性。结果RE_(HBP)、偏度、最小值、第5、10、15、20百分位数及第0.025分位数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15、0.026、0.029、0.034、0.039、0.025,P<0.05);对照组与Child-Pugh 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10、0.400、0.410、0.550、0.610、0.620、0.660、0.550,P>0.05),对照组与Child-Pugh B+C组(P值分别为0.017、<0.001、0.013、0.017、0.027、0.030、0.033、0.019,P<0.05)、Child-Pugh A组与Child-Pugh 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13、0.013、0.012、0.015、0.015、0.013,P<0.05)。RE_(HBP)、偏度、最小值、第5、10、15、20百分位数及第0.025分位数诊断Child-Pugh B+C级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78、0.816、0.713、0.713、0.715、0.708、0.709及0.713。在所有患者中,RE_(HBP)、偏度与ICG R15无显著性相关(P>0.05),最小值、第5、10、15、20百分位数及第0.025分位数与ICG R15呈负相关(r=-0.274~-0.300,P<0.05);在ICG R15≥10%组中:RE_(HBP)、偏度、第5、10百分位数及第0.025分位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储备功能 吲哚菁绿 钆塞酸二钠 直方图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相对强化率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安 吕志彬 +3 位作者 杜艳妮 关春爽 陈步东 谢汝明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肝实质摄取钆塞酸二钠(Gd-EOB-DTPA)程度与Child-Pugh评分及定量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对肝脏功能量化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12日至2019年12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因乙型肝炎肝硬化住院并接受Gd-EOB... 目的探讨肝实质摄取钆塞酸二钠(Gd-EOB-DTPA)程度与Child-Pugh评分及定量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对肝脏功能量化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12日至2019年12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因乙型肝炎肝硬化住院并接受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的影像资料。共纳入65例患者,按Child-Pugh评分分为4组,正常组(评分<5分)、A组(评分5~6分)、B组(评分7~9分)、C组(评分10~15分),组间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同期相对强化率(RE10min、RE15min、RE20min);各组内部多期相对强化率进行两两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RE20min与Child-Pugh评分及定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与A组同期(RE10min、RE15min、RE2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组与B组、正常组与C组、A组与B组、A组与C组同期(RE10min、RE15min、RE20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同期(RE10min、RE15min、RE2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10min、RE15min、RE20min在正常组、A组、B组、C组各组内部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20min与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Child-Pugh评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1、-0.481、-0.619,P均<0.05)。RE20min与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r值为0.352,P<0.05);以RE20min(0.445)为界值,诊断肝功能正常+Child-Pugh评分A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89.2%、64.3%,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13。结论肝实质摄取Gd-EOB-DTPA的程度可以对肝功能进行量化评估,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的储备功能及预后做出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肝功能 磁共振成像 信号强度
下载PDF
微小肝细胞癌(≤1 cm)的Gd-EOB-DTPA增强MRI表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岚 黎雅琳 +2 位作者 韩鼎盛 周彦汝 朱海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直径≤1cm微小肝细胞癌(mHCC)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45例mHCC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采用多个独立样本列表的x2检验比较不同序列对mHCC的检出率.结果:45个病灶中,25个(55.6%)表现为典型... 目的:探讨直径≤1cm微小肝细胞癌(mHCC)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45例mHCC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采用多个独立样本列表的x2检验比较不同序列对mHCC的检出率.结果:45个病灶中,25个(55.6%)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出"模式,11个(24.4%)无动脉期高强化(APHE),20个(44.4%)无门脉期廓清(WO),仅1个(2.2%)肝胆期(HBP)呈高信号.HBP低信号对mHCC的检出率最高(97.8%),HBP与T1WI、T2WI、APHE+WO任一序列比较,其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校正,P<0.005).DWI联合"APHE+WO"的病灶检出率为82.2%,HBP联合"APHE+WO"检出率为97.8%,HBP联合DWI的检出率为100%.HBP联合DWI的检出率优于DWI联合"APHE+WO"(P=0.010),HBP联合"APHE+WO"的检出率优于DWI联合"APHE+WO"(P=0.035).结论: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对mHCC的检出率非常高,肝胆期低信号联合DWI弥散受限或"快进快出"强化模式有助于肝细胞癌微小病灶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肝胆期
下载PDF
增强MR变异系数对乙肝相关早期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保茎 秦全波 +3 位作者 毛怡盛 孔玲 丁丹卉 张国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11期850-853,共4页
目的:探究增强MR变异系数对乙肝相关肝硬化(LC)患者早期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诊断及治疗的乙肝相关LC患者102例及乙肝HCC患者94例,分别纳入LC组及HCC组,两组均行普美显增强MRI检查并... 目的:探究增强MR变异系数对乙肝相关肝硬化(LC)患者早期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诊断及治疗的乙肝相关LC患者102例及乙肝HCC患者94例,分别纳入LC组及HCC组,两组均行普美显增强MRI检查并计算MR变异系数,同时对比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应用ROC曲线评估不同指标对早期HCC的诊断效能。结果:HCC组LgAFP及LgCA199水平显著高于LC组(t=4.562、2.297,P<0.05),HCC组MR变异系数显著高于LC组(6.89±1.33比4.79±1.05;t=9.831,P<0.05),MR变异系数诊断早期HCC的最佳截点为5.14,此时AUC为0.900,显著优于LgAFP及LgCA19-9(Z=3.035、3.880,P<0.05),MR变异系数诊断敏感度为97.87%,显著优于LgAFP(74.47%)及LgCA19-9(48.94%,P<0.05)。结论:增强MR变异系数对于乙肝相关LC患者早期HCC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显著优于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美显 增强MR 变异系数 肝细胞癌 肝硬化 乙型肝炎 诊断效能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后复发微小病灶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世彬 赵师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ethoxybenzyl-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MRI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复发微小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ethoxybenzyl-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MRI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后复发微小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均行TACE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均采用增强CT、Gd-EOB-DTPA增强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比较增强CT和Gd-EOB-DTPA增强MRI对患者TACE治疗后复发微小病灶及肿瘤包膜的检出率。结果 Gd-EOB-DTPA增强MRI对TACE治疗后复发微小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和灵敏度均显著高于增强CT(P_均<0.05),但二者的特异度无显著差异(P>0.05)。Gd-EOB-DTPA增强MRI对肿瘤包膜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增强CT(P <0.05)。结论 Gd-EOB-DTPA增强MRI对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复发微小病灶的检出能力更强,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和灵敏度,同时能更有效地显示肿瘤包膜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信号强度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瑞 李涛 +1 位作者 何娟 朱里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23期4065-4070,共6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信号强度与肝细胞癌(HCC)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56例(65个HCC病灶),所有患者均行甲胎蛋白(AFP)检测及肝脏MRI平扫、Gd-EOB-DTPA动态增强扫描,统计分...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信号强度与肝细胞癌(HCC)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56例(65个HCC病灶),所有患者均行甲胎蛋白(AFP)检测及肝脏MRI平扫、Gd-EOB-DTPA动态增强扫描,统计分析AFP阴阳性、病灶大小及肝胆期病灶信号特征与术后病理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AFP阳性组高分化6个,中分化20个,低分化7个;AFP阴性组高分化10个,中分化11个,低分化11个。<1 cm病灶组,高分化1个,中分化5个,低分化0个;1~3 cm病灶组,高分化8个,中分化20个,低分化9个;>3 cm病灶组,高分化7个,中分化6个,低分化9个。AFP阴阳性、不同病灶大小组HCC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信号组高分化0个,中分化14个,低分化8个;混杂信号组高分化5个,中分化15个,低分化10个;高信号组高分化11个,中分化2个,低分化0个。HCC病灶不同肝胆期信号强度组病理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信号强度与HCC病理分化程度明显相关,且信号强度越低HCC分化程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癌 分化程度
下载PDF
普美显MRI在肝癌早期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方文亮 杨秋云 +5 位作者 翟建春 石安斌 吴继雄 张文俊 张育明 苏方华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432-434,共3页
目的探讨普美显核磁共振(MRI)在肝癌早期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2例和单纯性肝硬化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不同Child-Pugh分级的患者肝脏摄取分数(HEF... 目的探讨普美显核磁共振(MRI)在肝癌早期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2例和单纯性肝硬化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不同Child-Pugh分级的患者肝脏摄取分数(HEF)值的差异,并比较普美显MRI和MRI平扫诊断肝癌效能的差异,分析普美显MRI定量评估HEF值诊断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的HEF值为(84.12±7.16)%,明显高于单纯肝硬化组的(76.49±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美显MRI诊断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81.82%、88.00%、85.71%、84.62%、85.11%,均高于MRI平扫的45.45%、60.00%、50.00%、55.56%、53.1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美显MRI定量评估HEF值诊断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91.45%,诊断阈值为81.0%,灵敏度为81.81%,特异度为92.00%,约登指数为0.738。结论普美显MRI诊断肝癌的效能高于MRI平扫,且普美显MRI定量评估HEF值可作为诊断肝癌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美显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平扫 肝脏摄取分数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和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2
16
作者 朱永健 冯冰 +4 位作者 王炳智 王爽 叶枫 马霄虹 赵心明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2-317,共6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征象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病理学微血管侵犯(pMVI)的联合预测价值及其预测结果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8...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征象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细胞癌(HCC)患者病理学微血管侵犯(pMVI)的联合预测价值及其预测结果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81例初诊HCC患者,评估病灶的影像学特征并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分析影像学特征和ADC值在不同pMVI组中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有意义的参数对pMVI预测的价值。分析MRI预测的结果(mrMVI)与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RFS)的关系。结果 pMVI阳性组51例,pMVI阴性组130例。pMVI阳性组的ADC值为(1.10±0.17)×10^(-3) mm^(2)/s,明显低于pMVI阴性组[(1.27±0.22)×10^(-3) mm^(2)/s,P<0.001]。不完整的增强假包膜、肿瘤边缘不光滑、动脉期瘤周强化、马赛克征和肝胆期瘤周低信号的发生率在pMVI阳性组明显高于pMVI阴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边缘、动脉期瘤周强化、肝胆期瘤周低信号和ADC值与pMVI独立相关(均P<0.05)。ROC分析显示,联合上述参数预测pMVI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0、76.5%和81.5%。mrMVI阳性组患者的中位RFS为23.6个月,明显低于mrMVI阴性组(38.2个月,P=0.004)。结论肿瘤边缘、动脉期瘤周强化、肝胆期瘤周低信号和ADC值是HCC发生pMVI的独立预测因素,且mrMVI与患者的RF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微血管侵犯 扩散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钆塞酸二钠增强T1 mapping成像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学琴 陆健 +5 位作者 张涛 姜吉锋 丁丁 杜圣 施裕新 陈伟波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1-225,共5页
目的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基础上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T1mapping成像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58例,其中MELD评分≤10组103例,MELD评... 目的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基础上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T1mapping成像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58例,其中MELD评分≤10组103例,MELD评分〉10组55例。所有受试者均采用Look—Locker序列分别于增强前及增强后5、10、15、20min于近肝门层面采集一层T1mapping图像,测量肝脏T1弛豫时间,计算增强后T1弛豫时间减低率(AT1)。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MELD评分≤10与〉10组肝脏T1弛豫时间和AT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肝脏T1弛豫时间和AT1鉴别两组的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肝脏T1弛豫时间、AT1与MEL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MELD评分≤10组患者增强前及增强后5、10、15、20min肝脏T1弛豫时问与增强后5、10、15、20minAT1分别为(889.3±91.2)ms、(377.5±55.0)ms、(350.8±61.2)ms、(328.0±69.4)ms、(302.7±73.7)ms及(57.4±5.6)%、(60.4±6.5)%、(63.0±7.3)%、(65.9±7.8)%。MELD评分〉10组增强前后肝脏T1弛豫时间与增强后AT1分别为(936.6±95.4)ms、(460.2±68.5)ms、(457.5±94.5)ms、(453.4±116.4)ms、(444.6±134.6)ms及(50.8±5.7)%、(51.3±7.9)%、(51.8±10.3)%、(52.8±12.2)%。MELD评分≤10与〉10组增强前后肝脏T1弛豫时间及增强后A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前及增强后5、10、15、20min肝脏T1弛豫时间与增强后5、10、15、20minAT1鉴别MELD评分≤10及〉10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8、0.824、0.832、0.832、0.830和0.795、0.814、0.820、0.825。增强前及增强后5、10、15、20min肝脏T1弛豫时间与增强后5、10、15、20rainAT1与MELD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56、0.499、0.540、0.538、0.548、-0.4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对比剂 磁共振成像 肝功能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原文传递
增强MRI扫描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宝锋 马彦高 +2 位作者 李义 曾宪强 周进学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54-557,共4页
目的研究采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原发性肝癌(PLC)的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147例,均行Gd-EOB-DTPA肝脏增强MRI扫描,观... 目的研究采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原发性肝癌(PLC)的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147例,均行Gd-EOB-DTPA肝脏增强MRI扫描,观察病灶强化特点和各序列信号强度,包括T1加权像(T_(1) WI)、T2加权像(T_(2) WI)及动脉期、门脉期、肝胆特异期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病灶的信号强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上述信号特征对PLC的诊断效能。结果在147例患者中,发现PLC者102例,病灶大小为0.9~2.9 cm,平均为(1.8±0.6)cm,肝脏异型性增生结节45例,病灶大小为0.8~2.5 cm,平均为(1.4±0.2)cm;增强MRI扫描显示,84例表现为动脉期病灶呈低或等强化,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呈低强化,63例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或延迟期未廓清;PLC组病灶T_(1) WI低信号、T_(2) WI高信号、DWI高信号、动脉期高强化和肝胆期低信号表现占比分别为50.0%、79.4%、82.4%、52.9%和94.1%,显著高于非PLC组(20.0%、20.0%、26.7%、20.0%和20.0%,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病灶T_(1) WI低信号(AUC=0.670,敏感度=0.451)、T_(2) WI高信号(AUC=0.817,敏感度=0.745)、DWI高信号(AUC=0.754,敏感度=0.863)、动脉期高强化(AUC=0.693,敏感度=0.520)和肝胆期低信号(AUC=0.891,敏感度=0.892)对PLC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增强MRI扫描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下早期发现PLC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临床应不断总结其特点变化,提高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诊断
下载PDF
Gd-EOB-DTPA增强MRI对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其煜 戚元刚 +5 位作者 郭守芳 张洪 刘浅浅 陈盈秀 姬慧君 李万湖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MRI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early recurrence,ER)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 目的探讨术前钆塞酸二钠(gadolinium ethoxybenzyl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Gd-EOB-DTPA增强MRI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early recurrence,ER)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共纳入68例术前完成Gd-EOB-DTPA增强MRI的患者,其中术后随访1年内出现早期复发18例为ER组,未发生早期复发5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比较ER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前MRI征象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HCC术后早期复发预测因素,并根据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分析该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参数病灶与肝脏对比增强比(lesion-to-liver contrast enhancement ratio,LLCER)可以预测HCC病理分级(P=0.023)。ER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病理分级、病灶形态、肝胆期(hepatobiliary phase,HBP)瘤周低信号、卫星结节及参数LLCE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R组患者参数LLCER值低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P瘤周低信号(OR=7.214,95%CI为1.230~42.312)、卫星结节(OR=9.198,95%CI为1.402~60.339)、参数LLCER值(OR=0.906,95%CI为0.826~0.995)是HCC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进而用ROC曲线对模型预测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HCC术后复发的AUC值为0.94,95%CI为0.883~0.997,敏感度为0.889,特异度为0.840。结论术前Gd-EOB-DTPA增强MRI对肝细胞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病灶与肝脏对比增强比 早期复发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预测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评估全肝及各肝段肝功能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继云 陆健 +2 位作者 张学琴 张涛 姜吉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9-883,共5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评估肝功能正常者及肝功能受损患者肝脏储备功能。方法将9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异常者分为Child-Pugh A级(Child-Pugh A级组;n=48)、B级(Child-Pugh B级组;n=40)、C级(Child-Pugh C级组;n=11)...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评估肝功能正常者及肝功能受损患者肝脏储备功能。方法将9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异常者分为Child-Pugh A级(Child-Pugh A级组;n=48)、B级(Child-Pugh B级组;n=40)、C级(Child-Pugh C级组;n=11),以21例无慢性肝病肝功能正常者为肝功能正常组(n=21)。行Gd-EOB-DTPA增强MRI,于注射对比剂后3min、10min、20min图像计算全肝及各肝段相对强化程度(RE),比较不同肝功能分组间、各肝段间(S1~S8)肝脏RE的差异。结果增强后3min、10min、20min,Child-Pugh A级、B级、C级组与肝功能正常组间全肝RE和各肝段RE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增强后3 min、10 min、20 min,肝功能正常组及Child-Pugh A级组各肝段间R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hild-Pugh B级组增强后10min、20min和Child-Pugh C级组增强后20min各肝段间R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Gd-EOB-DTPA增强MRI可准确评估全肝及各肝段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 磁共振成像 对比剂 钆塞酸二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