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锥形束CT在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乔静 段晋瑜 +1 位作者 孙昌洲 柳登高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75-979,共5页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在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纳入牙周基础治疗后需进行根分叉区翻瓣术的22颗下颌磨牙共38个根分叉病变,术前对根分叉进行临床探诊,并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和CBCT,比较术前临床探诊、...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在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纳入牙周基础治疗后需进行根分叉区翻瓣术的22颗下颌磨牙共38个根分叉病变,术前对根分叉进行临床探诊,并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和CBCT,比较术前临床探诊、根尖片和CBCT与术中实际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CBCT检查与术中检查所得根分叉病变分度一致性较高(κ=0.976),完全一致率为86.8%。CBCT上测得的根分叉区垂直骨缺损[(4.03±2.27)mm]与术中直接测量值[(4.32±2.3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根分叉区骨缺损的近远中向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为(2.05±0.89)mm,术中为(2.07±0.97)mm;两者测得的根柱长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CBCT为(2.35±0.88)mm,术中为(2.24±0.75)mm;而CBCT测得的水平骨丧失[(3.40±1.27)mm]则小于术中直接测量值[(3.72±1.19)mm,P<0.05],但差异的平均值较小(0.32 mm)。根尖片只能获得垂直骨丧失[(2.17±1.32)mm]和根分叉区骨缺损的近远中向距离[(1.46±0.88)mm]这两个参数,且与术中实际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可以较准确地反映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实际情况,弥补临床检查和传统X线根尖片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根分叉部缺损 磨牙
下载PDF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根分叉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叶扬 詹兵 +1 位作者 周村 杨小民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344-345,共2页
目的:对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治疗Ⅱ°-Ⅲ°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Ⅱ°-Ⅲ°根分叉病变的患牙47个,给予翻瓣术+胶原膜治疗24个,单纯翻瓣术治疗23个,术后1年通过观察牙龈指数(GI)、附着水平(AL)、根分... 目的:对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治疗Ⅱ°-Ⅲ°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Ⅱ°-Ⅲ°根分叉病变的患牙47个,给予翻瓣术+胶原膜治疗24个,单纯翻瓣术治疗23个,术后1年通过观察牙龈指数(GI)、附着水平(AL)、根分叉垂直探诊深度(PD)与根分叉水平探诊深度(PFD)的变化以及X线片的比较,对2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①.临床检验指标:术后1年,GTR组所有临床指标比术前明显改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翻瓣组临床附着水平与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GTR组与翻瓣组比较,除牙龈指数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X线测量:2组根分叉区骨密度均增高,GTR组与对照组比较,垂直向骨密度增高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TR治疗Ⅱ°-Ⅲ°根分叉病变,比单纯翻瓣术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 根分叉病变 胶原膜
原文传递
数字化技术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新型牙周再生技术治疗后牙舌侧根分叉病变6年随访1例
3
作者 俞媛媛 钟帅祺 +1 位作者 孙伟莲 雷利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2-591,共10页
常规牙周再生术对牙周炎非包含性骨缺损患牙的治疗效果有限,本文报道1例采用数字化技术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新型牙周再生手术治疗下颌第一磨牙远中舌侧根分叉病变病例。术后患者牙周临床指数获得明显改善,牙槽骨得到良好修复再生。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牙周骨缺损 根分叉病变 改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引导牙周组织再生
下载PDF
胶原复合β-磷酸三钙在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海光 柏宁 梅予锋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670-671,共2页
目的胶原复合β-磷酸三钙(collagen composite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治疗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效果。方法对诊断为Ⅱ度根分叉病变的41例患者进行引导组织再生术,植入胶原复合β-磷酸三钙,通过术前、术后1年的牙松动度、牙周袋深... 目的胶原复合β-磷酸三钙(collagen composite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治疗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效果。方法对诊断为Ⅱ度根分叉病变的41例患者进行引导组织再生术,植入胶原复合β-磷酸三钙,通过术前、术后1年的牙松动度、牙周袋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水平丧失(attachment loss,AL)、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牙齿松动度(toothmoibility,TM)和X线上牙槽骨的表现进行评价。结果患牙手术后均无疼痛等反应,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的牙周袋深度减少,临床附着水平的获得,X线片上可见牙槽骨增加。结论胶原复合β-磷酸三钙用于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分叉病变 牙周植骨术 胶原复合β-磷酸三钙
下载PDF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根分叉区骨缺损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国强 吴织芬 +2 位作者 王勤涛 周威 李袁飞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第9期540-542,共3页
目的 :对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Ⅱ°~Ⅲ°根分叉区骨缺损的近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 选取Ⅱ°~Ⅲ°根分叉区骨缺损患牙 2 1个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 (GTR)治疗 11个 ,常规翻瓣术治疗 10个 ,术后 3个月观察附着水平... 目的 :对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Ⅱ°~Ⅲ°根分叉区骨缺损的近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 选取Ⅱ°~Ⅲ°根分叉区骨缺损患牙 2 1个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 (GTR)治疗 11个 ,常规翻瓣术治疗 10个 ,术后 3个月观察附着水平、牙周袋深度的变化 ,通过计算机测量分析根尖片 ,对两种手术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 3个月 ,两组牙周袋探诊深度自身对照 ,有明显改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GTR组临床附着水平有明显改善 ,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翻瓣组临床附着水平变化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GTR组与翻瓣术组比较 ,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计算机测量分析根尖片 ,GTR组较翻瓣组垂直向骨高度增加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治疗Ⅱ°~Ⅲ°根分叉区骨缺损 ,GTR术可获得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 治疗 根分叉区骨缺损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锥形束CT在Er∶YAG激光联合GTR治疗下颌 磨牙根分叉病变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金河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4期662-665,共4页
本文探讨了锥形束CT对Er∶YAG激光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治疗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效果的评估作用。将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患者30例分为C组(采用单纯GTR治疗)和L组(采用Er∶YAG激光联合GTR治疗),对比了两组术后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退... 本文探讨了锥形束CT对Er∶YAG激光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GTR)治疗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效果的评估作用。将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患者30例分为C组(采用单纯GTR治疗)和L组(采用Er∶YAG激光联合GTR治疗),对比了两组术后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退缩(GR)、角化龈宽度(KG)、牙周探诊深度(PPD)、水平附着丧失(CAL-H)、垂直附着丧失(CAL-V)等临床指标及锥形束CT测量垂直骨丧失(BL-V)和水平骨丧失(BL-H)的差异。结果显示,两组手术后1年,SBI均减小(P<0.05),GR均增大(P<0.05);PPD、CAL-H、CAL-V较术前均有下降(P<0.05),但L组变化程度大于C组(P<0.05);BL-V、BL-H均明显改善(P<0.05),且两组改善幅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本文结果证实,Er∶YAG激光联合GTR治疗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效果优于GTR单用,锥形束CT在对Er∶YAG激光联合GTR治疗根分叉病变效果的评估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Er∶YAG激光 引导组织再生术 根分叉病变 下颌磨牙
下载PDF
口腔组织补片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利群 吴铮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479-480,共2页
目的:评价组织补片引导组织再生治疗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效果。方法:对诊断为Ⅱ度根分叉病变病人用组织补片进行引导组织再生术,通过术前、术后6个月的牙松动度、颊侧正中点的牙周袋深度(pocket prob ing depthPPD),临床附着水平丧失(c l... 目的:评价组织补片引导组织再生治疗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效果。方法:对诊断为Ⅱ度根分叉病变病人用组织补片进行引导组织再生术,通过术前、术后6个月的牙松动度、颊侧正中点的牙周袋深度(pocket prob ing depthPPD),临床附着水平丧失(c lin ical attachm ent loss CAL),X线牙槽骨上的表现进行评价。结果:7棵患牙手术后均无疼痛等反应,术后半年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的牙周袋深度减少,临床附着水平的获得,X线片上可见牙槽骨增加。结论:组织补片用于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引导组织再生术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补片 组织引导组织再生 根分叉病变 牙周炎
下载PDF
胶原膜治疗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国强 吴织芬 +2 位作者 王勤涛 周威 李袁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2-335,共4页
目的 :对引导组织再生术 (GTR)治疗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短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分析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 :选取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患牙 2 1颗 ,胶原膜治疗 11颗 ,翻瓣术治疗 10颗 ,术后 3月通过观察牙龈指数、附着水平、根分... 目的 :对引导组织再生术 (GTR)治疗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短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分析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 :选取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患牙 2 1颗 ,胶原膜治疗 11颗 ,翻瓣术治疗 10颗 ,术后 3月通过观察牙龈指数、附着水平、根分叉垂直与水平探诊深度的变化 ;实验室检测龈沟液量 (GCF)及龈沟液碱性磷酸酶 (GCF -ALP)活性水平的变化 ;计算机测量分析根尖片 ,对 2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 3月①自身前后比较 ,2组的牙龈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根分叉垂直与水平探诊深度与GTR组的牙周附着水平 ,均有明显改善 ,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翻瓣组临床附着水平变化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胶原膜组与翻瓣组相比较 ,除牙龈指数外各项临床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②实验室观察 :自身前后对照比较。 2组GCF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GCF -ALP浓度均减少 ,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胶原膜组与翻瓣组相比较 ,GCF -ALP浓度减小幅度较大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③根尖片的测量 :2组根分叉区骨密度均增高 ,GTR组与对照组相比较 ,垂直向骨高度增加明显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胶原膜治疗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 根分叉部缺损 牙龈沟液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PRP,BPBM联合GTR修复犬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詹暶 张志兴 闫福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RP)、多孔牛骨无机材料(BPBM)和引导组织再生术(GTR)联合修复犬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探讨其是否能增强GTR的疗效。方法人工构建Beagle犬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三前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模型,随机采用GTR/PRP/BPBM(实验... 目的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RP)、多孔牛骨无机材料(BPBM)和引导组织再生术(GTR)联合修复犬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探讨其是否能增强GTR的疗效。方法人工构建Beagle犬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三前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模型,随机采用GTR/PRP/BPBM(实验组)或GTR(对照组)治疗,12周后经组织学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情况。结果GTR组的新生牙骨质长度和新生牙槽骨面积分别为(57.7±7.8)%和(30.8±7.4)%,GTR/PRP/BPBM组为(76.3±10.1)%和(59.9±13.1)%,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PRP复合BPBM不能明显增强GTR对Ⅱ度根分叉病变的再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分叉病变 引导组织再生 牙周 血小板 血浆置换 疾病模型.动物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术促进牙槽骨再生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高永波 吴熙凤 +3 位作者 王立民 蔡俊明 尹玉成 梁玉伏 《中国校医》 2004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 观察引导组织再生术 (guidedtissueregeneragion ,GTR)和Bio-plantHTR骨粉植骨术促进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牙糟骨再生的作用。 方法 使用Biomesh膜和Bio -plantHTR骨粉对 18例Ⅱ度根分叉病变行GTR手术和植骨术 ,手术前和手术后半... 目的 观察引导组织再生术 (guidedtissueregeneragion ,GTR)和Bio-plantHTR骨粉植骨术促进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牙糟骨再生的作用。 方法 使用Biomesh膜和Bio -plantHTR骨粉对 18例Ⅱ度根分叉病变行GTR手术和植骨术 ,手术前和手术后半年检查牙周袋深度、临床附着水平 ,摄数字化X光根尖片。 结果 术后半年 18颗患牙牙周袋深度较术前明显变浅、附着水平明显增加 (P <0 .0 1) ,术后半年的数字化X光根尖片与术前对比可见根分叉处暗影变小 ,牙槽骨密度明显增加 ,示有新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术 牙槽骨再生 Ⅱ度根分叉病变 Bio-plant HTR骨粉植骨术
下载PDF
观察Gengigel凝胶对Ⅱ度根分叉病变的疗效 被引量:3
11
作者 章彦彦 杨旭 +4 位作者 陈才展 刘学 李志华 孙辉 高丽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57-559,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Gengigel凝胶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例患者的42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患牙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翻瓣刮治术及病变区置入Gengigel凝胶,对照组行翻瓣刮治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9、12个月... 目的:观察应用Gengigel凝胶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例患者的42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患牙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翻瓣刮治术及病变区置入Gengigel凝胶,对照组行翻瓣刮治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9、12个月患牙牙周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牙龈退缩(GR)、附着丧失(CAL)。结果:两组术后患牙各项牙周指标均明显改善,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Gengigel凝胶应用于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gigel凝胶 透明质酸 根分叉病变
下载PDF
Biomesh膜引导组织再生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琳 黄萍 +2 位作者 黄海云 吴波 章锦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 :评价Biomesh膜引导组织再生治疗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效果。方法 :6例患者 8颗上、下颌第一或第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采用Biomesh膜进行治疗。通过术前及术后 6个月牙周袋和附着水平的探诊及X线片上牙槽骨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 :... 目的 :评价Biomesh膜引导组织再生治疗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效果。方法 :6例患者 8颗上、下颌第一或第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采用Biomesh膜进行治疗。通过术前及术后 6个月牙周袋和附着水平的探诊及X线片上牙槽骨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 :8颗患牙手术后均无肿胀、疼痛等反应 ,术后半年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的牙周袋深度减少、临床附着水平的获得及X线片上可见的牙槽骨增加。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引导再生 牙周炎 根分叉病变 Biomesh膜
下载PDF
口腔组织补片联合骨粉治疗Ⅲ°根分叉病变疗效分析
13
作者 李燕茹 李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9期51-53,共3页
目的探析口腔组织补片联合骨粉治疗Ⅲ°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Ⅲ°根分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口腔组织补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口腔组织补片联合骨粉治... 目的探析口腔组织补片联合骨粉治疗Ⅲ°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Ⅲ°根分叉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口腔组织补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口腔组织补片联合骨粉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患牙探诊出血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探诊出血率为(15.34±0.23)%,对照组探诊出血率为(17.86±0.25)%,两组探诊出血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探诊深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探诊深度为(2.91±0.18)mm,对照组探诊深度为(3.89±0.26)mm,两组探诊深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附着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附着水平为(4.89±0.28)mm,对照组附着水平为(4.92±0.38)mm,两组附着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而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组织补片联合骨粉治疗Ⅲ°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有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组织补片 骨粉 Ⅲ°根分叉病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