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承包经营权效用衰退研究——兼评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产权制度的必然演变
1
作者 邵义玲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98-103,共6页
土地是重要的稀缺资源,不容闲置浪费。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农地经营使用权的主体随生产力发展而呈现出向外延伸、不断下沉的趋势。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之初的确在全国范围内改善了粮食生产能力,但如今无法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 土地是重要的稀缺资源,不容闲置浪费。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农地经营使用权的主体随生产力发展而呈现出向外延伸、不断下沉的趋势。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之初的确在全国范围内改善了粮食生产能力,但如今无法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这决定了改革农地产权制度,流转经营权的现实必要性。注重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土地产权制度难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必须显化土地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经济功能和增值效益。三权分置改革通过细化土地产权、促进产权流转来激活农村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供给,是对农地经营制度的重大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效用衰退 三权分置 产权制度 土地功能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县域乡村生活空间宜居性评价 被引量:34
2
作者 黄安 许月卿 +4 位作者 刘超 郝晋珉 孙丕苓 郑伟然 卢龙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2-261,共10页
为了探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与生活空间宜居性的理论逻辑关系,将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应用于宜居生活空间优化实践中。该文从土地利用供给人类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视角,探讨了两者的理论逻辑关系,并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构建了生活空间宜居性... 为了探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与生活空间宜居性的理论逻辑关系,将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应用于宜居生活空间优化实践中。该文从土地利用供给人类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视角,探讨了两者的理论逻辑关系,并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构建了生活空间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基于GIS和RS技术的指标空间化方法,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综合集成遥感、调查、统计等多源数据,定量研究了张北县生活空间宜居性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张北县生活空间宜居性呈现以张北镇为高值中心、二台-沙沟镇为副中心的空间分布态势,较强以上等级宜居性生活空间面积仅占全县面积的2.42%。其中,生活承载功能呈现以张北县为高值中心,以主要交通干线为高值轴线的网状分布态势;生活保障功能呈现出张北镇、油篓沟乡北部和二台镇-沙沟镇2个组团式高值中心的分布态势;精神净化功能高值中心主要分布在张北镇,在沿张北镇西南方向至大河乡以及二台-沙沟镇两区域出现副高值中心。城镇区域宜居性等级多为较强及以上,主要分布在张北镇、沙沟镇、油娄沟乡、二台镇;乡村区域宜居性等级多为较弱及以下,主要分布在海图流乡、二泉井乡、大河乡、单晶河乡、两面井乡等,这些乡镇的乡村区域是"振兴乡村"战略推进过程中首要关注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 地理信息系统 生活空间 宜居性评价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 张北县
下载PDF
增强我国农村土地经济功能的思路探讨——基于改善农村妇女经济地位的视角
3
作者 王中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8-172,共5页
当前我国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但经济地位总体而言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仍处于很低水平.受文化、知识、技能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经济地位的进一步改善与土地的收入、财产、融资等经济功能密切关联.要想提升农... 当前我国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但经济地位总体而言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仍处于很低水平.受文化、知识、技能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经济地位的进一步改善与土地的收入、财产、融资等经济功能密切关联.要想提升农村妇女的经济地位,必须从创新土地制度入手,突破产权、社会保障、意识形态等制约土地经济功能的障碍因子,寻求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有效途径,挖掘土地潜在的经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功能 农村妇女 经济地位
下载PDF
宅基地多功能识别及其空间分异研究——基于嘉兴、义乌、泰顺的典型村域分析 被引量:55
4
作者 杨丽霞 李胜男 +2 位作者 苑韶峰 申屠楚宁 唐奕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56,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宅基地多功能识别结果,构建多功能量化评价体系,揭示不同地区不同区位宅基地功能分异规律。研究方法:基于可达性划分宅基地类型,构建基于宅基地利用的多功能量化评价体系,引入产业区位熵测算宅基地功能优势度。研究结果:(1... 研究目的:基于宅基地多功能识别结果,构建多功能量化评价体系,揭示不同地区不同区位宅基地功能分异规律。研究方法:基于可达性划分宅基地类型,构建基于宅基地利用的多功能量化评价体系,引入产业区位熵测算宅基地功能优势度。研究结果:(1)生产功能以嘉兴城中村、义乌城中村及近郊具有突出优势;(2)资产功能呈现城中村>近郊>远郊>边远的分异特征;(3)生态功能呈现出山区>平原>丘陵盆地和城中村<近郊<远郊<边远的分异规律;(4)心理功能与保障功能未呈现显著性差异。研究结论:不同区位宅基地功能结构具有显著差异,在宅基地退出时应对其进行差别定价与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宅基地功能 指标体系 区位熵 空间分异 样带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耕地多功能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5
作者 陈星宇 王枫 李灿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36,共7页
在借鉴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珠三角地区实际情况,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求和评分法计算得出耕地各类功能指数。结果表明:2005—2013年珠三角各城市耕地总功能整体表现稳定,空间差异表现为中心城市的功能等级较低,外围城市的... 在借鉴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珠三角地区实际情况,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求和评分法计算得出耕地各类功能指数。结果表明:2005—2013年珠三角各城市耕地总功能整体表现稳定,空间差异表现为中心城市的功能等级较低,外围城市的功能等级较高,耕地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耕地总功能的最主要因素;耕地的各项子功能整体表现较为稳定,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耕地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及城市化水平、要素投入水平和政策因素等是影响各项子功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多功能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珠三角地区
下载PDF
基于地域和村域区位的宅基地价值测算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研究——以浙江省典型县市为例 被引量:21
6
作者 苑韶峰 张晓蕾 +2 位作者 李胜男 朱从谋 申屠楚宁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40,共10页
研究目的:构建宅基地多功能测算模型,基于地域和村域区位两个维度探讨宅基地综合价值及其空间分异,为宅基地的定价补偿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结果:(1)宏观地域尺度上... 研究目的:构建宅基地多功能测算模型,基于地域和村域区位两个维度探讨宅基地综合价值及其空间分异,为宅基地的定价补偿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结果:(1)宏观地域尺度上,单位宅基地价值呈现浙北平原(嘉兴市)>浙中盆地(义乌市)>浙南山区(泰顺县)的分异特征,城中村单位宅基地价值地域差异相对较小,近郊至边远地区逐渐增大;(2)微观村域区位上,浙北平原(嘉兴市)和浙中盆地(义乌市)宅基地价值均呈现出城中村>近郊型>远郊型>边远型的分异特征,浙南山区(泰顺县)宅基地呈现出城中村>边远型>近郊型>远郊型的分异规律;(3)宅基地价值构成因地域和村域区位不同呈现明显差异。研究结论:宅基地功能价值具有显著的地域和村域区位分异特征,应考虑宏观地域和微观区位因素差异化定价,以平衡不同尺度区位农户宅基地的退出补偿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宅基地多功能 定量分析法 价值测算 空间分异 样带
下载PDF
农地功能视角下兼业农户承包权退出行为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文静 张朝阳 +1 位作者 许帅 张冬平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71-179,共9页
按第一产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本研究将兼业农户划分为纯农户、Ⅰ兼农户、Ⅱ兼农户和非农户,从承包地承载的生产、保障、财产和心理功能的角度,构建家庭收益策略函数对兼业农户承包权退出行为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Ⅱ兼农户和非... 按第一产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本研究将兼业农户划分为纯农户、Ⅰ兼农户、Ⅱ兼农户和非农户,从承包地承载的生产、保障、财产和心理功能的角度,构建家庭收益策略函数对兼业农户承包权退出行为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Ⅱ兼农户和非农户退地的风险较小;农户的承包权退出不仅是农户的心理问题、退出与持有承包权预期收益的权衡问题,还是补偿对承包地功能的替代问题;非农收入获取能力越强、农业劳动力再就业成本越低、对承包地的财产性增值收益期望越小,农户退出土地承包权的条件越易达成;其中,在退地补偿标准未明晰的条件下,受农户对承包地财产性增值收益期望的影响,农户收入水平与承包权退出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呈“倒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业农户 土地承包权 承包地功能 人地关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土地功能更迭的表象、本质与未来 被引量:7
8
作者 易忠君 王振中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39-45,共7页
中国农村土地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表象。中国农村土地功能不断更迭的本质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村土地传统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中国农村土地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表象。中国农村土地功能不断更迭的本质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村土地传统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因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而逐渐弱化,而生态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因此,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积极探索保护农村土地的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制度,充分发挥土地的生态功能价值,使农村土地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这正是土地功能更迭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功能 历史演进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下载PDF
县域尺度下苏北耕地多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分区调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付永虎 耿灿 +4 位作者 刘俊青 郭赟 赵彬玉 蒲嘉霖 朱敏杰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72,共11页
耕地多功能价值评估与权衡协同关系研究对于指导耕地可持续利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综合运用多功能价值体系、SPSS偏相关工具、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探究耕地多功能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 耕地多功能价值评估与权衡协同关系研究对于指导耕地可持续利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综合运用多功能价值体系、SPSS偏相关工具、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探究耕地多功能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区调控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县生产经济功能、社会保障功能与生态保护功能之间存在梯度化分布态势,生产经济功能为主导,其次为社会保障功能,生态保护功能价值最低。研究区耕地多功能间存在着协同关系,协同关系由强到弱依次为:生产经济功能与生态保护功能(0.523)>生产经济功能与社会保障功能(0.456)>生态保护功能与社会保障功能(0.138)。空间上,研究区19个乡镇(街道)耕地3类功能的两两功能间以空间独立关系为主,处于权衡或协同关系的乡镇数量较少,且较为离散。根据上述研究成果,通过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4种类型区,针对不同类型区域提出了差异化的耕地发展与保护策略。研究结果可为提升耕地资源的综合竞争力、指导粮食生产功能区乡村规划及实现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多功能 权衡与协同 时空变化 东海县
下载PDF
基于耕地“三生”功能的耕地生态供需差异研究——以吉林省辽河流域为例
10
作者 王盼盼 高佳 王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7-355,共9页
[目的]探究耕地生态供需差异特征,为有效保障耕地生态功能的持续供给,维护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吉林省辽河流域为例,基于耕地“三生”功能,综合耕地生产性足迹、生活性足迹和生态性足迹,改进生态足迹模型,明确... [目的]探究耕地生态供需差异特征,为有效保障耕地生态功能的持续供给,维护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吉林省辽河流域为例,基于耕地“三生”功能,综合耕地生产性足迹、生活性足迹和生态性足迹,改进生态足迹模型,明确研究区耕地生态供需差异。[结果]①辽河流域耕地生产性足迹、生活性足迹和生态性足迹差异较大,其中,耕地生活性足迹最大,生态性足迹最小。②辽河流域耕地利用处于显著的生态盈余状态,整体表现为“县(市)盈余,区赤字”的特征,造成耕地生态赤字的原因为耕地的生产性赤字。③辽河流域耕地生态供需状况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不平衡性,整体呈“北盈南亏,梯次递进”的空间分异特征。[结论]构建基于耕地“三生”功能的生态足迹模型,能够更加全面地探索耕地生态供需情况。基于耕地的多功能,人类对耕地资源的占用与消耗差异显著。流域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应充分考虑其空间差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生态供需 生态足迹 耕地“三生”功能 辽河流域 吉林省
下载PDF
济南市区域交通可达性与城市功能用地变化研究
11
作者 王鑫 孙希华 赵航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95-102,共8页
区域交通可达性对城市形态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分析城市形态发展和城市中各个类型功能用地的演变具有很大作用.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将济南市城区内交通路网矢量化,然后转成栅格数据文件重分类再赋值,生成基于交通可达性的成本距离栅... 区域交通可达性对城市形态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分析城市形态发展和城市中各个类型功能用地的演变具有很大作用.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将济南市城区内交通路网矢量化,然后转成栅格数据文件重分类再赋值,生成基于交通可达性的成本距离栅格文件,与济南市城市功能用地进行叠加分析,研究区域交通可达性对城市功能用地结构演化的影响.结论为:济南市各类城市功能用地在城市交通网络发展带动下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先高速增长向外扩张,后稳定增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 城市功能用地 空间分析 济南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