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DHS与PFNA治疗的回顾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81
1
作者 张世民 祝晓忠 +3 位作者 黄轶刚 王欣 张英琪 马卓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868-1872,共5页
[目的]比较髓外DHS(dynamic hip screw)与髓内PFNA(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术中或术后外侧壁破裂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8年采用PFNA和2005~2006... [目的]比较髓外DHS(dynamic hip screw)与髓内PFNA(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术中或术后外侧壁破裂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8年采用PFNA和2005~2006年采用DHS治疗的不稳定型顺向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组71例(男19例,女52例,平均年龄77岁),DHS组62例(男24例,女38例,平均年龄75.5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状况,外侧壁骨折的发生率、术后康复进程和功能恢复情况,并对比DHS组外侧壁破裂对康复过程和功能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骨折前的基本日常生活能力(BADL)、步行活动能力、手术危险度分级、内科合并症数目、骨质疏松Sigh指数、术中骨折复位质量以及拉力螺钉的置放(TAD)等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FNA组能早期下地负重行走(平均4.4周),较DHS组(平均10.6周)康复进程显著为快。但PFNA组的髋股部疼痛不适发生率(25%)较DHS组(11%)显著为高。DHS组有5例发生外侧壁破裂(占8%),虽经延长卧床时间(达3个月以上)等措施骨折均获得愈合,但其功能效果较无外侧壁破裂者显著为差。[结论]DHS治疗不稳定型顺向股骨粗隆间骨折有发生外侧壁破裂而导致失败的危险,建议采用头髓钉系统(如PFNA)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外侧壁 骨折内固定 DHS PFNA 髋股疼痛 功能效果
原文传递
NIHSS绝对值变化与NIHSS变化率对脑梗死患者残疾预测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王平平 高颖 +5 位作者 刘璐 马斌 曹克刚 辛喜艳 张杨 ShaPour Badiee Aval Baghyahi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绝对值的变化与NIHSS变化率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残疾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对10个临床研究中心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入院当天、发病90d NIHSS评分和BI数据资料完整患... 目的探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绝对值的变化与NIHSS变化率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残疾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对10个临床研究中心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入院当天、发病90d NIHSS评分和BI数据资料完整患者953例,按入院时NIHSS评分分为轻、中、重度,以BI作为功能残疾疗效判定"金标准",应用ROC比较NIHSS绝对值变化与NIHSS变化率对患者功能残疾的判断价值。结果轻、中、重度患者AU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0.76、0.93,与AUC曲线下面积=0.50比较,中、重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变化率在轻、中、重度患者中分别为0.76、0.85、0.97,与AUC曲线下面积=0.50比较,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良好功能结局的最佳NIHSS绝对值变化的界值在轻、中、重度患者中分别为2.5、4.5、14.5;敏感性分别为0.57、0.92、1.00,特异性分别为0.61、0.50、0.89;NIHSS变化率的界值在轻、中、重度患者中分别为70.8%、74.7%、84.9%;敏感性分别为0.63、0.82、1.00,特异性分别为0.78、0.75、0.94。结论 NIHSS绝对值变化、NIHSS变化率对患者功能残疾的预测能力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后者对结局预测能力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HSS绝对值变化 NIHSS变化率 脑梗死 功能结局 残疾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纪泉 高凡 +2 位作者 文良元 薛庆云 黄公怡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一般情况、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一般情况、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表浅软组织感染2.6%(2例),心脑血管意外3.9%(3例),肺炎6.6%(5例),老年谵妄15.8%(12例),术后DVT 5.3%(4例),应激性溃疡2.6%(2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骨折稳定性(股骨内后侧皮质)、ASA评分是骨折愈合后髋关节功能的预测因子(P=0.032,P=0.032,P=0.038),性别、入院后早期手术、手术时间与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较小,但围手术期仍有较多并发症。骨折稳定性、患者年龄、ASA评分与骨折愈合后髋关节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隆间骨折 髓内钉 老年 危险因素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以护士为主导的脑卒中出院患者个案管理实践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晓青 金爱萍 +2 位作者 董琼 王文协 施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3-427,共5页
目的:建立以护士为主导的脑卒中出院患者个案管理方案,评价其实践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2例患者随机分组,干预组(93例)实施个案管理,对照组(89例)实施常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日常生活自... 目的:建立以护士为主导的脑卒中出院患者个案管理方案,评价其实践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2例患者随机分组,干预组(93例)实施个案管理,对照组(89例)实施常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MBI)、功能结局(mRS)以及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4个时间点的MBI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784.447,P<0.001;F_(组间)=21.942,P<0.001;F_(交互)=11.145,P=0.001),两组患者4个时间点的mR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52.019,P<0.001;F_(组间)=3.980,P=0.049;F_(交互)=12.312,P<0.001),访问门诊、急诊例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个案管理实现了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信息、资源、人员的连续性,协调多学科管理,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功能结局,保证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一种有效的健康照护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主导 脑卒中 个案管理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功能结局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5
作者 黄菲虹 肖露露 +9 位作者 李顺 孙瑞 陈丹蕾 孙文 韩云飞 马敏敏 殷勤 郭芮兵 朱武生 刘新峰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55-561,共7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并且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173例。根据是否使用丁苯酞...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并且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173例。根据是否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将其分为丁苯酞组和对照组,运用倾向评分匹配分析平衡丁苯酞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比较两组患者的90d功能预后。结果最终共纳入患者144例,其中丁苯酞组54例,对照组90例,丁苯酞组90d良好功能结局比例高于对照组[63.0%(34/54)与44.4%(40/90);χ^2=4.633,P=0.031]。经倾向评分成功匹配36对,丁苯酞组和对照组各36例患者。两组90d功能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24/36)与44.4%(16/36);χ^2=3.600,P=0.058]。其中再通良好患者115例,丁苯酞组47例,对照组68例,倾向评分匹配30对,丁苯酞组90d良好功能结局比例比对照组高[73.3%(22/30)与46.7%(14/30);χ^2=4.444,P=0.035]。结论经倾向评分匹配前,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不能改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再通患者的90d功能结局;而经倾向评分匹配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能够进一步改善这些患者的90d功能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功能预后 丁苯酞 倾向评分
原文传递
脑卒中患者出院时功能结局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丁新华 李敏 +1 位作者 郭铁成 尤春景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根据患者入院时的各项资料预测脑卒中患者出院时的功能结局以及它与Fugl Meyer平衡 (FMB)得分、Berg平衡量表 (BergBalanceScale ,BBS)得分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入院时FMB评分、BBS评分、日常生... 目的 根据患者入院时的各项资料预测脑卒中患者出院时的功能结局以及它与Fugl Meyer平衡 (FMB)得分、Berg平衡量表 (BergBalanceScale ,BBS)得分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入院时FMB评分、BB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及功能独立性评定 (FunctionalIndepen denceMeasure ,FIM )得分 ,出院时评定FIM作为功能结局 ,资料采用简单线性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简单线性相关分析提示BBS、FMB得分与入院、出院FIM得分有较强的相关性 ,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时FIM、ADL、BBS评分可以预测脑卒中患者出院时的功能结局。结论 入院时功能状态如FIM、ADL、BBS评分可以预测脑卒中患者出院时的功能结局 ,并且出院时的功能结局与患者入院时的BBS有较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功能结局 功能独立性评定 康复治疗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轻型卒中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CHANCE与POINT试验联合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潘岳松 JDonald Easton +5 位作者 李昊 Anthony SKim 孟霞 SClaiborne Johnston 金奥铭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治疗对轻型缺血性卒中与TIA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提取CHANCE和POINT试验所有的个体数据。这两项试验中,所有纳入患者在症状发作12 h(POINT)或24 h(CHANCE)以内随机接受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或单用...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抗治疗对轻型缺血性卒中与TIA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提取CHANCE和POINT试验所有的个体数据。这两项试验中,所有纳入患者在症状发作12 h(POINT)或24 h(CHANCE)以内随机接受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或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结局指标为3个月时功能预后不良(mRS≥2),三等级定义卒中复发[致残性或致死性卒中复发(mRS≥2)、非致残性卒中复发(mRS 0或1)、无卒中复发]。结果共10013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来自CHANCE试验5132例(51.3%),来自POINT试验4881例(48.7%);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组4995例(49.9%),单用阿司匹林组5018例(50.1%)。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组3个月时功能预后不良的患者比例低于单用阿司匹林组(11.6%vs 12.6%,校正OR 0.82,95%CI 0.72~0.94,P=0.005)。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组致残性或致死性卒中复发(4.6%vs 6.1%,校正OR 0.73,95%CI 0.61~0.87,P<0.001)、非致残性卒中复发(1.9%vs 3.0%,校正OR 0.62,95%CI 0.47~0.80,P<0.001)和卒中复发的整体致残性(校正cOR 0.70,95%CI 0.60~0.81,P<0.001)低于单用阿司匹林组。结论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相比,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轻型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3个月时功能预后,减少致残性卒中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轻型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功能预后 残疾
下载PDF
血管重建术对不同类型烟雾病患者卒中复发及功能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苗怡 唐杰 +1 位作者 刘娜 付建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8-484,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重建术对不同类型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s,MMD)患者卒中复发及功能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卒中复发及功能预后的因素。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住院诊治的MMD患者,收集基本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血管重建术对不同类型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s,MMD)患者卒中复发及功能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影响卒中复发及功能预后的因素。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住院诊治的MMD患者,收集基本临床资料,电话随访卒中复发情况、生存情况、随访时mRS评分等。将所有烟雾病患者分为缺血型及出血型两组,并根据治疗方法分别分为手术组及保守组。采用Cox回归分析血管重建术对不同类型MMD患者卒中复发及功能预后的影响。结果共435例患者完成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4~88个月)。缺血型MMD患者共265例(手术组221例),出血型共170例(手术组151例)。缺血型手术组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保守组(P=0.011);出血型手术组与保守组之间卒中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966);出血型手术组脑出血复发率较缺血型手术组患者更高(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发病年龄与卒中复发风险相关(P=0.019)。缺血型及出血型手术组随访时mRS评分较基线均有所改善(P<0.001);但相比缺血型,出血型手术组mRS评分改善更明显(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发病年龄、糖尿病、基线mRS评分及卒中复发与功能预后不良相关。结论缺血型MMD患者行血管重建术可减少卒中复发;出血型MMD患者血管重建术后脑出血复发率较高,但功能预后改善明显。发病年龄可影响卒中复发风险;发病年龄、糖尿病、卒中复发及基线mRS评分可影响缺血型和出血型MMD患者的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型烟雾病 出血型烟雾病 血管重建术 卒中复发 功能预后
下载PDF
Low rectal cancer:Sphincter preserving techniques-selection of patients,techniques and outcomes 被引量:13
9
作者 Nikoletta Dimitriou Othon Michail +1 位作者 Dimitrios Moris John Griniatso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7期55-70,共16页
Low rectal cancer is traditionally treated by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new techniques for the treatment of very low rectal cancer patients aiming to preserve the gastrointestinal continuity... Low rectal cancer is traditionally treated by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new techniques for the treatment of very low rectal cancer patients aiming to preserve the gastrointestinal continuity and to improve both the oncological as well as the functional outcomes, have been emerged. Literature suggest that when the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 is applied in T1-3 tumors located within 30-35 mm from the anal verge, is technically feasible, safe, with equal oncological outcome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surgery and acceptable quality of life. The Anterior Perineal Plan E for Ultra-low Anterior Resection technique, is not disrupting the sphincters, but carries a high complication rate, while the reports on the oncological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are limited. 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 Surgery(TEM) and Trans Anal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TAMIS) should represent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T1 rectal tumors, with specific criteria according to the NCCN guidelines and favorable pathologic features. Alternatively to the standard conventional surgery,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followed by TEM or TAMIS seems promising for tumors of a local stage T1sm2-3 or T2. 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should be performed only when a board approved protocol is available by colorectal surgeons with extensive experience in minimally invasive and transanal endoscopic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rectal cancer SPHINCTER preservingsurgery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 ANTERIOR PerinealPlanE for Ultra-low ANTERIOR RESECTION of the Rectum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RANSANAL Minimally InvasiveSurgery 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Quality oflife Oncological outcome functional outcome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立志 邓宇平 李博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8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取发病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69例,入院第2天测定hs-CRP,按hs-CRP水平分为低hs-CRP组(hs-CRP≤3mg/L)及高hs-CRP组(hs-CRP>3mg/L),比较2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取发病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69例,入院第2天测定hs-CRP,按hs-CRP水平分为低hs-CRP组(hs-CRP≤3mg/L)及高hs-CRP组(hs-CRP>3mg/L),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hs-CRP水平的因素;入选患者进行90d随访,比较2组患者90d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6分为恢复不良),分析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因素。结果 共266例患者完成随访,hs-CRP中位数3.15mg/L(1.12~8.89mg/L)。高hs-CRP组(138例)年龄较大(P<0.001),糖尿病发病率较高(P=0.001),房颤发病率较高(P=0.004),入院时脑梗死较严重(P=0.003);高龄、合并糖尿病及房颤、入院时脑梗死严重程度与hs-CRP水平高独立相关(P均<0.05);高hs-CRP组神经功能恢复不良比例高于低hs-CRP组(P<0.001);hs-CRP升高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独立相关(OR1.213,P=0.001,Logistic分析)。结论 高龄、糖尿病史、房颤病史、脑梗死严重程度重可能是hs-CRP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hs-CRP升高可能是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脑梗死 神经功能恢复
下载PDF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欧茹 唐亚梅 +1 位作者 李飞 邹腾甜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8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2例,记录其年龄、性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 目的探讨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2例,记录其年龄、性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基线资料;根据颅脑磁共振(MRI)表现分为有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组(EPVS)及无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组;在发病1年通过门诊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kin Scale,mR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使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估了生活质量,包括机动性、自我保健、日常活动、疼痛或不适、焦虑或抑郁等,然后将患者分为功能预后良好(mRS≤2分)及不良组(mRS>2分),生活质量低劣的定义为EQ-5D指标得分0.5或更低,将纳入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s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8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58例患者失访,共纳入784例。有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组有218(57.9%)例发生了不良的神经功能预后,而无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组有198(48.5%)例(P=0.008)。有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组146例(38.8%)和无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组92例(22.5%)患者生活质量较差(P=0.000)。EPVS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不良(OR=1.232,95%CI=1.009~1.505),生活质量低下(OR=1.421,95%CI=1.093~1.847)的独立预测因子。亚组分析显示EPVS评分2~4级组与EPVS评分0~1级组比较,功能恢复不良(P=0.003)及生活质量低下(P=0.001)的差异明显。结论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低下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 缺血性脑卒中 功能恢复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易感性及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爱举 仲晓艳 +1 位作者 杨春伍 顾汉印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6期174-177,共4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及END发生后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6月江苏省沭阳县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316例,其中发生END患者78例,未发生END患者238例。采...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及END发生后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6月江苏省沭阳县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316例,其中发生END患者78例,未发生END患者238例。采集患者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END的影响因素,并对END患者短期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在进行多因素校正后,年龄>60岁、冠心病史、白细胞计数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本研究初步分析显示,年龄>60岁是END患者短期功能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冠心病史、白细胞计数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高龄可能是患者发生END后功能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影响因素 功能预后
原文传递
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步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人杰 朱国清 +2 位作者 成亮 蔡小强 邹天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6期16-19,共4页
目的评价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采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按Evans-Jensen分类,其中IB型3例,ⅡA型2例,ⅡB型5例,Ⅲ型1例。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 目的评价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采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按Evans-Jensen分类,其中IB型3例,ⅡA型2例,ⅡB型5例,Ⅲ型1例。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随访患者的骨折愈合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并采用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10±21分钟,术中出血127±134ml,除1例患者死亡外,10例患者均获随访。10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7±1.3个月。80%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到受伤前状态。术后3个月以上摄片未见股骨头切割,股骨颈短缩,髋内翻、股骨干骨折及内置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新一代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主钉的近端梯形结构、股骨颈双螺钉组合成卵圆形结构、股骨颈双螺钉轴向加压等独特设计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InterTan髓内钉 疗效
下载PDF
急性卒中患者血管再通前、后FLAIR血管高信号与侧支循环、预后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永霞 马跃虎 +2 位作者 彭明洋 耿文 殷信道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21-2025,共5页
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FVH)与侧支循环、血管再通治疗后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接受血管再通治疗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接受MRI检查,... 目的探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FVH)与侧支循环、血管再通治疗后功能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接受血管再通治疗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接受MRI检查,大部分患者于治疗后24 h内复查MRI。FVH根据改良后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系统进行评分,采用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会(ASITN)分级系统评估侧支循环。3个月后的功能预后情况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mRS 0~2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3~6分为预后不良组。统计分析预后良好组与不良组之间各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预测FVH与卒中预后的相关性。结果37例中,预后良好组16例,预后不良组21例。预后良好组较不良组治疗前FVH(FVH1)评分更高(4.63±1.20 vs 3.14±1.15;P=0.001),ASITN等级更高(3.31±0.48 vs 2.00±1.22;P=0.000)。与FVH1相反,预后良好组治疗后FVH(FVH2)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0.125±0.50 vs 1.44±2.16;P=0.030)。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FVH1评分(r=-0.525,P=0.001)、ASITN分级(r=-0.478,P=0.003)与预后呈负相关,而FVH2与预后呈正相关(r=0.376,P=0.034)。此外,FVH1评分与ASITN分级之间呈正相关(r=0.704,P=0.000)。结论治疗前FVH的存在可预测卒中良好的功能预后,而治疗后FVH则与预后不良有关。综合评估治疗前、后FVH的评分可以有效地判断卒中的功能预后、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血管高信号 侧支循环 功能预后
原文传递
肺癌脊柱转移瘤脊髓压迫后路减压内固定术生存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15
作者 雷明星 刘耀升 +3 位作者 周诗国 汤传昊 杨绍新 刘蜀彬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5年第6期495-501,共7页
背景:预期生存期可以指导脊柱转移瘤脊髓压迫症(metastatic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SC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选择。肺癌MSCC患者减压内固定术后生存期预测模型国内外尚无报道。目的:建立肺癌MSCC患者行减压内固定术后的生存期预测模... 背景:预期生存期可以指导脊柱转移瘤脊髓压迫症(metastatic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SC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选择。肺癌MSCC患者减压内固定术后生存期预测模型国内外尚无报道。目的:建立肺癌MSCC患者行减压内固定术后的生存期预测模型,为肺癌MSCC患者个体化治疗选择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遴选2005年5月至2015年5月连续收治的73例肺癌MSCC后路减压内固定术患者。运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回顾性分析11项术前指标与生存期的相关性。运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并筛选术前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预测模型。根据预测模型分组,分析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状态。结果: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术前行走状态(P=0.019)、受累椎体数目(P=0.001)、内脏转移(P〈0.001)和术前运动缺失发生时间(P=0.012)对生存期有影响,并纳入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总分10分,分3组:A组,0~4分,n=31;B组,5~7分,n=24;C组,8~10分,n=18。3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个月(95%置信区间,1.6~4.8个月)、6.4个月(95%置信区间,3.8~7.2个月)和14.0个月(95%置信区间,10.7~20.0个月),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3.6%、59.7%和100.0%(P〈0.001)。C组患者的术后可行走率显著高于A组(P=0.006)。结论:所建模型评分为0~4分的患者预期生存期小于3个月、术后运动功能状态较差,宜接受单纯放疗或者姑息性支持治疗;评分为5~7分的患者预期生存期大于6个月,功能预后尚可,宜行减压内固定术;评分为8~10分的患者术后预期生存期大于1年,运动功能状态佳,可以考虑较为激进的转移瘤切除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进展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脊柱转移瘤 脊髓压迫 生存期 预测 运动功能状态
下载PDF
再次髋关节镜手术的病因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峰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再次关节镜手术对患者功能的影响,并调查患者满意度,同时评估相关适应证。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无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接受再次髋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3.3±2.4... 目的探讨再次关节镜手术对患者功能的影响,并调查患者满意度,同时评估相关适应证。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无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接受再次髋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3.3±2.4)个月。术前和术后随访的髋关节功能评估采用改良Harris评分、WOMAC和Christensen(Na HS)问卷调查表和满意度量表。再次关节镜手术的适应证是指患者出现关节镜手术相关的反复或持续性疼痛。结果 295例初次髋关节镜手术患者中17例(5.8%)患者接受再次髋关节镜手术:男9例,女8例;中位年龄(29.6±6.8)岁。17例接受再次关节镜手术的患者中13例原发病为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患者(包括1例T?nnisⅡ型骨关节炎),3例关节不稳导致的盂唇损伤和1例软骨瘤病变患者;12例持续性疼痛,其中9例来自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3例手术失败。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改善,其中WOMAC评分增加(21.7±13.2)分(P<0.05)和Na HS评分提高(32.6±10.7)分(P<0.05)。17例患者中10例对再次关节镜手术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59.0%)。结论与初次关节镜相比,再次髋关节镜手术功能结局短期内令患者满意;再次关节镜手术的主要原因是治疗不充分导致原发病转为顽固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关节镜 股骨髋臼撞击症 功能结局
下载PDF
超早期运动康复对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结局及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海侠 邹钒 +6 位作者 吴卓丽 劳文英 徐玲 王文强 陈捷 王振国 王少石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2349-2353,共5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运动(VEM)康复对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结局及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发病24 h内的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VEM组和早期康复组,每组100例。VEM组在发病24 h内开始第1次下床活动(直立坐姿... 目的探讨超早期运动(VEM)康复对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结局及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发病24 h内的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VEM组和早期康复组,每组100例。VEM组在发病24 h内开始第1次下床活动(直立坐姿或站立或行走);早期康复组在发病后3~7 d开始下床活动,内容和要求同VEM组;两组均治疗14 d或直至出院。比较两组入院时、发病后14 d、30 d和90 d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Barthel指数评分、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发病后30 d、90 d临床结局,记录患者恢复至可独立行走50 m所需时间。结果在发病后30 d、90 d,VEM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早期康复组,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均高于早期康复组(均P<0.05),在发病后14 d、30 d、90 d,VEM组的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高于早期康复组(均P<0.05)。发病后30 d两组临床结局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90 d VEM组临床结局良好率高于早期康复组(P<0.05);VEM组恢复至可独立行走50 m的时间短于早期康复组(P<0.05)。结论VEM康复可以更好地改善和恢复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ADL、临床结局和下肢运动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超早期运动 康复 功能结局 运动能力
下载PDF
Functional Outcomes of Adult Tibia Shaft Fractures Treated with Solid Intramedullary Nails versus Hollow Nails: A Systematic Review
18
作者 Kwadwo Aning Abu Bernard Hammond +5 位作者 Mohammed Issah Suglo Bukari Kizito Kakra Vormawor Ronald Awoonor-Williams David Anyitey-Kokor Paa Kwesi Baidoo Dominic Konadu-Yeboah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4年第3期149-172,共24页
Introduction: The management of fractures of the tibia shaft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orthopaedic care, and the selection of the surgical method for fixation can substantially impact patient outcomes. The current rev... Introduction: The management of fractures of the tibia shaft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orthopaedic care, and the selection of the surgical method for fixation can substantially impact patient outcomes. The current review aims to compare the outcomes of adult tibia fractures treated with solid nails to those treated with hollow nails. Methods: A search on Scopus, PubMed, and Cochrane Library, using three keywords (Outcome, Tibia shaft fractures, Nail) was conducted in April 2023. Results were compiled and two independent reviewers screened and selected eligible articles After removing duplicates, titles and abstracts were read to exclude ineligible studies. Full-text articles of the remaining papers were read to select eligible studies which were further critically appraised to ascertain their methodological quality. The data extracted from the selected papers were synthesiz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pooling of results, tests of statistical difference (t-test and chi-square) and narrative synthesis methods. Results: A total of 2295 article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databases and citation searching. A total of 9 papers were identified as eligible and included in the review. Findings revealed that there i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outcomes of tibia fractures treated with either solid or hollow nail groups such as duration of surgery (p = 0.541), rate of delayed and non-union (p = 0.342), and rate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p = 0.395). Conclusion: Intramedullary nailing of tibia shaft fractures with either solid or hollow nails have similar functional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ia Shaft Fractures functional outcome SIGN Nail Hollow Nail
下载PDF
烟雾病性脑出血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特征及预后对比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百元 刘艳 +3 位作者 钟成清 马雯 杨怡 邢冬梅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11期2881-2887,共7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性脑出血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及预后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烟雾病性脑出血和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 目的:探讨烟雾病性脑出血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及预后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烟雾病性脑出血和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征等资料,随访发病后3个月死亡及神经功能结局。将影响脑出血预后的因素作为自变量,3个月不良神经功能结局作为应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30例烟雾病性脑出血患者,同时期按照1:3的比例纳入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烟雾病性脑出血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相比,年龄较轻、男性及高血压病史比例更低,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风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血红蛋白更低、血肿体积更小,发生脑叶及侧脑室出血比例更高(P<0.05)。烟雾病性脑出血患者3个月时不良神经功能结局比例为20.00%,明显低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7.78%)。病因(OR=0.27;95%CI:0.10~0.73)、发病年龄(OR=1.05;95%CI:1.02~1.09)、GCS评分(OR=0.76;95%CI:0.67~0.86)、NIHSS评分(OR=1.21;95%CI:1.13~1.32)、呼吸道感染(OR=8.36;95%CI:2.85~24.51)、血肿体积(OR=1.05;95%CI:1.02~1.07)等因素与脑出血3个月不良神经功能相关。结论:烟雾病性脑出血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和预后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存在显著地差异。在临床工作需完善MRI血管造影、CT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脑出血的病因,根据其病因给予特异性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 神经功能结局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后血清内皮素-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变化与功能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丽 陈鸿丽 +1 位作者 刘丹 魏彦娟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27-232,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静脉溶栓前后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 1,SDF-1)水平变化,分析ET-1、SDF-1与功能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静脉溶栓前后血清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 1,SDF-1)水平变化,分析ET-1、SDF-1与功能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ACI患者。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将其分为功能结局良好组及功能结局不良组。检测患者溶栓前后血清ET-1和SDF-1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I功能结局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ET-1、SDF-1水平与ADL评分的相关性,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血清ET-1、SDF-1水平对ACI功能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ACI患者溶栓1周后血清ET-1水平降低,SDF-1水平升高(P<0.05);ACI患者功能结局不良发生率为39.81%;与功能结局良好组比较,功能结局不良组发病至溶栓时间、NIHSS评分、合并心房室颤占比、溶栓前、溶栓1周后血清ET-1水平升高,SDF-1水平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长、NIHSS评分高、溶栓1周后的血清ET-1高水平及SDF-1低水平是ACI功能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DL评分与溶栓1周后的血清ET-1水平呈正相关(r=0.563,P<0.05),与SDF-1呈负相关(r=-0.483,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溶栓1周后的血清ET-1、SDF-1二者联合预测ACI功能结局的AUC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0.05)。结论ACI患者溶栓后血清ET-1水平降低,SDF-1水平升高,溶栓1周后血清ET-1、SDF-1水平与ADL评分均呈正相关,且对于预测ACI功能结局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血清内皮素-1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功能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