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业疗法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功能锻炼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林军榕 陈耀英 林友虹 《蛇志》 2017年第2期196-197,共2页
目的评价作业疗法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7~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次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肢体功能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作业疗法,... 目的评价作业疗法对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7~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次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肢体功能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作业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两个月后采用Brunllstrum法评价患肢功能,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Brunnstrum和Barthel指数评定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且观察组的Brunnstrum和Barthel指数评定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作业疗法可提高脑出血恢复期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功能锻炼 作业疗法
下载PDF
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右侧脑损伤患者上肢及手指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俊明 黄富表 +1 位作者 刘静娅 杨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探讨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ctDCS)对右侧脑损伤(RBI)上肢及手指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RBI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和功能性作业治... 目的探讨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ctDCS)对右侧脑损伤(RBI)上肢及手指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北京博爱医院住院RBI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和功能性作业治疗。阴极电极片置于未受损大脑半球M1区,对照组伪刺激,试验组真刺激,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FuglMeyer评定量表手指部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FMA-UE、FMA手指和MBI评分显著提高(t>5.627,P<0.001),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t>2.161,P<0.05)。结论ctDCS可有效提高RBI患者上肢及手指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侧脑损伤 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 功能性作业治疗 运动功能 上肢 手指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重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栋毅 贾晓涛 杨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18期141-142,共2页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重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4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作业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FES。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运...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重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4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作业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FES。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上肢FMA和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ES联合作业疗法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重建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作业疗法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重建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小脑梗塞后小脑共济失调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国梁 陈晓明 《北方药学》 2014年第7期115-116,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小脑梗塞后小脑共济失调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的急性小脑梗塞后小脑共济失调患者80例随机分为以下四组,每组20例。A组:常规药物治疗组(补充B族维生素、胞二磷胆碱、抗血小板药物和对症支持治疗);B组:常规...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小脑梗塞后小脑共济失调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的急性小脑梗塞后小脑共济失调患者80例随机分为以下四组,每组20例。A组:常规药物治疗组(补充B族维生素、胞二磷胆碱、抗血小板药物和对症支持治疗);B组:常规药物治疗组+功能性电刺激;C组:常规药物治疗组+作业疗法;D组:常规药物治疗组+功能性电刺激+作业疗法。结果:B组、C组和D组的疗效明显高于A组(P<0.05);D组的疗效最为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单独或联合使用功能性电刺激和/或作业疗法治疗急性小脑梗塞后小脑共济失调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药物组,而联合使用功能性电刺激和作业疗法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共济失调 功能性电刺激 作业疗法
下载PDF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下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惠颖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目的分析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为指导的作业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88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分析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为指导的作业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88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采用以ICF核心要素量表为指导的作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患者的SF-36评分、MBI评分和ICF总分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采用以ICF为指导的作业治疗方案对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更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脑卒中 日常生活能力 核心要素 作业治疗 MBI评分
下载PDF
早期功能性电刺激主导下的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障碍的影响
6
作者 丁云霞 胡可慧 《科技与健康》 2022年第2期1-4,共4页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功能性电刺激主导下作业治疗对其手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抽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期间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 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功能性电刺激主导下作业治疗对其手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抽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期间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床旁作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功能性电刺激,对比两组治疗的不同效果。通过对比发现,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功能性电刺激主导下的作业治疗,可有效改善其手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功能性电刺激 作业治疗 脑卒中 手功能障碍
下载PDF
应用作业疗法改善偏瘫患者上肢功能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竹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10-112,共3页
62例偏瘫患者应用作业疗法进行偏瘫上肢的功能训练,同时进行健侧上肢代偿性的ADL训练。以使患者尽可能协调双侧一起活动。治疗后上肢功能改善率为80.33%,手功能改善率为65.57%,上肢能力改善率为51.6%,ADL... 62例偏瘫患者应用作业疗法进行偏瘫上肢的功能训练,同时进行健侧上肢代偿性的ADL训练。以使患者尽可能协调双侧一起活动。治疗后上肢功能改善率为80.33%,手功能改善率为65.57%,上肢能力改善率为51.6%,ADL能力比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实践证明作业疗法对改善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上肢功能 生活能力 作业疗法 康复
下载PDF
tDCS后效应对卒中后手功能康复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叶阗芬 余齐卫 +2 位作者 刘毅 袁振 徐颖 《中国康复》 2018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后效应期康复治疗对卒中后患者手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组15例。所有治疗组都进行系统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tDCS治疗,观察组1给予作业治疗(... 目的:观察分析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后效应期康复治疗对卒中后患者手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和观察组2,每组15例。所有治疗组都进行系统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tDCS治疗,观察组1给予作业治疗(OT)及tDCS治疗,OT在tDCS治疗前进行(即OT+tDCS),观察组2给予tDCS治疗后联合OT训练,OT在tDCS治疗后即刻开始(即tDCS+OT)。各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量表上肢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及Jebsen-Taylor手功能(JTT)评定,评估患者手功能及运动控制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U-FMA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均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且观察组2评分更高于观察组1(P<0.05)。治疗后,3组患者JTT手功能评测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均P<0.05),观察组1和观察组2的测试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更明显(均P<0.05),且观察组2治疗前后时间差值明显高于观察组1(P<0.05)。结论:tDCS后效应期加强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卒中后患者手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手功能 经颅直流电 后效应 作业治疗
下载PDF
作业疗法在偏瘫患者上肢精细动作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蔡海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0年第2期62-64,共3页
研究作业疗法在偏瘫上肢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对 67例偏瘫患者作系统的作业治疗 ,在治疗前后均用 Fugel- Meyer法及 ADL方法评价。结果 :经治疗后 ,上肢及手功能改善的达 78% ,ADL能力提高的达 87%。结论 :采用作业疗法强化偏瘫患... 研究作业疗法在偏瘫上肢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对 67例偏瘫患者作系统的作业治疗 ,在治疗前后均用 Fugel- Meyer法及 ADL方法评价。结果 :经治疗后 ,上肢及手功能改善的达 78% ,ADL能力提高的达 87%。结论 :采用作业疗法强化偏瘫患者的上肢及手功能训练 ,能有效地改善和恢复手和上肢的各种精细协调动作提高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改进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上肢功能 作业疗法
下载PDF
精细作业疗法对断指再植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利英 刘韶珠 +2 位作者 邹丽华 章月红 杨静 《护理与康复》 2014年第11期1027-1029,共3页
目的观察精细作业治疗对断指再植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断指再植术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行精细作业治疗。采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价法、普渡手精细... 目的观察精细作业治疗对断指再植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断指再植术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行精细作业治疗。采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价法、普渡手精细运动评定法、明尼苏达手灵巧度评定法评价两组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康复治疗3月后,观察组患者手指总主动活动度、小关节精细运动及手灵巧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精细作业治疗有助于提高断指再植术后手指的精细运动功能,促进手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手功能 作业治疗 精细
下载PDF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作业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廖院平 刘典英 +1 位作者 温小凤 吕上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29期109-112,共4页
目的:分析认知功能训练联合作业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 目的:分析认知功能训练联合作业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A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认知功能训练联合作业疗法。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认知功能、智力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智力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认知功能、智力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作业疗法可有效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训练 作业疗法 阿尔茨海默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波 金星 +4 位作者 孟兆祥 尹正录 王继兵 张熙斌 张敏杰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年第23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脑卒中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方法联合镜像疗法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脑卒中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常规方法联合镜像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FMA评分、FIM评分、ARAT评分;生活质量情况选用SF-36量表评估;同时对疾病改善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FIM、ARAT评分、SF-36,8个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MA、FIM、ARA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除RE、VT外,其余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辅以镜像疗法可有效改善上肢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易于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镜像疗法 上肢功能 作业疗法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早期作业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毅 冯晶 +2 位作者 苏少媛 刘桂敏 马廉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8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作业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40脑炎患儿进行作业训练,采用自身疗效对比的方法,用Peaboday运动发育量表来评定其疗效。结果经过1个月的作业训练前后患儿精细运动功能评分为:治疗前双手抓握(GR)(13&#... 目的探讨早期作业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40脑炎患儿进行作业训练,采用自身疗效对比的方法,用Peaboday运动发育量表来评定其疗效。结果经过1个月的作业训练前后患儿精细运动功能评分为:治疗前双手抓握(GR)(13±10.56)及视觉-运动整合(VI)为(29.7±13.62),治疗后双手抓握(GR)(34.5±16.32),视觉-运动整合(VI)为(71.4±45.35),P<0.05,提示患侧上肢抓握及视觉运动整合能力均有明显提高[1]。结论脑炎患儿早期接受作业治疗,有助于患儿提高上肢功能,尽早重返社会[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上肢功能 作业治疗
下载PDF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作业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瑞红 李璐 李前凯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4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训练联合作业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均应用常规方...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训练联合作业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均应用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作业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ADL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观察组MMSE评分、ADL评分分别为(28.02±1.02)分、(77.21±4.6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6.41±1.18)分与(70.36±4.4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观察组SF-36中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76.23±4.22)分、(77.36±4.38)分、(78.21±4.53)分、(77.03±4.4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14±4.56)分、(70.89±4.48)分、(71.78±4.68)分、(70.79±4.5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作业疗法应用于老年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效果好,有助于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同时也可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恢复期 认识功能训练 作业疗法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虚拟现实训练系统在康复作业治疗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15
作者 谢惠敏 张晓倓 +3 位作者 李军 耿雨涵 王烁 黄丽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6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训练系统在作业治疗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9月—2022年6月,调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60名康复治疗及相关专业实习生在康复作业治疗学的学习方式偏好及知识接受成效,使用虚拟现实训练系统或传统作业治...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训练系统在作业治疗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9月—2022年6月,调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60名康复治疗及相关专业实习生在康复作业治疗学的学习方式偏好及知识接受成效,使用虚拟现实训练系统或传统作业治疗带教法,对实习生进行培训。其中试验组30名实习生使用虚拟现实训练系统,对照组30名实习生使用传统带教方法。在为期1个月的带教后,对其进行出科考试和带教满意度调查,并比较两组间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学生出科考试理论成绩优秀率为36.67%,合格率为100%,技能考试优秀率为43.33%,合格率为96.67%,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满意带教环节评选中,试验组选择应用虚拟现实训练系统人数为21名,满意度较高。结论虚拟现实训练系统对于康复治疗及相关专业实习生在作业治疗学的学习上较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更好,同时提高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训练系统 手功能 作业治疗 脑卒中 康复治疗 神经康复 康复作业治疗学 临床教学
下载PDF
早期作业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毅 冯晶 +2 位作者 苏少媛 刘桂敏 马廉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1337-1339,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作业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40脑炎患儿进行作业训练,采用自身疗效对比的方法,用Peaboday运动发育量表来评定其疗效。结果:经过一个月的作业训练后患儿精细运动评分及患侧上肢抓握能力均有明显提... 目的:观察早期作业治疗对病毒性脑炎患儿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40脑炎患儿进行作业训练,采用自身疗效对比的方法,用Peaboday运动发育量表来评定其疗效。结果:经过一个月的作业训练后患儿精细运动评分及患侧上肢抓握能力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建议脑炎患儿早期接受作业治疗,有助于患儿提高上肢功能,尽早重返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上肢功能 作业治疗
下载PDF
生物反馈联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上肢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金贤 陶静 赵文君 《新疆医学》 2022年第8期861-864,共4页
目的研究作业治疗联合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者上臂、手功能及自我照顾能力的疗效。方法随机将纳入9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及试验组各30例,总疗程为3周,对照组接受基础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基础康复训练与作业治疗相结合,试验... 目的研究作业治疗联合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者上臂、手功能及自我照顾能力的疗效。方法随机将纳入9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及试验组各30例,总疗程为3周,对照组接受基础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基础康复训练与作业治疗相结合,试验组接受生物反馈和作业治疗与基础康复训练紧密结合,治疗前后采用简易心理精神评估表(MMSE)、改良Barthel指数(BI)、手腕背伸主动关节活动度、Brunnstrom分级、手及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定(FMA)等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Brunnstrom手和上肢的分级、BI评分和腕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P<0.001);试验组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显著改善(P<0.001),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接受作业治疗或(和)生物学反馈治疗与基础康复训练训练结合,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臂和手功能,生物反馈治疗与作业治疗结合更优于作业疗法,从而大大提高脑卒中患者自我照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功能 偏瘫 生物反馈疗法 作业治疗
下载PDF
作业功能模式在作业疗法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庆文 刘广天 +2 位作者 崔颖 董胜莲 刘瑞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作业功能模式在作业疗法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康复治疗学专业2009级学生按常规模式授课,2010级采用作业功能模式框架授课。所有学生填写课程满意度、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结果 94.1%的学生认为作业功能模式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86.3... 目的探讨作业功能模式在作业疗法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康复治疗学专业2009级学生按常规模式授课,2010级采用作业功能模式框架授课。所有学生填写课程满意度、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结果 94.1%的学生认为作业功能模式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86.3%认为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2010级学生在作业模式对临床的指导作用、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临床思维、提高评定个案的能力、制定康复治疗计划的系统性方面评价好于2009级(P<0.05)。结论作业功能模式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作业疗法的理解,有助于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功能模式 作业疗法 康复教育
下载PDF
针灸加电针改善偏侧痉挛型脑性瘫痪上肢功能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程显丹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2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加电针在提高偏侧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偏侧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作业疗法,每日2次,每次30 min,... 目的观察针灸加电针在提高偏侧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偏侧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作业疗法,每日2次,每次30 min,每周治疗5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针灸加电针治疗,留针30 min,每日1次,每周5 d。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精细运动评分、适应能力评分;两组适应能力、精细能力的相当月龄;两组精细运动能力测试量表(FMFM)评分。结果两组精细能力平均分、适应能力平均分、精细能力及适应能力相当月龄、FMFM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加电针结合作业疗法与单纯进行作业疗法能更好地提高偏侧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上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痉挛型脑性瘫痪 上肢功能 针灸 电针 作业疗法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作业治疗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3
20
作者 赵一瑾 余彬 +4 位作者 何龙龙 路鹏程 廖政文 刘锐芬 黄国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1-666,共6页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VR)结合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 O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即常规药物及...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VR)结合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 O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即常规药物及运动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传统OT训练,每次50min,每周5次,疗程4周;试验组予VR联合传统OT治疗,其中传统OT训练每次20min,VR治疗包括BioMaster数字OT训练及Flextable数字OT训练每次各15min,共50min,每周5次,疗程4周。采用简化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和香港版偏瘫上肢功能测试(FTHUEHK)、Barthel指数(BI)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估各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以判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FMA-UE评分、FTHUE-HK分级、BI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MA-UE评分、FTHUE-HK分级、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作业治疗比单侧传统作业治疗更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脑卒中 上肢功能康复 作业治疗 偏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