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林方式对红壤养分流失和肥力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章明奎 徐建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49-652,共4页
比较了炼山全垦、全垦和直接挖穴造林等 3种造林方式对红壤养分状况和土壤流失量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炼山和全垦造林将明显增强土壤和养分的流失 ,导致土壤有机质、氮、磷。
关键词 全垦 土壤肥力质量 土壤退化 造林 红壤
下载PDF
Full-spectrum Bi@SrTiO_(3) for bi-directional promotion effects on photocatalytic redox reaction:Insight into intermediates and mechanism
2
作者 Bin Liu Nanhao Zhou +6 位作者 Jun Liu Xinglei Wang Peter K.J.Robertson Xiaoyuan Chen Chao Chen Jianmin Luo Chuanyi Wang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917-929,I0004,共14页
The development of full-spectrum photocatalysts active in the near-infrared(NIR)region has g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for deleterious pollutant removal.The integration of plasmonic metals with semico nductors is an e... The development of full-spectrum photocatalysts active in the near-infrared(NIR)region has g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for deleterious pollutant removal.The integration of plasmonic metals with semico nductor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widen the light re sponse range of photocatalysts due to the strong light absorption and fast plasmonic energy transfer of the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In this work,the full-spectrum responsive Bi@SrTiO_(3) was prepared via facile solvothermal chemical reduction.The optimal Bi@SrTiO_(3) achieves exceptional photocatalytic Cr(VI)reduction efficiency and tetracycline degradation,realizing bi-directional promotion effects on redox reaction.According to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simulations,the extraordinary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is attributed to the tunable builtin electric field(IEF)of the Ohmic contact.The favorable adaptability in real water and high stability of BSTO-25 were proved by experime ntal results.And the po ssible photocatalytic mechanism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Furthermore,the non-toxicity of the BSTO-25 was evaluated by E.coli cultivation,which further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treating wastewater with BSTO-25.This work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on constructing full-spectrum-driven photocatalysts for applications dealing with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l-spectrum photocatalysts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Ohmic contact Cr(Ⅵ)reduction Antibiotic degradation Rare earths
原文传递
纤维素-丝胶全降解绿色絮凝材料制备及其混凝性能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卫杰 张勇 +3 位作者 金旭 田洋名 崔科丛 姚菊明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通过戊二醛化学改性交联竹浆纤维素和丝胶蛋白,并通过改变反应温度、pH、时间、戊二醛的用量比和丝胶的用量比来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出纤维素-丝胶全降解绿色絮凝材料(Bamboo pulp cellulose-g-silk sericin,BPCg-SS)。采用傅立叶红外吸... 通过戊二醛化学改性交联竹浆纤维素和丝胶蛋白,并通过改变反应温度、pH、时间、戊二醛的用量比和丝胶的用量比来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出纤维素-丝胶全降解绿色絮凝材料(Bamboo pulp cellulose-g-silk sericin,BPCg-SS)。采用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Zeta电位分析仪对最优BPC-g-SS产品进行表征分析,并进一步用BPC-g-SS对高岭土模拟废水进行了混凝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37℃、反应pH值为4.5、反应时间8h、戊二醛用量0.4g、丝胶用量1.2g条件下得到最优产品;该BPC-g-SS的混凝效果随废水pH值、絮凝剂和助凝剂用量有较大变化;采用最优产品对高岭土模拟废水和实际工业印染废水进行混凝处理,CaCl_2用量0.4mg/mL、pH值为4,高岭土废水平均浊度去除率可达98.4%,印染废水平均浊度去除率达到95.3%,印染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7.0%。在土壤提取液中90d后,BPC-g-SS的降解率达到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丝胶 全降解 绿色絮凝材料 混凝性能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future capacity and internal resistance of Li-ion cells from one cycle of input data
4
作者 Calum Strange Gonçalo dos Reis 《Energy and AI》 2021年第3期209-216,共8页
There is a large demand for models able to predict the future capacity retention and internal resistance(IR)of Lithium-ion battery cells with as little testing as possible.We provide a data-centric model accurately pr... There is a large demand for models able to predict the future capacity retention and internal resistance(IR)of Lithium-ion battery cells with as little testing as possible.We provide a data-centric model accurately predicting a cell’s entire capacity and IR trajectory from one single cycle of input data.This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amount of input data needed over previous works.Our approach characterises the capacity and IR curve through a small number of key points,which,once predicted and interpolated,describe the full curve.With this approach the remaining useful life is predicted with an 8.6%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when the input-cycle is within the first 100 cy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acity degradation Internal resistance degradation Prediction of full degradation curve Knee and elbow-points Lithium-ion cells Machine learning Remaining useful life
原文传递
Full-scale multi-functional test platform for investigating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track–subgrade systems of high-speed railways 被引量:1
5
作者 Wanming Zhai Kaiyun Wang +3 位作者 Zhaowei Chen Shengyang Zhu Chengbiao Cai Gang Liu 《Railway Engineering Science》 2020年第3期213-231,共19页
Motivated by the huge practical engineering demand for the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speed railway infrastructure,a fullscale multi-functional test platform for high-speed railway... Motivated by the huge practical engineering demand for the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speed railway infrastructure,a fullscale multi-functional test platform for high-speed railway track–subgrade system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and its main functions for investigating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track–subgrade systems are elaborated with three typical experimental examples.Comprising the full-scale subgrade structure and all the five types of track structures adopted in Chinese high-speed railways,namely the CRTS I,the CRTS II and the CRTS III ballastless tracks,the double-block ballastless track and the ballasted track,the test platform is established strictly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 of Chinese high-speed railways.Three kinds of effective loading methods are employed,including the real bogie loading,multi-point loading and the impact loading.Various types of sensors are adopted in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five types of track–subgrade systems to measure the displacement,acceleration,pressure,structural strain and deformation,etc.Utilizing this test platform,both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long-term performance evolu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track–subgrade systems can be investigated,being able to satisfy the actual demand for large-scale operation of Chinese high-speed railways.As examples,three typical experimental studies are presented to elucidate the comprehensive functionalities of the full-scale multi-functional test platform for exploring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its long-term evolution of ballastless track systems and for studying the long-term accumulative settlement of the ballasted track–subgrade system in high-speed railways.Some interesting phenomena and meaningful results are captured by the developed test platform,which provide a useful guidance for the scientific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igh-speed railway infra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l-scale test High-speed railway Track–subgrade system Ballastless track Ballasted track Mechanical performance Long-term performance evolution Damage and degradation
下载PDF
非超临界CO_2表面处理PPC/汽爆秸秆复合材料研究
6
作者 符英 桂轩 李帅兵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64,共6页
用汽爆秸秆改性聚碳酸亚丙酯(PPC),制得全降解PPC/汽爆秸秆复合材料;在非超临界条件下(压力<7.2MPa,温度<31.2℃),通入CO_2对PPC/汽爆秸秆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的PPC/汽爆秸秆复合材料表面光滑平整、均匀细腻,... 用汽爆秸秆改性聚碳酸亚丙酯(PPC),制得全降解PPC/汽爆秸秆复合材料;在非超临界条件下(压力<7.2MPa,温度<31.2℃),通入CO_2对PPC/汽爆秸秆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的PPC/汽爆秸秆复合材料表面光滑平整、均匀细腻,达到木制品表面粗糙度加工要求。经非超临界CO_2处理后,PPC/汽爆秸秆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超临界 二氧化碳 表面处理 全降解 木塑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二氧化氯对棉籽壳降解作用的研究
7
作者 曹佃元 李戎 王建庆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5,共4页
文中通过测定氧化还原电位对不同条件下二氧化氯溶液的氧化能力进行了评价;并用二氧化氯溶液对棉籽壳进行了降解处理,考察了二氧化氯用量、pH值、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棉籽壳的颜色和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溶液能在pH值6以下... 文中通过测定氧化还原电位对不同条件下二氧化氯溶液的氧化能力进行了评价;并用二氧化氯溶液对棉籽壳进行了降解处理,考察了二氧化氯用量、pH值、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棉籽壳的颜色和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溶液能在pH值6以下、浓度8 g/L以上、60~70℃和较短时间内保持较强的氧化能力;优化的二氧化氯溶液降解处理棉籽壳的条件为pH值4、二氧化氯浓度8 g/L、温度60℃、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棉籽壳的降解效果最好,棉籽壳残片呈白色半透明状,失重率达到20%,这均说明二氧化氯溶液可以实现对棉籽壳的有效降解和脱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氧化还原电位 棉籽壳 降解 脱色 失重率
下载PDF
多孔聚碳酸亚丙酯/汽爆秸秆复合材料的高温暴晒尺寸稳定性
8
作者 符英 占锋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19年第5期24-28,共5页
以蒸汽爆破的方式对秸秆进行活化,将活化秸秆与聚碳酸亚丙酯(PPC)复合,制得全降解PPC/汽爆秸秆。盛夏烈日下,将PPC/汽爆秸秆复合材料与模拟穿越赤道条件(80℃加热3d)处理过的PPC/汽爆秸秆复合材料,按结皮向外和断面向外迎向阳光的2种放... 以蒸汽爆破的方式对秸秆进行活化,将活化秸秆与聚碳酸亚丙酯(PPC)复合,制得全降解PPC/汽爆秸秆。盛夏烈日下,将PPC/汽爆秸秆复合材料与模拟穿越赤道条件(80℃加热3d)处理过的PPC/汽爆秸秆复合材料,按结皮向外和断面向外迎向阳光的2种放置方式进行全天暴晒,4种样品均未变形,说明PPC/汽爆秸秆复合材料的高温暴晒尺寸稳定性已初步达到日常生活和穿越赤道使用要求,其原因与多孔、晶区引入有关,也与蒸汽爆破提高了秸秆反应活性、使秸秆与PPC之间产生有效化学键键合、使得PPC分子结构被重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降解 聚碳酸亚丙酯 秸秆 尺寸稳定性 分子重建
下载PDF
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94
9
作者 姜洪斌 陈再现 +3 位作者 张家齐 吴斌 田玉斌 刘文清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40,共7页
为研究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在实验室中建成三层足尺模型,对其进行了弹性阶段拟静力试验,详细介绍了试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过程,重点介绍了模型各构件之间的连接技术,给出了试验模型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刚度... 为研究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在实验室中建成三层足尺模型,对其进行了弹性阶段拟静力试验,详细介绍了试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过程,重点介绍了模型各构件之间的连接技术,给出了试验模型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及各级荷载作用下刚度退化的详细数据。刚度退化分析表明,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出现可见微裂缝之前试验模型的刚度退化很显著,说明预制构件之间的变形能力较强,势必会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耗能能力。这一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新特点,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和分析,使其在抗震中发挥有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足尺模型 连接技术 拟静力试验 刚度退化
原文传递
灌浆套筒连接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马军卫 潘金龙 +2 位作者 尹万云 刘守城 莫创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8-187,共10页
为研究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1榀1/2比例两层两跨灌浆套筒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模型试件PC-3,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通过与已有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研究了结构的破坏模式、滞回性能... 为研究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1榀1/2比例两层两跨灌浆套筒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模型试件PC-3,并对其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通过与已有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研究了结构的破坏模式、滞回性能、刚度退化、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灌浆套筒连接全装配式框-剪结构试件PC-3与全现浇试件RCFW的破坏模式基本相同,梁端塑性铰长度减小、位置外移,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较好的刚度特性,试件PC-3的屈服荷载、峰值荷载、极限荷载均略大于全现浇试件RCFW的相应值,但其差值均小于5.0%,延性略小于全现浇试件RCFW,加载过程中耗能较为平稳。两种全装配式框-剪结构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工程实践中可供设计人员选择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套筒 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位移延性 刚度退化 能量耗散
原文传递
110kV整只氧化锌避雷器雷电冲击老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林楚标 廖永力 +4 位作者 李锐海 李盛涛 王辉 高超 何锦强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0-45,共6页
避雷器在其运行寿命过程中会承受多次雷电冲击过电压,其保护性能的变化值得关注。选取110 k V整只氧化锌避雷器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开展了多次连续的雷电冲击电流(8/20μs,10 k A)试验,测试了试验过程中避雷器的小电流伏安特性和残压。研... 避雷器在其运行寿命过程中会承受多次雷电冲击过电压,其保护性能的变化值得关注。选取110 k V整只氧化锌避雷器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开展了多次连续的雷电冲击电流(8/20μs,10 k A)试验,测试了试验过程中避雷器的小电流伏安特性和残压。研究发现了110 k V整只避雷器在多次雷电冲击电流作用下的小电流伏安特性和残压变化规律及发生显著变化时的阈值次数,并解体分析了雷电冲击后避雷器内部电阻片的破坏形式。最后从微观机理上解释了避雷器在多次雷电冲击作用下的老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只避雷器 雷电冲击电流 残压 小电流伏安特性 老化
下载PDF
不同全生物降解膜对茎用莴苣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水凤 王华英 +3 位作者 许楚楚 范正伟 钟水良 胡美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5,共4页
引进10种不同规格的全生物降解膜在茎用莴苣上进行试验,研究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聚乙烯地膜对照相比,除上海黑6外,其他降解膜对茎用莴苣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有随着膜厚度的降低产量减少的趋势;不同厚度的降解膜,厚度越薄,... 引进10种不同规格的全生物降解膜在茎用莴苣上进行试验,研究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聚乙烯地膜对照相比,除上海黑6外,其他降解膜对茎用莴苣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有随着膜厚度的降低产量减少的趋势;不同厚度的降解膜,厚度越薄,降解速度越快;黑色降解膜进入诱导期的时间普遍要比白色降解膜早。综合地膜降解情况和茎用莴苣产量来看,云南白10全生物降解膜最适合早春茎用莴苣露地地膜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膜 降解情况 茎用莴苣 产量
下载PDF
计及储能全寿命周期运维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 被引量:15
13
作者 任江波 孙仲民 +3 位作者 顾乔根 耿少博 常风然 王强 《广东电力》 2019年第10期71-78,共8页
传统的能源系统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发电结构及用户用能需求,包含冷、热、电等多能流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IES)可以充分发挥多种能量耦合互补优势,促进系统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此提出综合考虑经济性和环保性,以系统... 传统的能源系统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发电结构及用户用能需求,包含冷、热、电等多能流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IES)可以充分发挥多种能量耦合互补优势,促进系统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此提出综合考虑经济性和环保性,以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及一次能源消耗最少为目标,构造IES优化配置模型。首先计及储能的全寿命周期运维,综合考虑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损耗、容量衰减、荷电状态、能量存储时间、削峰填谷效率等因素,建立计及储能的全寿命周期运维的IES优化配置模型;继而通过算例对比分析所提优化方案与传统方案的优劣性及多目标函数权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削峰填谷、促进分布式能源消纳、改善电能质量、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功能和加强IES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储能系统 全寿命周期成本 一次能源消耗 容量衰减
下载PDF
我国的淀粉塑料宜慎重开发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邱威扬 邱贤华 +1 位作者 喻继文 陈云 《现代化工》 CAS CSCD 1997年第12期3-5,共3页
简述了目前国内外淀粉塑料发展现状并对各种淀粉塑料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开发过程中应慎重考虑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降解塑料 淀粉塑料 微生物 生物降解
下载PDF
基于性能退化数据的风力机叶片疲劳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3
15
作者 寇海霞 安宗文 马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174-3179,共6页
为了在试验阶段对风力机叶片的疲劳可靠性进行评估,基于某型号风力机叶片全尺寸疲劳试验数据,考虑性能退化过程的随机性和单调性,选用严格单调的逆高斯过程描述叶片的疲劳性能退化轨迹。并根据性能退化理论,建立风力机叶片的逆高斯过程... 为了在试验阶段对风力机叶片的疲劳可靠性进行评估,基于某型号风力机叶片全尺寸疲劳试验数据,考虑性能退化过程的随机性和单调性,选用严格单调的逆高斯过程描述叶片的疲劳性能退化轨迹。并根据性能退化理论,建立风力机叶片的逆高斯过程退化模型。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性能退化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并根据建立的性能退化模型的可靠度评估方法对叶片的疲劳可靠性进行评估,可实现风力机叶片在无失效寿命数据情况下的疲劳可靠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全尺寸疲劳试验 性能退化 逆高斯过程 可靠性
下载PDF
可降解地膜在覆膜玉米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钱亚光 刘宏金 +6 位作者 季凤辉 胡舒凯 郭晓宇 徐振兴 乔金柱 王翠艳 侯长江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第4期92-96,共5页
为有效治理残膜污染,推广可降解地膜在玉米种植上的应用,通过覆膜玉米大田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降解膜的田间降解特性以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玉米种植与裸地种植相比有提高地温、增加产量的作用,且增产差异显著,与普通PE地... 为有效治理残膜污染,推广可降解地膜在玉米种植上的应用,通过覆膜玉米大田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降解膜的田间降解特性以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玉米种植与裸地种植相比有提高地温、增加产量的作用,且增产差异显著,与普通PE地膜相比无显著差异;6种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效果优于普通PE地膜;在暴晒试验中,3个厂家的光氧化-生物降解膜降解早于全生物降解膜,均在覆膜40d后开始表现出降解现象;覆膜玉米大田试验中,作物收获时6种可降解地膜均处于降解大裂期;填埋试验中,3个厂家的全生物降解膜在填埋180d时表现降解加速,3个厂家的光氧化-生物降解膜未出现降解现象。因此,在喀喇沁旗覆膜玉米种植中,可降解地膜替代普通PE地膜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膜 光氧化-生物降解膜 玉米 降解效果 产量
下载PDF
土与PHC管桩界面剪切疲劳退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俊伟 张明义 +1 位作者 俞峰 白晓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037-1040,共4页
桩–土界面的剪切疲劳退化效应显著影响基桩的承载力性状。采用现场足尺试验和恒刚度循环剪切试验,对土与PHC管桩界面的剪切疲劳退化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土与PHC管桩界面的剪切疲劳退化幅度与界面剪切循环数密切相关,两者呈幂函数关... 桩–土界面的剪切疲劳退化效应显著影响基桩的承载力性状。采用现场足尺试验和恒刚度循环剪切试验,对土与PHC管桩界面的剪切疲劳退化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土与PHC管桩界面的剪切疲劳退化幅度与界面剪切循环数密切相关,两者呈幂函数关系,退化系数为0.45。桩–土界面的剪切行为可通过恒刚度剪切试验来简化模拟分析。黏质粉土与混凝土试块界面的剪应力随剪切循环数大致呈幂函数型衰退,约20个循环后基本保持稳定,退化系数为0.41,与现场试验的结果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管桩 剪切疲劳退化 现场足尺试验 恒刚度剪切试验 退化系数
下载PDF
典型深海软黏土全流动循环软化特性与微观结构探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任玉宾 王胤 杨庆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62-1568,共7页
深海软黏土具有不同于陆相或近海软黏土的岩土工程性质。针对取自中国南海西部深水区5个典型站位的海床软黏土,采用一种改进的全流动贯入装置对其强度特征进行测试,并结合深海软黏土特殊的微观结构和生物硅矿物,对其循环软化特性进行分... 深海软黏土具有不同于陆相或近海软黏土的岩土工程性质。针对取自中国南海西部深水区5个典型站位的海床软黏土,采用一种改进的全流动贯入装置对其强度特征进行测试,并结合深海软黏土特殊的微观结构和生物硅矿物,对其循环软化特性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南海西部深海软黏土普遍具有高含水率、高液性指数、高活性值、低不排水抗剪强度和高灵敏度等特点,极慢的沉积速率和稳定的沉积环境是深海软黏土具有高灵敏度的主要原因。全流动循环软化过程中土体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絮凝体的破坏和孔隙结构的改变两个方面。特殊的生物硅颗粒在循环作用下会发生破碎,导致内部孔隙水释放,从而加剧了土体循环软化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软黏土 全流动贯入 循环软化 微观结构 生物硅矿物
下载PDF
基于UPLC-Q-Exactive Orbitrap-MS分析不同足火方式对绿茶中叶绿素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仕敏 江用文 +2 位作者 滑金杰 袁海波 李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4-51,共8页
探索不同足火方式(远红外足火、微波足火、提香机足火、理条足火、六角辉锅足火)对绿茶色泽和叶绿素降解的影响。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茶叶中叶绿素组分及其降解衍生物方法,可在20 min内检... 探索不同足火方式(远红外足火、微波足火、提香机足火、理条足火、六角辉锅足火)对绿茶色泽和叶绿素降解的影响。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茶叶中叶绿素组分及其降解衍生物方法,可在20 min内检测19种叶绿素及降解组分,并较好分离6对差向异构体,且预处理简单。将该方法用于5种不同足火方式所制绿茶中叶绿素及其降解组分的检测分析,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不同足火方式对绿茶叶绿素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微波足火所制绿茶色泽感官品质和色泽属性均优于其他足火方式。微波足火所制得绿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叶绿素b’等含量最高,而降解产物焦脱镁叶绿酸a、焦脱镁叶绿酸b、焦脱镁叶绿素a、焦脱镁叶绿素b含量最低,表明微波足火过程中绿茶发生异构化、脱镁降解反应、脱羧甲基化反应的程度均低于其他足火方式,故微波足火更有利绿茶中叶绿素的保留。本研究可为绿茶品质提升和定向化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足火方式 叶绿素 降解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下载PDF
不同中医体质体积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玉龙 陈涛 +2 位作者 富斌 吴梦玮 郭鹏德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758-1764,共7页
目的:定量分析9种单一中医体质的体积骨密度(volume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及骨代谢指标差异,为骨量异常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纳入45~80周岁的健康体检受试者151例,采集中医体质、vBMD及骨代谢指标,包括骨钙素(osteocalcin,OC... 目的:定量分析9种单一中医体质的体积骨密度(volume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及骨代谢指标差异,为骨量异常的临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纳入45~80周岁的健康体检受试者151例,采集中医体质、vBMD及骨代谢指标,包括骨钙素(osteocalcin,OC)、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25-羟维生素D 3[25-hydroxy vitamin D 3,25-(OH)D 3]、β-胶原降解产物(β-collagen degradation product,β-CTX)、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 typeⅠcollagen terminal extension peptide,Total-P1NP)等。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控制年龄及性别等混杂因素后,观察9种体质不同骨量的分布特点及vBMD、骨代谢指标的定量差异。结果:特禀质组vBMD高于于非特禀质组(P<0.05);平和质组OC、25-(OH)D 3、β-CTX、Total-P1NP低于非平和质组(P<0.05);阴虚质组iPTH低于非阴虚质组(P<0.05),Total-P1NP高于非阴虚质组(P<0.05);阳虚质组Total-P1NP高于非阳虚质组(P<0.05);血瘀质组OC高于非血瘀质组(P<0.05);特禀质组25-(OH)D 3低于非特禀质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vBMD呈显著负相关(r s=-0.49,P<0.001),与25-(OH)D 3呈显著正相关(r s=0.31,P<0.001)。结论: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及特禀质vBMD及骨代谢指标存在定量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体积骨密度 骨代谢 中医体质 骨钙素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25-羟维生素D 3 β-胶原降解产物 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