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全覆盖问题之探讨 被引量:66
1
作者 陈光中 张益南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6,共16页
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制度是刑事司法体制的重要内容,对人权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十八大以来刑事辩护法律援助有新发展,正在进行的刑事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具有一定突破性,但仍感力度不足,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应当考虑将刑事辩护援助扩大至适... 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制度是刑事司法体制的重要内容,对人权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十八大以来刑事辩护法律援助有新发展,正在进行的刑事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具有一定突破性,但仍感力度不足,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应当考虑将刑事辩护援助扩大至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中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的案件;加强法律援助的资金保障、创新刑事辩护法律援助模式并完善援助质量监督体系。同时,鉴于人命关天,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必须为被告人提供全覆盖的刑事辩护法律援助,而且必须保证援助律师高质量的有效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辩护 法律援助 全覆盖 死刑复核
原文传递
追根溯源:再论值班律师的应然定位 被引量:59
2
作者 顾永忠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24,共12页
在我国,值班律师是否应当具有辩护属性尚未形成共识。值班律师的定位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关于值班律师制度的定性、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与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发展完善直接相关的重要问题。值班律师制度来自国外,但应当正确认识、借鉴... 在我国,值班律师是否应当具有辩护属性尚未形成共识。值班律师的定位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关于值班律师制度的定性、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与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发展完善直接相关的重要问题。值班律师制度来自国外,但应当正确认识、借鉴国外的值班律师制度,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时,我国诉讼理论上和刑事诉讼立法上,辩护从审判阶段走向审前阶段,从实体辩护发展为实体辩护与程序辩护并重的历程表明,当下值班律师抽象的"提供法律帮助"的定位亦或具体的五项职责,与刑事诉讼法上规定的辩护人及其辩护职责并无本质区别,因此,其属性应当是辩护人。应当立足我国实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值班律师制度,使值班律师成为与委托律师、狭义的法律援助律师共同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的第三支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值班律师 应然定位 刑事辩护 全覆盖
原文传递
国企审计全覆盖促进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吗?——兼论国资委国企监管职能转变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31
3
作者 郭檬楠 吴秋生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63,共13页
文章选取2012—2017年商业类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国有企业审计对象覆盖面和内容覆盖面两方面出发,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审计全覆盖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的职能转变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 文章选取2012—2017年商业类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国有企业审计对象覆盖面和内容覆盖面两方面出发,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审计全覆盖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的职能转变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审计对象覆盖面的扩大可以有效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审计内容覆盖面的增加则不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的职能转变显著增强了审计对象覆盖面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促进作用,但不影响审计内容覆盖面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负面效应。因此,国家审计机关和国资委要明确各自的国有企业监管职责权限,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企审计 全覆盖 资产保值增值 管资本 调节效应
原文传递
新时代推动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基本构想 被引量:30
4
作者 夏津津 夏先德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9-123,共5页
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是新时代对财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使命。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建立新机制,实现管理全覆盖。构建"预算编制必须要目标、预算执行必须要监控、预算完成必须要评价、评价结果必... 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是新时代对财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使命。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建立新机制,实现管理全覆盖。构建"预算编制必须要目标、预算执行必须要监控、预算完成必须要评价、评价结果必须要应用、无效结果必须要问责"的绩效管理新机制,实现从"有"到"要",再到"必须"的转变。实现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的全覆盖,各级政府、所有部门具有公共性质的财政性资金都应纳入绩效管理;强化目标引领,实现绩效目标编制、审核及批复的各环节绩效管理全覆盖;实施精准有效的事中监控,及时纠偏,实现运行监控全覆盖;全面实施绩效自评、再评价和建立现代智库,实现评价全覆盖;"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实施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全覆盖,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绩效管理 全覆盖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四维审计模式构建——以公共政策评估标准为视角 被引量:28
5
作者 李晓冬 马元驹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113,共15页
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发挥监督保障治理效应、服务乡村振兴重要而有效的监督方式,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在实践中未能做到对乡村振兴审计监督的完全覆盖。针对这一局限,本文首先对借鉴... 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发挥监督保障治理效应、服务乡村振兴重要而有效的监督方式,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在实践中未能做到对乡村振兴审计监督的完全覆盖。针对这一局限,本文首先对借鉴公共政策评估标准构建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四维审计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以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形式、事实和价值维度为基础并加以拓展,构建基于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形式(事前)、事实(事中)、价值和受众(事后)四维审计模式,提出一种涵盖乡村振兴政策落实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的全覆盖跟踪审计观,以实现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全覆盖,最大限度地促进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应然目标的生成与显现。研究旨在为审计机关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全覆盖提供理论基础、实践启示与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 全覆盖 公共政策评估 形式 事实 价值 受众
下载PDF
财政分权、城镇化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基于中国2009-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晓洁 王丽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5-87,共13页
财政分权、城镇化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运行的两大宏观背景。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已经实现了"制度全覆盖",而如何由"制度全覆盖"到"实际全覆盖"则成为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行的下一个工作核心。本... 财政分权、城镇化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运行的两大宏观背景。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已经实现了"制度全覆盖",而如何由"制度全覆盖"到"实际全覆盖"则成为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行的下一个工作核心。本文运用2009-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回归方法构建了两个递进实证计量模型,考察了财政分权体制下城镇化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有财政分权体制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具有较为明显的抑制性反向作用,不利于全覆盖的实现;而城镇化水平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则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全覆盖的实现。由此,本文提出加快提升城镇化水平、充实地方财力、构建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体制、加大政府就业支持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财政分权 城镇化 全覆盖
原文传递
国外国有企业审计情况与借鉴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长友 戚艳霞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25,共9页
深入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在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八国最高审计机关国有企业审计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各国国有企业审计的特点和经验做法。进而,立足我... 深入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在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八国最高审计机关国有企业审计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各国国有企业审计的特点和经验做法。进而,立足我国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完善国有企业审计监督制度的七点建议: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明确审计机关对不同形式的国有资本进行审计的权限;以管资本为主线,实现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全覆盖;分别确定不同功能国有企业的审计目标和重点;突出重点地构建国有企业审计类型体系;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全过程实施跟踪审计;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加强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国有企业相关审计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审计 全覆盖 国有资本 国有资产
下载PDF
自然资源遥感监测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展望 被引量:19
8
作者 尤淑撑 何芸 《无线电工程》 2020年第5期343-348,共6页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监测成为自然资源管理不可或缺的手段。针对新时期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的要求,需要构建全国全覆盖、全要素的常态化自然资源遥感监测体系,实现全国季度监测、重点区域高频次精准监测和特定目标即时监测,全...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监测成为自然资源管理不可或缺的手段。针对新时期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的要求,需要构建全国全覆盖、全要素的常态化自然资源遥感监测体系,实现全国季度监测、重点区域高频次精准监测和特定目标即时监测,全面提升自然资源遥感信息决策支持服务能力。针对新时期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的要求,提出了自然资源遥感监测技术框架,总结了当前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效,展望了自然资源遥感监测体系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遥感监测体系 全覆盖 全要素 多尺度
下载PDF
农业机器人全覆盖作业规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宁 韩雨晓 +3 位作者 王雅萱 王天海 张漫 李寒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19,共19页
随着自动导航技术的发展,农业机器人已经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农业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从事喷药、施肥、收获等活动,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全覆盖作业是智能机器人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农业、军事、生产制造和民用等... 随着自动导航技术的发展,农业机器人已经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农业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从事喷药、施肥、收获等活动,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全覆盖作业是智能机器人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农业、军事、生产制造和民用等多个应用领域。全覆盖作业规划作为农业生产作业的关键技术,有助于提高作业质量和资源利用率。但在全覆盖作业中,仍然存在障碍物识别不准确,阻碍农机工作路径;工作区域面积遗漏,路径重复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单机器人工作效率较低,无法处理复杂的全覆盖作业问题。本文从全覆盖作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从环境模型构建、机器人路径规划、多机器人协作任务分配3方面进行综述。其中,准确可靠的环境地图信息有助于规避静态障碍物、提高作业可靠性;高效优化路径信息有助于减少遗漏面积,提高作业效率;最佳的任务分配方案有助于减少作业时间和资源浪费。首先对环境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揭示其局限性并提出优化方法;在环境建模方法的基础之上,对国内外全覆盖路径规划算法现状进行综述,指出相关算法的特点;然后,针对多机器人协作全覆盖任务规划的研究,探讨了相关任务分配算法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移动机器人全覆盖作业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中全覆盖环节的工作效率和农业作业质量,减少资源浪费,为我国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器人 全覆盖 环境建模 路径规划 任务分配
下载PDF
非正规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问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7
10
作者 谭中和 《中国医疗保险》 2018年第1期9-13,共5页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无雇主化、就业时间和场所不固定、收入不确定等各种类型的新业态就业状态人员不断增多。按有工资性收入的职工和无工资性收入的居民设计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难以适应新业态就业人员的参保需要。在分析...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无雇主化、就业时间和场所不固定、收入不确定等各种类型的新业态就业状态人员不断增多。按有工资性收入的职工和无工资性收入的居民设计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难以适应新业态就业人员的参保需要。在分析我国现行基本医保制度参保筹资和待遇等特点、新业态就业人员现状和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面临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在强化和完善职工和居民医保制度体系基础上,增强新业态就业人员参保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过在职工和居民之间设计过渡性的制度安排,持续保持新业态就业人员的参保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业态就业人员 基本医保应保尽保 全覆盖
下载PDF
审计监督全面覆盖:涵义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明辉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91,共11页
审计监督全面覆盖是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作用的重要手段,但全面覆盖并不意味着在某个时间段内审计机关对所有被纳入审计范围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审计,也不简单地意味着增加审计家数。完整的审计全覆盖是一个立体... 审计监督全面覆盖是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作用的重要手段,但全面覆盖并不意味着在某个时间段内审计机关对所有被纳入审计范围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审计,也不简单地意味着增加审计家数。完整的审计全覆盖是一个立体式、全方位的全面覆盖,既包含横向的审计客体、内容、领域、对象、(既定对象)范围的全面覆盖,也包含纵向多层次、有深度的全面覆盖。构建全面覆盖的审计监督体系,一方面,在制度设计上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审计的边界,也就是明确“应审”的范围,确保没有遗漏;另一方面,在执行上应当使审计机关可以无障碍地履行审计监督权,做到应审“尽审”,并保证审计的深度和广度,从而真正实现审计目标,切实促进被审计单位以及更大范围内公共治理水平的提高。实现审计监督全面覆盖,应从组织与制度安排、审计思维、审计工作与程序、审计资源等方面做出规定或变革,从而为审计监督权的全方位无障碍履行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监督 全面覆盖 实现路径
下载PDF
论以人大为主导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3
12
作者 宋智敏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9-47,共9页
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存在人大备案审查、政府自身审查和法院附带审查三种主要形式。它们在促进政令畅通和法制统一的同时,因审查主体的多层级性、审查对象的交叉和叠合性、审查标准的差异性,产生了审查结果相互冲突和各自为政的现象... 我国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存在人大备案审查、政府自身审查和法院附带审查三种主要形式。它们在促进政令畅通和法制统一的同时,因审查主体的多层级性、审查对象的交叉和叠合性、审查标准的差异性,产生了审查结果相互冲突和各自为政的现象。在"备案审查全覆盖"的要求下,我们应当建立人大主导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体系,这是由人大职权的优越性、人大性质的人民性、人大启动审查的便捷性和人大审查效力的权威性等因素决定的。为此,我国应该修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等法律,制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法》,从管辖权的分配、审查标准的统一、处理方式的协调、审查效力的衔接等方面树立人大的主导地位,促进三者在理念、标准和技术上的"内在统一",形成监督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规范性文件 全覆盖 人大主导 审查体系 监督合力
原文传递
旱地小麦黑膜全覆盖穴播栽培的效应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立功 李国斌 +2 位作者 苏忠太 崔志峰 马建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50,共10页
本研究通过对黑膜、无色膜、垄作、平作、沟播等因素进行组合,探讨了旱地冬小麦地膜全覆盖穴播不同栽培模式的膜下茎和杂草发生规律、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动态及增产增收效果。结果表明,小麦采用黑膜覆盖,自动出苗率比无色膜覆盖平均提高... 本研究通过对黑膜、无色膜、垄作、平作、沟播等因素进行组合,探讨了旱地冬小麦地膜全覆盖穴播不同栽培模式的膜下茎和杂草发生规律、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动态及增产增收效果。结果表明,小麦采用黑膜覆盖,自动出苗率比无色膜覆盖平均提高63.73%,膜下茎密度和鲜重分别降低74%以上和98%左右,杂草盛发期的密度和鲜重分别比无色膜覆盖降低62.03%和96.70%,比露地栽培降低70.00%和92.93%。黑膜覆盖小麦全生育期0~25 cm土壤积温比无色膜覆盖降低108.8℃,比露地降低62.9℃,但在播种至拔节阶段,比露地增加72.8℃,拔节至成熟比露地降低135.7℃。水分利用效率黑膜覆盖比无色膜覆盖提高4.48%,比露地提高45.75%。黑膜覆盖比无色膜增产3.05%,比露地增产47.81%。3种起垄方式中,垄作比平作小麦自动出苗率平均提高44.00%,沟播则降低23.80%;膜下茎密度垄作降低35.59%以上,沟播增加25.64%以上;膜下茎鲜重垄作降低30.62%以上,沟播增加12.09%以上。垄作提高土壤积温90.5℃,沟播降低23.5℃;垄作增产3.24%,沟播增产4.90%。以黑色全膜垄作穴播为最佳模式,较全膜覆土穴播自动出苗率平均提高146.93%,膜下茎密度降低98.74%以上,杂草鲜重降低99.90%以上,全生育期增加土壤积温52.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75%,增产8.68%,节本4 020元·hm^(-2),增加纯收益5 422元·hm^(-2)。且膜面覆土量减少75%,易于清除残膜。其中通用垄沟半微垄模式具有宽窄行距的特点,较微垄模式增产3.89%,增收11.33%,并且适宜机械化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地膜 全覆盖 穴播 垄作 微垄 通用垄沟 自动出苗 冬小麦 旱地
下载PDF
问题导向的公共投资审计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曼 陆贵龙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69,共8页
政府审计是公共投资监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公共投资项目已经普遍应用跟踪审计,在促进公共资金的合法有效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跟踪审计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新时代国家治理目标的要求。本文指... 政府审计是公共投资监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公共投资项目已经普遍应用跟踪审计,在促进公共资金的合法有效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跟踪审计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新时代国家治理目标的要求。本文指出了现有公共投资跟踪审计的现实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公共投资审计模式,对跟踪审计进行修正和完善,并分析了问题导向的公共投资审计模式的原则、构建思路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某省审计厅的审计项目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问题导向的公共投资审计是实现新时代国家治理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跟踪审计的创新和发展,旨在解决跟踪审计中审计力量不足、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有利于实现审计全覆盖和提高审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投资 问题导向 新时代 国家治理 全覆盖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随机配置的覆盖和连通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刘生 张波 +1 位作者 徐宏力 张俊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567-2569,共3页
节点配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为实现传感器节点的配置,随机散布方式被广泛地采用。主要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随机配置的完全覆盖和连通问题。通过对网络完全覆盖和连通的分析,给出完全覆盖概率、检测半径和节点数... 节点配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为实现传感器节点的配置,随机散布方式被广泛地采用。主要研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随机配置的完全覆盖和连通问题。通过对网络完全覆盖和连通的分析,给出完全覆盖概率、检测半径和节点数目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了参数对配置的影响,对比高斯分布和均匀分布的配置特性,以指导传感器网络的节点放置。提出了完全覆盖径向连通的配置方案来优化传感器节点数目,从而降低网络的配置代价。最后,利用模拟仿真试验来评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随机配置 完全覆盖 连通
下载PDF
《城乡规划法》语境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创新--沈阳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工作实践探索 被引量:11
16
作者 韩玉鹤 殷健 +1 位作者 贾晨亮 梁睿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58,共5页
随着《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编制程序、编制方法、编制内容、规划实施上较之以往均产生了诸多重大变革。沈阳市启动的新一轮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工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技术指导文件,实行分层落实、分区平衡的控制方... 随着《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编制程序、编制方法、编制内容、规划实施上较之以往均产生了诸多重大变革。沈阳市启动的新一轮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工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技术指导文件,实行分层落实、分区平衡的控制方式,确立标准、简洁、实用的成果构成,构建面向规划管理的一张图理正平台,实现了地域上的全覆盖、规划层次上的无缝衔接,建立起了动态更新的规划管理机制,提高了控规的法定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 技术创新 全覆盖 沈阳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于术桐 黄贤金 程绪水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77-181,共5页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环境效应的研究正逐渐兴起。土地利用的水环境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由于各种土地利用活动自身的差异,其引起的物质与能量流动是不同的,因而其对水环境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土地利用的类型、结构、强度与空间布局引起了河... 土地利用变化的水环境效应的研究正逐渐兴起。土地利用的水环境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由于各种土地利用活动自身的差异,其引起的物质与能量流动是不同的,因而其对水环境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土地利用的类型、结构、强度与空间布局引起了河流水环境的综合变化。探讨土地利用变化的水环境效应可以为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土地利用通过改变物质能量的流动而使水环境发生改变。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循环、水污染物通量和水质的影响是该领域的3个重要方向。其中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影响研究分为无边界范围的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影响和有边界范围的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影响,其研究方法不同。有边界范围的土地利用对水质的影响研究实现了全覆盖和定量化。地理信息系统(GIS)、高分辨率数字土地利用数据、多元统计分析等技术和方法被用来处理空间数据和复杂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水环境 水质 全覆盖
原文传递
全覆盖备案审查中公民建议的全覆盖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秀哲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49,共11页
公民建议是2000年《立法法》设计的社会监督权性质的启动备案审查的权利之一,其弱启动效力在全覆盖备案审查制度建构中依然没有改变,以主动审查推进的备案审查全覆盖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但依然面临无法克服的全覆盖价值实现困境。结... 公民建议是2000年《立法法》设计的社会监督权性质的启动备案审查的权利之一,其弱启动效力在全覆盖备案审查制度建构中依然没有改变,以主动审查推进的备案审查全覆盖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但依然面临无法克服的全覆盖价值实现困境。结合全覆盖备案审查的功能定位,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利是全覆盖的宪法价值目标,若要实现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备案审查宪法价值,应该通过有诉必审实现公民建议的全覆盖。而有诉必审的实现,需要在备审分离之下,通过管辖制度、事项筛选分散公民建议的集中行使,并与实质救济制度相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建议 监督权利 备案审查 全覆盖
下载PDF
全覆盖目标下“医养结合”典型模式剖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梦颖 汪梦 +3 位作者 陈晓丽 李星辉 杨婷婷 王颖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1年第10期1-4,共4页
医养结合是一种集医疗、照料和护理于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近年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广泛试点,逐渐探索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医养结合实践模式。适时地梳理并总结典型案例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成功经验,将有助于在下一阶段的老龄工作中... 医养结合是一种集医疗、照料和护理于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近年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广泛试点,逐渐探索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医养结合实践模式。适时地梳理并总结典型案例地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成功经验,将有助于在下一阶段的老龄工作中进一步复制和推广。文章立足于当前我国着力构建的“9073”养老服务格局,从满足不同养老场景下老年人的医养需求,促成医养结合全覆盖目标的角度,深入剖析当前医养结合实践的典型模式和发展困境,并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提出建议,以期在“十四五”时期进一步促成医养结合的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全覆盖 模式剖析
下载PDF
包头市中心城区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策略及实践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明伟 李季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52,共8页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聚焦公共空间、复兴慢行交通、提升城区品质的浪潮,建设生态、绿色、宜人的城市成为人们的共识。城市慢行系统的构建是引导市民绿色出行、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彰显地方特色和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生态宜居...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聚焦公共空间、复兴慢行交通、提升城区品质的浪潮,建设生态、绿色、宜人的城市成为人们的共识。城市慢行系统的构建是引导市民绿色出行、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彰显地方特色和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生态宜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城市慢行系统的建设在城市建设与更新中越来越受重视。文章结合包头市中心城区慢行系统的规划设计,从构建"全覆盖"的步行网络、完善换乘设施、布设自行车租赁点、精细化指引慢行设施建设四大方面论述了慢行系统的规划设计策略和内容,以期能为同类城市的慢行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行系统 换乘 全覆盖 精细化指引 包头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