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流道蛇形流场孔隙率对PEMFC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简弃非 李云鹏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5-499,514,共6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结构对交换膜的性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孔隙率又是燃料电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四流道渐变蛇形流场结构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工作电压为0.8 V的条件下,对孔隙率分别在0.750、0.625、0.500、0.375、0.250...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部结构对交换膜的性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孔隙率又是燃料电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四流道渐变蛇形流场结构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工作电压为0.8 V的条件下,对孔隙率分别在0.750、0.625、0.500、0.375、0.250情况下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进行模拟分析和数值比较,研究流道内气体流速和沿流道方向的压力分布情况,以电池输出电流密度为参考标准,研究孔隙率对电池输出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流道 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 孔隙率 模拟分析 气体流速 压力分布
下载PDF
高温条件下RP-3航空煤油的结焦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天池 范育新 +2 位作者 赵世龙 吴伟秋 黄学民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8-357,共10页
为了解和掌握航空煤油在高温条件下的结焦性能,通过试验分别研究了RP-3航空煤油在静止状态下的结焦边界温度与结焦特性,以及不同燃油进口条件、壁温对结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燃油静止时其结焦边界温度介于437~450 K之间,且随着... 为了解和掌握航空煤油在高温条件下的结焦性能,通过试验分别研究了RP-3航空煤油在静止状态下的结焦边界温度与结焦特性,以及不同燃油进口条件、壁温对结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燃油静止时其结焦边界温度介于437~450 K之间,且随着试验时间的增加,结焦速率呈下降趋势。增加流速,降低进口油温和壁温均可有效降低结焦的生成,且降低进口油温的影响最大。从时间尺度上来看,结焦在前期的累积较慢,但在形成一定量的结焦后结焦速率会明显提升,以400 K进口油温、800 K壁温、0.5 m/s燃油流速工况为例,8 h和12 h试验件的结焦量分别达到4 h试验件的约1.5倍和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煤油 油温 油管壁温 燃油流速 结焦速率 结焦量
原文传递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废水产电及其驱动监控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田野 杨嘉敏 +3 位作者 成少安 陆俊弘 李艳宾 杜玉坤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0-96,共7页
城市排水管网存在管道泄露、爆裂等问题,需实时监控其液位、气体浓度等参数.针对目前下水道监测装置和驱动装置的电池更换不便等问题,提出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处理下水道污水获得电能,为监测、照明等设备供电,同时降解清洁污水中的... 城市排水管网存在管道泄露、爆裂等问题,需实时监控其液位、气体浓度等参数.针对目前下水道监测装置和驱动装置的电池更换不便等问题,提出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处理下水道污水获得电能,为监测、照明等设备供电,同时降解清洁污水中的部分有机污染物.为保证空气阴极稳定的气固液三相反应界面和避免高速水流对MFC性能的损害,研制水滴状浮标式MFC反应器结构.结果表明,MFC处理实际污水获得的能量经能量采集电路收集和低功耗能量管理能驱动监测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污水产能与清洁 能量采集 低功耗管理 无线监控 流速限制
下载PDF
双燃料发动机与柴油机缸内过程对比分析
4
作者 梁昱 周立迎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9年第6期95-100,共6页
应用生物质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的三维燃烧模型,通过与直喷柴油机的对比,分析了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中缸内的流场、喷油颗粒与燃油组分、压力、温度、NOx及O2浓度的分布和燃烧特性,较详细地得出缸内各参数随时间和空间分布... 应用生物质制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的三维燃烧模型,通过与直喷柴油机的对比,分析了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中缸内的流场、喷油颗粒与燃油组分、压力、温度、NOx及O2浓度的分布和燃烧特性,较详细地得出缸内各参数随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柴油机 三维燃烧模拟 流场分布 温度分布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流道内液滴传输研究
5
作者 王翠表 孙峰 +3 位作者 苏丹丹 秦帅昌 聂旭亮 董小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67,共7页
建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二维直流道模型,分析液滴在流道内的产生、破裂及传输全过程,探究进气速度、气体扩散层表面亲疏水性以及挡板结构参数等关键性因素对液滴传输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提高进气速度有助于强化液滴的去... 建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二维直流道模型,分析液滴在流道内的产生、破裂及传输全过程,探究进气速度、气体扩散层表面亲疏水性以及挡板结构参数等关键性因素对液滴传输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提高进气速度有助于强化液滴的去除效果,但过高的气体流速会将液滴推向气体扩散层表面,造成液滴累积;亲水性较强的气体扩散层表面导致液滴严重坍塌形变,堵塞气体扩散层孔隙;液滴在疏水性气体扩散层表面流动速度相对较快,壁面附着力小,利于流道排水;增大挡板堵塞率可提高挡板下方及后方区域气体流速,提高液滴吹扫能力;挡板表面亲疏水性对流道内液滴去除效果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有限元 接触角 水管理 流场 流速
下载PDF
超音速火焰喷涂纳米结构WC-10Co4Cr层不同流速下的耐冲蚀性能
6
作者 陈小明 周夏凉 +5 位作者 王莉容 赵坚 毛鹏展 伏利 刘伟 孟金博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7,共4页
为了改善不同水流速度下水轮机过流部件的抗冲蚀性能,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技术在不锈钢(0Cr13Ni4Mo)表面制备了纳米粉末WC-10Co4Cr喷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喷涂层的物相、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 为了改善不同水流速度下水轮机过流部件的抗冲蚀性能,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技术在不锈钢(0Cr13Ni4Mo)表面制备了纳米粉末WC-10Co4Cr喷涂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喷涂层的物相、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显微硬度、孔隙率、结合强度等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不同流速下的冲蚀性能。结果表明:WC-10Co4Cr喷涂层组织致密,孔隙率为0.61%,结合强度为73 MPa,显微硬度为1 410HV2 N;在含有泥沙流水的作用下,流速越快,喷涂层和基体的失重速率也越快,慢速下的喷涂层冲蚀失效机制以沙粒微切削和犁削为主,高速下除了微切削和犁削外,还包括沙粒冲击引起的疲劳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火焰喷涂 纳米WC-10C04Cr粉末 不同水流速 泥沙冲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