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重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振宇 丁水汀 杜发荣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46-853,共8页
针对航空重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建立了包括一维管路流动模型、液力模型、机械模型以及电磁模型在内的完整系统数学模型.该系统模型仿真了在系统机械部件高速运动作用下,燃油供给系统内以波的扰动形式传播的非定常流动,计算得到了系统... 针对航空重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建立了包括一维管路流动模型、液力模型、机械模型以及电磁模型在内的完整系统数学模型.该系统模型仿真了在系统机械部件高速运动作用下,燃油供给系统内以波的扰动形式传播的非定常流动,计算得到了系统内的压力波动特性,并最终预测了系统喷油规律.经试验验证,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重油发动机 燃油供给系统 非定常流动 喷油规律 动力学
原文传递
超磁致伸缩驱动高压共轨式喷油器的结构设计及喷油特性分析
2
作者 喻曹丰 魏梓贤 +3 位作者 段永勇 朱建华 陶雪枫 聂仪楠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9,共8页
针对现有喷油器存在的喷油速率低、喷油脉宽大、响应速率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超磁致伸缩驱动高压共轨式喷油器的设计方案。简述了该高压共轨式喷油器的整体设计及工作原理,并且在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和液压传动理论基础上建立数学模... 针对现有喷油器存在的喷油速率低、喷油脉宽大、响应速率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超磁致伸缩驱动高压共轨式喷油器的设计方案。简述了该高压共轨式喷油器的整体设计及工作原理,并且在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和液压传动理论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采用COMSOL建立了驱动部分仿真模型,并进行输出位移和应力特性分析,采用AMESim建立了喷油器整体模型,并进行喷油速率分析;搭建试验平台,验证了超磁致伸缩驱动高压共轨式喷油器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当线圈电流为3.6 A时,超磁致伸缩棒的最大输出位移可达52μm;在160 MPa的压力下喷油最低脉宽从1 ms降低到0.15 ms,并且无论脉宽长短,其脉宽-喷油量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度。结果表明,提出的设计方案可行,为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的高压共轨式喷油器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材料 高压共轨式喷油器 输出位移 喷油脉宽 喷油率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原理的油气长输管道点腐蚀速率计算模型的确立及应用
3
作者 于倩秀 《全面腐蚀控制》 2014年第4期48-49,共2页
阐述了油气长输管道点腐蚀速率计算模型的建模过程,运用该模型对某在役输油管道的腐蚀剩余寿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与现场实际相符,表明采用该模型可以对油气长输管道的点腐蚀状况及其剩余寿命进行评估。
关键词 电化学 输油管道 腐蚀速率 模型
下载PDF
军用装备发动机最佳供油提前角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任连岭 熊春华 +1 位作者 陈敏 孙越鹏 《内燃机》 2012年第5期49-52,57,共5页
讨论了供油提前角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重要性,利用外特性试验、负荷特性试验和转速稳定性试验,考察了供油提前角对发动机工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12150ZLD发动机来讲,供油提前角对动力性影响较大,功率和扭矩的最... 讨论了供油提前角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重要性,利用外特性试验、负荷特性试验和转速稳定性试验,考察了供油提前角对发动机工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12150ZLD发动机来讲,供油提前角对动力性影响较大,功率和扭矩的最大差距分别为7.6%和7.5%,油耗率最大相差6.6%。其中供油提前角为26°时,发动机运转正常,功率、扭矩最高,油耗率最低,气缸的最大爆发压力符合要求,为该型发动机的最佳供油提前角。为保证装备长期运行或更换燃料后仍发挥最优性能,应及时调整供油提前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油提前角 发动机 外特性试验 负荷特性试验 功率 油耗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