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2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超声全程引导下汉派骨伤三联疗法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对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55
1
作者 覃剑 闵洁 +2 位作者 段海萍 谢添 董晓俊 《四川中医》 2020年第5期142-144,共3页
目的:观察高频超声全程引导下"汉派骨伤"三联疗法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0月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0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 目的:观察高频超声全程引导下"汉派骨伤"三联疗法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0月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0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传统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超声全程引导下"汉派骨伤"三联疗法治疗,两组均进行3个月治疗,比较两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VAS疼痛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疼痛、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力及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气胸、呼吸困难、肢体僵硬、血压波动及疼痛加剧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高频超声全程引导下"汉派骨伤"三联疗法用于肩周炎患者中能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汉派骨伤 三联疗法 肩周炎 肩关节功能 炎症因子 安全性
下载PDF
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87例分析 被引量:53
2
作者 周亚锋 殷建权 严伟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5期868-870,共3页
目的探讨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和肩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浙江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74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87例。对照组给予肩三针针刺,观察组给予肩三针温针灸。治疗后,统... 目的探讨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和肩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浙江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74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87例。对照组给予肩三针针刺,观察组给予肩三针温针灸。治疗后,统计2组患者疼痛[Mcgill疼痛量表(感觉痛、情感类别、视觉疼痛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肩功能[Neer评分(疼痛、功能、活动度)]及临床疗效。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探讨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和肩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组Mcgill疼痛量表中感觉痛、情感类别、视觉疼痛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指标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Mcgill疼痛量表中感觉痛、情感类别、视觉疼痛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eer评分中疼痛、功能、活动度指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Neer评分中疼痛、功能、活动度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7%(P<0.05)。结论相比于肩三针,肩三针温针灸可有效降低肩周炎患者疼痛、提高肩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肩三针 温针灸
原文传递
肌肉能量技术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3
3
作者 董明 刘守国 +2 位作者 励建安 许光旭 蒋学永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95-799,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肌肉能量技术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12例。A组接受肌肉能量技术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B组接受静态牵张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C组接受单纯关节松... 目的探讨应用肌肉能量技术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12例。A组接受肌肉能量技术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B组接受静态牵张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C组接受单纯关节松动术治疗。每组患者每周接受3次治疗,持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A组、B组和C组患者的肩关节自评量表由治疗前的(40.25±8.07)、(39.16±6.22)和(38.50±7.70)分,分别提升至(66.16±7.08)、(59.33±5.44)和(53.17±7.44)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B组和C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关节活动度(前屈、外旋、水平内收、内收内旋后伸)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A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改善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结合肌肉能量技术能更好地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并能促进患者ADL能力的提高和肩关节活动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肌肉能量技术 牵伸 关节挛缩 关节松动术
原文传递
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41
4
作者 陈茜 付伊萌 +4 位作者 郝青 周焕娇 吴松 王华 望庐山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疼痛及活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Ⅳ级、Ⅴ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针刺双侧中平穴、阳陵泉穴、条口穴透承山穴,结合关节松动术,每次治疗30min。对照组采用针刺肩三针(肩髃穴,肩髎穴...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疼痛及活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Ⅳ级、Ⅴ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针刺双侧中平穴、阳陵泉穴、条口穴透承山穴,结合关节松动术,每次治疗30min。对照组采用针刺肩三针(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结合其余配穴,针刺30 min后,行推拿手法30 min。两组治疗5次后观察患者的恢复状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1.42%,对照组愈显率为68.50%;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肩关节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肩周炎康复评定中活动范围积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较传统方法疗效好而且单次治疗时间及治愈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针刺疗法 关节松动术
原文传递
Frozen 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rapeutic options 被引量:37
5
作者 Harpal Singh Uppal Jonathan Peter Evans Christopher Smith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5年第2期263-268,共6页
Frozen shoulder is a common disease which causes significant morbidity. Despite over a hundred years of treating this condition the definition, diagnosis, pathology and most efficacious treatments are still largely un... Frozen shoulder is a common disease which causes significant morbidity. Despite over a hundred years of treating this condition the definition, diagnosis, pathology and most efficacious treatments are still largely unclear. This systematic review of current treatments for frozen shoulder reviews the evidence base behind physiotherapy, both oral and intra articular steroid, hydrodilatation, manipulation under anaesthesia and arthroscopic capsular release. Key areas in which future research could be directed are identified, in particular with regard to the increasing role of arthroscopic capsular release as a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ozen shoulder Adhesive capsulitis BURSITIS shoulder ARTHROSCOPIC CAPSULAR release Arthrographic DISTENSION PHYSIOTHERAPY Steroid Hydrodilatation
下载PDF
“肩三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9
6
作者 唐宏亮 卢栋明 +5 位作者 黎丽群 朱元元 禤传凤 谭丽玲 陈婷 庞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3-936,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Wan Fang Data、CNKI及VIP。由5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文献提取有效的数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目的:系统评价"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Wan Fang Data、CNKI及VIP。由5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文献提取有效的数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5篇,共5个研究,包括4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肩三针"组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高于对照组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92,95%CI(1.13,7.56);RR:2.35,95%CI(1.52,3.63)]。结论:当前证据显示,"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疗效肯定,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有限,上述结论仍待更多高质量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肩周炎 临床研究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冻结肩现代医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7
作者 孙文博 张昶 王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4期43-46,共4页
本文介绍了冻结肩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冻结肩的流行病学研究现况,回顾了冻结肩的四种主要发病机制:炎症反应机制、纤维化机制、神经源性炎症机制和内分泌机制。各机制之间相互关联,并非完全独立。但是,冻结肩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因... 本文介绍了冻结肩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冻结肩的流行病学研究现况,回顾了冻结肩的四种主要发病机制:炎症反应机制、纤维化机制、神经源性炎症机制和内分泌机制。各机制之间相互关联,并非完全独立。但是,冻结肩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因而,目前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治疗方案。本文指出,临床上应当结合冻结肩患者具体的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灵活运用发病机制指导临床治疗,综合运用抗炎、抗纤维化、软组织松解术、调节内分泌等手段,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肩 现代医学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肩周炎活动受限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7
8
作者 李博源 邱庭辉 潘海乐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79-184,共6页
肩周炎(FS)是一种常见疾病,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恢复期3个阶段,其特点是肩部疼痛和各个方向的运动受限。由于长期肩关节活动受限,一些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目前,关于肩周炎活动受限的分子生物学的文献很少,并且对关节周围炎引起的肩... 肩周炎(FS)是一种常见疾病,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恢复期3个阶段,其特点是肩部疼痛和各个方向的运动受限。由于长期肩关节活动受限,一些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目前,关于肩周炎活动受限的分子生物学的文献很少,并且对关节周围炎引起的肩关节运动受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有研究表明,肩周炎患者较正常人滑膜组织内某些炎症介质和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有所改变,这些细胞因子可能通过引起肩关节结构变化导致肩关节运动受限,从而参与肩周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活动受限 炎症 纤维化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条口透刺承山穴结合推拿手法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34
9
作者 黄蓬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03-706,710,共5页
目的观察条口透刺承山穴结合推拿手法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吲哚美辛肠溶片口服及肩部功能锻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条口透刺承山穴结... 目的观察条口透刺承山穴结合推拿手法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吲哚美辛肠溶片口服及肩部功能锻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条口透刺承山穴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现在疼痛状况(PPI)]、肩关节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浆P物质(S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SP、TNF-α、PGE2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条口透刺承山穴结合推拿手法可明显改善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条口透刺承山穴 推拿 肩关节功能 疼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治疗冻结肩 被引量:34
10
作者 郭璇妍 卢漫 +6 位作者 贺凡丁 吴艳艳 陈凯 王磊 谭丽 全杰荣 陈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治疗冻结肩的价值。方法将100例临床诊断为冻结肩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试验组进行连续3次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治疗,对照组仅行连续3次单纯超声...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治疗冻结肩的价值。方法将100例临床诊断为冻结肩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试验组进行连续3次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治疗,对照组仅行连续3次单纯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和12周对肩关节疼痛(VAS)和主动活动范围(AROM)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6周及12周,2组VAS及ARO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后6周和12周,2组间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试验组ARO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和单纯关节腔注射法均能有效改善冻结肩患者疼痛,而在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法的短、中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注射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肩 超声检查 关节腔注射 关节囊扩张
下载PDF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指导下手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赵明宇 杨超凡 +6 位作者 秦庆广 赵启 廉杰 张向东 王秋生 宋懿泽 鲍铁周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846-3848,共3页
目的:探讨"筋滞骨错"理论指导下手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冻结肩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联合"筋滞骨错"手法,对照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 目的:探讨"筋滞骨错"理论指导下手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冻结肩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联合"筋滞骨错"手法,对照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联合常规推拿手法,手法治疗每日1次,14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肩关节功能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估。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疼痛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时,治疗组患者患部疼痛、活动度、肌力、生活能力、外形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96.70%)优于对照组(86.70%)(P<0.05)。结论:基于"筋滞骨错"理论手法与常规推拿手法均能改善冻结肩患者的疼痛症状,并能促进患者生活能力的提高和肩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前者远期疗效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滞骨错 冻结肩 手法 平乐正骨
原文传递
冻结肩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2
作者 莫炽寿 范建楠 +2 位作者 王硕 赵道印 王骏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7期165-168,共4页
冻结肩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包括肩关节周围疼痛和活动受限。因为冻结肩病因不明确,导致我们对冻结肩的定义和诊断存在一定的困惑。随着我们对这种疾病的逐渐的了解,并且已经研究了许多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本综... 冻结肩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包括肩关节周围疼痛和活动受限。因为冻结肩病因不明确,导致我们对冻结肩的定义和诊断存在一定的困惑。随着我们对这种疾病的逐渐的了解,并且已经研究了许多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本综述旨在回顾冻结肩的流行病学和分类、病程、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肩 肩周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13
作者 高昆 朱喜春 +2 位作者 岳立辉 冯静 申珅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5期401-403,共3页
肩周炎为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是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主要特征。该病病程较长,可迁延数月至2年,给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肩周炎为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是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主要特征。该病病程较长,可迁延数月至2年,给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封闭、物理疗法、针灸疗法、运动疗法等,但其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凝症 高能量冲击波 自体锻炼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自主功能锻炼治疗寒凝血瘀肩周炎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14
作者 裘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8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自主功能锻炼治疗寒凝血瘀肩周炎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30例门诊患者按痛点选穴针刺:肩外前廉,上肢前举或背伸痛甚选三间;肩后廉,向健侧搭肩时痛甚选后溪;肩外廉,肩外展或摸头时痛甚选中渚,配穴:肩贞...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自主功能锻炼治疗寒凝血瘀肩周炎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将30例门诊患者按痛点选穴针刺:肩外前廉,上肢前举或背伸痛甚选三间;肩后廉,向健侧搭肩时痛甚选后溪;肩外廉,肩外展或摸头时痛甚选中渚,配穴:肩贞、肩髃、肩俞、天宗、曲垣、秉风、肩外俞、肩中俞、条口等穴;患者取坐位,0.25mm,1.5寸细针顺肩关节经络循行方向,沿45°角斜刺,患者微痛,进针后调整针刺角度及深度,得气后针尾套2cm长艾,艾条距皮肤的距离约4cm,共灸2壮,约40min;自主功能锻炼患肢爬墙、后伸上抬做毛巾操及双上肢伸直握拳上抬等锻炼,动静结合。连续治疗2周(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疼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42d),判定疗效。[结果]痊愈3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有效率100.00%。疼痛评分(44.70±10.34/65.03±7.60)明显改善(P<0.05),运动功能评分(124±41.25/224.57±40.24)明显改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自主功能锻炼治疗寒凝血瘀证肩周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冻结肩 漏肩风 肩凝 寒凝血瘀 温针灸 自主功能锻炼 疼痛评分 运动功能评分 中医药治疗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肩周炎中西医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5
作者 秦中枢 冯后桥 王永海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25期135-136,共2页
将国内近年来治疗肩周炎的中医、西医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总结评述的同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及重点。
关键词 肩周炎 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系统评价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杨伟毅 韩燕鸿 +3 位作者 刘军 潘建科 罗明辉 曹学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Pub Med... 目的系统评价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收录的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检索范围均为建库至2017年2月。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共计受试者111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手法治疗或手法配合针灸治疗比较,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可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5.07,95%CI(3.07,8.37),P<0.000 01]和痊愈率[OR=2.89,95%CI(2.21,3.78),P<0.000 01],改善运动功能评分[MD=63.98,95%CI(38.61,89.35),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但纳入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针刀 手法 肩关节周围炎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三联松解术结合肩袖修复对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临床疗效 被引量:27
17
作者 张均泉 邹毅 +5 位作者 叶茂 冷华伟 张玉峰 陈思亮 陈世平 田家亮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6期429-432,共4页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三联松解术结合肩袖修复对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贵航集团三0二医院收治的69例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临床资料,男性39例,女性30例;年龄38~63岁,平均53.2岁。肩关节...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三联松解术结合肩袖修复对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贵航集团三0二医院收治的69例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临床资料,男性39例,女性30例;年龄38~63岁,平均53.2岁。肩关节疼痛时间(10.62±1.69)个月;左肩27例,右肩42例,优势肩48例;肩峰撕裂(3.48±0.41)cm;Bigliani肩峰分型标准Ⅰ型13例、Ⅱ型44例、Ⅲ型12例。均采用关节镜下三联松解术结合肩袖修复术治疗,分析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前后疼痛介质、VA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CMS)、主动肩关节活动度(ROM)、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97.42±8.53)min,出血量为(48.95±3.21)mL,切口长度为(4.96±0.65)cm,住院时间为(5.95±0.75)d。术后,患者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VAS评分较术前显著下降,β-内啡肽(β-EP)、UCLA、CMS、主动ROM较术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评价手术总有效率为97.10%(67/69),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下三联松解术结合肩袖修复治疗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可获得良好疗效,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 松解术 修复 冻结肩 关节功能
下载PDF
电针对肩周炎兔血清和肌肉组织中5-HT和PGE_2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18
作者 胡波 郭长青 +9 位作者 韩森宁 孙红梅 刘乃刚 许红 吴海霞 陈幼楠 冯涛 袁红 杨淑娟 卢婧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模型兔血清和肌肉组织中5-HT和PGE2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肩周炎干预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应用持续劳损加冰敷方法制备肩周炎家兔模型,... 目的观察电针对肩关节周围炎(肩周炎)模型兔血清和肌肉组织中5-HT和PGE2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肩周炎干预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应用持续劳损加冰敷方法制备肩周炎家兔模型,于实验第9天开始进行电针干预,取肩髃、曲池穴,每星期3次,共12次。第33天进行实验取材,分别取血清、肱二头肌、冈上肌、冈下肌,检测5-HT和PGE2的变化。结果造模后,模型组血清和肌肉组织中5-HT和PGE2含量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电针组血清和肌肉组织中5-HT和PGE2含量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P<0.01),而与正常组相比,除血清5-HT有升高外,其余均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肩髃、曲池可有效降低血清和肩关节周围肌肉组织中的5-HT和PGE2含量,从而减轻其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疼痛,发挥外周抗炎和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肩凝症 五羟色胺 前列腺素E2
下载PDF
关节镜下同期治疗肩袖损伤与冻结肩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方业汉 周钢 +3 位作者 黄晖 熊小龙 林坚平 王广积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65-569,共5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同期治疗肩袖损伤与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经关节镜同期治疗的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及关节镜探查证实为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术后各个时期VAS评分比术前...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同期治疗肩袖损伤与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经关节镜同期治疗的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及关节镜探查证实为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术后各个时期VAS评分比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到术后3月后才出现显著改善(P<0.05),术后3月与6月关节功能评分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同期治疗肩袖损伤与冻结肩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冻结肩 关节镜
下载PDF
肩周炎从经筋论治验案举隅 被引量:26
20
作者 肖红 刘福水 郭长青 《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3期112-115,共4页
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是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变和慢性无菌性炎症。炎症导致关节内外粘连,从而影响肩关节的活动。本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人,故又称"五十肩"。因患病以... 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是发生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变和慢性无菌性炎症。炎症导致关节内外粘连,从而影响肩关节的活动。本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人,故又称"五十肩"。因患病以后,肩关节不能随意运动,好像被冻结或凝固,故亦称"冻结肩"、"肩凝症"。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经筋理论强调,临床对筋肉关节病证的治疗,关键在调理经筋局部,"以痛为腧",使治疗落实到具体的病变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 肩周炎 验案 举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