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边塞诗文化元素提取及文创产品设计 被引量:7
1
作者 杜杰 臧惠方 《设计》 2022年第16期123-125,共3页
文章以中国边塞诗文化为例,通过对塞诗图形元素的提取与构建,使人们对边塞诗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对边塞诗艺术特征和文化特征的分析,综合运用感知分析和形状文法等方法,以产品研究为载体,将提取出的文化元素进行文化形式和艺术... 文章以中国边塞诗文化为例,通过对塞诗图形元素的提取与构建,使人们对边塞诗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对边塞诗艺术特征和文化特征的分析,综合运用感知分析和形状文法等方法,以产品研究为载体,将提取出的文化元素进行文化形式和艺术化创新,呈现边塞诗的故事性及画面感,使人们对边塞诗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得到边塞诗香薰文创产品,从文化中派生出的设计思想,与当代设计理念相对接,立足从艺术形式的角度为边塞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塞诗 元素提取 感知分析 形状文法 文创产品设计
下载PDF
唐代边塞诗的广角透视 被引量:2
2
作者 葛培岭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27-29,共3页
对于唐代边塞诗这一诗史奇观,学界多从相关战争性质进行研究。其实,只要超越这一局限,以美为中心对之进行广角透视,就可看出唐边塞诗的基本审美特征是阳刚美。它客观上反映了宏壮奋发的民族精神,创作主体上则源于迅猛崛起的寒士阶... 对于唐代边塞诗这一诗史奇观,学界多从相关战争性质进行研究。其实,只要超越这一局限,以美为中心对之进行广角透视,就可看出唐边塞诗的基本审美特征是阳刚美。它客观上反映了宏壮奋发的民族精神,创作主体上则源于迅猛崛起的寒士阶层。诗中真情的主要基础是大批文士的厕身行伍,亦与政治比较清明密切相关。研究界广泛存在的褊狭道义论应予批评,诗中的从军报国、向往和平、颂扬民族团结、揭露官场腐败等积极内容应予高度评价。唐边塞诗的艺术魅力是永恒的。它属于民族,也属于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边塞诗 诗史奇观 阳刚美
下载PDF
王越的边塞诗风格及爱国情怀解析
3
作者 张黎霞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9-114,共6页
王越是明朝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被文学家李贽评价为“妙绝人才,难有难逢”。他无论在军事方面还是在诗文创作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更是令人赞颂和敬仰。边塞诗作为诗歌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体裁... 王越是明朝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被文学家李贽评价为“妙绝人才,难有难逢”。他无论在军事方面还是在诗文创作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更是令人赞颂和敬仰。边塞诗作为诗歌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体裁,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梳理和总结王越的军旅生涯,对王越边塞诗的风格和爱国情怀进行解析,发现时代背景及王越的个人经历和军旅生涯是其爱国信念和边塞诗风格形成的重要基础,也使得爱国情怀成为王越边塞诗的精神内核。王越边塞诗中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抱负的抒发,战争场面与边塞艰苦环境的描写,久戍思乡情感的流露和对忠臣义士的歌颂均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越 边塞诗 爱国情怀
下载PDF
高适河西纪行诗述评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梅兰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6-19,共4页
天宝十一年秋天,盛唐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从长安出发赴河西边塞,到凉州投奔哥舒翰。高适的河西纪行诗,完整地记述了这一过程。在旅途见闻感受的叙写中,河西之行的路线,西北边塞的风光历历在目,感知己、建边功,感激、欣喜、期待之情溢于言... 天宝十一年秋天,盛唐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从长安出发赴河西边塞,到凉州投奔哥舒翰。高适的河西纪行诗,完整地记述了这一过程。在旅途见闻感受的叙写中,河西之行的路线,西北边塞的风光历历在目,感知己、建边功,感激、欣喜、期待之情溢于言表,爱国、报国之志浸溶其中。文章认为这些纪行诗歌艺术上尚质主理,风格上慷慨悲壮,承续了高适边塞诗一贯的创作风格,也是高适边塞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人不应该忽视,甚至贬低其思想艺术价值,应该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适 河西 纪行诗 述评 边塞诗
下载PDF
从高适诗看唐代边塞诗中的汉代认同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莉 《保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8-73,共6页
汉唐盛世遥相呼应,唐人诗歌中反复出现对汉代的认同,以汉喻唐是唐诗中经常出现的手法。边塞诗代表诗人之一高适的作品中,这种情况尤其明显。他的诗中出现汉代人物、地点、事迹的频率很高。从时代背景来看汉唐有太多相似性,从统治者提倡... 汉唐盛世遥相呼应,唐人诗歌中反复出现对汉代的认同,以汉喻唐是唐诗中经常出现的手法。边塞诗代表诗人之一高适的作品中,这种情况尤其明显。他的诗中出现汉代人物、地点、事迹的频率很高。从时代背景来看汉唐有太多相似性,从统治者提倡角度来说唐代一直有宗汉传统,从文人心态来说这是精神文化的传承共鸣和对大唐盛世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适 边塞诗 汉代认同 宗汉传统 传承
下载PDF
高适、岑参边塞诗诗风异同论 被引量:1
6
作者 许黎英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45-48,共4页
该文主要就高适、岑参边塞诗诗风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产生他们诗风相异的原因.
关键词 高适 岑参 边塞诗 诗风
下载PDF
唐边塞诗对汉乐府边塞诗的继承和发展
7
作者 续娟娟 《邢台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51-53,共3页
唐代产生了大量的边塞诗创作,尤以盛唐为最。其原因之一是《诗经》到初唐边塞诗积累的结果。但唐边塞诗的直接先驱,应是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之作。唐诗人多精通乐府,擅长以乐府形式写边塞题材。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诗,无论在内容... 唐代产生了大量的边塞诗创作,尤以盛唐为最。其原因之一是《诗经》到初唐边塞诗积累的结果。但唐边塞诗的直接先驱,应是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之作。唐诗人多精通乐府,擅长以乐府形式写边塞题材。汉魏六朝乐府诗中的边塞诗,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对唐边塞诗都有直接的巨大的影响。从诗歌的内容上,结合一定的历史背景,探究二者的承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边塞诗 汉乐府 诗歌评论 爱国主义 诗歌主题
下载PDF
绘声绘色——王维边塞诗的美学特点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珊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63-65,共3页
王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绘画、音乐方面的精深造诣使他对声响和光线具有特殊的敏感和兴趣。他通过深厚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艺术修养,将构图技巧、角度选取和音乐都融入到边塞诗的创作当中,其诗、画、乐的和谐统一,有着极其独特的美学... 王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绘画、音乐方面的精深造诣使他对声响和光线具有特殊的敏感和兴趣。他通过深厚的文字功底和丰富的艺术修养,将构图技巧、角度选取和音乐都融入到边塞诗的创作当中,其诗、画、乐的和谐统一,有着极其独特的美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边塞诗 美学
下载PDF
晚唐陈陶边塞诗的批判意识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向红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4,共4页
唐代边塞诗作为唐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自然与唐诗发展的风格、特征相契合。晚唐诗人陈陶边塞诗的代表便是《陇西行》四首和《水调头》十首,它们揭示了陈陶边塞诗的主要内容和其批判精神,通过对其边塞诗歌批判精神的分析,就可了解到... 唐代边塞诗作为唐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自然与唐诗发展的风格、特征相契合。晚唐诗人陈陶边塞诗的代表便是《陇西行》四首和《水调头》十首,它们揭示了陈陶边塞诗的主要内容和其批判精神,通过对其边塞诗歌批判精神的分析,就可了解到其批判所指即反对穷兵黩武、揭露边军赏罚不公和对和亲的赞赏态度,而绝不是笼统的反战,以及指责朝廷屈辱求和,不思边战收复失地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陶 边塞诗 批判意识
下载PDF
汉魏六朝边塞诗对《史记》悲壮风格的再现
10
作者 苏悟森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85-91,共7页
《史记》对汉魏六朝边塞诗的创作有着深远影响。司马迁塑造的英雄及游侠形象,导引了汉魏六朝边塞诗中将士形象的刻画。司马迁大胆揭露、批判军事矛盾的行为,召唤着汉魏六朝诗歌对军旅矛盾的书写和反映。《史记》描绘的边塞图景和悲壮场... 《史记》对汉魏六朝边塞诗的创作有着深远影响。司马迁塑造的英雄及游侠形象,导引了汉魏六朝边塞诗中将士形象的刻画。司马迁大胆揭露、批判军事矛盾的行为,召唤着汉魏六朝诗歌对军旅矛盾的书写和反映。《史记》描绘的边塞图景和悲壮场面,影响了汉魏六朝边塞诗中的环境描写。取法《史记》的汉魏六朝边塞诗实现了对《史记》悲壮风格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汉魏六朝 边塞诗 悲壮美
原文传递
王昌龄诗中的几个问题
11
作者 王辉斌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94-99,共6页
以《全唐诗·王昌龄集》为据,对王昌龄诗中之有关真伪问题进行了考辨,对王昌龄是否到过"李白的出生地碎叶"进行了具体考察,对王昌龄《巴陵别李十二》之"李十二"进行了辨正,从而廓清了王昌龄诗中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 王昌龄 诗作真伪 边塞诗 李十二
下载PDF
论马戴边塞诗的审美风格
12
作者 杭勇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1年第1期86-87,共2页
在颓靡的晚唐诗坛上,马戴的诗雄壮的审美风貌独具一格,而最能体现其诗歌风格的是他的边塞诗。马戴的边塞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从军边塞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还艺术地反映了诗人从军边塞的见闻,以及军旅艰辛而雄壮的生活和将士誓死报国的豪迈... 在颓靡的晚唐诗坛上,马戴的诗雄壮的审美风貌独具一格,而最能体现其诗歌风格的是他的边塞诗。马戴的边塞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从军边塞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还艺术地反映了诗人从军边塞的见闻,以及军旅艰辛而雄壮的生活和将士誓死报国的豪迈情怀,充满英雄气概。与之相适应,马戴的边塞诗多写壮美、阔大,景物,豪迈的胸怀与壮美的景观相结合,使得马戴的边塞诗表现出一种雄浑壮丽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戴 边塞诗 豪迈 壮美
下载PDF
中唐的民族关系与“张王”诗歌
13
作者 徐礼节 《巢湖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6-61,共6页
中唐时期唐廷与周边民族的关系较复杂,有交流、交融,也有对抗、战争;就后者而言,唐廷不再如盛唐强盛,而处于被动、劣势地位。这些都影响着张籍、王建的诗歌创作:在题材内容上,二人有大量作品涉及民族关系,或反映民族战争(边塞诗),或叙... 中唐时期唐廷与周边民族的关系较复杂,有交流、交融,也有对抗、战争;就后者而言,唐廷不再如盛唐强盛,而处于被动、劣势地位。这些都影响着张籍、王建的诗歌创作:在题材内容上,二人有大量作品涉及民族关系,或反映民族战争(边塞诗),或叙写民族交流与交融,或描绘异族风情;在艺术表现上,二人边塞诗风格凄黯感伤,以写实为主,甚至其它诗歌也多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籍 王建 民族关系 中唐 边塞诗
下载PDF
“绿风”诗卷时期的朦胧诗与新边塞诗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新华 王红星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50-56,共7页
"绿风"诗卷是1980年代较有影响力的诗歌刊物《绿风》的前身,其在大力推动新边塞诗发展,为我国当代新诗发展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同时,也积极介入当代诗坛,刊发了一些朦胧诗人作品,在80年代西部诗刊与内地诗坛接轨和推动独立成... "绿风"诗卷是1980年代较有影响力的诗歌刊物《绿风》的前身,其在大力推动新边塞诗发展,为我国当代新诗发展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同时,也积极介入当代诗坛,刊发了一些朦胧诗人作品,在80年代西部诗刊与内地诗坛接轨和推动独立成刊后的《绿风》诗刊走向文坛中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风”诗卷 朦胧诗 新边塞诗 论争
下载PDF
中国诗歌上的丰碑——谈唐代边塞诗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15
作者 杜扬 王莉娟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3期40-42,共3页
发轫于秦汉的边塞诗,在盛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于有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诗人出现,“边塞诗”派得以确立,并有若干佳作名篇拱卫。因其爱国主义和英雄气概显著,故宋明清以来,代不乏人。当代军旅诗歌亦受其影响,为其它诗派所罕见。
关键词 盛唐边塞诗 宋明清边塞诗 当代军旅诗 继承 影响
下载PDF
元上都扈从诗中的边塞诗风
16
作者 杨富有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28-31,共4页
大多数身为翰林大臣的扈从诗人随扈皇上往来于大都与上都之间的经历,丰富了他们的人生视野和创作素材。恢弘的草原景象、变化无常的气候、诗人的怀乡情怀、粗犷的边塞生活、豪迈的民族精神、深沉的历史积淀等,培养了诗人豪迈、乐观的主... 大多数身为翰林大臣的扈从诗人随扈皇上往来于大都与上都之间的经历,丰富了他们的人生视野和创作素材。恢弘的草原景象、变化无常的气候、诗人的怀乡情怀、粗犷的边塞生活、豪迈的民族精神、深沉的历史积淀等,培养了诗人豪迈、乐观的主体情感。这使他们能够敏感地把握住具有鲜明边塞特点的诗歌意象,创作出一系列具有鲜明边塞况味的诗歌作品,形成了浓郁的边塞诗风。这是盛唐以来边塞诗风的赓续,也是元代民族与时代精神特点的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上都 扈从诗 边塞诗风 创作素材 主体情感 诗歌意象
下载PDF
诗史与纪事:北宋边塞诗的叙事特征与纪实品格——以宋辽、宋夏边事为中心的考察
17
作者 丁沂璐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61-66,共6页
宋人接受"诗史"观念,均不同程度地对孟棨的"诗史"内涵予以修定,淡化时间限定、突出纪事功能、强化价值判断是宋人的一致选择。事件是"诗史"观念的核心,宋人记录边事之自觉,表现在记述范围、纪事群体、记... 宋人接受"诗史"观念,均不同程度地对孟棨的"诗史"内涵予以修定,淡化时间限定、突出纪事功能、强化价值判断是宋人的一致选择。事件是"诗史"观念的核心,宋人记录边事之自觉,表现在记述范围、纪事群体、记录载体之广。交聘、迎战、开边等边防经略,御边将帅、戍边兵卒、馈粮役夫的行实命运,均纳入边塞诗的书写视野,折射出北宋诗家的仁民之心与虑国之诚。叙事与纪实是发扬"诗史"精神的重要路径,析而论之,见证与实录体现纪实特征,纪事与剪裁彰显叙事技巧,美刺与寄托则充分展现仁民爱物、补裨时政的初心。不独正文,诗题、诗引、诗序与自注亦成为北宋边塞诗反映防辽御夏、彰显叙事魅力的生命场,更能突显北宋边塞诗的"诗史"价值与纪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边塞诗 诗史 纪事 叙事特征 纪实品格
下载PDF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唐代边塞诗之意象英译
18
作者 李畔媛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96-101,共6页
诗歌意象对主体经验的强调与框架概念不谋而合。运用框架理论指导意象的翻译,就是需要找到可以激活与原意象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框架的意象表达式。英美文化共有的意象虽然享有共同的框架,但框架中的情感元素可能存在差异,而文化独有的意... 诗歌意象对主体经验的强调与框架概念不谋而合。运用框架理论指导意象的翻译,就是需要找到可以激活与原意象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框架的意象表达式。英美文化共有的意象虽然享有共同的框架,但框架中的情感元素可能存在差异,而文化独有的意象在框架上就存在着缺失或错位的现象。在框架理论指导下翻译这两大类意象时,可以采取意象保留、撤换及重构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语义学 唐代 边塞诗意象 英译策略
下载PDF
唐代边塞诗中的思乡怀亲情感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勇 《商洛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2-74,81,共4页
在唐代边战频仍的背景下,许多诗人为建功立业远离家乡奔赴边塞,思乡怀亲成为边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情感体验。边塞诗人往往在诗歌中借思乡之情衬托慷慨报国的雄心壮志,揭示边塞将士久戍思乡的精神痛苦以及表达对战争的认识等等,从而将思... 在唐代边战频仍的背景下,许多诗人为建功立业远离家乡奔赴边塞,思乡怀亲成为边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情感体验。边塞诗人往往在诗歌中借思乡之情衬托慷慨报国的雄心壮志,揭示边塞将士久戍思乡的精神痛苦以及表达对战争的认识等等,从而将思乡怀亲主题与边塞主题完美结合,不仅赋予传统思乡怀亲诗以特殊的意义,也增强了边塞诗的审美内涵,使边塞诗更加厚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边塞诗 思乡怀亲 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