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内镜鼻窦手术中眶上筛房的定位作用和筛前动脉分型的意义
被引量:
4
1
作者
冯燕军
闫素英
+2 位作者
王建宏
刘怡
李希平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5-500,共6页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中眶上筛房(SOEC)定位额窦口(FO)和筛前动脉(AEA)的作用,以及AEA内镜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伴有SOEC并完成DrafⅡA型手术者36例(47侧),记录SOEC与FO、AEA的影像-解剖关...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中眶上筛房(SOEC)定位额窦口(FO)和筛前动脉(AEA)的作用,以及AEA内镜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伴有SOEC并完成DrafⅡA型手术者36例(47侧),记录SOEC与FO、AEA的影像-解剖关系。根据内镜下AEA隆起范围与筛顶的关系,将其分为1型(隆起向内延伸未超越筛顶外侧1/3)、2型(超出1/3,但未超越2/3)和3型(超越筛顶2/3)。结果:SOEC出现率占同期DrafⅡA型手术侧别的26.1%(47/180)。CT上,7侧FO被鼻丘上额气房或筛泡上额气房占据,其余40侧(85.1%)均紧邻SOEC前方。AEA100%位于SOEC后缘附近,其中6侧(12.8%)贴附于颅底、41侧(87.2%)悬空于筛顶。内镜下,SOEC识别率为89.4%(42/47),5侧(10.6%)因黏膜水肿、出血等因素未能确认。AEA识别率为76.6%(36/47),其中1型、2型和3型分别占41.7%(15/36)、38.9%(14/36)和19.4%(7/36)。去除额筛气房后,所有FO均位于SOEC的前方或前内侧,所有可识别的AEA在筛前孔水平位于SOEC开口的后缘。结论:SOEC是内镜鼻窦手术中定位FO和AEA的可靠标志;AEA内镜分型有利于指导额筛区域的精准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鼻窦手术
鼻窦炎
眶上筛房
筛前动脉
额窦口
原文传递
慢性单侧孤立性额窦炎额窦引流通道大小的CT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朱正茹
雷齐鸣
+1 位作者
龙雨
张小兵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8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究额窦口和鼻丘气房(agger nasi cell,ANC)的形态学与慢性单侧孤立性额窦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2例诊断为慢性单侧孤立性额窦炎的患者,进行额窦和ANC的CT三维重建,并测量相关参数分析患侧与健侧额窦口相关参数与ANC大...
目的探究额窦口和鼻丘气房(agger nasi cell,ANC)的形态学与慢性单侧孤立性额窦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2例诊断为慢性单侧孤立性额窦炎的患者,进行额窦和ANC的CT三维重建,并测量相关参数分析患侧与健侧额窦口相关参数与ANC大小之间有无差异。结果①ANC的体积、表面积均与FI(额嘴最突出的部分与额窦后壁之间的最短距离)呈正相关(P<0.05);②患侧的FB(额嘴的厚度)、ANC的上下径较大,FI值,FI截面积和水平截面积显著小于健侧(P<0.05);③FI截面积是影响患侧额窦口水平截面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④RS(额嘴最突出的部分与额窦后壁转折点之间的距离)、RS截面积和水平截面积在患侧不同额窦口分级中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额窦口相关参数和ANC大小与慢性单侧孤立性额窦炎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窦炎
成像
三维
额窦口
引流通道
鼻丘气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额窦开口引流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海鹏
封新荣
+3 位作者
赵允沛
王惠忠
张增
王金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4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通过对额窦的应用解剖学观察,探讨额窦开口各种不同的引流方式,为临床建立一个安全的鼻内镜额窦开放手术路径,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将34具(62侧,6侧额窦未发育)湿性成人尸头标本解剖后,显示额窦鼻腔开口、筛泡及钩突等,观察额窦...
目的通过对额窦的应用解剖学观察,探讨额窦开口各种不同的引流方式,为临床建立一个安全的鼻内镜额窦开放手术路径,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将34具(62侧,6侧额窦未发育)湿性成人尸头标本解剖后,显示额窦鼻腔开口、筛泡及钩突等,观察额窦开口及其引流部位、测量额窦鼻腔开口的直径大小。结果 34具(62侧)湿性尸头额窦矢状位观测额窦开口部位:额隐窝72.6%(45/62),筛漏斗12.9%(8/62),筛漏斗上隐窝14.5%(9/62)。62侧额窦鼻腔开口的直径观测结果:额隐窝(3.91±1.57)mm(1.7~6.9 mm),筛漏斗(2.78±1.01)mm(1.8~5.3 mm),筛漏斗上隐窝(3.37±1.29)mm(2.0~5.6 mm),3种引流方式的开口直径大小无统计学意义(P=0.19、0.24、0.12)。结论掌握额窦开口部位、引流方式的应用解剖,可预防额窦开放鼻内镜手术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窦
解剖
内窥镜检查
额窦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镜鼻窦手术中眶上筛房的定位作用和筛前动脉分型的意义
被引量:
4
1
作者
冯燕军
闫素英
王建宏
刘怡
李希平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出处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5-500,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中眶上筛房(SOEC)定位额窦口(FO)和筛前动脉(AEA)的作用,以及AEA内镜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伴有SOEC并完成DrafⅡA型手术者36例(47侧),记录SOEC与FO、AEA的影像-解剖关系。根据内镜下AEA隆起范围与筛顶的关系,将其分为1型(隆起向内延伸未超越筛顶外侧1/3)、2型(超出1/3,但未超越2/3)和3型(超越筛顶2/3)。结果:SOEC出现率占同期DrafⅡA型手术侧别的26.1%(47/180)。CT上,7侧FO被鼻丘上额气房或筛泡上额气房占据,其余40侧(85.1%)均紧邻SOEC前方。AEA100%位于SOEC后缘附近,其中6侧(12.8%)贴附于颅底、41侧(87.2%)悬空于筛顶。内镜下,SOEC识别率为89.4%(42/47),5侧(10.6%)因黏膜水肿、出血等因素未能确认。AEA识别率为76.6%(36/47),其中1型、2型和3型分别占41.7%(15/36)、38.9%(14/36)和19.4%(7/36)。去除额筛气房后,所有FO均位于SOEC的前方或前内侧,所有可识别的AEA在筛前孔水平位于SOEC开口的后缘。结论:SOEC是内镜鼻窦手术中定位FO和AEA的可靠标志;AEA内镜分型有利于指导额筛区域的精准手术。
关键词
内镜鼻窦手术
鼻窦炎
眶上筛房
筛前动脉
额窦口
Keywords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sinus
itis
supraorbital
ethmoid
cell
anterior
ethmoidal
artery
frontal
sinus
ostium
分类号
R765.9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原文传递
题名
慢性单侧孤立性额窦炎额窦引流通道大小的CT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朱正茹
雷齐鸣
龙雨
张小兵
机构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出处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8期468-471,共4页
文摘
目的探究额窦口和鼻丘气房(agger nasi cell,ANC)的形态学与慢性单侧孤立性额窦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2例诊断为慢性单侧孤立性额窦炎的患者,进行额窦和ANC的CT三维重建,并测量相关参数分析患侧与健侧额窦口相关参数与ANC大小之间有无差异。结果①ANC的体积、表面积均与FI(额嘴最突出的部分与额窦后壁之间的最短距离)呈正相关(P<0.05);②患侧的FB(额嘴的厚度)、ANC的上下径较大,FI值,FI截面积和水平截面积显著小于健侧(P<0.05);③FI截面积是影响患侧额窦口水平截面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④RS(额嘴最突出的部分与额窦后壁转折点之间的距离)、RS截面积和水平截面积在患侧不同额窦口分级中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额窦口相关参数和ANC大小与慢性单侧孤立性额窦炎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额窦炎
成像
三维
额窦口
引流通道
鼻丘气房
Keywords
frontal
sinus
itis
Imaging,Three-Dimensional
frontal
sinus
ostium
drainage
pathway
agger
nasi
cell
分类号
R765.9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额窦开口引流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海鹏
封新荣
赵允沛
王惠忠
张增
王金平
机构
淄博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潍坊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4年第3期147-149,共3页
文摘
目的通过对额窦的应用解剖学观察,探讨额窦开口各种不同的引流方式,为临床建立一个安全的鼻内镜额窦开放手术路径,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将34具(62侧,6侧额窦未发育)湿性成人尸头标本解剖后,显示额窦鼻腔开口、筛泡及钩突等,观察额窦开口及其引流部位、测量额窦鼻腔开口的直径大小。结果 34具(62侧)湿性尸头额窦矢状位观测额窦开口部位:额隐窝72.6%(45/62),筛漏斗12.9%(8/62),筛漏斗上隐窝14.5%(9/62)。62侧额窦鼻腔开口的直径观测结果:额隐窝(3.91±1.57)mm(1.7~6.9 mm),筛漏斗(2.78±1.01)mm(1.8~5.3 mm),筛漏斗上隐窝(3.37±1.29)mm(2.0~5.6 mm),3种引流方式的开口直径大小无统计学意义(P=0.19、0.24、0.12)。结论掌握额窦开口部位、引流方式的应用解剖,可预防额窦开放鼻内镜手术的并发症。
关键词
额窦
解剖
内窥镜检查
额窦口
Keywords
frontal
sinus
Dissection
Endoscopy
ostium
of
frontal
sinus
分类号
R765.9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内镜鼻窦手术中眶上筛房的定位作用和筛前动脉分型的意义
冯燕军
闫素英
王建宏
刘怡
李希平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原文传递
2
慢性单侧孤立性额窦炎额窦引流通道大小的CT影像学研究
朱正茹
雷齐鸣
龙雨
张小兵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额窦开口引流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王海鹏
封新荣
赵允沛
王惠忠
张增
王金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