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新型图形化透明前电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凯 张传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4-208,共5页
为了优化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前电极,提高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AZO/图案化Ag薄膜/AZO结构的前电极,中间层的Ag薄膜与电池顶层的金属栅线具有完全相同的图案和尺寸,并且位于金... 为了优化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前电极,提高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AZO/图案化Ag薄膜/AZO结构的前电极,中间层的Ag薄膜与电池顶层的金属栅线具有完全相同的图案和尺寸,并且位于金属栅线的正下方,这种新型结构可以提高电池前电极的电学性能,但对电池来说不会带来额外的光学损失。对比了新型前电极结构与几种传统前电极的电学和光学性能,并且制备了相应的电池进行了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的前电极结构可以提高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相对传统AZO电极,电池效率从13. 83%提高到14. 53%。本结构可以明显提高电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铟镓硒 前电极 AZO/图案化Ag/AZO AZO/Ag/AZO 溅射
下载PDF
晶体硅太阳电池前电极形成机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军勇 梁宗存 +2 位作者 赵汝强 金井升 沈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8-11,共4页
目前市场上85%以上的晶体硅太阳电池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前、背电极。为了了解前电极的Ag-Si接触形成机理以及电流传输机制,对前电极烧结工艺以及Ag-Si接触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4种Ag-Si界面的接触形式。根据不同的界面接触形式... 目前市场上85%以上的晶体硅太阳电池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备前、背电极。为了了解前电极的Ag-Si接触形成机理以及电流传输机制,对前电极烧结工艺以及Ag-Si接触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4种Ag-Si界面的接触形式。根据不同的界面接触形式,指出两步隧道效应和多步隧道效应电流传输机制是最主要的电流传输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前电极 烧结 Ag—Si接触
下载PDF
xTeO_2-(98-x)PbO-2Bi_2O_3玻璃的结构表征及在硅太阳能电池正面银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皮鑫鑫 陈积世 +3 位作者 曹秀华 付振晓 王丽熙 张其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90-1395,共6页
采用熔体冷却法制备了xTeO2-(98-x)PbO-2Bi2O3(x=40mol%、45mol%、50mol%、55mol%、60mol%)玻璃试样,利用红外和拉曼光谱对玻璃结构随TeO2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TeO2含量对玻璃软化温度(Tf)、热膨胀系数(α)及化学稳定性(DR)... 采用熔体冷却法制备了xTeO2-(98-x)PbO-2Bi2O3(x=40mol%、45mol%、50mol%、55mol%、60mol%)玻璃试样,利用红外和拉曼光谱对玻璃结构随TeO2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TeO2含量对玻璃软化温度(Tf)、热膨胀系数(α)及化学稳定性(DR)的影响;将以上玻璃粉与银粉以及有机载体按一定比例配制成银浆,在硅基片正面经丝网印刷和快速烧结制得正面电极,研究了玻璃粉对硅基片表面所镀减反膜的腐蚀效果以及正面电极附着力(T)和电阻率(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eO2含量的增加,玻璃主要结构单元逐渐由[TeO3]三角锥和[PbO4]四方锥体转变为[TeO4]三角双锥,当x=55mol%时,主要结构单元为[TeO3]三角锥和[TeO4]三角双锥,此时碲酸盐玻璃的综合性能良好:Tf=540℃,α=16×10-6/℃,DR=6.5605×10-8g.cm-2.min-1玻璃粉对减反膜的腐蚀作用较明显,正面电极与硅基片附着力较大,电阻率较低,T=4.4 N,ρ=2.617μ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正面电极 银浆 碲酸盐玻璃
下载PDF
Influence of interface states, conduction band offset, and front conta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a-SiC:H(n)/c-Si(p)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
4
作者 乔治 冀建利 +2 位作者 张彦立 刘虎 李同锴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534-540,共7页
P-type silicon heterojunction(SHJ) solar cells with a-SiC:H(n) emitters were studied by numerical computer simulation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interface states, conduction band offset, and front contact on... P-type silicon heterojunction(SHJ) solar cells with a-SiC:H(n) emitters were studied by numerical computer simulation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interface states, conduction band offset, and front conta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a-SiC:H(n)/c-Si(p) SHJ solar cells was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It is shown that the open circuit voltage(Voc) and fill factor(F F) are very sensitive to these parameters. In addition, by analyzing equilibrium energy band diagram and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the influence mechanisms that interface states, conduction band offset, and front contact impact on the carrier transport, interface recombination and cell performance were studied in detail. Finally, the optimum parameters for the a-SiC:H(n)/c-Si(p) SHJ solar cells were provided. By employing these optimum parameters, the efficiency of SHJ solar cell based on p-type c-Si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on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 interface states band offset front contact
下载PDF
氢退火的BZO前电极对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唐鹿 薛飞 +4 位作者 郭鹏 罗哲 李旺 李晓敏 刘石勇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8-843,共6页
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B掺杂的ZnO(BZO)薄膜,通过氢退火对BZO进行处理,然后作为前电极进行了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氢气气氛下退火后,BZO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基本无变化,但Hall迁移率显... 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了B掺杂的ZnO(BZO)薄膜,通过氢退火对BZO进行处理,然后作为前电极进行了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氢气气氛下退火后,BZO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基本无变化,但Hall迁移率显著提高,这使得BZO薄膜的导电能力提高;当采用厚度较小、透光率较高的BZO薄膜进行氢退火后作为前电极结构时,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提高0.3~0.4mA/cm^2,电池的转化效率提高0.2%。实验结果可为通过优化前电极结构来提高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提供一种简易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O薄膜 前电极 透光率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转化效率
下载PDF
Nanophotonic-structured front contact for high-performanc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6
作者 Md.Akhtaruzzaman Mohammad Ismail Hossain +5 位作者 Mohammad Aminul Islam Md.Shahiduzzaman Ghulam Muhammad A.K.Mahmud Hasan Yuen Hong Tsang Kamaruzzaman Sopian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727-1740,共14页
We report the design of a nanophotonic metaloxide front contact aimed at 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to enhance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and device stability in the presence of ultraviolet(UV)light.High-quality Cr-do... We report the design of a nanophotonic metaloxide front contact aimed at 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to enhance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and device stability in the presence of ultraviolet(UV)light.High-quality Cr-doped ZnO film was prepared by industrially feasible magnetron sputter deposition for the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of PSCs.As a means,the influence of the Cr content on the film and device was systematically determined.In-depth device optics and electrical effects were studied using advanced three-dimensional opto-electrical multiphysics rigorous simulations,optimizing the front contact for realizing high performance.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validated by fabricating PSCs optimized to reach high performance,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ECE)=17.3%,open-circuit voltage(V_(OC))=1.08 V,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J_(SC))=21.1 mA cm^(-2),and fillfactor(FF)=76%.Finally,a realistic front contact of nanophotonic architecture was proposed while improving broadband light absorption of the solar spectrum and light harvesting,resulting in enhanced quantum efficiency(QE).The nanophotonic PSC enables J_(SC)improvement by~17%while reducing the reflection by 12%,resulting in an estimated conversion efficiency over 23%.It is further demonstrated how the PSCs’UV-stability can be improved without considerably sacrificing optoelectronic performances.Particulars of nanophotonic designed ZnO:Cr front contact,PSCs device,and fabrication process are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Cr front contact magnetron sputtering perovskite solar cells UV stability optics and electrical effects
原文传递
口腔专科医院门诊前台客服优质护理服务实践 被引量:15
7
作者 廖莹 文学锦 +1 位作者 黎雪兰 王晓霞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20期1854-1856,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部前台护理人员服务接触的质量和效果。方法结合就诊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对就诊患者实施预约、挂号分诊、候诊导诊、健康宣教及随访管理五位一体的接触点管理,比较实施门诊服务接触管理的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 目的探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部前台护理人员服务接触的质量和效果。方法结合就诊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对就诊患者实施预约、挂号分诊、候诊导诊、健康宣教及随访管理五位一体的接触点管理,比较实施门诊服务接触管理的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门诊前台客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管理后,满意度调查表项目中护士仪容仪表与岗位着装、护士椅边服务态度、护理服务及时性与效率等较前相比较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建设具有专科特色前台客服模式,营造口腔专科优质护理服务氛围,可以进一步提升我院护理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门诊前台 客服 接触点管理 服务模式 就医体验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侏罗-白垩系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4
8
作者 程晓敢 陈汉林 +3 位作者 师骏 廖林 杜治利 黄智斌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5-644,共10页
中生界侏罗-白垩系在西昆仑山北缘大量出露,但是山前覆盖区钻井揭示其分布较为有限且不连续.通过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厘定了西昆仑山前侏罗-白垩系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认为研究区的侏罗-白垩系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新生... 中生界侏罗-白垩系在西昆仑山北缘大量出露,但是山前覆盖区钻井揭示其分布较为有限且不连续.通过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厘定了西昆仑山前侏罗-白垩系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认为研究区的侏罗-白垩系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新生代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内部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与邻区有明显的区别.确定了侏罗-白垩系在地球物理资料中的识别标准,并通过大量的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的标定、解释,圈定了侏罗-白垩系的分布范围,总结了其厚度变化趋势;认为三叠纪末挤压变形残留的古地形对侏罗-白垩系的分布起到了控制作用,新近纪以来的挤压变形则对侏罗-白垩系的分布起到改造作用.研究成果对解剖西昆仑山前的中、新生代的演化历史,指导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山前 中生界 地层接触关系 沉积模式 控制因素 地球物理 构造
原文传递
服务业前后台分离:从传统运营到大批量定制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觉 郝云宏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8-117,共10页
前后台分离作为一种传统的服务系统设计理念在近年来引起了新一轮的广泛重视和得到新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为越来越多的行业所接受和推崇。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开展了前后台分离机理的理论溯源,分两个阶段讨论了前后台分离基本机... 前后台分离作为一种传统的服务系统设计理念在近年来引起了新一轮的广泛重视和得到新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为越来越多的行业所接受和推崇。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开展了前后台分离机理的理论溯源,分两个阶段讨论了前后台分离基本机理的形成和理论发展过程,从中梳理出前后台分离的理论演进脉络即从实现单一效率目标到运营基本矛盾的缓解直至该矛盾的根本性解决,并根据当前该领域理论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研究发展新框架,即系统性地从大批量定制的视角探究新时期前后台分离的机理及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台分离 大批量定制 顾客接触 模块化
原文传递
波阵面像差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金红颖 王勤美 《眼视光学杂志》 2002年第1期57-60,共4页
介绍波阵面像差技术的基本概念、评价方法及临床应用。波阵面像差技术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关注的一项技术 ,不仅可用于检查屈光手术前后的波阵面像差的改变 ,还可以指导个体化切削 ,提高屈光手术后的眼视觉质量。此外 ,这一技术可用于评估... 介绍波阵面像差技术的基本概念、评价方法及临床应用。波阵面像差技术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关注的一项技术 ,不仅可用于检查屈光手术前后的波阵面像差的改变 ,还可以指导个体化切削 ,提高屈光手术后的眼视觉质量。此外 ,这一技术可用于评估配戴各种不同角膜接触镜前后的波阵面像差的改变 ,评估白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阵面像差 屈光 接触镜 白内障 青光眼
下载PDF
铌酸锂受激辐射太赫兹波的结构优化与模拟
11
作者 孔默阳 俞航航 王天武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2-198,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接触光栅的共线型铌酸锂强太赫兹辐射源方案,其特点在于实现了泵浦光入射方向与太赫兹波辐射方向的共线,直接省略了传统倾斜波前技术中复杂的角度调节工作。该方案同时兼具结构紧凑、光路简单、辐射效率高等优点,为铌酸锂... 提出一种基于接触光栅的共线型铌酸锂强太赫兹辐射源方案,其特点在于实现了泵浦光入射方向与太赫兹波辐射方向的共线,直接省略了传统倾斜波前技术中复杂的角度调节工作。该方案同时兼具结构紧凑、光路简单、辐射效率高等优点,为铌酸锂太赫兹源的广泛应用打下基础。通过结构仿真、理论推导与数值仿真,对方案中的接触光栅结构设计与铌酸锂晶体中发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了最优化光栅结构参数以及太赫兹波在铌酸锂晶体内部传播的辐射场强度分布情况。根据仿真结果,当泵浦光传播一定距离后,太赫兹辐射能量将会达到最大值。本次仿真得到了该最大值所在位置,并以此确定了晶体的最佳厚度,为制作铌酸锂强太赫兹辐射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 太赫兹波 倾斜波前技术 非线性相互作用 接触光栅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非完整点云数据的航空发动机叶片边缘半径获取方法
12
作者 曹国强 郭旭 +1 位作者 叶长龙 丁建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7-533,共7页
非接触测量技术不依赖叶片原始设计模型,快速获取叶片的关键几何参数,但在叶片边缘高曲率区域获得的点云稀疏散乱,以至于获取叶片前后缘半径困难。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完整点云数据叶片前后缘半径获取方法。该方法通过点云分割... 非接触测量技术不依赖叶片原始设计模型,快速获取叶片的关键几何参数,但在叶片边缘高曲率区域获得的点云稀疏散乱,以至于获取叶片前后缘半径困难。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完整点云数据叶片前后缘半径获取方法。该方法通过点云分割,获得叶盆与叶背多项式形式的轮廓线,运用二分法逼近方法,获得同时与叶盆和叶背相切的叶缘圆弧。与接触式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叶缘半径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偏差<30%。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高曲率曲面非接触测量点云失真问题,为叶片快速重构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叶片前后缘 非完整点云数据 非接触测量 点云分割 参数获取
下载PDF
Influence of using amorphous silicon stack as front heterojunction structure on performance of 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 (IBC-HJ) 被引量:1
13
作者 Rui JIA Ke TAO +5 位作者 Qiang LI Xiaowan DAI Hengchao SUN Yun SUN Zhi JIN Xinyu LIU 《Frontiers in Energy》 SCIE CSCD 2017年第1期96-104,共9页
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heterojunction (IBC-HJ) solar cells can have a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over 25%. However, the front surface passivation and structure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IBC-... 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heterojunction (IBC-HJ) solar cells can have a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over 25%. However, the front surface passivation and structure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IBC-HJ solar cell. In this paper, detailed numerical simul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of front surface field (FSF) offered by stack of n-type doped and intrinsic amorphous silicon (a-Si) layers on the front surface of IBC-HJ solar cells. Simulations results clearly indicate that the electric field of FSF should be strong enough to repel minority carries and cumulate major carriers near the front surface. However, the overstrong electric field tends to drive electrons into a-Si layer, leading to severe recombination loss. The n-type doped amorphous silicon (n-a-Si) layer has been optimized in terms of doping level and thickness. The optimized intrinsic amorphous silicon (i-a-Si) layer should be as thin as possible with an energy band gap (Es) larger than 1.4 eV. In addition, the simulations concerning interface defects strongly suggest that FSF is essential when the front surface is not passivated perfectly. Without FSF, the IBC-HJ solar cells may become more sensitive to interface defect den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orphous silicon front surface field simulations 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s
原文传递
基于微重力监测技术的地下储气库库容动用评价方法
14
作者 廖伟 刘国良 +4 位作者 何国林 郑强 邓申申 张士杰 张赟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6-113,共8页
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高速、频繁交替注采过程中的库容动用情况及圈闭动态密封性是储气库注采运行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了直观评价库容动用效果,以及高速往复注采过程中气水界面变化情况及圈闭动态密封性,以目前中国库容量最大... 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高速、频繁交替注采过程中的库容动用情况及圈闭动态密封性是储气库注采运行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了直观评价库容动用效果,以及高速往复注采过程中气水界面变化情况及圈闭动态密封性,以目前中国库容量最大、调峰能力最强的新疆H储气库为研究对象,在国内首次利用微重力监测技术在新疆H储气库西部气水混合区进行微重力监测现场试验,并评价储气库注采交互驱替过程中天然气富集区、气驱前缘及气水界面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微重力监测技术监测储气库注采层内因流体密度变化产生的重力异常,对储气库内流体的动态变化特征具有一定的指示性;(2)通过监测区微重力数据采集、注采层剩余重力异常提取与分析,可有效评价储气库注采层内流体富集特征;(3)采用层密度反演边缘检测技术,可辅助圈定储气库气水界面,评价注采交互驱替过程中气驱前缘的动态变化;(4)实际生产动态资料验证,该技术的评价结果与生产动态相吻合,说明微重力监测结果对储气库库容动用情况可进行有效判断。结论认为,微重力监测技术可直观评价储气库库容动用效果和气水边界变化情况,进而评价储气库高速往复注采过程中的圈闭动态密封性,对优化调整储气库注采运行政策、实现库容有效动用、提升储气调峰运行效率、保障注采运行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微重力监测技术 库容动用 动态密封性 天然气富集区 气驱前缘 气水界面
下载PDF
印铁机前规定位铁皮运动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年琴 刘大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6-311,共6页
针对印铁机在定位接触瞬间产生铁皮碰撞,导致铁皮边缘产生缺陷的问题,以前规挡板为从动件,对前规进行机构运动学分析,把前规转化成铰链四连杆机构和凸轮-摆杆机构,建立各构件之间运动学方程,运用三维仿真软件Solidworks Motion对前规定... 针对印铁机在定位接触瞬间产生铁皮碰撞,导致铁皮边缘产生缺陷的问题,以前规挡板为从动件,对前规进行机构运动学分析,把前规转化成铰链四连杆机构和凸轮-摆杆机构,建立各构件之间运动学方程,运用三维仿真软件Solidworks Motion对前规定位铁皮的过程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通过对8种不同的前规运动规律和铁皮运动规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一种最优的前规和铁皮的运动规律组合.仿真结果表明,在选取最优铁皮运动规律下,前规定位铁皮的接触力最小,撞击最为柔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铁机 前规 定位 运动仿真 接触力
下载PDF
用于波面倾斜产生高能量太赫兹波的接触光栅设计
16
作者 梁晓晶 栗岩锋 +3 位作者 胡晓堃 徐帅帅 柴路 王清月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38-245,共8页
基于非共线相位匹配的波面倾斜技术是目前采用飞秒激光产生超快太赫兹波最有效的手段,使用接触式光栅直接产生抽运飞秒脉冲的波面倾斜能够克服成像系统引入的畸变从而进一步提高该技术的效率。提出并利用简化的模态法设计了制备于铌酸... 基于非共线相位匹配的波面倾斜技术是目前采用飞秒激光产生超快太赫兹波最有效的手段,使用接触式光栅直接产生抽运飞秒脉冲的波面倾斜能够克服成像系统引入的畸变从而进一步提高该技术的效率。提出并利用简化的模态法设计了制备于铌酸锂晶体中用于波面倾斜技术产生高能量太赫兹波的内嵌式接触光栅。将Littrow角入射条件下的光栅衍射理论简化为光栅内双模式的干涉过程,极大地简化了光栅的参数设计。确定了满足波面倾斜条件的光栅常数,系统研究了衍射效率与光栅占空比和刻槽深度的关系,通过内嵌式光栅结构降低反射损耗,理论上能达到90%以上的-1级衍射效率,给出了合适的光栅加工参数。该系统设计方法对基于其他太赫兹波产生晶体的接触光栅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太赫兹波 光学整流 波面倾斜 接触光栅 模态法
原文传递
前结背接触晶硅太阳电池发射区研究
17
作者 周涛 陆晓东 +2 位作者 吴元庆 刘兴辉 吴春瑜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43-47,共5页
利用Silvaco-TCAD仿真软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发射区表面浓度(cE)、结深(xj)及发射区覆盖比率(EF)对P型前结背接触晶硅太阳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常规低成本P型晶硅衬底(利用直拉法生长,电阻率为1.5?·cm,少子寿命为10μs... 利用Silvaco-TCAD仿真软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发射区表面浓度(cE)、结深(xj)及发射区覆盖比率(EF)对P型前结背接触晶硅太阳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常规低成本P型晶硅衬底(利用直拉法生长,电阻率为1.5?·cm,少子寿命为10μs)的前结背接触太阳电池,其上表面发射区表面浓度及结深对太阳电池的输出特性产生显著影响。上表面发射区表面浓度和结深越大,短波入射光外量子效率越小。当上表面发射区表面浓度为1×1019 cm–3,结深为0.2μm时,电池效率高达20.72%。侧面和下表面发射区表面浓度及结深对太阳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较小。但侧面和下表面发射区覆盖比率对太阳电池的输出特性产生显著影响。侧面和下表面发射区覆盖比率越大,太阳电池外量子效率和转换效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结背接触 太阳电池 发射区 表面浓度 结深 量子效率 转换效率
下载PDF
基于前后台分离的物流服务探析
18
作者 乔鹏亮 《物流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3-65,共3页
将顾客接触前后台分离的思想引入物流服务之中,分析了物流服务中前后台分离的表现及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协作服务中的前后台分离,提出在物流业不断发展中的前后台分离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物流服务中应用前后台分离思想必须建立后台... 将顾客接触前后台分离的思想引入物流服务之中,分析了物流服务中前后台分离的表现及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协作服务中的前后台分离,提出在物流业不断发展中的前后台分离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物流服务中应用前后台分离思想必须建立后台服务共享中心;二是后台服务可大规模定制化。提出通过外移、外包、产业化等形式实现后台的规模化,从而解决物流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愿望与顾客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台分离 物流服务 顾客接触 第三方物流 第四方物流
下载PDF
基层统战与立法协商的双向互动研究——以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为例
19
作者 李文蕾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6-21,共6页
作为立法协商的重要实践载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存在与发展是因为其强大的适应性,这主要体现在其充分汇聚了民意、完全顺应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形势、巧妙协调了各方利益诉求这三个维度。基层统战是统一战线的前沿阵地,具有直面群众第一线... 作为立法协商的重要实践载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存在与发展是因为其强大的适应性,这主要体现在其充分汇聚了民意、完全顺应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形势、巧妙协调了各方利益诉求这三个维度。基层统战是统一战线的前沿阵地,具有直面群众第一线的特点,在理论、组织和人才维度优势明显,可以充分嵌入到立法协商之中去,为其顶层设计的完善、组织力量的增强和人才智库的构建贡献力量。而基层统战可以从三个维度充分吸收立法协商的成功经验,与立法协商形成双向互动,这对于基层统战拓展场域、创新机制、实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统战 立法协商 基层立法联系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