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浆纱烘燥过程改善毛羽贴伏的方法及其效果
1
作者 高波 吴菊明 +2 位作者 朱博 王静安 高卫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7-72,共6页
针对降低经纱毛羽这一重要浆纱工艺目标,分析浆纱过程中毛羽贴伏的基本要素,提出一种在烘燥过程中改善浆纱毛羽贴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浆纱所携带浆液的黏附力随着烘燥过程而变化的规律,提出构建毛羽贴伏辊对纱线表面施加刮贴作用,实现... 针对降低经纱毛羽这一重要浆纱工艺目标,分析浆纱过程中毛羽贴伏的基本要素,提出一种在烘燥过程中改善浆纱毛羽贴伏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浆纱所携带浆液的黏附力随着烘燥过程而变化的规律,提出构建毛羽贴伏辊对纱线表面施加刮贴作用,实现浆纱毛羽贴伏效果的显著增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施加贴伏作用时浆纱的回潮率从40%降低到10%,浆纱有害毛羽量先降低后增加,毛羽贴伏的最佳回潮率为20%;以摩擦长度为贴伏装置运行参数的综合表示,得出浆纱有害毛羽量随摩擦长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通过上述参数的最优组合,可实现有害毛羽根数降低36.3%,表明所提出方法有效。该方法可在不影响浆纱工艺的前提下,便捷、高效、稳定地增强浆纱毛羽贴伏,具有良好的实际生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纱 有害毛羽 毛羽贴伏辊 浆纱回潮率 摩擦长度 烘燥
下载PDF
大型直埋供热管网设计实例分析
2
作者 杨海礁 曹文权 《城市管理与科技》 1999年第4期40-42,共3页
将直埋理论灵活地应用在实际工程中,做到降低工程造价、方便施工。
关键词 直埋管道 摩擦长度 供热管网 设计 驻点 补偿器
下载PDF
高速列车制动片摩擦块尺寸对制动噪声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全鑫 莫继良 +3 位作者 王安宇 唐斌 吴元科 欧阳华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0-55,共6页
同一工况下,在制动摩擦噪声试验机上使用3种不同尺寸的圆形摩擦块进行制动摩擦噪声对比试验,通过对不同摩擦块尺寸状态下的界面噪声信号进行等效声压级分析和频谱分析,研究摩擦块尺寸对制动噪声特性的影响;对界面磨损形貌采用光学显微... 同一工况下,在制动摩擦噪声试验机上使用3种不同尺寸的圆形摩擦块进行制动摩擦噪声对比试验,通过对不同摩擦块尺寸状态下的界面噪声信号进行等效声压级分析和频谱分析,研究摩擦块尺寸对制动噪声特性的影响;对界面磨损形貌采用光学显微镜和二维轮廓仪进行分析,并计算出摩擦界面上的摩擦弧长,以揭示摩擦块尺寸对制动噪声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摩擦面积相同时,大圆形摩擦块能有效地抑制制动噪声,而中圆形和小圆形摩擦块的制动噪声强度较大;相较于大圆形摩擦块,中圆形和小圆形摩擦块表面出现明显犁沟和剥落等“不平顺”磨损因素会造成高强度的尖叫噪声;大圆形摩擦块相比于中圆形和小圆形摩擦块的摩擦弧长较短,这也是造成大圆形摩擦块状态下制动噪声强度减弱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块尺寸 制动噪声特性 磨损 摩擦弧长
下载PDF
陕西湿陷性黄土区域风机基础设计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立英 李梦 刘嫔 《西北水电》 2014年第2期17-19,共3页
在陕西湿陷性黄土区域进行风电建设,风机基础设计是风电场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在定边、靖边多风电场的建设经验,提出了风机基础适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根据风机基础的重要性、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通过多工程的竖向浸水试验首... 在陕西湿陷性黄土区域进行风电建设,风机基础设计是风电场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在定边、靖边多风电场的建设经验,提出了风机基础适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根据风机基础的重要性、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通过多工程的竖向浸水试验首次提出负摩阻长度的确定方法;根据陕北地基参数特点,提出采用扩底灌注桩,充分利用桩端承载力的方法,显著减小桩长,优化风机基础工程量。为陕西湿陷性黄土区域风机基础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桩基础 浸水静载试验 负摩阻长度 灌注桩
下载PDF
现行规范中后张梁锚固损失对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利强 张元海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32-38,共7页
针对现行规范在锚固损失的计算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影响后张梁的设计和检算问题,推导出后张梁锚固损失和反摩阻影响长度精确计算公式,通过连续梁悬臂施工算例,对比现行铁路桥规和公路桥规中锚固损失和反摩阻影响长度计算结果与精确值之... 针对现行规范在锚固损失的计算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影响后张梁的设计和检算问题,推导出后张梁锚固损失和反摩阻影响长度精确计算公式,通过连续梁悬臂施工算例,对比现行铁路桥规和公路桥规中锚固损失和反摩阻影响长度计算结果与精确值之间的误差,揭示了我国现行设计规范中后张梁预应力钢束锚固损失和反摩阻影响长度计算方法的不合理性;同时研究了梁端直线段与圆弧线交点到梁端水平投影距离、圆弧半径和圆心角对后张梁梁端锚固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梁端直线段和圆弧线交点处的锚固损失,按照铁路桥规计算结果高于精确值5.0%,按照公路桥规计算结果低于精确值36.7%,公路桥规计算结果出现了严重的失真现象,增加梁端直线段与圆弧线交点到梁端水平投影距离、增大圆弧半径和减小圆心角都能减小梁端锚固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张梁 预应力 锚固损失 反摩阻影响长度 公路桥规 铁路桥规
下载PDF
侧摩阻力对桩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志军 《北方交通》 2006年第4期67-69,共3页
以m法为基础,用梁函数逼近桩变形曲线,用文献中方法较为精确地分析了不计和计桩侧摩阻力桩的计算长度。土的抗力增加,桩的刚度减小,桩失稳半波数增加,一般n<10。桩侧摩阻力,特别是负摩阻力对桩的稳定有实质性的影响。
关键词 M法 侧摩阻力 计算长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