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鲜液结合热处理对鲜切荸荠冷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肖立志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7年第1期44-47,52,共5页
为了明确保鲜液结合热处理对鲜切荸荠冷藏品质的影响,以鲜切荸荠为试材,通过保鲜液和热水水浴复合处理后,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与保鲜液结合对鲜切荸荠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的双乙酸钠与55℃热处理结合的复合保鲜对延缓鲜切... 为了明确保鲜液结合热处理对鲜切荸荠冷藏品质的影响,以鲜切荸荠为试材,通过保鲜液和热水水浴复合处理后,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与保鲜液结合对鲜切荸荠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的双乙酸钠与55℃热处理结合的复合保鲜对延缓鲜切荸荠的变黄效果较好,而1.5%的双乙酸钠与65℃热处理结合的复合保鲜更容易降低鲜切荸荠的失重率和腐烂率,且能有效维持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但两者对维持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无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荸荠 保鲜液 热处理 冷藏品质
下载PDF
保鲜液结合热处理对鲜切荸荠冷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肖立志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6年第6期69-72,共4页
以鲜切荸荠为试材,通过保鲜液和热水水浴复合处理后,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与保鲜液结合对鲜切荸荠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的双乙酸钠与55℃热处理结合的复合保鲜对延缓鲜切荸荠变黄的效果较好,而1.5%的双乙酸钠与65℃热处理结... 以鲜切荸荠为试材,通过保鲜液和热水水浴复合处理后,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与保鲜液结合对鲜切荸荠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的双乙酸钠与55℃热处理结合的复合保鲜对延缓鲜切荸荠变黄的效果较好,而1.5%的双乙酸钠与65℃热处理结合的复合保鲜更容易降低鲜切荸荠的失重率和腐烂率,且能有效维持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但两者对维持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无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荸荠 保鲜液 热处理 冷藏品质
下载PDF
6-苄氨基嘌呤处理对鲜切荸荠褐变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云芬 廖玲燕 +2 位作者 殷菲胧 谢冬娣 帅良 《保鲜与加工》 CAS 2021年第12期16-24,共9页
为探究不同浓度6-苄氨基嘌呤(6-BA)处理对鲜切荸荠褐变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桂蹄3号新鲜荸荠为试材,采用浓度分别为100、200、400 mg/L的6-BA浸泡鲜切荸荠3 min,以纯水浸泡处理为对照(CK),测定贮藏过程中总酚、类黄酮、醌、丙二醛(MDA... 为探究不同浓度6-苄氨基嘌呤(6-BA)处理对鲜切荸荠褐变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桂蹄3号新鲜荸荠为试材,采用浓度分别为100、200、400 mg/L的6-BA浸泡鲜切荸荠3 min,以纯水浸泡处理为对照(CK),测定贮藏过程中总酚、类黄酮、醌、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变化以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6-BA处理减少了总酚、类黄酮、醌类等呈色物质的积累,进而有效抑制了鲜切荸荠褐变,维持了鲜切荸荠贮藏期间的色泽,同时降低了PPO、POD和PAL等褐变相关酶活性;此外,6-BA处理抑制了鲜切荸荠中MDA和H_(2)O_(2)含量,提高了贮藏期间CAT和SOD活性,进而提升了鲜切荸荠在贮藏期间的品质。通过对比不同浓度6-BA处理效果可知,400 mg/L 6-BA处理在抑制鲜切荸荠褐变及活性氧代谢方面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苄氨基嘌呤 鲜切荸荠 褐变 活性氧代谢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TiO_2复合涂膜对鲜切荸荠保鲜作用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邱松山 李喜宏 +2 位作者 胡云峰 邢亚阁 张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9-151,共3页
采用壳聚糖/纳米TiO_2作为复合涂膜剂,低温(0~4℃)条件下对鲜切荸荠进行涂膜处理,测定鲜切荸荠贮藏过程中失重率、V_C含量、褐变度(B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TiO_2复合涂膜可有效降低果实的水分、V_C等... 采用壳聚糖/纳米TiO_2作为复合涂膜剂,低温(0~4℃)条件下对鲜切荸荠进行涂膜处理,测定鲜切荸荠贮藏过程中失重率、V_C含量、褐变度(B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纳米TiO_2复合涂膜可有效降低果实的水分、V_C等成分的损失,延缓荸荠褐变的发生,从而延长鲜切荸荠的货价保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荸荠 壳聚糖 纳米TiO2 保鲜作用 复合涂膜
下载PDF
复合增强脉冲强光保鲜鲜切荸荠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彭光华 王璐瑶 +3 位作者 涂贻轩 严守雷 李洁 王清章 《长江蔬菜》 2019年第4期72-76,共5页
采用脉冲强光法处理鲜切荸荠,通过控制脉冲强光处理时间,对其进行不同梯度的处理,检测不同处理对荸荠营养价值成分的影响与改变,检测其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苯丙氨酸酶活性及过氧化酶活性、细菌总数、色泽度LAB值等主要指... 采用脉冲强光法处理鲜切荸荠,通过控制脉冲强光处理时间,对其进行不同梯度的处理,检测不同处理对荸荠营养价值成分的影响与改变,检测其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苯丙氨酸酶活性及过氧化酶活性、细菌总数、色泽度LAB值等主要指标变化情况,确定最佳的处理方案,以达到最好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脉冲强光处理10 min和脉冲强光处理15 min复合30%乙醇处理的保鲜效果较优,其中脉冲强光处理10 min的后期保鲜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荸荠 脉冲强光 杀菌 品质
下载PDF
间歇温水处理抑制鲜切荸荠褐变的机理研究
6
作者 肖永谦 穆丽如 +7 位作者 邓艳 刘洋 张奥 劳玉 刘望平 王诗韵 夏险 李煜林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8-25,共8页
用不同的温水处理方式抑制鲜切荸荠褐变,分析了贮藏中鲜切荸荠的褐色程度(b^(*))、硬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总酚(TP)含量、总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抗坏血酸(... 用不同的温水处理方式抑制鲜切荸荠褐变,分析了贮藏中鲜切荸荠的褐色程度(b^(*))、硬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总酚(TP)含量、总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抗坏血酸(AA)含量、嗜温菌菌落数、酵母菌和霉菌菌落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温水处理(英文全称,WWT)主要通过抑制PAL和PPO活性降低褐变,间歇温水处理1次(英文全称,IWWTO)主要通过抑制PPO和PAL活性降低褐变,间歇温水处理2次(英文全称,IWWTT)主要通过抑制PPO和POD活性降低褐变;IWWTO和IWWTT均抑制了TP含量下降;WWT、IWWTO、IWWTT均加速了硬度的下降;IWWTO和IWWTT对TSS含量、TA含量、AA含量、嗜温菌菌落数、酵母菌和霉菌菌落数影响不大。IWWTO和IWWTT可以用来抑制鲜切荸荠褐变,IWWTT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荸荠 间歇温水处理 褐变 机理
下载PDF
氧化性杀菌剂对鲜切马蹄护色和杀菌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婷 付丽嫚 +3 位作者 董琳玲 明紫雯 李慧 李洁 《长江蔬菜》 2014年第4期74-77,共4页
采用不同浓度和pH值的NaClO和ClO2对鲜切马蹄进行处理,通过测定色泽和细菌总数来评价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ClO2对鲜切马蹄的护色效果好于NaClO;不同浓度和pH值的ClO2对马蹄的处理效果也不一样,浓度为35 mg/kg、pH值6.0条件下整体作... 采用不同浓度和pH值的NaClO和ClO2对鲜切马蹄进行处理,通过测定色泽和细菌总数来评价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ClO2对鲜切马蹄的护色效果好于NaClO;不同浓度和pH值的ClO2对马蹄的处理效果也不一样,浓度为35 mg/kg、pH值6.0条件下整体作用效果较好;NaClO浓度为100 mg/kg、pH值6.0对马蹄的整体作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马蹄 C102 NACLO 护色 杀菌
下载PDF
热处理对抑制鲜切马蹄褐变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宋慕波 帅良 +3 位作者 陈振林 蔡文 段振华 方方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40,共5页
研究55℃热处理5 min和100℃热处理1 min 2种热处理方式对鲜切马蹄在4℃贮藏过程中褐变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种热处理方式均能延缓鲜切马蹄褐变度的上升和丙二醛(MDA)、总黄酮含量的上升,其中100℃热处理1 min效果最好。同... 研究55℃热处理5 min和100℃热处理1 min 2种热处理方式对鲜切马蹄在4℃贮藏过程中褐变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种热处理方式均能延缓鲜切马蹄褐变度的上升和丙二醛(MDA)、总黄酮含量的上升,其中100℃热处理1 min效果最好。同时,2种热处理方式还抑制了鲜切马蹄褐变相关的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酶活性。综合来看,热处理能够抑制鲜切马蹄褐变关键酶的活性,从而减轻褐变的发生,其中100℃热处理1 min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马蹄 热处理 褐变
原文传递
鲜切荸荠表面黄化过程中黄酮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变化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长乐 潘永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12-217,共6页
以鲜切荸荠为原料,通过研究贮藏过程中鲜切荸荠表面色泽、黄酮类物质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变化,综合评价黄化过程中鲜切荸荠表面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鲜切荸荠表面黄化发生,黄化表面黄酮类物质含量迅速增加。贮藏后期,随... 以鲜切荸荠为原料,通过研究贮藏过程中鲜切荸荠表面色泽、黄酮类物质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变化,综合评价黄化过程中鲜切荸荠表面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鲜切荸荠表面黄化发生,黄化表面黄酮类物质含量迅速增加。贮藏后期,随着褐色的出现,黄酮类物质含量相应减小。与此相对应,鲜切荸荠表面组织抗氧化能力随贮藏时间延长逐渐增强,黄化程度最深时,达到最大并趋于稳定。统计分析表明,鲜切荸荠表面b*值与黄酮类物质含量及与1,1-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自由基(2,2’-azinobis (3-eht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 radical,ABTS^+·)、羟自由基、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reducingantioxidantpower,FRAP)、总还原能力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同时,黄酮类物质含量与DPPH自由基和ABTS^+·清除率、FRAP、总还原能力之间同样呈极显著相关(P<0.01)。表明随着鲜切荸荠表面黄化发生,其黄酮类物质含量增加,抗氧化能力也随之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荸荠 黄化 黄酮类物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壳聚糖和海藻酸钠涂膜对鲜切荸荠褐变、腐烂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彭勇 李云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334-337,341,共5页
为了防止鲜切荸荠的失水、褐变和腐烂,本实验通过比较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两种膜的物理性能,涂膜应用于鲜切荸荠并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壳聚糖膜的性能优于海藻酸钠,壳聚糖膜有较高的表观黏度和机械性能。两种涂膜处理均抑制... 为了防止鲜切荸荠的失水、褐变和腐烂,本实验通过比较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两种膜的物理性能,涂膜应用于鲜切荸荠并进行各项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壳聚糖膜的性能优于海藻酸钠,壳聚糖膜有较高的表观黏度和机械性能。两种涂膜处理均抑制了鲜切荸荠贮藏过程中褐变的发生,延缓了类黄酮含量的增加,维持了较高的水分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壳聚糖涂膜处理在防止鲜切荸荠褐变时的效果好于海藻酸钠,但海藻酸钠涂膜处理较好的抑制了腐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荸荠 褐变 腐烂 壳聚糖 海藻酸钠
下载PDF
乙醇处理对鲜切荸荠黄化及相关酶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姜悦 何凤平 +2 位作者 钟慧玲 王藜颖 潘永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26-330,共5页
以荸荠为试材,研究10%、20%、30%和40%乙醇处理对鲜切荸荠黄化及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不同浓度乙醇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鲜切荸荠L*值的下降。随着乙醇浓度增加,b*值和C*值上升幅度均逐渐减小。与此相对应,鲜切荸荠组... 以荸荠为试材,研究10%、20%、30%和40%乙醇处理对鲜切荸荠黄化及相关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不同浓度乙醇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鲜切荸荠L*值的下降。随着乙醇浓度增加,b*值和C*值上升幅度均逐渐减小。与此相对应,鲜切荸荠组织内柚皮素和圣草酚含量的增加均随乙醇浓度增加而减小。同时,鲜切荸荠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查尔酮异构酶(Chalcone isomerase,CHI)和类黄酮3'-羟化酶(Flavonoid3'-hydroxylase,F3'H)活性变化趋势随乙醇浓度增加均逐渐减缓。总之,不同浓度乙醇对控制鲜切荸荠组织黄化均有一定效果。其中,10%和20%的乙醇处理在短期内作用效果显著(p<0.05),而30%和40%乙醇作用维持时间较长且效果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荸荠 乙醇处理 黄化 柚皮素 圣草酚
下载PDF
鲜切荸荠变色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滕永欣 孔梦洁 +3 位作者 陈旋 胡婉峰 徐晓云 潘思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1-325,共5页
荸荠经鲜切加工后,受到机械损伤胁迫,自身抗逆机制诱发一系列生理生化异常变化,导致鲜切荸荠发生变色,货架期缩短,限制了鲜切荸荠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鲜切荸荠的变色控制方法主要集中在复合保鲜剂的使用上,也存在少量其他控制方法如... 荸荠经鲜切加工后,受到机械损伤胁迫,自身抗逆机制诱发一系列生理生化异常变化,导致鲜切荸荠发生变色,货架期缩短,限制了鲜切荸荠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鲜切荸荠的变色控制方法主要集中在复合保鲜剂的使用上,也存在少量其他控制方法如热加工处理、气调处理、涂膜处理等。本文针对导致鲜切荸荠变色的原因,整理出全面的鲜切荸荠变色机理,并综述目前主要使用的鲜切荸荠变色控制方法及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荸荠 变色底物 变色相关酶 变色控制方法 保鲜剂保鲜技术
下载PDF
鲜切荸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广河 陈振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7-200,共4页
对当前鲜切荸荠生理变化及加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荸荠经鲜切处理后发生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呼吸加强、组织衰老加速、表面色泽加深等方面;鲜切荸荠在放置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机理尚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目前,鲜切荸荠加工技... 对当前鲜切荸荠生理变化及加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荸荠经鲜切处理后发生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呼吸加强、组织衰老加速、表面色泽加深等方面;鲜切荸荠在放置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机理尚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目前,鲜切荸荠加工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复合保鲜剂技术方面,对热处理技术、氮气处理技术和乙醛熏蒸技术的研究较少;热处理技术和氮气处理技术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绿色环保等优点,其应用前景让人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荸荠 生理变化 加工技术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对鲜切马蹄生理生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帅良 廖玲燕 +4 位作者 朱东建 蔡文 康超 段振华 宋慕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78-182,共5页
以马蹄为研究材料,研究3个不同贮藏温度(5、10、20℃)对鲜切马蹄的生理生化的影响。通过测定鲜切马蹄失重率、褐变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各项指标的变化,来确定鲜切马蹄在不... 以马蹄为研究材料,研究3个不同贮藏温度(5、10、20℃)对鲜切马蹄的生理生化的影响。通过测定鲜切马蹄失重率、褐变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酚和类黄酮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各项指标的变化,来确定鲜切马蹄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品质变化。结果发现,与10℃和20℃贮藏对比,5℃贮藏可以明显的延缓鲜切马蹄的失重率、褐变度、总酚含量和类黄酮含量的上升,从而较好的保持鲜切马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马蹄 贮藏温度 生理生化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鲜切荸荠黄化组织中黄酮类物质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长乐 潘永贵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36,共7页
以鲜切荸荠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鲜切荸荠黄化组织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鲜切荸荠黄化组织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1(m L/g),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61℃... 以鲜切荸荠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鲜切荸荠黄化组织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鲜切荸荠黄化组织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0∶1(m L/g),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61℃,提取时间16 min,在该条件下得到黄酮提取量为0.539 4 mg·g^(-1),该结果与预测值0.542 1 mg·g^(-1)接近,表明所建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该优化条件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荸荠 黄化组织 黄酮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鲜切荸荠中黄化物质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潘永贵 陈维信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36,共4页
对鲜切荸荠中黄化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鲜切荸荠中黄色类物质的甲醇提取液于波长200nm~400nm范围内呈现出3个明显的吸收峰,其中峰Ⅰ位于380nm左右,峰Ⅱ位于327nm~328.5nm左右,峰Ⅲ位于272nm~273nm之间;化学鉴定结合对黄酮类物质的... 对鲜切荸荠中黄化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鲜切荸荠中黄色类物质的甲醇提取液于波长200nm~400nm范围内呈现出3个明显的吸收峰,其中峰Ⅰ位于380nm左右,峰Ⅱ位于327nm~328.5nm左右,峰Ⅲ位于272nm~273nm之间;化学鉴定结合对黄酮类物质的测定,表明鲜切荸荠中含有黄酮类物质和蒽醌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荸荠 黄化物质 化学鉴定法
下载PDF
乙醇及热处理对鲜切荸荠褐变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包垠秋 张依帆 +4 位作者 易阳 王丽梅 王宏勋 艾有伟 闵婷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39,共7页
以延缓鲜切荸荠在贮藏过程中的褐变并延长其货架期为目的,研究了贮藏温度为4 ℃时,乙醇浸泡及热处理对鲜切荸荠色差、褐变度、总酚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处理延缓鲜切荸荠褐变效果为... 以延缓鲜切荸荠在贮藏过程中的褐变并延长其货架期为目的,研究了贮藏温度为4 ℃时,乙醇浸泡及热处理对鲜切荸荠色差、褐变度、总酚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处理延缓鲜切荸荠褐变效果为:联合处理>乙醇处理>热处理。与对照组相比,乙醇处理中PAL和POD的活性较低,热处理及联合处理组可以降低酚类物质含量。因此,乙醇可能通过抑制PAL和POD活性来延缓荸荠褐变,而热处理及联合处理可能通过降低总酚含量和抑制PAL活性、PPO活性延缓荸荠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热处理 鲜切荸荠 褐变
原文传递
鲜切荸荠类黄酮3’-羟化酶分离纯化及其动力学性质 被引量:7
18
作者 何凤平 潘永贵 张伟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23,共7页
以鲜切荸荠为材料,通过p H 7.5 Tris-HCl缓冲液浸提得到类黄酮3’-羟化酶(flavonoid 3′-hydroxylase,F3’H)粗酶液,然后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二乙氨乙基(dicthylaminoethyl,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 以鲜切荸荠为材料,通过p H 7.5 Tris-HCl缓冲液浸提得到类黄酮3’-羟化酶(flavonoid 3′-hydroxylase,F3’H)粗酶液,然后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二乙氨乙基(dicthylaminoethyl,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及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最终所得纯化酶的纯化倍数达到14.01,比活力提高到478.49 U/mg,回收率为6.38%。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进行纯度鉴定,已达到电泳纯,测定得到其分子质量约为53.09 k D。纯化酶F3′H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 H值为7.5;以柚皮素作为底物,测得该酶的米氏常数(K_m)为1.08 mmol/L,最大反应速率(v_(max))为416.67 U/(min·m L);对于酶活性,高浓度的Na+表现出微弱的抑制作用,Ca^(2+)和柠檬酸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Fe^(2+)、Mg^(2+)、NADPH和VC却表现出强烈的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荸荠 类黄酮3′-羟化酶 分离纯化 动力学性质
下载PDF
鲜切荸荠无硫护色剂配方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邓源喜 陈佳 +2 位作者 武杰 许晖 王家良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6-131,共6页
为有效处理鲜切荸荠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褐变问题,开发鲜切荸荠无硫护色技术,试验以新鲜荸荠为原料,选取氯化钠质量分数、柠檬酸质量分数、焦磷酸钠质量分数、L-半胱氨酸质量分数为影响因素,以鲜切荸荠色泽(L~*值)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 为有效处理鲜切荸荠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褐变问题,开发鲜切荸荠无硫护色技术,试验以新鲜荸荠为原料,选取氯化钠质量分数、柠檬酸质量分数、焦磷酸钠质量分数、L-半胱氨酸质量分数为影响因素,以鲜切荸荠色泽(L~*值)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模型,并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拟合。结果表明:复合无硫护色剂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0.25%L-半胱氨酸,0.8%氯化钠,0.6%柠檬酸,1.0%焦磷酸钠,复合无硫护色剂作用对鲜切荸荠色泽(L~*值)的影响程度依次为:L-半胱氨酸>氯化钠>柠檬酸>焦磷酸钠,在此条件下,鲜切荸荠的色泽L~*值为74.46,护色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荸荠 护色剂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米糠提取物处理对鲜切荸荠黄化的影响
20
作者 宋慕波 孙翊然 +5 位作者 刘英健 农锦仙 刘云芬 何妹英 殷菲胧 陈振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经削皮和切分的鲜切荸荠在贮藏过程中极易黄化,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品质。旨在寻找一种有效的鲜切荸荠黄化抑制手段,延缓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方法】采用米糠提取物浸泡处理鲜切荸荠,通过测定鲜切荸荠在贮藏过程中的色度、... 【目的】经削皮和切分的鲜切荸荠在贮藏过程中极易黄化,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品质。旨在寻找一种有效的鲜切荸荠黄化抑制手段,延缓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方法】采用米糠提取物浸泡处理鲜切荸荠,通过测定鲜切荸荠在贮藏过程中的色度、总黄酮含量、酶活性和黄酮代谢相关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的表达变化,研究米糠提取物对黄化的抑制效果及其机理。【结果】米糠提取物处理可有效抑制鲜切荸荠贮藏过程中L*值的下降、贮藏6 d时L*值仍>70,显著延缓鲜切荸荠b*值的上升、贮藏6 d时b*值为20.62且显著低于对照组。米糠提取物处理显著抑制鲜切荸荠组织中总黄酮含量的上升,而对照组鲜切荸荠贮藏至6 d时黄酮含量上升至0.377 mg/g、是0 d的2.96倍。对照组鲜切荸荠PPO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米糠提取物处理组PPO活性在贮藏2~6 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PAL活性在贮藏过程中快速上升,贮藏6 d时达71.03 U/g、是0 d的3倍,而米糠提取物处理则可显著延缓PAL活性上升。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米糠提取物处理可显著下调鲜切荸荠黄酮合成相关4个结构基因(CwPAL、CwC4H、CwCHI和CwCHS)的表达;参与黄酮代谢调控的CwMYB12和CwMYC2转录因子的表达也受米糠提取物处理的显著抑制。【结论】米糠提取物可有效延缓鲜切荸荠贮藏过程中的黄化现象,对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和黄酮代谢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阐明荸荠黄化的分子机理提供基础,并为鲜切荸荠的保鲜和护色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荸荠 黄化 黄酮 酶活性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