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0—2015年内蒙古森林火灾的时空动态 被引量:35
1
作者 萨如拉 周庆 +5 位作者 刘鑫晔 李靖 于宏洲 代海燕 张秋良 张恒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7-143,共7页
【目的】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子,严重影响着森林的结构与功能。内蒙古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从内蒙古地区地域、海拔、火灾原因分布等可能导致火灾的时空因素分析林火灾害,为森林防火和管理提供有力的科... 【目的】林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子,严重影响着森林的结构与功能。内蒙古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从内蒙古地区地域、海拔、火灾原因分布等可能导致火灾的时空因素分析林火灾害,为森林防火和管理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遥感影像,借助ArcGIS 10.2和Origin等软件,分析了1980—2015年内蒙古地区森林火灾特点,结合时间、空间的因素,探讨林火的时空动态规律。【结果】内蒙古地区森林火灾时空上表现出规律性分布。受害森林面积年变化存在周期性规律,周期间隔16 a,且春季为林火高发季节,在进行森林防火的资源调节过程中,火灾发生次数较多的4、5月正处于春分、清明和谷雨时节,应以控制火源为主要内容。此外,月初林火发生概率相对较高,应在该时段提高警惕;林火的发生主要集中在9:00—17:00;多发于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和兴安盟等地区,其中兴安盟过火面积最大,大兴安岭林区火灾也比较频繁。【结论】内蒙古森林火灾频发,过火面积较大,且火灾频发与人类活动及气候特点息息相关。森林火灾主要由人为活动造成,必须严格控制野外火源、生活用火等。建议在掌握内蒙古自治区森林火灾时空动态特征的基础上,加强防火宣传与教育,并运用科学的森林防火措施,制定合理的森林防护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时空分布 发生次数 大兴安岭
原文传递
梵净山及邻近地区鱼类资源的现状 被引量:28
2
作者 代应贵 李敏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64,共10页
为了了解梵净山及邻近地区鱼类资源的现状及变化趋势,2001–2003年对这一地区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鱼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本调查设立了19个调查点,共采集鱼类标本3614号,经鉴定为85种(亚种),分属5目14科61属。除胡子鲇(Clariasfuscus)为... 为了了解梵净山及邻近地区鱼类资源的现状及变化趋势,2001–2003年对这一地区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鱼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本调查设立了19个调查点,共采集鱼类标本3614号,经鉴定为85种(亚种),分属5目14科61属。除胡子鲇(Clariasfuscus)为外来种外,其他均为土著鱼类。海南拟餐(PseudohemiculterHainanensis)、峨眉后平鳅(Metahomalopteraomeiensisomeiensis)和福建纹胸鱼兆(Glyptothoraxfukiensisfukiensis)为本地区土著鱼类新记录种。鱼类组成以鲤形目鲤科为主体,并以适应急流生活的鱼类占多数,小型野杂鱼类所占比例较高。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鱼类物种组成存在差异,分别属于长江上游鱼类区系成分和长江中下游区系成分。结果还表明这一地区土著鱼类物种数呈下降趋势,其中鲤形目鱼类物种数减少较多。导致该地区土著鱼类物种数下降的原因是酷渔滥捕和水域生境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著鱼类 出现频率 常见种 偶见种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露水形成的大气物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胜 张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0-847,共8页
运用2009年在黄土高原典型半干旱区定西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半干旱区露水变化特征及其大气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秋季,日最大凝结量可以达到0.33mm,最小日凝结量0.09mm,日平均凝结量为0.23mm,这对半干旱区而言是可观的... 运用2009年在黄土高原典型半干旱区定西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半干旱区露水变化特征及其大气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秋季,日最大凝结量可以达到0.33mm,最小日凝结量0.09mm,日平均凝结量为0.23mm,这对半干旱区而言是可观的水分输入;露水凝结持续时间可以长达14h.露水的出现频率与风速、大气相对湿度、气温、地-气温差等大气影响因子有显著关系.露水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是湿度因子、热力因子和动力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露水形成过程中,大气湿度是内因,为露水形成提供所需水汽;温度则是露水形成的关键,为露水形成提供"源动力",而风速则是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既可以促进露水形成,也可以阻碍露水形成,是露水形成过程中不确定因子.从露水发生频率的分布特征来看,在风速0.5—2m/s、相对湿度>80及温度-露点差-3—6℃时、地-气温差<±2℃条件下更易形成露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露水形成 大气影响因子 发生频率
原文传递
中国气象干旱的空间格局特征(1951-2011)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帅 于志岗 苏筠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4-60,共7页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旱灾频繁的国家,研究气象干旱可为防范农业旱灾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51-2011年中国585个气象站点的日降水数据,计算了不同季度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并确定气象干旱等级,编绘了各季节的中旱、重旱、特旱发...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旱灾频繁的国家,研究气象干旱可为防范农业旱灾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51-2011年中国585个气象站点的日降水数据,计算了不同季度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并确定气象干旱等级,编绘了各季节的中旱、重旱、特旱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1)我国各季气象干旱发生频率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格局;春季和冬季发生频率较高、夏季发生频率最低,其中春季中旱和特旱的高频区面积占全国比例分别达到了46%和34.2%,冬季尤其是特旱高频区面积占全国比例甚至超过了70%,而夏季仅有中旱存在高频区,且面积较小;(2)华北地区的春季中旱,东部地区(四川除外)的秋季中旱,西南(云南)、华南(广东)、长江中游地区的冬季中旱,需重点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干旱等级 发生频率 空间格局
原文传递
2010—2019年遵义4—8月短时强降水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熠 李霞 +2 位作者 刘红双 武正敏 罗晨艺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1年第1期33-39,共7页
该文利用2010—2019年4—8月遵义13个国家站逐时地面降水观测资料,从年变化、月变化、日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等多个角度进行统计,从不同等级雨强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了遵义短时强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①从短时强降水总频次的空... 该文利用2010—2019年4—8月遵义13个国家站逐时地面降水观测资料,从年变化、月变化、日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等多个角度进行统计,从不同等级雨强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初步得出了遵义短时强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①从短时强降水总频次的空间分布上看,东部发生频次较其余地区高;4月,发生频次地区差异小;5—8月,地区差异大。②从月分布来看,短时强降水高频中心有如下变化:4月集中在东北部、5月在南部和东南部、6月西移北抬到西部和中部、7月西移南压到西部和南部、8月东北移至东北部,高频中心的变化和副热带高压的南北位移有很好的对应。③从年分布来看,短时强降水事件平均每年发生49次,最多的是65次(2019年),最少的是33次(2017年)。4—6月事件频次迅速增加,6月到达峰值,6—8月事件频次开始逐渐减少,74.1%的短时强降水事件发生在夏季,尤其以6月份居多。④从日变化来看,08—13时短时强降水事件发生频次逐渐减少,13时达到一日中最低值,13—07时事件发生频次逐渐增加,有3个峰值,17—19时、20—22时和01—07时,期间有2个短暂的间歇期。4—7月白天平均发生频次较夜间少,8月反之。⑤6—8月是较高等级短时强降水事件的高发季节,尤其以6月份居多,但统计个例中≥70 mm/h的雨强却是在5月份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遵义 4—8月 发生频次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长治市极端降水变化趋势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红英 李晶晶 +3 位作者 段娟 李毓富 赵双巧 尹振保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32期137-143,共7页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治市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掌握其变化规律,使用1961—2015年长治市所属11个县站的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对降水极端气候事件的分析侧重于大雨、暴雨、大暴雨、大雪和暴雪的变化特征,研究不同级别频数的年际变化规...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治市极端降水的变化趋势,掌握其变化规律,使用1961—2015年长治市所属11个县站的逐日降水和气温资料,对降水极端气候事件的分析侧重于大雨、暴雨、大暴雨、大雪和暴雪的变化特征,研究不同级别频数的年际变化规律。利用降水要素倾向率计算、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突变分析等,对长治气候变暖前后各级别降水频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长治市年平均气温增高背景下,各量级的降水日变化不尽相同,其中以小雪日的增加和小雨日的减少最为显著;有降水日(日降水量≥0.1 mm)呈减少趋势,同时大暴雨、大雪和暴雪日数呈不同程度的增加;(2)暴雨、大暴雨和大雪、暴雪都有25~30年的低频振荡周期,在高频部分有准2年振荡周期,在整个时间序列中各级别降水还具有4年、6年和8年左右的周期;(3)暴雨极端降水在1962年发生突变;大雪日数突变年份在1990年前后,2006年之后大雪日数增加趋势更加显著。其他级别降水日数无明显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极端降水 发生频率 变化趋势
下载PDF
辽宁电网输电线路舞动区域划分及舞动分布图绘制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巍 王飞 张忠瑞 《东北电力技术》 2011年第11期9-12,22,共5页
对辽宁电网近10年66 kV及以上电压等级架空输电线路覆冰舞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辽宁省地理、气候特点,采用发生频率法对辽宁电网输电线路舞动区域进行划分,绘制舞动分布图,以此指导辽宁电网输电线路舞动治理工作。
关键词 导线舞动 发生频率 舞动区域 舞动发布图
下载PDF
基于SPEI的1961—2015年淮北地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杨绚 安迪 +1 位作者 吕翔 徐思远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7年第4期257-264,共8页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利用淮北地区108个气象站逐月气温、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等方法,从不同时间尺度(年、季)和干旱程度(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分析了淮北地区1961—2015年干旱频率和时空变化特征。结...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利用淮北地区108个气象站逐月气温、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等方法,从不同时间尺度(年、季)和干旱程度(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分析了淮北地区1961—2015年干旱频率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淮北地区1961—2015年总体呈干旱略加强趋势,其中1998—2001年干旱发生最频繁,干旱强度、极端干旱及中等干旱的频次均呈增加趋势。2011年淮北地区干旱程度发生了突变性增强;20世纪90年代起淮北地区夏季经历了先湿后干的转变,2013年是夏季转向干旱化的突变点。秋冬两季是淮北地区发生干旱频率较高的季节。秋季干旱分布广、旱情最为严重,淮北地区北部是秋季干旱的高发区;冬季发生中旱以上干旱的地区分布较广,主要位于淮北地区内的安徽片西部和江苏片中部。春夏季发生高频率干旱的区域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SPEI 发生频率 时空分布 淮北地区
下载PDF
手掌乳突花纹类型和出现频率研究
9
作者 刘丽 吴运涛 秦伟达 《刑事技术》 2024年第2期146-154,共9页
掌纹是肤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其既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又具有终身稳定的个体化差异。本文通过对720份掌纹捺印样本的统计分析,得出了男性和女性左右手掌不同区域共22种乳突花纹以及三角、阶梯线等辅助花纹的具体类型和出现频率,归... 掌纹是肤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其既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又具有终身稳定的个体化差异。本文通过对720份掌纹捺印样本的统计分析,得出了男性和女性左右手掌不同区域共22种乳突花纹以及三角、阶梯线等辅助花纹的具体类型和出现频率,归纳了手掌指根区、内侧区、外侧区乳突花纹组合出现的规律,分析并总结了不同性别、不同手别手掌乳突花纹的分布特点。研究发现手掌指根区可形成3~7个三角,其三角的数量与指根区出现乳突花纹的类型和数量有关,96.87%的手掌指根区有1~3个乳突花纹出现,其中,环小指间倒箕的总体出现频率最高;9.10%的手掌内侧区出现了乳突花纹,弯口箕的出现频率高于其他乳突花纹,所有的弯口箕和横方箕上方都出现了阶梯线,而只有少数阶梯线上方出现对顶小箕;14.17%的手掌外侧区出现了乳突花纹,外斜箕的总体出现频率最高。研究结果将为手掌肤纹识别及掌印分析鉴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庭科学 掌纹 乳突花纹 出现频率 肤纹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倒春寒时空特征及风险概率统计分析
10
作者 童俊 孟旭芹 +3 位作者 赵亮 彭九慧 张晓辉 陈思雨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5-966,共12页
利用京津冀99个国家气象站1961-2020年3-5月日气温数据,应用MK趋势检验等方法,分析倒春寒发生频次、持续天数和站次比时空分布规律,基于信息扩散理论评估不同等级倒春寒风险概率。结果表明:近30年99个国家气象站共发生2570次倒春寒,轻... 利用京津冀99个国家气象站1961-2020年3-5月日气温数据,应用MK趋势检验等方法,分析倒春寒发生频次、持续天数和站次比时空分布规律,基于信息扩散理论评估不同等级倒春寒风险概率。结果表明:近30年99个国家气象站共发生2570次倒春寒,轻度最多,重度最少。发生频次上,轻度和中度由北向南递减,重度自东北向西南递减,4月轻度、中-重度和发生总次数均最多,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其中3-5月和5月显著下降。总持续天数上,轻度和重度由东北向西南递减,中度呈南北高、中间低的格局。各站轻度平均持续天数相差不大,中度和重度则差异明显,平均持续天数随着等级的增大而跃增。年均倒春寒持续天数为6.9 d·a^(-1),呈下降趋势,降幅为1.5 d·(10a)^(-1)。88.9%的站点持续天数呈年际下降趋势,35个站显著下降,南部比北部降幅更大。3-5月和5月站次比年际下降趋势显著,4月轻度和中-重度站次比均最高,各月轻度站次比均远高于中-重度。倒春寒风险随着等级升高呈阶梯式降低,轻度2年一遇以下约占34.3%的站点,主要在北京、石家庄、邢台和邯郸等地;中度5~10年一遇和10年一遇以下的站点约占90%,前者集中在京津冀南北两端,后者大多位于京津冀中部。研究区重度倒春寒风险均较低,高达97.0%的站点为25年一遇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春寒 信息扩散理论 发生频次 持续天数 站次比 风险
下载PDF
宁夏水稻田杂草稻发生情况初报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明进 刘媛 +2 位作者 杨宁权 王霞 陈晓军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8期49-50,共2页
对宁夏种植水稻的8个市(县、区)稻田杂草稻发生危害情况的普查结果发现:宁夏水稻田杂草稻发生危害严重,杂草稻的乡镇分布率为97.78%,发生频率为73.43%,平均面积发生率为38.68%,宁夏杂草稻发生面积3.09万hm2。同时,就杂草稻的防除提出了... 对宁夏种植水稻的8个市(县、区)稻田杂草稻发生危害情况的普查结果发现:宁夏水稻田杂草稻发生危害严重,杂草稻的乡镇分布率为97.78%,发生频率为73.43%,平均面积发生率为38.68%,宁夏杂草稻发生面积3.09万hm2。同时,就杂草稻的防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危害 分布 发生频率
下载PDF
基于SPEI的近30年山东省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12
作者 李娜 郝晓雷 《内蒙古气象》 2023年第6期3-7,共5页
针对近年来频繁发生干旱气候灾害的山东半岛地区,文章选取16个气象台站(菏泽、济宁、枣庄、聊城、泰安、临沂、日照、济南、淄博、德州、滨州、东营、潍坊、青岛、烟台、威海)1991—2020年的降水、气温、日照观测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蒸... 针对近年来频繁发生干旱气候灾害的山东半岛地区,文章选取16个气象台站(菏泽、济宁、枣庄、聊城、泰安、临沂、日照、济南、淄博、德州、滨州、东营、潍坊、青岛、烟台、威海)1991—2020年的降水、气温、日照观测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作为干旱特征指数,计算了山东省各站1991—2020年逐月SPEI值,对山东省近30年来干旱发生趋势、干旱发生频率和各干旱等级发生频率的时空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山东省西南部菏泽、济宁、泰安一带和东北部潍坊附近地区干旱变化增长趋势较明显,其余地区干旱变化增长趋势不明显,部分地区干旱变化呈减弱趋势。(2)山东省南部和半岛地区潍坊附近干旱发生频率较高,北部德州、东营干旱发生频率较低,干旱发生频率存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3)鲁西北地区济南附近极端干旱发生频率最高,鲁中地区泰安附近中度干旱发生频率最高,鲁东南地区临沂附近轻度干旱发生频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发生趋势 发生频率 干旱等级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下载PDF
近70年来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发生源地和频数的气候特征
13
作者 杨亚新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0-24,共5页
利用东京台风中心提供的1951—2021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统计分析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发生源地和发生频率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6°N~20°N的纬度带内,我国南海中部偏东洋面(16°N~18°N,114&#... 利用东京台风中心提供的1951—2021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统计分析了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发生源地和发生频率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6°N~20°N的纬度带内,我国南海中部偏东洋面(16°N~18°N,114°E~120°E)、菲律宾群岛东部洋面(10°N~14°N,128°E~132°E)、加罗林群岛中部洋面(6°N~14°N,134°E~152°E)和马绍尔群岛附近洋面(8°N-10°N,160°E-162°E)为高发海域;热带气旋生成的平均位置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偏南偏东,夏季偏北偏西;热带气旋发生频数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发生数较多,21世纪00年代发生数最少;西北太平洋全年各月都有热带气旋发生,发生频数最多的为8月份,最少的为2月份,7—10月是热带气旋发生的盛行期,期间热带气旋发生数占全年总数的近70%。以上结论可为船舶正确预测和防避热带气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热带气旋 发生源地 发生频率 气候特征
下载PDF
基于累及器官和发生频率的有毒中药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懿 孙蓉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有毒中药不良反应的累及器官和发生频率,为临床不良反应有效监测提供文献数据支持。方法按中药类别对药典记载的83味有毒中药临床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各类有毒中药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 目的分析有毒中药不良反应的累及器官和发生频率,为临床不良反应有效监测提供文献数据支持。方法按中药类别对药典记载的83味有毒中药临床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各类有毒中药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为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皮肤及附件,依发生频率高低分析可见,神经系统最常见,占总发生率的23.6%,消化系统占23.3%,依次递减还累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皮肤等。结论有毒中药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其次为循环、呼吸、等系统;明晰有毒中药不良反应的常见累及器官和发生频率,对于临床合理使用上述药物以及有效防控其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及器官 发生频率 有毒中药 不良反应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北京植物园乡土地被植物调查与园林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舒藜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3期197-200,共4页
采用样方法对北京植物园中乡土草本地被植物的种类、频度和生长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北京植物园内的乡土草本地被植物共53种,隶属25科51属,其中菊科、十字花科和唇形科植物种类最多,茜草科、马齿苋科、罗藦科等15个科仅1种植物;抱茎苦... 采用样方法对北京植物园中乡土草本地被植物的种类、频度和生长势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北京植物园内的乡土草本地被植物共53种,隶属25科51属,其中菊科、十字花科和唇形科植物种类最多,茜草科、马齿苋科、罗藦科等15个科仅1种植物;抱茎苦买菜的出现频度最高。结合调查与城市园林应用进行分析,提出适合做林下、岩生及水边地被植物的种类,并提出加强乡土植物生境的调查研究,针对植物引种提出先易后难、少量间断移植,引种繁殖方式视所引种植物的生殖特性和引种量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地被植物 园林应用 种类组成 出现频度 植物引种 北京植物园
下载PDF
30%苄嘧·丙草胺乳油等量施药的次数及时间对稻田除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史骏 陈若霞 +2 位作者 柴伟纲 谌江华 汪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3-340,共8页
为探索如何提高稻田除草剂使用效率,实现除草剂减量使用,本试验以30%苄嘧·丙草胺乳油为供试药剂,以‘甬优1540’为供试水稻,保持除草剂总量一致的前提下,利用大田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通过设置插秧前、插秧时、插秧后单次施用100%... 为探索如何提高稻田除草剂使用效率,实现除草剂减量使用,本试验以30%苄嘧·丙草胺乳油为供试药剂,以‘甬优1540’为供试水稻,保持除草剂总量一致的前提下,利用大田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通过设置插秧前、插秧时、插秧后单次施用100%推荐剂量,插秧前和插秧后各施用50%推荐剂量,插秧前及苗期各施用50%推荐剂量,以及不施用除草剂的6种处理,研究不同施药次数及施药时间对稻田禾本科、阔叶类、莎草科三类杂草及其总草防除效果的影响。温室盆栽试验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采用30%苄嘧·丙草胺乳油于移秧后3 d施药50%推荐剂量及苗期再施50%推荐剂量的处理,可使水稻移栽后24 d时的稗草、千金子和耳叶水苋发生量明显少于其他施药方式,说明该施药方式对稻田杂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大田试验表明,采用上述同样的施药方式,可使水稻在移栽后36 d时的分蘖在各处理中达到最大量,为16.90万/667m^(2),且杂草总发生量最少,为17.00株/m^(2),杂草株防效最高,为84.17%。本研究表明,30%苄嘧·丙草胺乳油在移秧后3 d施用50%推荐剂量,及苗期再施50%推荐剂量,对稻田杂草防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防除 水稻 除草剂 施药次数 施药时间 水稻分蘖 杂草发生量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地区春夏季沙狐的食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群秀 张明海 +1 位作者 张佰莲 高中信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64,共3页
2003年5—7月、2004年5月和2005年7—8月,在内蒙古东部草原收集沙狐(Vulpes corsac)粪便148份(N03=46、N04=61、N05=41),采用频率法、相对剩余物干质量法,并以捕食痕迹和剩余物为辅助手段,对沙狐食性进行了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沙... 2003年5—7月、2004年5月和2005年7—8月,在内蒙古东部草原收集沙狐(Vulpes corsac)粪便148份(N03=46、N04=61、N05=41),采用频率法、相对剩余物干质量法,并以捕食痕迹和剩余物为辅助手段,对沙狐食性进行了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沙狐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食物,鸟类和昆虫次之。啮齿类食物组分中,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和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在沙狐食物组分中超过50%,其它啮齿类动物:草原旱獭(Marmota sibirica)、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和跳鼠科(Dipodidae)所占比例小于25%,鸟类主要为百灵科(Alaudidae),昆虫以蝗科(Acridiidae)为主,还包括红蝽科(Pyrrhocoridae)、步甲科(Garabidae)、虎甲科(Gicindelidae)、水龟甲科(Hydrophilidae)等。沙狐食物生态位宽度随季节变化有所变化,春、夏两季节间食物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狐(Vulpes Corsac) 食性 频率法 剩余物相对干质量法
下载PDF
气候变暖下柴达木盆地晚霜冻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学莲 王发科 +2 位作者 曾国云 侯岳 石秀云 《青海农林科技》 2021年第2期61-65,共5页
利用柴达木盆地5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8年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统计晚霜冻发生日期和出现次数,用线性趋势、m-k检验、反距离权重法对柴达木盆地平均气温及晚霜冻发生日期和出现次数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58年来柴达木盆地... 利用柴达木盆地5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8年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统计晚霜冻发生日期和出现次数,用线性趋势、m-k检验、反距离权重法对柴达木盆地平均气温及晚霜冻发生日期和出现次数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58年来柴达木盆地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且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气温突变年份发生在1987年左右,与累积距平曲线的变化趋势相一致,气温由偏冷期过度为偏暖期。晚霜冻出现次数呈减小趋势,60-80年代为正距平,90年代至2018年为负距平;晚霜冻发生日期呈提前趋势,并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各站晚霜冻发生日期和出现次数各不相同。出现次数平均值高值中心出现在西部的小灶火,低值中心出现在西部的格尔木和东部的诺木洪;晚霜冻发生日期高值中心出现在西部的小灶火和东部的都兰,低值中心出现在西部的格尔木。突变后晚霜冻发生日期和出现次数减小速率低于突变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霜冻 发生日期 出现次数 变化特征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梧州市洪灾特点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书巧 钟志林 《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2期18-23,共6页
梧州市的洪水主要来自当江,其次是桂江,洪灾主要发生在6~8月份,发生频率高。梧州水文站的洪水多数呈多峰形式,致使市区反复受淹,受淹时间长,因此洪灾危害面广,损失严重,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在野外考察、地形图判读与资... 梧州市的洪水主要来自当江,其次是桂江,洪灾主要发生在6~8月份,发生频率高。梧州水文站的洪水多数呈多峰形式,致使市区反复受淹,受淹时间长,因此洪灾危害面广,损失严重,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在野外考察、地形图判读与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形成梧州市上述洪灾特点的主要原因应从梧州市的地理位置,梧州市区的地势、防洪工程,西江流域的气候因素、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频率 起淹水位 重现期 防洪工程 洪水灾害
下载PDF
长期撂荒地植物种出现次数与个体数的空间异质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兆佳 陈俊 +2 位作者 杨玉婷 白慧敏 杨烁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71,共6页
以陕西省杨陵区长期撂荒的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出现次数和个体数两种调查方法对该植物群落所有植物种进行调查研究,以2016和2017两年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幂乘方模型解析法研究该群落整体和各个植物种的空间异质性,进一步探究两种... 以陕西省杨陵区长期撂荒的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利用出现次数和个体数两种调查方法对该植物群落所有植物种进行调查研究,以2016和2017两年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幂乘方模型解析法研究该群落整体和各个植物种的空间异质性,进一步探究两种调查方法结合幂乘方模型解析法在研究植物种空间异质性时的优劣程度,为草地群落空间异质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该撂荒地草地群落各植物种出现次数和个体数的空间分布规律均与幂乘方模型具有高度的吻合性(R2>0.87);(2)各植物种出现次数的空间异质性指数与个体数的空间异质性指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3)2016年该撂荒地草地群落中植物种的平均出现次数、平均个体数与各自的空间异质性指数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的正向对数相关性(P<0.01),2017年它们之间也存在正向对数相关的趋势,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并且两年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平均个体数与其空间异质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大于出现次数与其空间异质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幂乘方模型在解析杨陵区撂荒地草地群落植物种出现次数和个体数的空间异质性时,得出的空间分布规律一致,且个体数的幂乘方模型解析植物群落空间异质性时比出现次数更为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乘方模型 空间异质性 撂荒地草地群落 出现次数 个体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