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频率着色的稀疏贝叶斯宽带波达角估计方法
1
作者 吴姚振 张亚豪 +2 位作者 杨益新 杨龙 刘雄厚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为了提升稀疏贝叶斯(Sparse Bayesian Learning,SBL)算法在干扰环境下对目标信号的检测能力,提出将频率着色技术(Frequency Coloring,FC)推广至SBL算法中。在SBL-FC算法中,首先将阵列接收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转换至各个子带,在各子带内利... 为了提升稀疏贝叶斯(Sparse Bayesian Learning,SBL)算法在干扰环境下对目标信号的检测能力,提出将频率着色技术(Frequency Coloring,FC)推广至SBL算法中。在SBL-FC算法中,首先将阵列接收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转换至各个子带,在各子带内利用SBL算法进行波达角估计,输出功率谱。不同于常规的SBL算法仅将各子带的功率谱进行简单地叠加,算法考虑干扰和目标频谱结构的差异性,对各子带进行不同的着色,使得干扰和目标轨迹在方位时间历程图上对应于不同的颜色,从而使得目标轨迹更易被提取。数值仿真和实验数据分析表明,利用目标和干扰频谱结构的差异性可有效提升SBL算法在干扰环境下对目标信号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角估计 干扰环境 稀疏贝叶斯 频率着色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弹性成像对微小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62
2
作者 石燕清 乌兰 +1 位作者 王红春 李柔萱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5期1774-1776,1820,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弹性成像对微小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81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的不同将其分为微小乳腺癌患者79例和乳腺良性结节患者202例。全部患者均接受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弹性成像对微小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81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的不同将其分为微小乳腺癌患者79例和乳腺良性结节患者202例。全部患者均接受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弹性成像检查。比较微小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结节的钙化类型、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情况和弹性应变率(SR)比值。结果微小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结节钙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钙化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小乳腺癌的钙化类型以Ⅰ型多见,乳腺良性结节的钙化类型以Ⅲ型多见。微小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结节的BI-RADS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微小乳腺癌的BI-RADS分级以4~5级为主,乳腺良性结节的BIRADS分级以2~3级为主。微小乳腺癌的弹性SR比值高于乳腺良性结节(P﹤0.05)。结论微小乳腺癌的钙化类型主要为Ⅰ型,BI-RADS分级主要为4~5级,且弹性SR比值较高。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微小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结节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乳腺癌 乳腺良性结节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弹性成像 钙化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结节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42
3
作者 张凌霄 杨宗利 邵娟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6期993-996,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UE)在微小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50例行超声及病理学检查乳腺结节患者,根据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乳腺良性结节127例和微小乳腺癌23例,分析两组患者超声图像特征;...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技术(UE)在微小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50例行超声及病理学检查乳腺结节患者,根据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乳腺良性结节127例和微小乳腺癌23例,分析两组患者超声图像特征;对比改良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评分(BI-RADS-US);统计联合诊断结果并分析灵敏度、特异度;计算患者收缩期血流峰速(Vmax)、阻力指数(RI)以及弹性应变率(SR)。结果1)病理结果显示良性127例,恶性23例;联合检查结果显示良性108例,恶性42例。联合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79%、90.16%,均高于高频彩色超声检查的77.12%、7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微小乳腺癌形态不规则、包膜不完整、边界毛刺检出率分别为78.26%、82.61%、65.22%,高于乳腺良性结节的3.94%、2.36%、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乳腺良性结节与微小乳腺癌BI-RADS-U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结节以2~3级为主,恶性结节以4~5级为主;4)微小乳腺癌Vmax、RI结果及SR比值分别为(20.88±5.16)cm/s、(0.99±0.33)、(2.16±0.62),均高于乳腺良性结节的(14.26±3.12)cm/s、(0.59±0.11)、(1.09±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性结节与微小乳腺癌中显示出结节的超声特征,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弹性成像技术 乳腺 微小乳腺癌 乳腺良性结节
下载PDF
高频彩色超声联合CT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1
4
作者 张倩 周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8期39-41,95,共4页
目的旨在分析高频彩色超声联合CT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4月收治的74例桥本氏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高频彩色超声及CT检查,总结良恶性甲状腺... 目的旨在分析高频彩色超声联合CT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4月收治的74例桥本氏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高频彩色超声及CT检查,总结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在高频超声及CT中的主要图像表现特征,以手术或病理结果为参照,计算高频彩色超声、CT检查及高频彩色超声联合CT检查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特异度、灵敏度及检出率。结果 69个良性甲状腺微小结节,甲状腺实质背景回声主要呈现斑片状低回声区,21个结节呈现高回声,43个结节内部回声分布均匀;在彩色多普勒特征表现为少许血流信号。13个恶性甲状腺微小结节甲状腺实质背景回声无明显变化,7个呈现网格状改变,20个恶性结节彩色多普勒特征为少许血供。良性甲状腺微小结节CT增强扫描中,31个结节呈现岛状强化改变,实性结节轻、中度强化,边缘存在不均匀强化环,恶性甲状腺微小结节内有坏死区,4例患者出现甲状腺器官组织浸润及淋巴结转移。高频彩色超声联合CT诊断甲状腺微小结节特异度、灵敏度及检出率分别为98.97%、97.95%、100%,明显高于单纯高频彩色超声及CT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超声联合CT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及检出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超声 CT 桥本氏甲状腺炎 甲状腺微小结节 良恶性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5
作者 陈晨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2-466,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入住我院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87例,转移淋巴结患者45例,未转移患者4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频彩色多普超声...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入住我院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87例,转移淋巴结患者45例,未转移患者4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频彩色多普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对高频彩色多普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转移性淋巴结皮质增厚程度显著高于未转移淋巴结,同时其L/S值较未转移淋巴结相比,显著降低;未转移淋巴结血流表现以门型(64.29%)为主,转移淋巴结血流表现以周围型(68.89%)为主(P<0.001);未转移淋巴结血流信号以2级(71.43%)为主,转移淋巴结血流信号以3级(71.11%)为主(P<0.001);未转移淋巴结超声造影以均匀强化(78.57%)为主,转移淋巴结以周围型或混合型强化(75.56%)为主(P<0.001);未转移淋巴结超声造影强化时间显著低于转移淋巴结者(P<0.001);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及约登指数等均高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或者超声造影单独诊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下ROC曲线下面积与单独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单独超声造影诊断下ROC曲线下面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乳腺癌 淋巴结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高频多普勒彩超在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6
6
作者 刘平贤 张浩 +1 位作者 杜新峰 高洁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11期1802-1805,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高频多普勒彩超(CDFI)在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收集其UE、CDFI检查结果,比较转移性淋巴结及非转移性淋巴结患者的UE评分、弹性应变率及CDFI征象...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高频多普勒彩超(CDFI)在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收集其UE、CDFI检查结果,比较转移性淋巴结及非转移性淋巴结患者的UE评分、弹性应变率及CDFI征象,并分析2种方法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种方法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及诊断价值。结果转移性淋巴结组的UE评分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组,弹性应变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组,转移性淋巴结组长短轴比<2、皮质厚度≥3 mm、腋窝异常低回声区等CDFI征象发生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组(P<0.05)。联合检查结果与病理性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0.779)高于UE(Kappa=0.519)、CDFI(Kappa=0.469);联合检查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及特异度高于CDFI(P<0.05);联合检查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值大于UE、CDFI单独检查(0.843 vs 0.764、0.743,P<0.05)。结论UE联合CDFI对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诊断准确度及特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高频多普勒彩超 早期浸润性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清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联合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5
7
作者 陈丽芬 赵璐 +1 位作者 陈佳琦 毛新武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探索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 153、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fragmentantigen21-1,CYFRA21-1)、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单独和联合检测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88例... 目的探索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 153、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fragmentantigen21-1,CYFRA21-1)、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单独和联合检测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88例乳腺癌患者、142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200例健康女性的CA153、CA125、CYFRA21-1的水平,对3组受试者行乳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结果乳腺癌组血清CA153、CA125、CYFRA21-1水平较乳腺良性病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项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40. 9%,特异度为93. 7%;乳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87. 5%,特异度为92. 3%;4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3. 2%,特异度为91. 5%;4项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AUC4项联合> AUC彩超> AUC3项血清标志物联合>AUCCA153> AUCCYFRA21-1> AUCCA125(P <0. 05)。结论单项血清CA153、CA125、CYFRA21-1检测对乳腺癌诊断价值不高,4项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对乳腺癌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糖类抗原153 糖类抗原125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 联合检测
原文传递
高频彩超、钼靶X线和乳腺MRI三者联合诊断早期乳腺癌 被引量:35
8
作者 陈玉敏 张江宇 +1 位作者 师锁江 崔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3期93-94,97,共3页
目的分析高频彩超、钼靶X线和乳腺MRI三种手段联用,在乳腺癌早诊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以2010年2月~2012年2月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断诊为早期乳腺癌的2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乳腺彩超、数字化钼靶照片及乳腺MRI检查,... 目的分析高频彩超、钼靶X线和乳腺MRI三种手段联用,在乳腺癌早诊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以2010年2月~2012年2月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断诊为早期乳腺癌的2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乳腺彩超、数字化钼靶照片及乳腺MRI检查,术前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高频彩超、数字化钼靶X线、乳腺MRI及三者联合检测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9.9%、84.4%、91.1%、95.1%。结论对临床可疑早期乳腺癌的患者应行高频彩超、数字化钼靶摄片联合乳腺MRI检查,可明显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超 数字化钼靶X线 乳腺MRI 早期乳腺癌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2
9
作者 胡璇 金艳萍 +1 位作者 李博 汪荣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糖原153(CA153)和糖原199(CA199)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同期收治的284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作为良...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糖原153(CA153)和糖原199(CA199)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同期收治的284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作为良性乳腺疾病组,同期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20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CA153和CA199水平,对3组受试者进行乳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比较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联合血清CA153+CA199与单独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单独血清CA153+CA199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结果乳腺癌组CA199及CA15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良性乳腺疾病组,良性乳腺疾病组CA199及CA15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独血清CA153+CA199检测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0.2%,特异性为87.4%;单独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测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6.2%,特异性为89.1%。血清CA153+CA199联合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测乳腺癌的敏感度为95.7%,特异性为96.1%,均显著高于单独血清CA153+CA199和单独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测乳腺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联合血清CA153、CA199检测乳腺癌可有效提高敏感度及特异性,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监测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糖类抗原199 糖类抗原153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
原文传递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李艳丽 朱晓旭 刘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101-103,107,共4页
目的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60例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腹部X线检查。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腹部X线检查诊断结果,以及2种检查诊断的灵敏... 目的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60例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腹部X线检查。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腹部X线检查诊断结果,以及2种检查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并对比不同检查所需时间及费用。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肠套叠中诊断符合率高于腹部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肠套叠临床检查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67%、96.67%,均高于腹部X的73.33%、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肠套叠临床检查诊断中所需时间高于腹部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查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肠套叠患儿中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效果显著,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利于患儿尽早接受对症治疗,避免疾病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临床诊断 X线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基于其灰阶声像及血流特征性分析 被引量:30
11
作者 刘海燕 郑慧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9期1551-1553,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与恶性乳腺肿瘤的灰阶声像及血流特征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5月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60例乳腺肿瘤患者,依据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组30例和良性组30...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与恶性乳腺肿瘤的灰阶声像及血流特征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5月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60例乳腺肿瘤患者,依据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组30例和良性组30例。对2组乳腺肿瘤的超声灰阶声像特征(肿瘤形态、边界、有无沙砾样钙化、纵/横比、后方回声),以及血流分级与频谱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①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的以下超声灰阶声像特征更为显著:肿瘤形态不规则(25/30 vs. 3/30)、边缘呈"毛刺"或"蟹足样"改变(23/30 vs. 5/30)、沙砾样改变(16/30 vs. 4/30)、纵/横比≥1(13/30 vs. 1/30)、后方回声衰减(11/30 vs. 2/30)等,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以下的血流特征更为显著:血流分布Ⅱ、Ⅲ级(26/30 vs. 4/30)、能测出血流频谱(27/30 vs. 10/30)、血流峰值流速≥20 cm/s(18/30 vs. 2/30)、血流阻力指数≥0.7(25/30 vs. 2/30),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及恶性乳腺肿瘤中的灰阶声像及血流特征方面,表现差异显著,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肿瘤 灰阶声像 血流频谱
原文传递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穿支血管在股前外侧皮瓣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2
作者 肖海涛 时莹瑜 +3 位作者 王怀胜 刘勇 张艳阁 岑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穿支血管在股前外侧(anterolateral thigh,ALT)皮瓣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7月,收治8例拟行ALT皮瓣修复手术的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21~46岁,平均34岁。其中头皮鳞状细胞癌... 目的探讨术前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穿支血管在股前外侧(anterolateral thigh,ALT)皮瓣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7月,收治8例拟行ALT皮瓣修复手术的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21~46岁,平均34岁。其中头皮鳞状细胞癌术后缺损2例,头皮撕脱伤2例,颈部外伤后皮肤软组织坏死1例,腹股沟区隆突性纤维肉瘤术后缺损1例,腹股沟区黑色素瘤术后缺损1例,面部凹陷畸形1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2 cm×7 cm~22 cm×18 cm。术前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血管,选取管径较粗、流速快、穿肌肉走行距离最短的穿支血管设计皮瓣,并将术前检测结果与术中观察情况进行比较。皮瓣切取范围为14 cm×9 cm~25 cm×20 cm。供区均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共发现皮瓣范围内穿支血管19支,术中证实穿支血管18支,准确率为94.7%。术中见穿支血管出肌点及肌肉内走行方向与术前检测基本一致。术后1例出现皮瓣下部分脂肪液化,经换药2周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结论 ALT皮瓣术前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并选取合适的穿支血管能有效提高皮瓣切取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股前外侧皮瓣 穿支皮瓣
原文传递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9
13
作者 董应梅 叶燕梅 +1 位作者 李海兰 刘晗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3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369个结节)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及对比良恶性结节征象。结果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灵...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369个结节)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及对比良恶性结节征象。结果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灵敏度为97.01%,特异度为95.59%,阳性预测值为98.98%,阴性预测值为87.84%;超声检查发现,良性结节形态多规则,边界清晰,伴有或不伴有声晕,横向生长,内部回声多为中等回声、高回声、囊性无回声,多数不伴有钙化,同恶性结节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流进行分析,301个良性结节中Ⅰ型血流134例,Ⅱ型血流123例,Ⅲ型血流35例,Ⅳ型血流9例,68个恶性结节中Ⅰ型血流11例,Ⅱ型血流9例,Ⅲ型血流32例,Ⅳ型血流16例,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声像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也存在交叉的共同表现,结节边缘成角、内部微钙化形成和颈部异常淋巴结肿大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滤泡状癌在声像上很相似,鉴别时需谨慎。对甲状腺结节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可提高结节良恶性诊断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临床首选的影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良性结节 甲状腺恶性结节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万文博 周玲莉 +2 位作者 王炎焱 李俊秀 唐杰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6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MRI)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观察组152例患者的304个腕关节及对照组50名健康者的100个腕...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MRI)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观察组152例患者的304个腕关节及对照组50名健康者的100个腕关节进行高频超声及MRI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对于RA腕关节早期病变的检出能力。结果:高频彩超对于RA患者腕关节滑膜炎、关节积液、肌腱腱鞘炎和骨侵蚀检出率分别为100%、67.76%、61.51%和39.14%。MRI的检出率分别为100%、69.41%、65.79%和56.58%。高频彩超与MRI对RA患者腕关节滑膜炎、关节积液和肌腱腱鞘炎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x2=0.191,x2=1.201;P>0.05),但对于骨侵蚀的检出率高频彩超明显低于MRI(x2=18.514,P<0.01)。RA患者的平均滑膜厚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8.59,P<0.05)。结论:高频彩超对RA患者腕关节早期病变的检出率与MRI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作为RA腕关节早期病变首选诊断方法,而对超声表现不典型的患者可进一步给予MRI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超 磁共振成像 类风湿性关节炎 腕关节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在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海璇 陈廷财 陈东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3期1952-1955,1959,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在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检查,以乳腺癌根治术后...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在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检查,以乳腺癌根治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6例患者中,转移性淋巴结52例(54.17%);MRI检查结果显示,转移淋巴结的长径、短径、皮质厚度,以及淋巴门消失、边缘不规则、周围脂肪间隙模糊、高DWI信号、不均匀强化比例均明显高于未转移淋巴结,ADC值明显低于未转移淋巴结(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转移淋巴结L/S<2、皮质厚度≥3mm、混合型或者周边性血流、2级+3级血流比例均明显高于未转移淋巴结(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升高。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MRI可有效提高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结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MRI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在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检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25
16
作者 黎晋宇 金明昱 +4 位作者 袁少英 吴琴芙 覃湛 唐文志 耿立果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71-373,378,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在精索静脉曲张(VC)不育症检查中的价值,并探讨不同超声分级的VC病人的精液指标变化。方法:选择124例不育且患左侧VC的男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41名健康育龄期男性作为对照组。采用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在精索静脉曲张(VC)不育症检查中的价值,并探讨不同超声分级的VC病人的精液指标变化。方法:选择124例不育且患左侧VC的男性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41名健康育龄期男性作为对照组。采用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精索静脉的最大内径(DR)以及Valsalva试验时最大内径(DV)、最大返流速度(Vmax)及返流持续时间(TR),记录睾丸体积;采用伟力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精液体积、精子浓度、活力及形态。结果:亚临床VC(SVC)、VCⅠ、VCⅡ、VCⅢ各组DR、DV、Vmax、T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VC、VCⅠ、VCⅡ、VCⅢ4组DR、DV、Vmax、TR逐渐升高,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VC、VCⅠ、VCⅡ、VCⅢ4组左侧睾丸体积逐渐减小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各组右侧睾丸也逐渐减小,仅VCⅡ组右侧睾丸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VC、VCⅠ、VCⅡ、VCⅢ4组精子浓度、精子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比、精子存活率及正常形态率均逐渐降低,且与对照组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可较客观地反映睾丸体积、精索静脉内径大小及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结合精液参数,对男性不育症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 不育 精液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常见急腹症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张富 周芳 谢学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常见急腹症中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炎,腹股沟嵌顿疝等超声表现,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在诊断小儿常见急腹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70例临床拟诊急腹症患儿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370例常见急腹症... 目的分析小儿常见急腹症中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炎,腹股沟嵌顿疝等超声表现,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在诊断小儿常见急腹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70例临床拟诊急腹症患儿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370例常见急腹症患儿中,急性阑尾炎149/157例(94.9%),肠套叠56/60例(93.3%),肠系膜淋巴结炎122/132例(92.4%),腹股沟嵌顿疝20/21例(95.2%),均有较典型声像图表现。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为诊断小儿常见急腹症提供更可靠依据,对临床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 诊断 小儿急腹症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3
18
作者 焦荣红 孙丽 +2 位作者 高洁 邹伟妍 王超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9期2914-2917,共4页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诊断及临床治疗策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11例临床诊断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血液透析患者,通过高频超声观察桡动脉、头静脉及瘘口处的二维结构...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诊断及临床治疗策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11例临床诊断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的血液透析患者,通过高频超声观察桡动脉、头静脉及瘘口处的二维结构及血流特征,分析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结果 在111例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患者中,发现狭窄50例(45.05%),其中头静脉狭窄34例,桡动脉狭窄8例,头静脉、桡动脉均存在狭窄1例;吻合口狭窄7例;血栓形成32例(28.83%),其中头静脉血栓20例(合并闭塞3例),瘘口处血栓9例,桡动脉血栓3例;狭窄合并血栓18例(16.21%);动脉瘤形成合并狭窄及血栓6例(5.41%),窃血综合征5例(4.50%),根据内瘘失功的时间及症状,结合超声报告,临床给予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病因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指导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挽救动静脉瘘功能,提高患者透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自体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失功 治疗策略
下载PDF
探讨高频彩超与低频彩超联用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艳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5期113-114,共2页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高频彩超与低频彩超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根据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来分析研究,患者术前接受高频彩超和低频彩超诊断,将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诊断对比,低频彩超的诊...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高频彩超与低频彩超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根据我院收治的1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来分析研究,患者术前接受高频彩超和低频彩超诊断,将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诊断对比,低频彩超的诊断符合率是56%、高频彩超的符合率是90%、高频联合低频彩超诊断符合率是98%,低频彩超诊断符合率比高频以及高频联合低频的符合率要低,联合诊断的符合率比高频符合率高,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阑尾壁厚和横径壁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小,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频彩超和低频彩超联合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比较高,临床符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超 低频彩超 急性阑尾炎
下载PDF
宫腔镜联合阴道高频彩超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20
作者 乔金凤 刘江华 华文文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1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阴道高频彩超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高频彩超、宫腔镜检查,以经穿刺或手术病理活检的结果为参考标准,作为对照组,并将行宫腔镜联合阴道高频彩超...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阴道高频彩超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高频彩超、宫腔镜检查,以经穿刺或手术病理活检的结果为参考标准,作为对照组,并将行宫腔镜联合阴道高频彩超诊断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行阴道高频彩超检查诊断的患者作为阴道高频彩超组。对比各组的诊断结果,并分析宫腔镜联合阴道高频彩超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率、阳性预测率。结果对照组与阴道高频彩超组的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率、阳性预测率均优于阴道高频彩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阴道高频彩超能够准确地对子宫内膜癌做出判断,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率以及阳性预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高频彩超 宫腔镜 子宫内膜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