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高频多普勒彩超(CDFI)在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收集其UE、CDFI检查结果,比较转移性淋巴结及非转移性淋巴结患者的UE评分、弹性应变率及CDFI征象...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高频多普勒彩超(CDFI)在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收集其UE、CDFI检查结果,比较转移性淋巴结及非转移性淋巴结患者的UE评分、弹性应变率及CDFI征象,并分析2种方法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种方法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及诊断价值。结果转移性淋巴结组的UE评分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组,弹性应变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组,转移性淋巴结组长短轴比<2、皮质厚度≥3 mm、腋窝异常低回声区等CDFI征象发生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组(P<0.05)。联合检查结果与病理性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0.779)高于UE(Kappa=0.519)、CDFI(Kappa=0.469);联合检查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及特异度高于CDFI(P<0.05);联合检查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值大于UE、CDFI单独检查(0.843 vs 0.764、0.743,P<0.05)。结论UE联合CDFI对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诊断准确度及特异度较高。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与恶性乳腺肿瘤的灰阶声像及血流特征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5月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60例乳腺肿瘤患者,依据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组30例和良性组30...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与恶性乳腺肿瘤的灰阶声像及血流特征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5月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60例乳腺肿瘤患者,依据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组30例和良性组30例。对2组乳腺肿瘤的超声灰阶声像特征(肿瘤形态、边界、有无沙砾样钙化、纵/横比、后方回声),以及血流分级与频谱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①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的以下超声灰阶声像特征更为显著:肿瘤形态不规则(25/30 vs. 3/30)、边缘呈"毛刺"或"蟹足样"改变(23/30 vs. 5/30)、沙砾样改变(16/30 vs. 4/30)、纵/横比≥1(13/30 vs. 1/30)、后方回声衰减(11/30 vs. 2/30)等,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以下的血流特征更为显著:血流分布Ⅱ、Ⅲ级(26/30 vs. 4/30)、能测出血流频谱(27/30 vs. 10/30)、血流峰值流速≥20 cm/s(18/30 vs. 2/30)、血流阻力指数≥0.7(25/30 vs. 2/30),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及恶性乳腺肿瘤中的灰阶声像及血流特征方面,表现差异显著,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高频多普勒彩超(CDFI)在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收集其UE、CDFI检查结果,比较转移性淋巴结及非转移性淋巴结患者的UE评分、弹性应变率及CDFI征象,并分析2种方法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种方法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及诊断价值。结果转移性淋巴结组的UE评分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组,弹性应变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组,转移性淋巴结组长短轴比<2、皮质厚度≥3 mm、腋窝异常低回声区等CDFI征象发生率高于非转移性淋巴结组(P<0.05)。联合检查结果与病理性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0.779)高于UE(Kappa=0.519)、CDFI(Kappa=0.469);联合检查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及特异度高于CDFI(P<0.05);联合检查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AUC值大于UE、CDFI单独检查(0.843 vs 0.764、0.743,P<0.05)。结论UE联合CDFI对早期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诊断准确度及特异度较高。
文摘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与恶性乳腺肿瘤的灰阶声像及血流特征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5月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60例乳腺肿瘤患者,依据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恶性组30例和良性组30例。对2组乳腺肿瘤的超声灰阶声像特征(肿瘤形态、边界、有无沙砾样钙化、纵/横比、后方回声),以及血流分级与频谱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①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的以下超声灰阶声像特征更为显著:肿瘤形态不规则(25/30 vs. 3/30)、边缘呈"毛刺"或"蟹足样"改变(23/30 vs. 5/30)、沙砾样改变(16/30 vs. 4/30)、纵/横比≥1(13/30 vs. 1/30)、后方回声衰减(11/30 vs. 2/30)等,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以下的血流特征更为显著:血流分布Ⅱ、Ⅲ级(26/30 vs. 4/30)、能测出血流频谱(27/30 vs. 10/30)、血流峰值流速≥20 cm/s(18/30 vs. 2/30)、血流阻力指数≥0.7(25/30 vs. 2/30),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良性及恶性乳腺肿瘤中的灰阶声像及血流特征方面,表现差异显著,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