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无损测试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杰 黎照 +3 位作者 杨渝南 唐洪宇 高进 沈豪炜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4期201-209,216,共10页
针对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冻融损伤机理和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利用5种可重复操作的无损检测法(电阻测试、声波测试、滴定测试、CT扫描、局部细观放大技术)对低应力循环荷载作用下冻融循环试验后的岩样进行检测,并对岩样的冻... 针对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冻融损伤机理和物理力学参数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利用5种可重复操作的无损检测法(电阻测试、声波测试、滴定测试、CT扫描、局部细观放大技术)对低应力循环荷载作用下冻融循环试验后的岩样进行检测,并对岩样的冻融劣化机理作出了分析,通过CT扫描得到岩样CT数值变化规律并发现冻融作用,找出了冻融后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岩样物理参数和动力力学参数对冻融作用的敏感性排序为:阻尼比(λ)>动泊松比(ud)>电阻率(ρ)>阻尼系数(C)>纵波波速(v)>浸润面积(S)>动弹性模量(Ed)>质量(m),由此可在定量检测砂岩的冻融程度时,按参数对冻融作用的敏感性排序选择优先检测的参数种类,以减少检测的工作量;经过定量比较分析,提出了无损测试中各种参数间的关联性,得出了质量、阻尼比、动泊松比、阻尼系数、纵波波速、动弹性模量两两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因此可通过一种参数的变化规律,预测另一种参数的变化趋势,在有限的试验条件、试验次数下,有效地精简所需试验的参数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冻融循环 冻融损伤 力学特性 无损检测技术 CT扫描 劣化度机理
下载PDF
冻融损伤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恢复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郑山锁 荣先亮 +1 位作者 张艺欣 董立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114,共6页
为研究冻融损伤钢筋混凝土(RC)剪力墙的滞回特性,通过试验回归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8榀冻融损伤RC剪力墙拟静力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冻融损伤参数与轴压比对极限功比指数和不同受力状态下RC剪力墙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建立了... 为研究冻融损伤钢筋混凝土(RC)剪力墙的滞回特性,通过试验回归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8榀冻融损伤RC剪力墙拟静力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冻融损伤参数与轴压比对极限功比指数和不同受力状态下RC剪力墙承载力及变形的影响,建立了冻融损伤RC剪力墙构件极限功比指数与骨架曲线特征点参数计算模型.考虑强度衰减、刚度退化以及捏缩效应,采用两折线模型表示滞回环卸载段刚度变化,建立了冻融损伤RC剪力墙构件恢复力模型,并与试验墙进行了模拟对比,从滞回曲线与累积滞回耗能两个方面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RC)剪力墙 恢复力模型 冻融损伤 拟静力试验 骨架曲线
原文传递
液态CO_(2)冻结时间对煤体孔隙结构的影响试验研究
3
作者 张慧峰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31,共5页
为促进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优化注液态CO_(2)冻融致裂煤层增透促进瓦斯抽采技术,以常村煤矿为研究背景,利用核磁共振、超声波检测等手段,分析了不同液态CO_(2)冻结时间下煤体孔隙结构的演化及损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冻融50 min后煤... 为促进低透气性煤层瓦斯抽采,优化注液态CO_(2)冻融致裂煤层增透促进瓦斯抽采技术,以常村煤矿为研究背景,利用核磁共振、超声波检测等手段,分析了不同液态CO_(2)冻结时间下煤体孔隙结构的演化及损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冻融50 min后煤样宏观裂隙变化逐渐明显;随着致裂时间的增加,煤体横波与纵波均逐渐降低,纵波和横波下降率范围分别为5.55%~34.33%、3.72%~17.44%;煤体中各尺寸孔隙逐渐发育,全孔T_(2)谱面积增长率从28.67%升至61.49%,煤体孔隙连通性加强,有利于提高煤体的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损伤 冻融时间 孔隙结构 超声波检测 核磁共振
下载PDF
杨树有效冻融伤害模型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成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7-54,共8页
【目的】2000年以来,辽宁省杨树遭受5次严重的越冬伤害,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构建有效冻融伤害模型,能够为杨树越冬伤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本文在阐明杨树越冬伤害机理并提出有效冻融伤害累积效应假说基础上,选择发生有效冻融... 【目的】2000年以来,辽宁省杨树遭受5次严重的越冬伤害,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构建有效冻融伤害模型,能够为杨树越冬伤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本文在阐明杨树越冬伤害机理并提出有效冻融伤害累积效应假说基础上,选择发生有效冻融的天数、发生有效冻融的日最低气温、树木健康指数和无霜期作为参数,构建杨树有效冻融伤害模型,并进行检验。【结果】黑杨派速生杨树对无霜期的最低要求天数是170 d。在抗寒锻炼期和脱锻炼期内,当日最低气温≤−3℃、日最高气温>0℃,且日较差≥12℃时,黑杨派速生杨树会发生有效冻融伤害。有效冻融伤害风险指数(RIO)越大,越冬伤害的风险越大。应用构建的模型绘制辽宁省黑杨派速生杨树越冬伤害风险评估图。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黑杨派速生杨树越冬伤害评估的准确率达到75%。【结论】杨树有效冻融伤害模型有较大实用价值,为辽宁省等省区的杨树越冬防、减寒灾打下基础,为中国北方地区杨树造林和营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模型 有效冻融 风险评估 越冬伤害
下载PDF
轴心受压古砖砌体裂缝发生发展规律 被引量:2
5
作者 汤永净 逯兴邦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53,共9页
裂缝是砌体结构损伤的直观表现.为研究古砖砌体结构受压状态下裂缝发生发展规律,对一批冻融循环后的古砖砌体试件进行抗压试验,获取了古砖砌体的荷载-变形和裂缝数据.提出砌体开裂荷载的确定方法,通过荷载-变形曲线、单条裂缝长度和裂... 裂缝是砌体结构损伤的直观表现.为研究古砖砌体结构受压状态下裂缝发生发展规律,对一批冻融循环后的古砖砌体试件进行抗压试验,获取了古砖砌体的荷载-变形和裂缝数据.提出砌体开裂荷载的确定方法,通过荷载-变形曲线、单条裂缝长度和裂缝发展趋势综合评判开裂荷载.建立了三折线模型,该模型能反映裂缝长度与荷载之间的关系.相比现代砌体试件,古砖砌体开裂早,裂缝发展快,平均开裂荷载为0.52fm(抗压强度);当应力达到约0.7fm时,裂缝上下贯通;当应力达到0.93fm时,砌体进入破坏阶段.提出用裂缝密度描述砌体损伤状态,得到了典型的古砖砌体裂缝密度发展规律,破坏时最终裂缝密度为8.7m/m^2.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试验数据表明,裂缝密度是一种稳定性较好的指标,具有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砖砌体 抗压试验 冻融损伤 开裂荷载 裂缝长度 裂缝密度
下载PDF
基于光学法的BFCC冻融后孔结构参数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晓雁 吴学锋 张淑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9-72,共4页
基于光学测孔法,采用Rapid Air457硬化混凝土气孔结构分析仪测定不同冻融介质、不同冻融次数玄武岩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Basalt Fiber Cement Composites,BFCC)含气量、气泡间距系数、气泡比表面积、气泡平均弦长等孔结构参数,并计算气... 基于光学测孔法,采用Rapid Air457硬化混凝土气孔结构分析仪测定不同冻融介质、不同冻融次数玄武岩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Basalt Fiber Cement Composites,BFCC)含气量、气泡间距系数、气泡比表面积、气泡平均弦长等孔结构参数,并计算气泡分布分形维数。结果表明:(1)冻融次数小于200次时,BFCC气泡分布分形维数逐渐增大,相应的含气量减小,气泡间距系数减小,气泡比表面积增大,气泡平均弦长减小,说明分形维数可用于综合评价BFCC的孔结构参数变化规律。继续增加冻融次数,分形维数及孔结构参数变化与冻融200次之前呈现出相反的趋势。(2)冻融前期(冻融0~200次)虽然会对BFCC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但这部分冻融损伤在冻融前期并不显现,冻融后期(冻融次数大于200次)BFCC基体内部冻融损伤开始逐渐显现。(3)气泡分布分形维数及孔结构参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冻融循环过程中BFCC孔结构动态演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孔法 孔结构参数 分形维数 冻融损伤
下载PDF
杨树越冬死亡的有效冻融伤害累积效应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成超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7,共6页
为了阐明杨树越冬死亡机制,根据5a田间定位观测结果,分析杨树越冬死亡、树干破腹与温度及光照的关系。采用室内控制试验的方法,研究低温和冻融循环对不同杨树无性系萌芽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并非越冬死亡的充分条件,负... 为了阐明杨树越冬死亡机制,根据5a田间定位观测结果,分析杨树越冬死亡、树干破腹与温度及光照的关系。采用室内控制试验的方法,研究低温和冻融循环对不同杨树无性系萌芽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并非越冬死亡的充分条件,负积温与杨树越冬死亡无明确因果关系。冻融循环比持续低温对杨树造成的伤害更大。抗寒性不同的无性系耐冻融循环的能力不同。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杨树萌芽率逐渐降低。抗寒性较强的无性系相对电导率低。提出与杨树越冬死亡相关的抗冻度、有效冻融和抗冻融度3个概念及有效冻融伤害累积效应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越冬死亡 机理 有效冻融 抗冻融度 冻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