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30年代林庚诗歌的精神世界 |
孙玉石
|
《中国诗歌研究》
|
2002 |
6
|
|
2
|
与新诗合法性有关:论新诗的技艺发明 |
雷武铃
|
《江汉学术》
|
2013 |
8
|
|
3
|
诗体之争与诗体重建——“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热点话题论争综述 |
王珂
陈卫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4
|
中国自由诗体的特征、韵律规范及百年流变 |
许霆
|
《江汉学术》
|
2015 |
5
|
|
5
|
精深的冯至与博大的艾青——中国现代诗两大家叙论 |
解志熙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6
|
1917~1927:中国现代诗学理论的崛起 |
刘进才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7
|
论周作人《老虎桥杂诗》——从白话诗到杂诗之路 |
小川利康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
3
|
|
8
|
林庚自然诗理念的生成与意义 |
张桃洲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9
|
影响与创造:新文化运动以来惠特曼《草叶集》在中国的译介 |
谢志超
贾佳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
2019 |
4
|
|
10
|
论法国现代诗歌对中国新诗诗体建设的影响 |
王珂
代绪宇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11
|
“人与自然”的歌唱者——现代自由诗先驱沃特·惠特曼新评 |
原一川
吴建西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
4
|
|
12
|
伦理的余数与全等:苏利文与格雷厄姆的两种元现代自由体诗 |
桑翠林
|
《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瓦隆》杂志与象征主义自由诗运动的重塑 |
李国辉
|
《台州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4
|
有体与无体:中西方自由诗的本质差异 |
王珂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5
|
白话诗·自由诗·现代汉诗——从三次命名看中国新诗的生成 |
唐莉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6
|
早期新诗选本的诗体辨析 |
游迎亚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7
|
自由诗规则和局限的理性反思 |
李国辉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5 |
2
|
|
18
|
惠特曼诗歌艺术特色分析 |
罗眉媚
|
《娄底师专学报》
|
2003 |
2
|
|
19
|
浅析惠特曼诗歌的艺术风格 |
殷召荣
|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2 |
3
|
|
20
|
内在律:新诗艺术成就的核心 |
吕家乡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