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虚拟手术及数字化手术导板在腓骨肌皮瓣重建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附17例报告
被引量:
1
1
作者
曾威
姚麟
+1 位作者
郭萌萌
邓璋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386-390,共5页
目的:探讨虚拟手术及基于模拟结果形成的数字化手术导板在腓骨肌皮瓣重建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8月间梅州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下颌骨节段切除并同期行腓骨肌皮瓣修复的17例下颌骨肿瘤患者,将患者...
目的:探讨虚拟手术及基于模拟结果形成的数字化手术导板在腓骨肌皮瓣重建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8月间梅州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下颌骨节段切除并同期行腓骨肌皮瓣修复的17例下颌骨肿瘤患者,将患者分为研究组(数字化导板手术组,11例)及对照组(常规手术组,6例)。其中,研究组通过Proplan CMF软件(Materialise公司,比利时)模拟手术过程,并基于模拟结果通过Mimics软件(Materialise公司,比利时)设计手术导板,并将其打印成形以指导手术过程;对照组按常规流程进行手术。对比2组腓骨塑形时间、皮瓣缺血时间、皮瓣成活情况、术后咬合关系、开口度及面部外形的情况。利用Mimics软件测量研究组中实际手术结果与虚拟手术结果的位置误差。结果:研究组11例和对照组6例的皮瓣均成活。研究组下颌骨的切除、重建及骨肌皮瓣的切取均在模型和导板的辅助下顺利完成。研究组腓骨塑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腓骨瓣平均缺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开口度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际手术结果与模拟手术结果对比,颌骨位置的平均误差约为1.5 mm。结论:虚拟手术及基于模拟结果生成的数字化手术导板能更好地指导腓骨肌游离皮瓣重建下颌骨缺损手术的进行,节省腓骨塑形时间,减少腓骨瓣的缺血时间,有利于皮瓣成活,术后面型、开口度及咬合关系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手术
数字化导板
下颌骨缺损
腓骨肌游离皮瓣
修复重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2
作者
洪劲超
丘仿松
+1 位作者
郑军
谢远鸿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6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5-12月收住的64例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游离腓骨(肌...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5-12月收住的64例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手术,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患者咬合情况、外形恢复情况、愈合情况以及皮瓣存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手术对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患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实用价值,可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手术
放射性下颌骨坏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手术及数字化手术导板在腓骨肌皮瓣重建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附17例报告
被引量:
1
1
作者
曾威
姚麟
郭萌萌
邓璋
机构
梅州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出处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386-390,共5页
基金
梅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190102122051676)。
文摘
目的:探讨虚拟手术及基于模拟结果形成的数字化手术导板在腓骨肌皮瓣重建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8月间梅州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下颌骨节段切除并同期行腓骨肌皮瓣修复的17例下颌骨肿瘤患者,将患者分为研究组(数字化导板手术组,11例)及对照组(常规手术组,6例)。其中,研究组通过Proplan CMF软件(Materialise公司,比利时)模拟手术过程,并基于模拟结果通过Mimics软件(Materialise公司,比利时)设计手术导板,并将其打印成形以指导手术过程;对照组按常规流程进行手术。对比2组腓骨塑形时间、皮瓣缺血时间、皮瓣成活情况、术后咬合关系、开口度及面部外形的情况。利用Mimics软件测量研究组中实际手术结果与虚拟手术结果的位置误差。结果:研究组11例和对照组6例的皮瓣均成活。研究组下颌骨的切除、重建及骨肌皮瓣的切取均在模型和导板的辅助下顺利完成。研究组腓骨塑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腓骨瓣平均缺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开口度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际手术结果与模拟手术结果对比,颌骨位置的平均误差约为1.5 mm。结论:虚拟手术及基于模拟结果生成的数字化手术导板能更好地指导腓骨肌游离皮瓣重建下颌骨缺损手术的进行,节省腓骨塑形时间,减少腓骨瓣的缺血时间,有利于皮瓣成活,术后面型、开口度及咬合关系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虚拟手术
数字化导板
下颌骨缺损
腓骨肌游离皮瓣
修复重建
Keywords
virtual
operation
digital
splint
reconstruction
of
mandibular
defect
free
fibula
musculocutaneous
flap
repair
and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R78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2
作者
洪劲超
丘仿松
郑军
谢远鸿
机构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
出处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6期1-4,共4页
基金
广东省江门市医疗卫生领域科技计划项目(2017A2063)
文摘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5-12月收住的64例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手术,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患者咬合情况、外形恢复情况、愈合情况以及皮瓣存活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手术对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患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实用价值,可临床推广。
关键词
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手术
放射性下颌骨坏死
Keywords
free
fibula
(
musculocutaneous
)
flap
reconstruction
Radiochemic
mandibular
necrosis
分类号
R782.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虚拟手术及数字化手术导板在腓骨肌皮瓣重建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附17例报告
曾威
姚麟
郭萌萌
邓璋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洪劲超
丘仿松
郑军
谢远鸿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