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离腓骨瓣移植术前常规下肢血管造影的必要性探讨 被引量:23
1
作者 毛驰 蔡志刚 +2 位作者 彭歆 柳登高 俞光岩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7,T002,共4页
目的 探讨游离腓骨瓣移植术前常规下肢血管造影的必要性。方法 对游离腓骨瓣移植术前行常规下肢血管造影的 49例和 40例未行常规血管造影的患者作回顾性研究 ,根据术前下肢血管的物理检查和血管造影两种方法的结果 ,结合游离腓骨瓣术... 目的 探讨游离腓骨瓣移植术前常规下肢血管造影的必要性。方法 对游离腓骨瓣移植术前行常规下肢血管造影的 49例和 40例未行常规血管造影的患者作回顾性研究 ,根据术前下肢血管的物理检查和血管造影两种方法的结果 ,结合游离腓骨瓣术中所见情况 ,分析下肢血管的变异情况 ,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在游离腓骨瓣移植术中的意义。结果  49例行常规血管造影的患者中 ,2例因血管变异而改用其他修复方法 ,其余 47例中 ,46例完成腓骨瓣移植 ,1例因术中发现腓静脉病变而放弃。 40例未行血管造影的患者中 ,39例完成腓骨瓣移植 ,1例因术中发现腓静脉病变而放弃手术。全部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下肢缺血症状。结论 游离腓骨瓣术前的常规下肢血管造影并无必要 ,血管造影仅适用于下肢血管临床检查有异常者、下肢有严重外伤史者和周围血管病变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外科 血管造影术 游离腓骨瓣 骨骼移植
原文传递
运用腓骨组织瓣修复下颌骨缺损 被引量:9
2
作者 徐剑波 刘胄 +1 位作者 陈峰 董翠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2-274,共3页
对6例患者用腓骨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采取血管吻合、坚固内固定方法恢复下颌骨形态及完整性。其中3例患者为单纯腓骨瓣移植,3例患者为携带肌皮瓣或皮瓣的腓骨瓣移植。6例患者平均随访6月~2年,成功率为100%。4例患者可正常进... 对6例患者用腓骨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采取血管吻合、坚固内固定方法恢复下颌骨形态及完整性。其中3例患者为单纯腓骨瓣移植,3例患者为携带肌皮瓣或皮瓣的腓骨瓣移植。6例患者平均随访6月~2年,成功率为100%。4例患者可正常进食,2例患者可进软食。5/6的患者面部外形的恢复达满意或较为满意。所有患者均能正常行走,无1例出现踝关节不稳定。带血管蒂的游离腓骨组织瓣具有其它自体骨组织瓣不可比拟的优点,是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最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重建 游离移植 腓骨瓣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顾章愉 竺涵光 +5 位作者 余优成 毕玮 王备建 顾建英 叶为民 陈敏洁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研究超声检测技术在腓骨肌 (皮 )瓣修复下颌骨缺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9例腓骨肌 (皮 )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病例 ,术前彩超检查以确定腓动脉是否单独存在 ,带皮瓣修复者 ,将腓动脉皮支体表定位。单纯腓骨瓣转移者 ,术后超声多普... 目的 研究超声检测技术在腓骨肌 (皮 )瓣修复下颌骨缺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9例腓骨肌 (皮 )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病例 ,术前彩超检查以确定腓动脉是否单独存在 ,带皮瓣修复者 ,将腓动脉皮支体表定位。单纯腓骨瓣转移者 ,术后超声多普勒听诊仪检测移植瓣动脉的血流情况。结果  9例腓动脉均单独存在 ,术后腓骨瓣及所带皮瓣全部存活。彩超检查确定腓动脉皮支的位置及数量 ,便于所带皮瓣的术前设计和术中操作 ;超声多普勒听诊检查结果准确地反映了移植瓣动脉的血流状态。结论 超声检查在腓骨肌 (皮 )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前观察腓血管的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腓骨瓣 下颌骨 修复
下载PDF
Multi-Segmental Osteocutaneous Free Fibula Flap for Three-Dimensional Post-Traumatic Thumb and Wrist Reconstruction
4
作者 Jack D. Sudduth Shireen Dogar +1 位作者 Narges L. Horriat Marc E. Walker 《Modern Plastic Surgery》 2023年第1期23-31,共9页
Thumb reconstruction following a traumatic injury challenge depends on the extent of the injury. Ideally, reconstruction should restore thumb length and position and retain thumb stability, mobility, and strength, whi... Thumb reconstruction following a traumatic injury challenge depends on the extent of the injury. Ideally, reconstruction should restore thumb length and position and retain thumb stability, mobility, and strength, while preserving sensation and aesthetics. Achieving these outcomes can be especially challenging in severe cases of soft tissue and bony loss. The authors present a case of a 20-year-old right-hand dominant female involved in a motor vehicle accident who sustained severe crush injuries and burns to her right hand. Her injuries included soft tissue and bony defects extending from the thumb to the distal radius, namely avulsion of the thumb and significant loss of the distal radial and carpal column, resulting in severe wrist instability. We employed a three-segment vascularized osteocutaneous fibula flap to reconstruct the thumb and wrist to restore bony construct, carpal support, and soft tissue coverage. Thumb motion could not be achieved, but this technique offered a sensate, functional post for opposition and the appearance of an anatomic hand. Because of this surgery, the patient was enabled to graduate from college and pursue full-time employment. The authors hope that this report will add to the fund of knowledge and surgeon armamentarium for similar devastating injuries demanding thumb and wrist re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umb Reconstruction Wrist Reconstruction Microvascular Reconstruction free fibula flap Thumb Amputation
下载PDF
游离腓骨瓣术后术肢康复训练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悦 彭歆 +3 位作者 张芳 李楠 崔洁 赵春燕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3-366,共4页
目的评价游离腓骨瓣术后患者下肢康复训练的效果,为该术后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59例游离腓骨瓣手术患者分为干预组(A组=28例)和对照组(B组=31例),A组接受系统下肢康复训练,B组无系统下肢康复训练,A、B组分别于... 目的评价游离腓骨瓣术后患者下肢康复训练的效果,为该术后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59例游离腓骨瓣手术患者分为干预组(A组=28例)和对照组(B组=31例),A组接受系统下肢康复训练,B组无系统下肢康复训练,A、B组分别于手术前、术后2周、1~6个月,应用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系统进行主观评价,通过测量踝关节肿胀、内翻、外展、跖屈、背屈角度、躅趾肌力和抗阻力量进行客观评价。结果①术后3个月时,A组术侧踝关节肿胀发生率(61%)明显低于对照组(84%)(P〈0.05);②术后6个月时,踝关节内翻评分(B组17.80±7.90、A组19.10±8.05)和外展(B组8.90±3.03、A组11.25±3.99),以及跨趾肌力评分(B组4.77±0.61、A组4.96±0.18)和躅趾抗阻力量评分(B组3.96±0.97、A组4.62±0.64),各项评分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5);③术后6个月时,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系统中,在自我感受评分(B组4.5±0.5、A组4.5±0.1)、行走能力评分(B组4.5±0.5、A组4.9±0.3)和总分(B组27.5±1.4、A组28.2±1.1)方面,A组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对游离腓骨瓣术后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医护 康复 游离腓骨瓣
原文传递
血管化腓骨瓣修复涉及髁突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韬 毛驰 +5 位作者 彭歆 俞光岩 郭传瑸 黄敏娴 陈永宁 赵继志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对累及髁突的不同类型下颌骨缺损采用游离腓骨瓣修复的方法、经验进行总结。方法:2001年10月-2004年10月,53例累及下颌升支上部的颌骨良性病损,行下颌骨切除后采用游离腓骨瓣进行下颌骨重建,分别采用了腓骨代替髁突法(30例)、游离... 目的:对累及髁突的不同类型下颌骨缺损采用游离腓骨瓣修复的方法、经验进行总结。方法:2001年10月-2004年10月,53例累及下颌升支上部的颌骨良性病损,行下颌骨切除后采用游离腓骨瓣进行下颌骨重建,分别采用了腓骨代替髁突法(30例)、游离髁突法(7例)及保留髁突法(16例)3种方法进行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分析总结临床方法经验,并对患者术后外形和功能进行临床评价。结果:本组血管化游离腓骨瓣移植成活率98.1%(52/53);41例患者术后随访,进行了临床检查及外形、功能评价,经Fisher检验,腓骨替代髁突组、游离髁突组及保留髁突组患者在术后外形和进食、语音功能上无显著差别。结论:3种不同髁突处理方法进行游离腓骨瓣下颌骨缺损重建,在临床上实用可行,可依据患者病损的具体情况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骨瓣 下颌骨重建 髁突重建
下载PDF
游离腓骨肌皮瓣及CT血管造影技术在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功能性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魏海刚 李蜀光 +1 位作者 魏人前 陈玉婷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248-1250,共3页
目的:评估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功能性重建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及术前增强CT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口腔癌患者8例,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一期修复下颌骨及周围软组织缺损,血管吻合采用端端吻合法,分析腓骨肌皮瓣的设计、大小、修... 目的:评估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功能性重建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及术前增强CT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口腔癌患者8例,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一期修复下颌骨及周围软组织缺损,血管吻合采用端端吻合法,分析腓骨肌皮瓣的设计、大小、修复部位和存活情况等。术前行供瓣区增强CT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排查腓骨肌皮瓣血管变异。结果:1例牙龈癌患者存在腓动脉与胫后动脉共干,改用其他肌皮瓣修复;余7例游离腓骨肌皮瓣全部成活,均携带1块皮岛,皮岛6cm×2cm^10.0cm×3.5cm,用于口内软组织缺损修复。术后语音功能基本正常,面部外形、功能及咬合关系良好。下肢功能在术后2周~2个月恢复正常。结论:术前CTA检查对游离腓骨肌皮瓣的供区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游离腓骨肌皮瓣的骨量充足,具有骨膜和骨髓双重血供,抗感染能力强。可根据需要做截骨塑形从而更加准确地恢复颌骨牙槽突形态,腓骨的高度和宽度以及皮质骨的厚度也十分适合牙种植体的植入。游离腓骨瓣的皮岛还可作为术后血供的观察窗,是能够同时兼顾颌骨缺损及周围软组织缺损功能修复重建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腓骨肌皮瓣 颌骨缺损 软组织缺损 功能重建 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唇鳞癌诊治分析(附23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倪松 朱一鸣 +1 位作者 王健 刘绍严 《中国医刊》 CAS 2015年第1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唇鳞癌的诊治。方法本文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23例唇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患者均行外科扩大切除术,8例切除原发灶后直接拉拢缝合,10例行Abbe瓣修复,2例行Abbe瓣+Bernard瓣修复,1例行K... 目的探讨唇鳞癌的诊治。方法本文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23例唇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患者均行外科扩大切除术,8例切除原发灶后直接拉拢缝合,10例行Abbe瓣修复,2例行Abbe瓣+Bernard瓣修复,1例行Karapandzic瓣修复,1例行游离前臂皮瓣修复,1例行游离腓骨+Karapandzic瓣修复,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23例患者均Ⅰ期恢复,2例死于疾病复发,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1.1%。结论唇鳞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术后有较长的生存期,因此应当选择合适的修复手段尽可能恢复患者的外形及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鳞癌 修复 游离前臂皮瓣 游离腓骨皮瓣
下载PDF
腓骨皮瓣术后供区并发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喆刚 曾晖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33-36,共4页
游离腓骨皮瓣手术是重要的伴有骨缺损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手段,但供区并发症问题值得关注。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表现有肿胀、疼痛、活动障碍等,必须高度警惕,如果出现亚临床筋膜室综合征表现时,需及时进行减压处理,并运用清创、二期缝合... 游离腓骨皮瓣手术是重要的伴有骨缺损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手段,但供区并发症问题值得关注。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表现有肿胀、疼痛、活动障碍等,必须高度警惕,如果出现亚临床筋膜室综合征表现时,需及时进行减压处理,并运用清创、二期缝合、植皮及皮瓣移植等手段积极救治。对于运动功能障碍,踝关节不稳定等远期并发症需以预防为主,优化供区切取和闭合方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积极处理,加强术后功能康复训练。对于拇趾屈曲挛缩等并发症可以采用肌腱松解延长等功能重建手术进行有效治疗。近年来,腓骨肌肉感觉检查、行走步态测试、光学分析、腿部功能的电生理分析等用于客观评价肢体功能障碍的量化标准均有报道,临床上又以踝关节外侧不稳定评分系统、Enneking下肢功能评价量表较为常用。本文就游离腓骨皮瓣术后常见供区并发症的病因、预防处理方法及后期功能训练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骨皮瓣术 供区并发症 修复手段 骨筋膜室综合征
下载PDF
数字化导板技术在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效果评价及其Meta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圣敏 曹长红 +2 位作者 韩小虎 谈万业 刘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94-99,共6页
目的:评价在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中应用数字化导板技术的效果。方法:结合临床数据及Meta分析共同评价数字化导板技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优势。结果:数字化导板技术可显著降低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减少术前术后髁顶点、下颌角... 目的:评价在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中应用数字化导板技术的效果。方法:结合临床数据及Meta分析共同评价数字化导板技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优势。结果:数字化导板技术可显著降低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减少术前术后髁顶点、下颌角及颏点位移,改善张口度,在美观、发音及咀嚼术后满意度方面两种术式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数字化导板技术可提升手术效率,实现下颌骨重建的精准治疗,改善张口度,在术后满意度方面和传统术式比较两者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下颌骨重建 META分析 游离腓骨瓣
下载PDF
个性化重建板辅助游离腓骨重建上颌骨半侧缺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诚 张琳梅 +4 位作者 任文豪 高岭 李少明 程政 郅克谦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5-460,共6页
目的:利用CAD/CAM以及3D打印技术体外辅助游离腓骨瓣重建上颌骨半侧缺损。方法:利用CAD/CAM建立游离腓骨瓣重建上颌骨半侧缺损的三维模型,设计个性化重建板、截骨导板辅助重建完成,通过3D打印技术生成术前模型、截骨导板以及重建板,模... 目的:利用CAD/CAM以及3D打印技术体外辅助游离腓骨瓣重建上颌骨半侧缺损。方法:利用CAD/CAM建立游离腓骨瓣重建上颌骨半侧缺损的三维模型,设计个性化重建板、截骨导板辅助重建完成,通过3D打印技术生成术前模型、截骨导板以及重建板,模型外科模拟手术。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快速建立了3段式游离腓骨重建上颌骨缺损的数字化模型,并设计生成原发灶截骨导板和重建辅助个性化重建板。定点测量显示,模型外科模拟重建精度与计算机模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优化设计的辅助措施和个性化重建板可以增加游离腓骨重建上颌骨缺损的准确性,有助于临床上精确外科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缺损 游离腓骨瓣 3D打印 CAD/CAM
下载PDF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骨肌瓣修复下颌骨缺损 被引量:2
12
作者 耿中利 马斌林 +1 位作者 李洪涛 阿力比亚体.艾尼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骨肌瓣同期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2007年8月采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骨肌瓣同期修复下颌骨缺损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此法的优点及注意事项。结果:全部游离腓骨骨肌瓣...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骨肌瓣同期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2007年8月采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骨肌瓣同期修复下颌骨缺损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此法的优点及注意事项。结果:全部游离腓骨骨肌瓣均获成活,所有患者下颌骨形状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腓骨骨肌瓣具有血供恒定、成活率高、可塑性强、骨量充足等优点,骨质硬,承受咀嚼压力较好,是理想的下颌骨重建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骨骨肌瓣 移植 下颌骨缺损 下颌骨重建
下载PDF
腓骨瓣结合下颌重建钛板在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晓红 胡小华 黄桂林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评估游离腓骨瓣结合下颌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科2004年10月至2005年5月应用下颌重建钛板塑形、腓骨瓣游离移植作下颌骨缺损一期修复的患者3例,对咬合关系、面部形态的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等进行评价。结果3例... 目的评估游离腓骨瓣结合下颌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科2004年10月至2005年5月应用下颌重建钛板塑形、腓骨瓣游离移植作下颌骨缺损一期修复的患者3例,对咬合关系、面部形态的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等进行评价。结果3例患者颌关系均在短期内得到恢复,面形恢复满意,术区、供区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下颌重建钛板与腓骨瓣相结合可以互补优缺点,系下颌骨缺损的理想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游离腓骨瓣 下颌重建钛板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显微骨修复外科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孔旭 梁久龙 +4 位作者 金元 何景涛 马书丹 刘双阳 陶凯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显微外科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8例骨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修复缺损区。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常规进行CT扫描,制作3D打印模型。同时,根据术前设计的截骨量和截骨角度,制作截骨导板;术中根据手术导板进...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显微外科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8例骨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修复缺损区。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常规进行CT扫描,制作3D打印模型。同时,根据术前设计的截骨量和截骨角度,制作截骨导板;术中根据手术导板进行骨块切取、分块和组合,并移植于缺损区行坚强内固定;同时记录手术时间和失血量,评价截骨块与受区的匹配度。术后对患者疗效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3个月,平均8.5个月,骨瓣均愈合良好。手术时间4~8 h,平均6.5 h。结论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3个月,平均8.5个月,骨瓣均愈合良好。手术时间4~8 h,平均6.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3D打印 手术导板 游离腓骨瓣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数字化设计游离腓骨瓣重建下颌骨缺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悦 郭蕴 +4 位作者 李建成 刘亮 杨东昆 陈默 胡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92-1898,共7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法评价术前数字化设计辅助游离腓骨瓣重建不同类型下颌骨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下颌骨缺损行游离腓骨瓣重建的病例,所有患者均为术后1年且无肿瘤复发。按术前是否行数字化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法评价术前数字化设计辅助游离腓骨瓣重建不同类型下颌骨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下颌骨缺损行游离腓骨瓣重建的病例,所有患者均为术后1年且无肿瘤复发。按术前是否行数字化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HCL分类法将下颌骨缺损分为H、L、LCL型缺损,其中实验组H型缺损8例,L型缺损9例,LCL型缺损7例;对照组H型缺损5例,L型缺损10例,LCL型缺损9例。追踪随访两组患者,获得腓骨重建后的下颌骨CT,采用Mimics、Geomagic、Solidworks、Ansys等软件构建出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模型设置约束及载荷条件,得出应力分布结果,采用SPSS23.0软件对两组的应力分布相关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游离腓骨瓣重建下颌骨缺损后应力主要集中在双侧髁突颈部、下颌升支前后缘及腓骨后端与下颌骨连接处,下颌骨缺损越多,健侧髁突的应力越大。L型缺损中实验组健、患侧髁突颈、移植腓骨最大应力值均小于对照组,而健侧下颌角应力值较对照组有所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CL型缺损中实验组健侧髁突颈较对照组最大应力值小,在患侧髁状突区、双侧下颌角区及腓骨区均较对照组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设计辅助游离腓骨瓣重建下颌骨缺损,提高了下颌骨重建精确性,达到了均匀下颌骨应力分布的效果,为下颌骨修复重建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设计 下颌骨缺损 游离腓骨瓣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颌面部巨大成釉细胞瘤切除后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1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军 陈海薇 +3 位作者 关红丹 韩晓雪 李振宁 孙长伏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54-256,共3页
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是一种常见的牙源性上皮性肿瘤,占所有颌骨肿瘤的14%,并且是发展中国家最普遍的牙源性肿瘤[1]。该疾病多发生于成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好发部位为下颌磨牙区和下颌升支部,其次为上颌骨,偶见于胫骨或脑垂体内... 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是一种常见的牙源性上皮性肿瘤,占所有颌骨肿瘤的14%,并且是发展中国家最普遍的牙源性肿瘤[1]。该疾病多发生于成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好发部位为下颌磨牙区和下颌升支部,其次为上颌骨,偶见于胫骨或脑垂体内。患者早期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后期往往表现为无痛性的颌骨膨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游离腓骨瓣 种植体
原文传递
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的术后效果评估
17
作者 康泽标 买晓雪 +1 位作者 王鑫 谢富强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9-196,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标准化、可重复、简易的数字化评估方法,精确评估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术后效果。方法通过对20例因肿瘤致下颌骨缺损后行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手术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在Mimics Research 21.0及3-matic Resea... 目的建立一种标准化、可重复、简易的数字化评估方法,精确评估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术后效果。方法通过对20例因肿瘤致下颌骨缺损后行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手术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在Mimics Research 21.0及3-matic Research 13.0软件辅助下对重建术前与术后冠状向、矢状向与轴向下颌角进行测量分析,评估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术后效果。结果在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的20例患者中,术前健侧和患侧冠状下颌角、轴向下颌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下颌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健侧和患侧冠状、矢状、轴向下颌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健侧和患侧冠状、矢状、轴向下颌角差值的绝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类缺损术前健侧和患侧矢状下颌角、术后健侧和患侧轴向下颌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类缺损术前与术后健侧和患侧三维下颌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类缺损术前与术后健侧和患侧矢状、冠状下颌角差值的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类缺损术前与术后健侧和患侧三维下颌角差值的绝对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游离腓骨下颌骨重建对于肿瘤造成的三维方向的颌骨畸形均有显著的改善,能有效恢复下颌骨解剖结构的精确对称,应用本研究的评估方法能精确地评估下颌骨重建术后效果,为术前的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重建 计算机辅助手术 精确度 游离腓骨皮瓣
下载PDF
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伴大段胫骨缺损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运增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8期163-166,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伴大段胫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06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小腿皮肤软组织伴大段胫骨缺损的患者20例,均采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伴大段胫骨缺损治疗,通过随访观察其... 目的观察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伴大段胫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06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小腿皮肤软组织伴大段胫骨缺损的患者20例,均采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伴大段胫骨缺损治疗,通过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皮瓣均成活,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提示骨折达到临床愈合,6个月所植入的腓骨与受区胫骨骨性愈合并拆除外固定支架,术后12~18个月复查X线示移植的腓骨增粗接近胫骨形态,骨折线消失,并予以拆除内固定物。患者患肢外观较好,行走及负重功能恢复较佳,能够从事相应的轻体力活动。结论游离腓骨肌皮瓣具有血运好,无需爬行替代过程,与主骨愈合快,有利于患侧肢体功能早期恢复等优点,是临床用于治疗皮肤软组织伴大段胫骨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腓骨肌皮瓣 修复 小腿皮肤软组织伴大段胫骨缺损
下载PDF
自控静脉镇痛在口腔颌面肿瘤游离腓骨瓣修复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苗利萍 马伟英 +1 位作者 吴毅 张蓉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344-346,350,共4页
目的:探讨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在口腔颌面肿瘤游离腓骨瓣修复术(free fibula flap,FFF)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行FFF手术患者86例,根据术后是否行PCIA分为对照组和PCIA组,... 目的:探讨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在口腔颌面肿瘤游离腓骨瓣修复术(free fibula flap,FFF)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行FFF手术患者86例,根据术后是否行PCIA分为对照组和PCIA组,每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呕吐、术后皮瓣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结果:PCIA组术后第一天及第二天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CIA组术后第一天、第二天VAS评分,术后第一天Ramsay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A在口腔颌面肿瘤FFF中的应用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控静脉镇痛 游离腓骨瓣 口腔癌
下载PDF
自体游离腓骨肌皮岛修复下颌骨大面积软硬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阿不都克力木江.买买提 麦麦提阿卜拉.图尔荪托合提 +2 位作者 阿地力江.赛买提 胡尔曼.巴合提别克 阿地力.莫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889-892,共4页
目的:研究下颌骨肿瘤及外伤致大面积软硬组织缺损,并行自体游离腓骨肌皮岛重建下颌骨及修复口腔内缺损的软组织的临床应用。方法:2011年3月~2014年3月15例下颌骨肿瘤及外伤后大面积软硬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显微吻合微血管的方法,... 目的:研究下颌骨肿瘤及外伤致大面积软硬组织缺损,并行自体游离腓骨肌皮岛重建下颌骨及修复口腔内缺损的软组织的临床应用。方法:2011年3月~2014年3月15例下颌骨肿瘤及外伤后大面积软硬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显微吻合微血管的方法,移植游离腓骨,修复大面积缺损的下颌骨及口腔内的软组织。术后1、3、6个月观察修复效果,并发症发生及术后下颌骨的恢复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移植腓骨瓣成活,以上15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面部及下颌外形、咬合情况良好,术区踝关节未出现不稳定情况,语言、咀嚼、吞咽功能恢复正常,供区愈合良好,行走正常。但2例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跑步时,下肢疼痛及平衡困难症状,6个月后逐渐改善并恢复相关功能。15例患者术后6个月行全口义齿修复治疗,修复效果可,恢复良好咬合功能及咀嚼功能,未出现颞颌关节紊乱情况。结论:应用自体游离腓骨肌皮岛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及恢复患者面部外观及口腔重要生理功能方面都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肿瘤及外伤 游离腓骨肌皮瓣 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