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扭转型结构竖向地震作用分析
1
作者 姚立 李启才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3期23-30,38,共9页
对于高层建筑,只有处于9度抗震设防区时才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新出现的扭转型结构因柱倾斜,竖向地震作用二阶效应大,对结构不利。目前关于此类结构竖向地震作用研究较少,本文设计8度(0.3g)区扭转型和非扭转型结构及9度区非扭转型结构... 对于高层建筑,只有处于9度抗震设防区时才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新出现的扭转型结构因柱倾斜,竖向地震作用二阶效应大,对结构不利。目前关于此类结构竖向地震作用研究较少,本文设计8度(0.3g)区扭转型和非扭转型结构及9度区非扭转型结构,对结构进行时程分析,比较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构件内力和位移反应。结果表明:竖向地震作用对扭转型结构楼层侧移、层间位移角和梁跨中弯矩增大作用较显著;在8度(0.3g)区,每层扭转2°结构大震下有一半的参数增幅超过9度区非扭结构;每层扭转5°结构小震、中震和大震下都有一半的参数增幅超过9度区非扭结构,表明在8度(0.3g)区,每层扭转2°结构设计时仅大震作用下要考虑竖向地震,而每层扭转5°结构小震和大震作用下都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型建筑 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结构设计 竖向地震作用 动力时程分析
下载PDF
某地块项目高层塔楼结构设计及工程用量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娟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5-68,共4页
塔楼大屋面高度173m,总高185m,采用了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采用直径0.85m、长63m的桩底后注浆钻孔灌注桩,以及厚度为2.4m的基础底板,满足了地铁对塔楼基础的限制条件。通过多种计算程序,对结构整体进行了弹性及弹塑... 塔楼大屋面高度173m,总高185m,采用了钢管混凝土柱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采用直径0.85m、长63m的桩底后注浆钻孔灌注桩,以及厚度为2.4m的基础底板,满足了地铁对塔楼基础的限制条件。通过多种计算程序,对结构整体进行了弹性及弹塑性分析,并进行了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主体结构能达到预定的性能目标要求,结构体系具有有效地的耗能机制和良好的抗震性能。建筑方案导致结构设计存在许多大跨框架梁和大悬挑梁,通过构建不同对比方案,横向比较大跨/大悬挑对塔楼工程量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筒结构 抗震性能化设计 大跨 大悬挑 工程用量
下载PDF
山东平安金融中心塔楼结构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凌涛 赵微 +5 位作者 梁道轩 李雪 朱岩松 赵旭 钟聪明 周炜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56,共8页
山东平安金融中心塔楼建筑高度360m,地上结构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柱-钢框架梁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组成的双重抗侧力体系,并布置3道加强层。塔楼中区外框柱均倾斜布置以满足建筑外立面的变化。塔楼为超高、超限结构,风荷载按照《建筑结构... 山东平安金融中心塔楼建筑高度360m,地上结构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柱-钢框架梁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组成的双重抗侧力体系,并布置3道加强层。塔楼中区外框柱均倾斜布置以满足建筑外立面的变化。塔楼为超高、超限结构,风荷载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及风洞试验结果包络设计。采用ETABS和YJK两种软件对主塔楼结构进行弹性分析,并采用LS-DYNA软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塔楼各项分析结果均满足规范及超限审查要求,并满足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塔楼整体结构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结构 超高层 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倾斜外框柱 伸臂桁架
下载PDF
上海白玉兰广场超高层混合结构设计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晴云 闫锋 +3 位作者 常耘 曾鹤 杨枫 郑利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86,共4页
上海白玉兰广场办公塔楼大屋面高度300m,总高320m,采用了框架-核心筒-刚臂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柱和钢梁组成混合结构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围成核心筒,伸臂桁架和环带桁架形成的加强层作为刚臂连接外周框架和核心筒。采用了直径1.0m、... 上海白玉兰广场办公塔楼大屋面高度300m,总高320m,采用了框架-核心筒-刚臂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柱和钢梁组成混合结构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围成核心筒,伸臂桁架和环带桁架形成的加强层作为刚臂连接外周框架和核心筒。采用了直径1.0m、长61m的桩底后注浆钻孔灌注桩,以及厚度为4.3m的基础底板。对结构设计性能指标和结构总体计算结果进行了介绍,并且对于外框和内筒竖向变形差异分析及处理、加强层设计、弹塑性分析等结构设计中的特殊问题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心筒-刚臂结构 性能指标 加强层设计 弹塑性分析
原文传递
北外滩白玉兰广场酒店塔楼超高层结构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枫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北外滩白玉兰广场酒店塔楼大屋面高度为171 m,采用了桩端后注浆的钻孔钢灌注桩和3.0 m厚钢筋混凝土筏板,选择了带顶部加强层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刚臂结构的混合结构体系。对于结构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取值、振型信息、风和地震作... 北外滩白玉兰广场酒店塔楼大屋面高度为171 m,采用了桩端后注浆的钻孔钢灌注桩和3.0 m厚钢筋混凝土筏板,选择了带顶部加强层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刚臂结构的混合结构体系。对于结构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取值、振型信息、风和地震作用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介绍,着重阐述了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中震下性能指标所采取的措施、剪力墙中设置钢骨减小墙体厚度、伸臂桁架和环带桁架的设置以及弹塑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结构 框架—核心筒—刚臂结构 性能指标 伸臂桁架 弹塑性分析
下载PDF
成都环球贸易广场办公塔楼结构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臧姮 李杰 曹倩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42-47,共6页
成都环球贸易广场办公塔楼建筑高度为280m,属于超B级高度超限高层建筑,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不设加强层。塔楼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并对结构的斜柱受力、楼板缺失、楼板舒适度做了专项分析;采用LS-DYNA软件对结构... 成都环球贸易广场办公塔楼建筑高度为280m,属于超B级高度超限高层建筑,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不设加强层。塔楼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并对结构的斜柱受力、楼板缺失、楼板舒适度做了专项分析;采用LS-DYNA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大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小震作用下结构主要抗侧力构件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大震作用下框架体系基本完好,筒体剪力墙出现轻微程度损伤;结构变形满足规范要求,结构体系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B级高度 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钢筋混凝土结构 抗震性能化设计
原文传递
上海中心大厦结构分析中若干关键问题 被引量:62
7
作者 丁洁民 巢斯 +1 位作者 赵昕 吴宏磊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2-131,共10页
上海中心大厦高632m,采用了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抗侧力结构体系,为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简要介绍了该结构工程的建筑设计、结构体系特点以及结构整体设计指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针对结构分析中若干关键问题的分析结果:结合规... 上海中心大厦高632m,采用了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抗侧力结构体系,为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简要介绍了该结构工程的建筑设计、结构体系特点以及结构整体设计指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针对结构分析中若干关键问题的分析结果:结合规范与建筑功能布局,合理确定了结构活荷载取值;对结构进行了详细的风致响应研究,将风洞试验结果与荷载规范结果进行比较,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对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地震作用反应分析,确定了性能化目标和地震动反应谱,得到了结构的抗震可靠度;对巨型柱承载力以及延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巨型柱钢骨选型的影响因素;对结构用钢量进行了合理优化,并采取了具体的优化措施,可节省钢材12000t;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时程分析表明,结构能够满足抗震性能化目标,具有较好的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结构体系 抗震性能化设计 巨型柱 结构优化
原文传递
深湾汇云中心T1塔楼结构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包联进 钱鹏 +2 位作者 童骏 安东亚 周建龙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1-47,共7页
通过综合考虑建筑功能与建筑外型的要求、结构的抗侧效率与经济性,深湾汇云中心T1塔楼采用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经过弹性与弹塑性分析说明该结构体系能够满足设计的各项要求。由于本项目建筑平面为正方形,从底到顶的建筑平面没有收... 通过综合考虑建筑功能与建筑外型的要求、结构的抗侧效率与经济性,深湾汇云中心T1塔楼采用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经过弹性与弹塑性分析说明该结构体系能够满足设计的各项要求。由于本项目建筑平面为正方形,从底到顶的建筑平面没有收分,横向风荷载成为设计的主控荷载。另外,由于本项目中的巨柱垂直地面布置,导致外框承担的剪力比较低,与现行规范对框筒结构二道防线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为此对结构进行了大震和超大震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巨型框架-核心筒的巨型框架由于自身抗侧刚度很小,在整个结构进入塑性后,框架承担的剪力分担比与弹性时的结果相差不大,外框主要起抵抗倾覆力矩的作用而不是抗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 超大震设计 失效模式
原文传递
高层框架──核心筒体减震结构模型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祖光 赵彤 吴健生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94-500,共7页
通过单层、三层结构模型的动力试验结果,表明在框架──核心筒体结构体系内安装减震器后,减震效果显著.试验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了计算理论的正确性.
关键词 框架 筒体体系 高层结构
下载PDF
黏滞阻尼伸臂桁架布置对超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重翠 肖从真 +4 位作者 陈才华 李兆凡 李建辉 张宏 巫振弘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3-123,共11页
超高层建筑中利用伸臂桁架布置黏滞阻尼器,可避免传统刚性伸臂桁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探讨伸臂桁架布置形式对超高层建筑结构中黏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和对局部构件受力的影响,以一个8度区、407m高的巨型斜撑框架-核心筒结构为例,通过... 超高层建筑中利用伸臂桁架布置黏滞阻尼器,可避免传统刚性伸臂桁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探讨伸臂桁架布置形式对超高层建筑结构中黏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和对局部构件受力的影响,以一个8度区、407m高的巨型斜撑框架-核心筒结构为例,通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黏滞阻尼伸臂桁架分别按通过内柱或避开内柱直接由核心筒悬挑两种方案设计时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和构件内力。结果表明:两种设计方案均可有效协同核心筒和外框架共同受力,但当伸臂桁架经过内柱且弦杆布置在楼面时,因桁架端部受楼面约束,黏滞阻尼器变形受到限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当伸臂桁架改为避开内柱、直接由核心筒悬挑,且弦杆脱离楼板约束可自由变形时,黏滞阻尼器耗能能力大幅提升,即使主体结构因塑性损伤产生一定偏位,黏滞阻尼器仍可适应变形继续耗能;因黏滞阻尼器耗能作用明显,主体结构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与其相连的巨柱和核心筒负担减轻,结构抗震性能得到一定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斜撑框架-核心筒结构 伸臂桁架 黏滞阻尼器 动力弹塑性分析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超高层建筑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三维半解析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耀清 张家彬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117-122,共6页
将超高层建筑空间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与其基础等效连续化为一个支撑在半无限大弹性体上的加劲薄壁筒组合体,建立了集地基、基础、上部结构为一体的三维共同工作分析模型;并以此模型,利用半解析方法讨论了该结构体系的共同工作特性... 将超高层建筑空间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与其基础等效连续化为一个支撑在半无限大弹性体上的加劲薄壁筒组合体,建立了集地基、基础、上部结构为一体的三维共同工作分析模型;并以此模型,利用半解析方法讨论了该结构体系的共同工作特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模型的简化是合理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空间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半解析法 三维连续化模型 常微分方程求解器
下载PDF
首旅大厦结构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黎明 赵会强 姜孝林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3年第2期69-73,共5页
首旅大厦是集首旅总部办公及5A级高档写字楼、3星级饭店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建筑平面、立面较为复杂,结构体系为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总高度114.49m。本文主要介绍首旅大厦上部结构、地基基础设计要点,一方面介绍超限... 首旅大厦是集首旅总部办公及5A级高档写字楼、3星级饭店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建筑平面、立面较为复杂,结构体系为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总高度114.49m。本文主要介绍首旅大厦上部结构、地基基础设计要点,一方面介绍超限结构设计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抗震性能化设计;另一方面介绍核心筒和外围框架柱之间,以及高层建筑与相邻裙房之间沉降差异的控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 抗震性能化设计 基础变刚度调平
下载PDF
长安万科中心结构方案选型与性能化设计
13
作者 陈颖 陈招智 吕坚锋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1-27,共7页
长安万科中心建筑高度260m,共59层,结构采用不带加强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体系,属于高度超限建筑,同时存在局部楼板不连续及局部跨层柱等不规则项。设计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和合理化的结构布置,充分发挥体系的抗侧效率,底... 长安万科中心建筑高度260m,共59层,结构采用不带加强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体系,属于高度超限建筑,同时存在局部楼板不连续及局部跨层柱等不规则项。设计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和合理化的结构布置,充分发挥体系的抗侧效率,底部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和中高区采用水平加腋梁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延性。分析表明:该结构体系各项相关参数满足规范要求,结构整体及构件的抗震性能均可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 水平加腋梁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