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平原流域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88
1
作者 刘红玉 吕宪国 +1 位作者 张世奎 杨青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9-295,共7页
以流域为研究单元,利用历史图件和遥感数据资料及GIS技术,系统分析了该区典型流域50年来湿地景观的破碎化过程.结果表明,该区湿地景观破碎化在斑块个体和空间结构两方面变化极大.景观斑块个体变化主要表现为最大斑块、平均斑块面积不断... 以流域为研究单元,利用历史图件和遥感数据资料及GIS技术,系统分析了该区典型流域50年来湿地景观的破碎化过程.结果表明,该区湿地景观破碎化在斑块个体和空间结构两方面变化极大.景观斑块个体变化主要表现为最大斑块、平均斑块面积不断缩小,斑块密度不断增大,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不断增大,景观内部生境面积破碎化指数不断上升;空间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湿地景观由初始基质景观逐渐变为河岸带景观;同时,随着农田面积逐渐扩大,隔离湿地斑体数量不断上升,隔离度不断增大;景观空间分布模式由“大陆岛屿模式”向“卫星型模式”转变,最后变化为“完全隔离型模式”.导致该区湿地景观破碎化的主导因素是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的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湿地景观 破碎化过程
下载PDF
黑河中游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68
2
作者 赵锐锋 姜朋辉 +1 位作者 赵海莉 樊洁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436-4449,共14页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基于1975—2010年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选取斑块密度指数(PD)、景观内部生境面积指数(IA)、斑块平均面积指数(MPS)、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FS1、FS2)等具有典型生态意义的景观指数模型,系统分析了黑河中游湿地景观...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基于1975—2010年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选取斑块密度指数(PD)、景观内部生境面积指数(IA)、斑块平均面积指数(MPS)、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FS1、FS2)等具有典型生态意义的景观指数模型,系统分析了黑河中游湿地景观的破碎化过程,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影响研究区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的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35年来,研究区湿地景观破碎化主要表现为斑块平均面积的萎缩,斑块密度的上升以及斑块形状破碎化指数的增大。整个研究时段内,研究区湿地斑块平均面积减少了48.95hm2,斑块密度的上升0.006个/hm2;导致黑河中游湿地景观破碎化发生和发展的驱动力包含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自然因子对湿地景观破碎化进程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上,而且气温对湿地景观破碎化进程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降水。但在1975—2010年间的这一较小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破碎化的贡献率明显高于自然因子,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以及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是引发黑河中游湿地景观破碎化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游 湿地景观 破碎化过程 景观指数 驱动力
下载PDF
都市农业景观破碎化过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43
3
作者 王云 周忠学 郭钟哲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97-1105,共9页
利用西安市土地利用解译图及社会经济数据,在界定都市农业景观的前提下,分析西安市都市农业景观破碎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都市农业景观破碎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999-2011年,西安市都市农业景观的斑块密度、分离度... 利用西安市土地利用解译图及社会经济数据,在界定都市农业景观的前提下,分析西安市都市农业景观破碎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都市农业景观破碎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999-2011年,西安市都市农业景观的斑块密度、分离度指数增加,都市农业景观呈破碎化趋势;②都市农业景观分离度与都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及各项价值均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破碎化过程中废物处理及土壤形成价值减少量最大,同时食物生产价值减少率最大,减少了12.73%,娱乐文化减少的价值量及减少率最小,为1.93%;③耕地、林地、水域呈景观破碎化趋势,而园地聚集度上升,同时耕地、林地、水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园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农业景观 破碎化过程 生态系统服务 西安市
原文传递
城市化背景下农业景观变化对生态服务影响——以西安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18
4
作者 周忠学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4-1013,共10页
快速城市化推动了农业类型转变和农业景观格局的变化对农业生态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应用景观生态学和生态服务理论与方法,以西安都市圈为例,研究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农业景观变化过程及对生态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8-2013年西安... 快速城市化推动了农业类型转变和农业景观格局的变化对农业生态服务产生了重要影响。应用景观生态学和生态服务理论与方法,以西安都市圈为例,研究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农业景观变化过程及对生态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8-2013年西安都市圈农业景观逐渐破碎化、景观格局多样化和景观斑块形状不规则化,斑块密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形状指数分别提高了32%、35%和30%,以耕地为主导的景观类型优势逐渐降低。(2)区域城镇和工矿扩张、道路及旅游景区(点)建设、大田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等是导致本区景农业观破碎化的主要因素。(3)1988-2013年生态服务总值下降了1.3%,以生产性和文化休闲服务上升和生态与生命支撑性服务下降为特征。城镇及居民点扩展区域是生态服务大幅度下降区域;果业基地、退耕区和城市内部遗址公园等是生态服务较大幅度提高区域。(4)在中心城市扩张与农业转型时期,以耕地景观的破碎化为主导,生态服务增加;在区域整体(网状)城镇化时期,以建设用地扩张导致的景观整体破碎化,使生态服务会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农业景观 破碎化 生态服务 西安都市圈
下载PDF
三峡库区1992—2012年森林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雅如 肖文发 +1 位作者 冯源 滕明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2-550,共9页
[目的]以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1992—2012年间森林景观格局演变过程,为森林景观恢复、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景观格局优化提供基础研究。[方法]利用5期代表三峡工程不同建设阶段的遥感影像,揭示三峡库区森林景观格局的时... [目的]以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1992—2012年间森林景观格局演变过程,为森林景观恢复、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景观格局优化提供基础研究。[方法]利用5期代表三峡工程不同建设阶段的遥感影像,揭示三峡库区森林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过程,并从斑块面积分级和景观指数两个角度分析景观格局的破碎化过程。[结果]1992—2012年间,耕地和林地始终是三峡库区最主要景观类型,耕地大幅减少,森林面积与森林覆盖率逐年提升,森林景观结构比较稳定,呈现出针叶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的态势。森林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库区库首和腹地西部,20年间森林景观格局空间变化呈"首尾平稳、腹地迅速增加"的趋势。森林景观斑块面积分级存在明显的两级分化,细碎斑块数量多面积小,100 hm^2以上大斑块数量少面积大,但20年间两极分化的情况明显缓解,零星散布的森林斑块显著减少,集中连片的森林斑块数量增加且面积增大。20年间库区森林景观的平均斑块面积增加了54%,最大斑块指数提高了1.34倍,平均邻近指数提高了3.02倍,其中针叶林的景观优势度明显增加。[结论]库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已初见成效,库区森林景观逐渐恢复,破碎化程度缓解,连通性提高,但在景观格局上仍分布不均:库首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但以马尾松林居多、景观多样性欠佳,库尾都市区及长江沿线森林覆盖率还有待提高,地带性植被的比重应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时空演变 破碎化过程 三峡库区
下载PDF
急剧城市化背景下森林破碎化模式分析——以浙江余杭区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戎慧 李明诗 +3 位作者 沈文娟 彭世揆 徐达 翁卫松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3-178,共6页
基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1980’s)、1995年、2000年和200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破碎化模型及空间关联指数分析浙江省余杭区森林破碎化状态、趋势及干扰模式。对于2008年的森林破碎化模式,以乡镇为分析单位,建立了森林破碎度指数与城市化... 基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1980’s)、1995年、2000年和200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破碎化模型及空间关联指数分析浙江省余杭区森林破碎化状态、趋势及干扰模式。对于2008年的森林破碎化模式,以乡镇为分析单位,建立了森林破碎度指数与城市化水平的统计关联,以期对中小城市发展过程中森林空间配置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980’s至2008年期间,研究区森林覆盖率有所提高,但内部森林比例降低,穿孔森林、斑块森林、边缘森林、过渡森林均增加,表明森林破碎化程度加剧;(2)研究区森林所受人为干扰大大超过自然干扰,具体表现为农业干扰最强,城市化进程干扰次之,自然干扰贡献最小;(3)在乡镇尺度上,2008年的森林破碎化模式与城市化水平具有指数关联性:y=0.115 5e0.042 9x,R2为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破碎化 城市化进程 驱动力 土地利用 遥感
下载PDF
科技政策碎片化现象及治理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段忠贤 詹召芮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25,共5页
从政策过程来看,科技政策碎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政策制定主体、制定内容、价值取向、政策工具、执行偏差、评估标准、政策延续性等方面。目前,我国科技政策存在不同程度的碎片化问题,包括政策内容短板现象、制定主体间协同度低、政策工... 从政策过程来看,科技政策碎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政策制定主体、制定内容、价值取向、政策工具、执行偏差、评估标准、政策延续性等方面。目前,我国科技政策存在不同程度的碎片化问题,包括政策内容短板现象、制定主体间协同度低、政策工具目标价值取向多元、执行主体间缺乏协调、政策执行出现偏差、评估标准不尽一致、政策延续性不足等。有效解决科技政策碎片化问题,应该从科技政策的价值取向、制定主体、执行、评估、终结等方面入手,制定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政策 政策碎片化 政策过程 治理机制
下载PDF
Spatial Analysis of Structural Changes and Floristic Distribution of Forest Landscapes in the Centre-West Region of Burkina Faso
8
作者 Stéphane Koudougou Oumar Kaboré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4年第9期246-268,共23页
Land use and occupation dynamics impact landscape structure, diversity, richness and balance of vegetation cover.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fragmentation of the forest landscape from 1990 to ... Land use and occupation dynamics impact landscape structure, diversity, richness and balance of vegetation cover.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fragmentation of the forest landscape from 1990 to 2020 and its effects on the degradation of the flor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getation in the Central West region of Burkina Faso. To achieve this, satellite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processed as part of a mapping approach to describing the landscape and the different types of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Mapping indices of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relative richness, change process, patch zones, Shannon diversity index) were also calculated. These indices were programmed in Idrisi Selva’s Landscape Pattern and change process analysis module.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in 1990, the landscape was dominated by natural vegetation formations, covering 66.33% of the territory. By 2020, these had been degraded to 44.80% by farmlands. The mapping analysis of indices also showed that the study area is characterized by four types of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including attrition, aggregation, creation and dissection. We also observed an abundant homogeneity, diversity and richness of conservation areas with legal and land tenure status. However, the structure is heterogeneous in landscapes outside protected areas and in areas under human occupation. This shows the crucial role played by conservation areas in preserving and balancing the diversity of vegetative cover i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e process fragmentation Remote Sensing LANDSCAPE Burkina Faso
下载PDF
基于DEM模拟的破碎对黄土滑坡动力学特征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杰 庄建琦 +3 位作者 孔嘉旭 牟家琦 郑佳 付玉婷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2-513,共12页
为研究滑体破碎对黄土滑坡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基于PFC2D建立了一种考虑到黄土特殊结构的可破碎离散元滑坡模型,通过改变细观强度参数生成不同强度滑体,模拟不同破碎率下的滑坡发生过程,分析了破碎对滑坡速度、流动性和堆积特征等方面的影... 为研究滑体破碎对黄土滑坡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基于PFC2D建立了一种考虑到黄土特殊结构的可破碎离散元滑坡模型,通过改变细观强度参数生成不同强度滑体,模拟不同破碎率下的滑坡发生过程,分析了破碎对滑坡速度、流动性和堆积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再现了党川8#滑坡从启动到停止全过程。结果表明:(1)滑体峰值速度与破碎率呈负相关,具体表现为:滑体最大运动速度随破碎率的增大呈幂函数减小。(2)破碎对滑坡流动性的促进作用可能存在某阈值点,使得当破碎率小于该值时,有效摩擦系数随破碎率的增大不显著降低,反之则迅速减小。(3)随着破碎程度的增加,滑坡堆积厚度减小,水平分布范围越广,分选降低,孔隙的分布趋于均一化,且最大堆积厚度的位置多位于地形低洼处。(4)党川8^(#)滑坡从失稳到停止运动总历时28 s,局部最大速度约17 m·s^(-1),最远滑动距离约195 m,破碎率达到19%。揭示了破碎对黄土滑坡动力学过程的影响,对黄土滑坡动力学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滑坡 破碎 离散元 动力学过程
下载PDF
共振碎石化技术在马鞍山市市政道路改造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杨国富 孙浩 金孝泽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12期134-136,共3页
本研究主要介绍马鞍山市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EPC+产业导入)泰山大道(银杏大道–向濮路)改建项目改建段共振碎石化技术的应用。依托实际案例,简要阐述共振碎石化技术原理及其特点、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流程、相关技术指... 本研究主要介绍马鞍山市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EPC+产业导入)泰山大道(银杏大道–向濮路)改建项目改建段共振碎石化技术的应用。依托实际案例,简要阐述共振碎石化技术原理及其特点、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流程、相关技术指标,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可实施性的方案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碎石化 工艺流程 技术指标
下载PDF
牡荆素的飞行时间质谱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仁发 李前荣 尹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22-1426,共5页
利用台式飞行时间质谱的中分辨本领,研究了牡荆素的电子轰击质谱的裂解规律,对裂解途径进行了完全的指认.5个主要碎片峰可以作为鉴定牡荆素的特征离子.其中2个对应于失水离子:m/z414(39%)和378(6%);另外3个分别为黄酮苄基离子m/z283(基... 利用台式飞行时间质谱的中分辨本领,研究了牡荆素的电子轰击质谱的裂解规律,对裂解途径进行了完全的指认.5个主要碎片峰可以作为鉴定牡荆素的特征离子.其中2个对应于失水离子:m/z414(39%)和378(6%);另外3个分别为黄酮苄基离子m/z283(基峰),甙元离子m/z270(19%)和黄酮乙炔离子m/z294(8%).此外,3个低丰度的离子,即2个互补离子m/z165和m/z118以及黄酮乙醛离子m/z312,可以作为鉴定牡荆素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素 飞行时间质谱 电子轰击 裂解途径
下载PDF
An estimation model for the fragmentation properties of brittle rock block due to the impacts against an obstruction 被引量:3
12
作者 HOU Tian-xing XU Qiang +2 位作者 XIE Hong-qiang XU Nu-wen ZHOU Jia-we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6期1161-1173,共13页
Mountain hazards with large masses of rock blocks in motion – such as rock falls, avalanches and landslides – threaten human lives and structures. Dynamic fragmentati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during the movement pro... Mountain hazards with large masses of rock blocks in motion – such as rock falls, avalanches and landslides – threaten human lives and structures. Dynamic fragmentati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during the movement process of rock blocks in rock avalanche, due to the high velocity and impacts against obstructions. In view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theory for brittle rock fragmentation proposed by Bond, which relates energy to size reduction, a theoretical model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the average fragment size for a moving rock block when it impacts against an obstruction. Then, different forms of motion are studied, with various drop heights and slope angles for the moving rock block. The calculated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average fragment size decreases as the drop height increases, whether for free-fall or for a sliding or rolling rock block, and the decline in size is rapid for low heights and slow for increasing heights in the corresponding curves. Moreover, the average fragment size also decreases as the slope angle increases for a slidingrock block. In addition, a rolling rock block has a higher degree of fragmentation than a sliding rock block, even for the same slope angle and block volume. Finally, to compare with others' results, the approximate number of fragments is estimated for each calculated example,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is applicable to a relatively isotropic moving rock b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block Rock fragmentation Rock movement process Crushing work ratio Average fragment size
下载PDF
西尼地平的飞行时间质谱裂解规律(英文)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前荣 张家海 +1 位作者 尹 浩 方 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3-888,共6页
利用台式飞行时间质谱的中分辨本领,报道了西尼地平的电子轰击质谱的裂解规律,对裂解途径进行了完全的指认.质谱中发现低丰度的分子离子峰的精确质量为m/z492 .190 4(计算值:492 .189 7) .质谱检测到5个较强碎片离子峰( >12 %)可以... 利用台式飞行时间质谱的中分辨本领,报道了西尼地平的电子轰击质谱的裂解规律,对裂解途径进行了完全的指认.质谱中发现低丰度的分子离子峰的精确质量为m/z492 .190 4(计算值:492 .189 7) .质谱检测到5个较强碎片离子峰( >12 %)可以作为鉴定西尼地平的特征峰.其中3个对应于不含4-硝基苯基的离子:m/z370(100 %) ,254(42 %)和196(17 %) .另外两个m/z117(21 %)和115(12 %)来自酯基的裂解碎片离子.此外,位于m/z375 (2 %)和331(2 %)的低丰度碎片峰也很重要,它们来自含有4-硝基苯基的离子.这一结果对西尼地平的快速鉴定和药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地平 裂解过程 飞行时间质谱 电子轰击
下载PDF
大学数学知识碎片化处理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鸣凤 《高师理科学刊》 2017年第11期76-79,共4页
知识碎片化会导致学生不能够准确地理解知识,认知狭隘,这与数学的学习初衷——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爱上数学背道而驰,所以解决知识碎片化现象刻不容缓.分析造成知识碎片化的原因,通过丰富的实例论证,以及让学生深入参与思维过程等... 知识碎片化会导致学生不能够准确地理解知识,认知狭隘,这与数学的学习初衷——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爱上数学背道而驰,所以解决知识碎片化现象刻不容缓.分析造成知识碎片化的原因,通过丰富的实例论证,以及让学生深入参与思维过程等方式来避免或减少知识碎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碎片化 实例论证 思维过程 大学数学
下载PDF
磁铁矿原矿单轴挤压破碎力学过程与声发射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甘德清 甘泽 +1 位作者 张云鹏 张亚宾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5-142,共8页
为研究磁铁矿原矿挤压破碎机理,采用TAW-3000电液伺服岩石三轴试验机和PCI-2声发射检测系统,进行磁铁矿原矿单轴挤压破碎试验,分析磁铁矿原矿单轴挤压破碎的力学过程和声发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裂隙压缩阶段的变形量占总变形量的45%,... 为研究磁铁矿原矿挤压破碎机理,采用TAW-3000电液伺服岩石三轴试验机和PCI-2声发射检测系统,进行磁铁矿原矿单轴挤压破碎试验,分析磁铁矿原矿单轴挤压破碎的力学过程和声发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裂隙压缩阶段的变形量占总变形量的45%,弹性变形阶段和裂隙扩展阶段应力与峰值应力的比值范围大于一般坚硬岩石在相同阶段的应力比值范围;不同阶段之间转变时,声发射信号会出现大幅度跃升或下降,之后出现一段时间的平静期;声发射振铃计数率和事件计数率在各阶段的变化规律相反,能量计数率跃升反映试件发生显著破坏,能量计数率的最大值不一定发生在峰值应力过后的某一时刻,振铃计数率、事件计数率和能量计数率的变化特征可反映试件损伤、破裂和破碎的发展过程和发生速率;累积振铃计数的增长率在时间上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发展特征,累积事件计数的增长率之相反,各加载阶段声发射信号参数表现的时域特征与力学变形破碎特征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原矿 单轴 破碎 力学过程 声发射
下载PDF
大熊猫黄土梁廊道景观破碎化进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撼 旷培刚 +1 位作者 李悦 桂林华 《四川林业科技》 2014年第2期47-51,84,共6页
大熊猫黄土梁廊道,是连接岷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A块的中北部的关键区域。本文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运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3.3,从斑块类型和景观类型两个尺度,对不同时期(1975年、1992年、2010年)该区域大熊猫栖息地景观指数特征进行了... 大熊猫黄土梁廊道,是连接岷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A块的中北部的关键区域。本文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运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3.3,从斑块类型和景观类型两个尺度,对不同时期(1975年、1992年、2010年)该区域大熊猫栖息地景观指数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黄土梁廊道景观破碎化进程,并对影响大熊猫黄土梁廊道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为大熊猫黄土梁廊道的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大熊猫 黄土梁廊道 景观破碎化 进程分析
下载PDF
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酯增塑剂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宣 杨曦 +2 位作者 麦宝华 于文杰 禹伟腾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20-1023,共4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性和定量分析塑料中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酯(DINCH)的方法。考察了DINCH分子离子的质谱断裂过程,并建立了快速鉴定塑料中DINCH的理论方法。通过对不同溶剂提取效率的对比,采用二氯甲烷作为最佳提取溶剂。...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性和定量分析塑料中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壬酯(DINCH)的方法。考察了DINCH分子离子的质谱断裂过程,并建立了快速鉴定塑料中DINCH的理论方法。通过对不同溶剂提取效率的对比,采用二氯甲烷作为最佳提取溶剂。在优化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4~1.60 mg/L,相关系数为0.998,定量下限(S/N=10)为1.2 mg/kg。在加标水平为80~400 mg/kg时,4种不同塑料(PE、PP、PU、PVC)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82%~113%和1.1%~9.0%。将该方法用于实际塑料样品的检测,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烷1 2-二甲酸酯 质谱 裂解规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下载PDF
Recoil Momentum of Target Ions in Collisions of Ar^(6+)+CO_2 at Energies Below 300 eV/u
18
作者 Y.INOUE K.ISHII H.OGAWA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61-363,共3页
The collision dynamics and fragmentation process of molecule by highly charged ion impact for single electron capture processes at the low energies below 1 keV/u were studied. The collision energy dependence of the re... The collision dynamics and fragmentation process of molecule by highly charged ion impact for single electron capture processes at the low energies below 1 keV/u were studied. The collision energy dependence of the recoil momentum was obtained experimentally and compared it with those calculated by a theoretical model using a deflection function with polarization potential. A fairly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measured and calculated results was reached. This suggests that the polarization potential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low-energy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mic process highly charged ion charge transfer classical over barrier model molecular fragmentation
下载PDF
Characterizing changes in land cover and forest fragmentation from multitemporal Landsat observations(1993-2018)in the Dhorpatan Hunting Reserve,Nepal 被引量:1
19
作者 Yali Zhang Sandeep Sharma +1 位作者 Manjit Bista Mingshi L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59-170,共12页
Natural forces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greatly alter land cover,deteriorate or alleviate forest fragmentation and affect biodiversity.Thus land cover and forest fragmentation dynamics have become a focus of conce... Natural forces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greatly alter land cover,deteriorate or alleviate forest fragmentation and affect biodiversity.Thus land cover and forest fragmentation dynamics have become a focus of concern for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gencies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communities.However,there are few land cover datasets and forest fragmentation information available for the Dhorpatan Hunting Reserve(DHR)of Nepal to develop targete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plans.In this study,these gaps were filled by characterizing land cover and forest fragmentation trends in the DHR.Using five Landsat images between 1993 and 2018,a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classify six land cover classes:forest,grasslands,barren lands,agricultural and built-up areas,water bodies,and snow and glaciers.Subsequently,two landscape process models and four landscape metrics were used to depict the forest fragmentation situations.Results showed that forest cover increased from 39.4%in 1993 to 39.8%in 2018.Conversely,grasslands decreased from 38.2%in 1993 to 36.9%in 2018.The forest shrinkage was responsible for forest loss during the period,suggesting that the loss of forest cover reduced the connectivity between forest and nonforested areas.Expansion was the dominant component of the forest restoration process,implying that it avoided the occurrence of isolated forests.The maximum value of edge density and perimeter area fractal dimension metrics and the minimum value of aggregation index were observed in 2011,revealing that forests in this year were most fragmented.These specific observations from the current analysis can help local authorities and local communities,who are highly dependent on forest resources,to better develop local forest management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pl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cover Forest fragmentation Spatial process model FRAGSTATS
下载PDF
5-乙氧羰基-4-取代-6-甲基-3,4-二氢嘧啶-2(1H)-酮的电子轰击飞行时间质谱表征(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沙里海 李前荣 +2 位作者 尹浩 郭庆祥 薛松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86-792,共7页
研究了一系列5-乙氧羰基-4-取代-6-甲基-3,4-二氢嘧啶-2(1H)-酮的电子轰击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此类化合物的裂解方式和分子离子峰的强度规律.利用飞行时间质谱的中分辨能力,测得了各碎片离子的精确质量,这些数据经OpenLynx软件导出所有... 研究了一系列5-乙氧羰基-4-取代-6-甲基-3,4-二氢嘧啶-2(1H)-酮的电子轰击飞行时间质谱,建立了此类化合物的裂解方式和分子离子峰的强度规律.利用飞行时间质谱的中分辨能力,测得了各碎片离子的精确质量,这些数据经OpenLynx软件导出所有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的元素组成.根据质谱裂解规律,主要质谱离子得到了归属.两类主要裂解途径为:对所有标题化合物,通过失去4位上的R1,酯基上的C2H4(麦氏重排)和H2O(通过环状六员过渡态)形成三种阳离子;对4-芳基化合物,通过失去EtCO2形成另一类阳离子.此外,还提出了个别化合物的一些重要裂解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二氢嘧啶酮 飞行时间质谱 电子轰击 裂解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