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裂缝性井漏止裂封堵机理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贾利春 陈勉 +4 位作者 张伟 周玉 徐彤 侯冰 金衍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85,101,共4页
承压堵漏过程中,堵漏材料进入缝内形成致密的封堵体,封隔井内压力与缝内压力之间的压力传播。利用达西定律和泊肃叶方程分别分析了缝内封堵体区域和缝内其他区域的压力分布;给出了堵漏材料承压封堵过程中诱导裂缝止裂的必要条件。通过... 承压堵漏过程中,堵漏材料进入缝内形成致密的封堵体,封隔井内压力与缝内压力之间的压力传播。利用达西定律和泊肃叶方程分别分析了缝内封堵体区域和缝内其他区域的压力分布;给出了堵漏材料承压封堵过程中诱导裂缝止裂的必要条件。通过缝宽与颗粒粒径比值和颗粒体积百分比雷诺数2个无量纲参数,可以建立堵漏材料封堵裂缝的封堵条件,堵漏材料的粒径和浓度需满足封堵条件曲线的下方区域才会形成稳定封堵体。承压堵漏效果不仅取决于堵漏材料的特性,还受到诱导裂缝性质的影响。因此,控制诱导裂缝性漏失中堵漏材料的优选需紧密结合诱导裂缝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堵漏材料 诱导裂缝 缝内压力 封堵条件 封堵体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裂缝带预测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芊澍 文晓涛 +2 位作者 何健 刘浩男 李垒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9-156,174,共9页
裂缝发育程度会影响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和地震波同相轴的形态,但岩性、物性、流体性质的改变也会影响上述特征的变化。因此,利用单属性预测裂缝会有多解性,地震多属性综合预测裂缝是减少多解性的有效措施。对于多特征输入的预测问题,机器... 裂缝发育程度会影响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和地震波同相轴的形态,但岩性、物性、流体性质的改变也会影响上述特征的变化。因此,利用单属性预测裂缝会有多解性,地震多属性综合预测裂缝是减少多解性的有效措施。对于多特征输入的预测问题,机器学习有其独特的优势,其中具有较强泛化能力和运算效率的极限学习机算法值得重点考虑。为此,在裂缝发育带预测中引入了极限学习机算法。首先基于测井数据,利用极限学习机预测裂缝发育状况并将预测结果与近似支持向量机分类效果进行对比;然后,利用井旁道地震属性数据进行裂缝识别,分析极限学习机在裂缝预测中的效果与优势;最后通过极限学习机算法对地震属性特征与裂缝带发育程度之间对应关系的学习,将其应用于实际工区。结果表明,相较于近似支持向量机,极限学习机在保证分类准确度的同时训练效率更高,能够综合多种地震属性刻画大尺度裂缝带,实现致密砂岩裂缝储层裂缝带发育程度的有效预测,为裂缝的综合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带 地震多属性 极限学习机 近似支持向量机 综合预测
下载PDF
库车前陆冲断带低渗砂岩的裂缝发育模式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雄伟 侯贵廷 +5 位作者 于璇 魏红兴 莫涛 周露 谢亚妮 罗海宁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08-815,共8页
致密砂岩是重要的非常规储层,其裂缝的发育程度影响了储集性和渗透性。本文以库车坳陷北部野外裂缝测量和统计分析为例,研究前陆冲断带致密砂岩区裂缝发育的规律。提出前陆冲断带的构造裂缝可以分为三期:前褶皱期、同褶皱期和后褶皱期... 致密砂岩是重要的非常规储层,其裂缝的发育程度影响了储集性和渗透性。本文以库车坳陷北部野外裂缝测量和统计分析为例,研究前陆冲断带致密砂岩区裂缝发育的规律。提出前陆冲断带的构造裂缝可以分为三期:前褶皱期、同褶皱期和后褶皱期。根据每个实测剖面各测量点裂缝密度的测量统计分析,并与逆断层及相关褶皱的构造要素,如距断层或褶皱轴面的距离,开展回归分析,分别半定量地建立了逆断层及相关褶皱控制裂缝发育的模型,提出两种成因的构造裂缝,即"局部构造控制的裂缝带"和"区域构造裂缝"。前陆冲断带内局部构造控制的裂缝发育带具有上盘裂缝比下盘发育,背斜顶部和陡翼的裂缝比缓翼和远离断层区域更发育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冲断带 构造裂缝 致密砂岩 断裂 褶皱 裂缝发育带
下载PDF
天然裂缝压裂液滤失模型 被引量:10
4
作者 夏富国 郭建春 +2 位作者 刘立宏 张冲 张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110,118,共6页
在裂缝性储层水力压裂过程中,天然裂缝在水力裂缝的作用下产生剪切滑移或张开,使压裂液的滤失量显著增加,从而增大了施工风险。目前的压裂液滤失模型大多是针对均质储层的,不适用于裂缝性储层。为此,从天然裂缝内压裂液的动态滤失过程出... 在裂缝性储层水力压裂过程中,天然裂缝在水力裂缝的作用下产生剪切滑移或张开,使压裂液的滤失量显著增加,从而增大了施工风险。目前的压裂液滤失模型大多是针对均质储层的,不适用于裂缝性储层。为此,从天然裂缝内压裂液的动态滤失过程出发,描述了压裂液滤失的物理过程;根据压力连续及流体体积守恒原理,建立了天然裂缝压裂液滤失模型;结合模型求解思路和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研究结果表明,压裂液性质、天然裂缝性质和施工参数等对压裂液的滤失影响较大,重点模拟分析了充填带对滤失量的影响。天然裂缝压裂液滤失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当最大缝宽较窄时,存在最小滤失量的临界缝宽;当最大缝宽较大时,累积滤失量与临界缝宽成反比;增大充填物的体积浓度可减小压裂液滤失量;而增大充填带临界厚度会增大滤失量,但存在最佳临界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储层 天然裂缝 压裂液滤失模型 数值模拟 充填带
下载PDF
基于跟骨骨折影像学分析对跟骨矢状面分区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文祥 施忠民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9年第6期364-368,共5页
目的研究跟骨矢状面上跟骨骨折线分布规律与跟骨骨折块的特点,为提出跟骨矢状面分区理论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4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收集患者跟骨侧位X线片和跟骨CT片,使用... 目的研究跟骨矢状面上跟骨骨折线分布规律与跟骨骨折块的特点,为提出跟骨矢状面分区理论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4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收集患者跟骨侧位X线片和跟骨CT片,使用Photoshop软件将每张X线片的主要骨折线描绘于正常跟骨侧位X线片上。每个患者的骨折线建立1个图层,然后进行图层合并,以整体观察跟骨骨折线在跟骨矢状面的分布规律,根据分布规律绘制跟骨矢状面分区图。观察跟骨矢状面上主要骨折块及其移位方向,总结矢状面各区骨折块的移位规律。结果140例患者中男78例,女62例,平均年龄(42.0±0.6)岁(18~75岁),骨折侧别为左侧63例,右侧77例。106例出现第一骨折线,产生前结节骨折块;55例出现关节面下骨折线,产生半月形关节面骨折块;79例出现舌形骨折线,产生舌形骨折块;49例出现后结节纵向骨折线,产生后结节主要骨折块;8例出现后结节上方骨折线,产生后结节上方骨折块;71例出现后结节下方骨折线,产生后结节下方骨折块。将这些常见骨折线绘制于跟骨矢状面,可将跟骨矢状面分成5个区:前结节区(A区)、关节面区(S区)、压缩区(C区)、后结节上区(PS区)、后结节下区(PI区)。A区、PS区、PI区的骨折块常发生向上移位,S区的骨折块常发生向下移位。C区的外侧壁常发生向外侧崩裂,其深层在复位后常形成空洞。结论跟骨骨折线在跟骨矢状面上存在一定分布规律,根据常见骨折线位置可将跟骨矢状面进行分区,各区骨折块存在一定移位规律。跟骨矢状面分区可能有助于术者理解跟骨骨折创伤机制,选择手术切口、复位方法和固定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骨折分型 骨折线 分区理论 冠状面 矢状面
下载PDF
Fracture permeability estimation utilizing conventional well logs and flow zone indicator 被引量:1
6
作者 Hassan Bagheri Reza Falahat 《Petroleum Research》 2022年第3期357-365,共9页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ural open fractures on the oil and gas reservoirs is crucial in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planning. Direct methods of fractures studies such as core analysis and image log interpretation are 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ural open fractures on the oil and gas reservoirs is crucial in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planning. Direct methods of fractures studies such as core analysis and image log interpretation are usually not performed in all drilled wells in a field. Therefore, in absence of these data, the indirect methods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study, an integrated algorithm is introduced to identify the fractures and estimate its permeability employing conventional well logs. First, open fractures were identified and their properties including density, aperture,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were estimated using FMI log. Subsequently, the fracture index log (FR_Index) was estimated utilizing conventional logs including density, micro-resistivity, sonic (compressional, shear and stoneley slownesses), and caliper logs. After that, the fracture index permeability was estimated by improving the FZI permeability equation. The coherence coefficient between two estimated fracture permeability logs is 0.66. A good correlation is observed on the high permeability zones, but the lower correlation on the low permeability zones. It is notified that, in the high fracture permeability zones, the conventional logs are heavily impacted by fracture permeability. However, due to lower vertical resolution of conventional logs compared with the image logs, the conventional logs are less influenced by less dense fracture zones. However, this algorithm can be used with acceptable accuracy in all uncored and image log w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ure index fractures permeability Flow zone index Conventional logs Image log
原文传递
松散层下覆岩裂隙采后闭合效应及重复开采覆岩破坏预测 被引量:41
7
作者 王文学 隋旺华 +2 位作者 董青红 胡文武 谷守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28-1734,共7页
为研究开采覆岩裂隙发育的时间效应和为残煤复采评价提供依据。采用彩色钻孔电视、冲洗液漏失量观测、岩芯RQD指标等对厚松散含水层下煤层开采15 a后的覆岩裂隙闭合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距煤层顶板较远的岩体裂隙张开度、裂隙率均... 为研究开采覆岩裂隙发育的时间效应和为残煤复采评价提供依据。采用彩色钻孔电视、冲洗液漏失量观测、岩芯RQD指标等对厚松散含水层下煤层开采15 a后的覆岩裂隙闭合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距煤层顶板较远的岩体裂隙张开度、裂隙率均较小且易闭合,距煤层顶板较近的岩体裂隙张开度大、裂隙率大且未能闭合,开采15 a后覆岩导水裂隙高度比煤层开采结束时的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降低了近40%,垮落带高度稍有降低。对比分析发现,开采后的覆岩岩块平均强度比开采前降低了约20%,采用Hoek-Brown经验公式换算得到破碎岩体单轴抗压强度仅为0.237 MPa,破碎岩体抗压强度已小于自重应力值,处于"潜塑"状态。因此,残留煤层的重复开采覆岩破坏高度计算时,覆岩应按软弱岩类型考虑。计算表明,杨庄煤矿3号煤层复采厚度2和3 m时,分别留设15.7和18.2 m的防砂安全煤柱即可起到防溃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裂隙 闭合效应 重复开采 导水裂隙带 垮落带 溃砂
下载PDF
上覆硬厚岩层破断运动及断顶控制 被引量:28
8
作者 蒋金泉 代进 +1 位作者 王普 张林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64-270,共7页
硬厚覆岩的破断与结构将发生显著的变化。针对汝箕沟煤矿二2煤层上覆厚层石英砂岩条件,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硬厚覆岩裂隙发育特征、破断运动、矿压显现特征及断顶控制技术,为硬厚覆岩工作面灾害防... 硬厚覆岩的破断与结构将发生显著的变化。针对汝箕沟煤矿二2煤层上覆厚层石英砂岩条件,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硬厚覆岩裂隙发育特征、破断运动、矿压显现特征及断顶控制技术,为硬厚覆岩工作面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硬厚石英砂岩的微观结构致密完整,呈现大面积悬空、大步距破断运动,引起强烈的支架动载,甚至导致工作面风流逆转、沟通上部采空区隐形火区;硬厚岩层破断运移后产生明显的离层空间,并在开切眼上部和工作面上部及采空区中部形成覆岩主裂隙带,且发育高度大于经验计算数值,甚至与上方采空区沟通诱发灾害;实施开切眼深孔断顶爆破及降低工作面采高,有效缩短了硬厚岩层的初次破断步距,降低了支架动载及主裂隙带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厚岩层 破断运动 矿压显现 破断主裂隙带 开切眼断顶
下载PDF
济阳坳陷泥岩裂缝主控因素定量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向立宏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33,37,共4页
泥岩裂缝油气藏在中外含油气盆地中均有发现,并且泥岩裂缝作为一种隐蔽输导体系,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从泥岩裂缝的形成机制出发,定量分析了济阳坳陷泥岩裂缝的主控因素,并采用Eaton法计算了泥岩的破裂压力梯度。运用实际统计资... 泥岩裂缝油气藏在中外含油气盆地中均有发现,并且泥岩裂缝作为一种隐蔽输导体系,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从泥岩裂缝的形成机制出发,定量分析了济阳坳陷泥岩裂缝的主控因素,并采用Eaton法计算了泥岩的破裂压力梯度。运用实际统计资料推算出断层活动性与裂缝带宽度之间的相关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泥岩裂缝的形成机制为构造应力和异常压力的耦合,主控因素为应力和压力,即应压双控;东营凹陷岩层破裂产生泥岩裂缝的平均下限压力系数为1.38;断层活动性越强,越容易产生裂缝,裂缝的展布范围越大;断层的生长指数与裂缝带宽度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裂缝 破裂压力梯度 生长指数 裂缝带宽度 济阳坳陷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裂缝发育期次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任丽华 林承焰 +3 位作者 李辉 王海涛 张荻楠 崔宝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84-490,共7页
近年来,在大庆油田外围盆地油气勘探中新发现了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碎屑岩潜山油藏,其油气储集空间以构造裂缝为主,裂缝的形成、发育与演化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在岩心裂缝观察、构造演化历史以及热演化历史分析基础... 近年来,在大庆油田外围盆地油气勘探中新发现了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布达特群碎屑岩潜山油藏,其油气储集空间以构造裂缝为主,裂缝的形成、发育与演化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因素。在岩心裂缝观察、构造演化历史以及热演化历史分析基础上,通过对裂缝充填方解石的稳定同住素测定和包裹体测定以及岩石声发射实验,对裂缝形成的主要期次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布达特群裂缝具有多期性和继承性的发育特点,主要存在3个破裂期:第一期裂缝与南屯末一大磨拐河组沉积时期的构造运动有关,缝内以石英充填为主,石英的形成温度介于72~76℃,并见有烃类包裹体,但其成熟度较低;第二期裂缝是在伊敏时期区域伸展作用下形成的,裂缝以方解石和微-细晶石英充填为主,其形成温度介于117~154℃,该期烃类成熟度明显增强;第三期裂缝是在伊敏末期强烈的抬升作用下形成的,裂缝内充填了微-细晶方解石和石英,其形成温度介于89~110℃,烃类成熟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发育期次 稳定同位素分析 流体包裹体 苏德尔特构造带 布达特群
下载PDF
川西页岩-砂岩交互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郭建春 苟波 +2 位作者 任山 刘林 王兴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1-518,共8页
针对川西须家河组五段页岩-砂岩交互及埋藏深情况下的水平井无成熟压裂优化设计方法可借鉴的难题,以XYHF-2井为例,从脆性指数、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地应力等方面分析了水力裂缝形态;将压后复杂的水力裂缝形态等效为高渗透带,采用数值模... 针对川西须家河组五段页岩-砂岩交互及埋藏深情况下的水平井无成熟压裂优化设计方法可借鉴的难题,以XYHF-2井为例,从脆性指数、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地应力等方面分析了水力裂缝形态;将压后复杂的水力裂缝形态等效为高渗透带,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累积产量为目标优选了高渗透带特征参数;根据等效渗流原理,建立了高渗透带特征参数、岩石力学参数、实验测试导流能力和压裂规模的数学关系模型,并确定了各段压裂规模。研究结果表明:砂岩段容易形成中等水平复杂性的裂缝系统,页岩段容易形成低水平复杂性的裂缝系统;高渗透带特征参数对累积产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高渗透带数量、高渗透带渗透率和高渗透带长度,XYHF-2井最优的高渗透带数量为10段,渗透率为1.5mD,单翼长度为160m。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符合须家河组五段地质特征,取得了工区非常规储层的勘探开发突破。该设计方法可以进一步推广至须家河组五段后续压裂井的方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砂岩交互 体积压裂 复杂裂缝 高渗透带 水平井 优化设计
下载PDF
脆-韧性变形时空转换区段的岩石构造破裂、流体流动和矿质聚集机制综述 被引量:8
12
作者 韦昌山 翟裕生 《世界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6,共6页
在概述脆-韧性变形时空转换的过程、成生机制、影响因素和时空结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变形转换过程中岩石构造破裂的形成机理、水动力学条件,以及构造破裂与流体流动、矿质聚集间关系,总结了与变形转换有关的两类成因不同的剪切带型... 在概述脆-韧性变形时空转换的过程、成生机制、影响因素和时空结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变形转换过程中岩石构造破裂的形成机理、水动力学条件,以及构造破裂与流体流动、矿质聚集间关系,总结了与变形转换有关的两类成因不同的剪切带型金矿床的产出特征和形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变形转换 岩石构造 构造破裂 矿质聚集
下载PDF
大斜度井多簇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明辉 周福建 +2 位作者 胡晓东 张路锋 王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8期11555-11561,共7页
大斜度井多簇水力压裂技术是开发低渗透油气田的有效手段,但压裂过程中出现的裂缝转向、应力干扰问题使得裂缝扩展形态十分复杂。基于全局黏聚区模型建立大斜度井3簇裂缝同时扩展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对不同井斜角、原位应力差条件下的裂... 大斜度井多簇水力压裂技术是开发低渗透油气田的有效手段,但压裂过程中出现的裂缝转向、应力干扰问题使得裂缝扩展形态十分复杂。基于全局黏聚区模型建立大斜度井3簇裂缝同时扩展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对不同井斜角、原位应力差条件下的裂缝注入点压力、裂缝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井斜角由20°增大至80°时,裂缝起裂逐渐变难,起裂压力增幅达47.38%,且中缝受边缝的干扰程度降低;裂缝形态由初始沿射孔方向延伸逐渐转向至沿垂向应力方向,且当井斜角等于60°时3簇裂缝合并成1条主裂缝。当地应力差由0增大至5 MPa时,3簇裂缝的起裂压力逐渐降低,且中缝受边缝应力干扰程度增加;裂缝形态由沿着3簇初始射孔方向延伸不发生明显裂缝转向,到起裂于初始损伤区之后迅速发生裂缝转向。该有限元计算模型可对现场大斜度井多簇水力压裂施工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斜度井 水力压裂 多簇裂缝 数值模拟 黏聚区模型
下载PDF
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治疗胸腰段骨折后下肢疼痛 被引量:8
14
作者 倪兵 舒伟 +2 位作者 张晓华 胡永生 朱宏伟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 评估脊髓背根入髓区(DREZ)毁损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后下肢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从手术效果分析患者下肢疼痛的可能机制。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1年10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后下肢疼痛... 目的 评估脊髓背根入髓区(DREZ)毁损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后下肢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从手术效果分析患者下肢疼痛的可能机制。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1年10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后下肢疼痛患者20例,于疼痛区域皮节对应的脊髓节段行DREZ毁损术。分析脊柱脊髓损伤节段、感觉平面、疼痛区域之间的关系。根据术后疼痛缓解及并发症情况,评估手术的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改善率>50%、停用镇痛药物为有效)及安全性。 结果 患者脊柱损伤节段位于T12~L3,疼痛区域皮节分布于T11~S2,比脊髓损伤部位高2~6个节段。术中见脊柱损伤节段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粘连明显;疼痛区域皮节对应的脊髓轻中度萎缩,蛛网膜粘连,对应的神经根呈不同程度萎缩,12例患者部分神经根从脊髓撕脱。18例患者术后即刻疼痛完全消失,2例较术前减轻(缓解率<50%)。术后3个月复发1例。术后即刻、3个月及1年手术有效的比例分别为18/20、17/20、17/20。7例术后早期于毁损节段上界对应区域出现一过性刺痛;2例行单侧手术的患者对侧下肢相应区域出现新发疼痛。 结论 胸腰段骨折患者出现下肢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更多源于神经根损伤;DREZ毁损术治疗这种疼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病理性疼痛 背根入髓区
原文传递
2021年青海玛多M_(W)7.4地震分布式同震地表裂缝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小利 夏涛 +9 位作者 刘静 姚文倩 徐晶 邓德贝尔 韩龙飞 贾治革 邵延秀 王焱 乐子扬 高天琪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1-483,共23页
地震地表破裂是理解大陆地壳变形模式和地震破裂行为的关键,也是活动断层避让带设置的直接依据。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_(W)7.4地震沿昆仑山口-江错断裂江错段形成了长达158km的同震地表破裂,造成沿线野马滩大桥、昌马河大桥坍塌。文... 地震地表破裂是理解大陆地壳变形模式和地震破裂行为的关键,也是活动断层避让带设置的直接依据。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_(W)7.4地震沿昆仑山口-江错断裂江错段形成了长达158km的同震地表破裂,造成沿线野马滩大桥、昌马河大桥坍塌。文中基于震后2次大范围现场调查资料和震区3~7cm分辨率的无人机航片,获得了本次地震详细的地表破裂,在精细填图的基础上,阐述了玛多地震地表破裂、地表裂缝、砂土液化带和带状塌陷等多种类型裂缝的分布特征及其意义。除在断裂相交处存在多条次级破裂外,局部存在大量延伸长、走向稳定、具有雁列特征的裂缝带,最远处与主破裂带的距离>5km;在震中附近及震中以西、以东多个段落跨断层数千米范围内存在分支破裂、斜列式地表裂缝、砂土液化带、带状塌陷和地裂缝等与同震变形相关的地表特征。玛多地震分布式同震地表裂缝的揭示,主要得益于大范围、密集的现场调查和厘米级高分辨率航片的精细解译,使小位移量破裂或微弱裂缝得到充分识别。由于缺乏明确的位错标志,难以甄别未在主破裂断层上的同震地表裂缝是构造成因还是震动成因,分析其空间分布形态、余震分布及其震源机制、区域构造背景等,经初步推测,不排除有些裂缝代表区域先存断层的继承性活动与次级断层触发活动的可能性。对分布式同震地表裂缝的精细刻画有助于全面理解地震破裂过程的机理,对于重要工程抗震减灾的有效设防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地震 同震地表破裂 江错断裂 分布式地表裂缝 避让带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花岗岩储集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6
作者 巨银娟 张小莉 +1 位作者 李亚军 李百强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2-989,共8页
柴达木盆地昆北断阶带是以"花岗类基岩为主力产层"的典型区块。细化研究影响基岩储集性各个因素的作用机理以及影响程度,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昆北基岩储集体的油气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分布情况是基岩中孔缝发育程度的主控因... 柴达木盆地昆北断阶带是以"花岗类基岩为主力产层"的典型区块。细化研究影响基岩储集性各个因素的作用机理以及影响程度,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昆北基岩储集体的油气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分布情况是基岩中孔缝发育程度的主控因素,古地形地貌差异和不同井区水岩反应的差异对储集性的影响次之。昆北西部井区基岩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古地形较高顶部残积段多已被剥蚀储集体厚度较小,因此多见脆性颗粒因经受物理风化时间较长而形成的差异风化破裂缝。昆北东部井区的钾长花岗岩因古地形地貌较低厚度较大且保存齐全,因接受沉积时间较早上覆水岩反应产生的钙镁离子在基岩裂缝中浓度较大易发生沉淀,因此多见次生方解石脉贯入构造节理缝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储集体 裂缝 花岗岩 昆北断阶带 水岩反应
下载PDF
韩咀煤矿32101工作面采动地裂缝走向与黄土地貌关系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金贵 岳科杉 +2 位作者 李彦荣 梁进 孙彦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898-906,共9页
黄土覆盖浅埋采煤山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寻找采动地表破坏规律,进而有的放矢,提出针对性的区划、保护和防治措施。以韩咀煤矿32101工作面采动地表裂缝走向分布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拍摄、地表裂缝填图、分区统计,得到不同... 黄土覆盖浅埋采煤山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寻找采动地表破坏规律,进而有的放矢,提出针对性的区划、保护和防治措施。以韩咀煤矿32101工作面采动地表裂缝走向分布为研究对象,通过无人机拍摄、地表裂缝填图、分区统计,得到不同地貌部位地表裂缝的走向规律,进而探寻采动地裂缝与黄土地貌的关系,获得如下认识:(1)采动地裂缝分为3种类型,即采动+构造节理引起的地裂缝、采动+地貌因素引起的地裂缝、采动+地形因素引起的地裂缝;采动+构造节理引起的地裂缝主要分布在黄土墚顶,裂缝走向与黄土墚走向及区域水系末梢沟谷走向一致;采动+地貌因素引起的地裂缝主要分布在黄土斜坡上,裂缝走向沿着斜坡等高线方向;采动+地形因素引起的地裂缝亦主要分布在黄土斜坡上,裂缝走向垂直坡体等高线方向。地裂缝主要分布在坡度0°~20°内,在沟谷底部不发育;(2)沟谷侧畔斜坡是遭受侵蚀和破坏的优势部位,也是采动地裂缝发育的优势部位;(3)在煤层埋深、采厚、采煤方法等因素一致的情况下,采动影响带范围由黄土下伏基岩古地貌面高程决定,与新黄土的覆盖厚度无关。井工开采导致的地表裂缝,是黄土覆盖山区滑坡、崩塌、串珠状落水洞形成的重要诱因,加速了地貌演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地裂缝 地裂缝走向 黄土地貌 裂缝类型 采动影响带
下载PDF
大庆外围油田低渗透裂缝发育储层缝控窜流通道发育井层及方向精准判识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沙宗伦 姚兰 李承龙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72,共10页
针对已有窜流通道判识方法考虑因素不全面、不适用于裂缝发育储层的问题,按照“识裂缝、判趋势、定方向”的思路,注水井以剖面测试数据为主、采油井以全井生产数据为主,创建流度分析法识别裂缝发育井层,明确窜流层位;集成发展以隶属度... 针对已有窜流通道判识方法考虑因素不全面、不适用于裂缝发育储层的问题,按照“识裂缝、判趋势、定方向”的思路,注水井以剖面测试数据为主、采油井以全井生产数据为主,创建流度分析法识别裂缝发育井层,明确窜流层位;集成发展以隶属度区间函数、主客观组合赋权为核心的模糊数学分析法,判别注采井窜流趋势;首次建立面积井网注入水推进速度计算模型,制定小层级窜流通道判别标准,实现小层级窜流通道的有效识别。结果表明,C45区块发育各类程度窜流通道共14条,与示踪剂测试结果相近;从注入水推进速度计算结果看,误差仅为5.94%;新方法可有效解决假性窜流通道及多向连通作用影响,实现窜流通道的精准识别。研究成果可为改善大庆外围油田的资源开发效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发育井层 小层级窜流通道 变启动压力梯度 注入水推进速度 假性窜流通道
下载PDF
髓内外联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端移行部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敏 颉强 +5 位作者 陆清达 梁小菊 屈继宁 汪兵 孟海亮 杨亚婷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2-455,共4页
目的探讨髓内外联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端移行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儿童骨病医院收治的49例桡骨远端干骺端移行部骨折患儿资料。男30例, 女19例;左侧21例, 右侧27例, 双侧1... 目的探讨髓内外联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端移行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儿童骨病医院收治的49例桡骨远端干骺端移行部骨折患儿资料。男30例, 女19例;左侧21例, 右侧27例, 双侧1例。手术选择使用弹性髓内钉或克氏针进行髓内固定, 再使用另1枚克氏针固定骨折远、近两端双层皮质。记录并比较术后1、9个月腕关节活动度和上肢功能障碍评分(DASH), 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9例骨折患儿手术时间平均为45.0 min(39~51 min)。术后获6~36个月(平均18.6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6周(6.8~10.4周)。1例出现针道感染, X线片示骨痂生成, 拔出克氏针后口服抗菌素3 d, 伤口痊愈。1例发生皮肤激惹, 患儿减少活动后症状消失。术后1个月腕关节旋前、旋后、屈腕、伸腕活动度及DASH分别为47.9°±2.5°、45.5°±3.0°、51.2°±1.6°、53.4°±1.7°、(36.7±4.5)分, 术后9个月分别为85.6°±3.1°、87.6°±2.1°、88.8°±2.0°、88.0°±1.2°、(23.2±8.6)分, 以上指标术后1、9个月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外联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干骺端移行部骨折, 手术操作技术简单, 可重复性强, 创伤小, 固定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骨折固定术 桡骨骨折 干骺端移行部
原文传递
微型钢板治疗桡骨小头骨折安全区的确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庄云强 张军 +2 位作者 周龙 景灵勇 刘观燚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656-658,共3页
目的确定微型钢板固定桡骨小头骨折术中安全区范围,避免钢板固定对上尺桡关节旋转的影响及术中对桡神经深支及血运的破坏,最大程度地恢复肘关节的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45例在确定安全区后采用微型钢板手术治... 目的确定微型钢板固定桡骨小头骨折术中安全区范围,避免钢板固定对上尺桡关节旋转的影响及术中对桡神经深支及血运的破坏,最大程度地恢复肘关节的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45例在确定安全区后采用微型钢板手术治疗的桡骨小头骨折,其中MasonⅡ型30例,MasonⅢ型15例。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18-69岁(平均41.5岁)。术中按照桡骨小头解剖位置(Smith法)、周围关节软骨形态、Caputo法及前臂旋转方法确定钢板放置后对上尺桡关节旋转有无影响。结果经过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15.1个月),术后肘关节伸屈弧度平均为135°(100°-145°);前臂旋转范围平均为126°(120°-150°),旋前平均为53°(45°-65°),旋后平均为73°(65°-76°)。按Broberg-Morrey评估标准:优32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3.3%。随访期间,出现2例内固定失效,钢板、螺钉松脱,影响旋转功能,未出现骨折不愈合、桡骨小头坏死、感染及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钢板放置于安全区内对前臂旋转无影响,术中可通过4种方法综合使用来确定微型钢板放置的安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小头骨折 内固定 钢板 安全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