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缝性致密储层工作液损害机理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21
1
作者 康毅力 张杜杰 +2 位作者 游利军 许成元 余海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7-84,共8页
裂缝性致密储层裂缝发育,易发生工作液漏失,严重损害储层。为探究不同工作液漏失损害机理,形成高效防治方法,以川西北九龙山构造须家河组、珍珠冲组裂缝性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钻井完井液储层损害实验及工作液顺序接触损害实验。... 裂缝性致密储层裂缝发育,易发生工作液漏失,严重损害储层。为探究不同工作液漏失损害机理,形成高效防治方法,以川西北九龙山构造须家河组、珍珠冲组裂缝性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钻井完井液储层损害实验及工作液顺序接触损害实验。结果表明:钻井完井液滤液、体系和固相对基块岩样的损害程度介于中偏强一强,且逐个减弱;裂缝岩样渗透率动态损害程度为强;工作液顺序接触后损害程度加剧。分析认为,水相圈闭、固相堵塞是裂缝性致密储层工作液漏失损害储层的主要机理。不同工作液漏失引起储层损害程度叠加、损害范围扩大。根据分析结果,构建了工作液漏失损害模式,并提出相应损害防治方法。使用改性屏蔽暂堵钻井完井液提高封堵能力,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可有效预防工作液漏失损害;利用工作液漏失数据,确定漏失损害带范围,可为酸化作业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致密储层 工作液 漏失 储层损害 防治方法
下载PDF
红河油田长8裂缝性致密储层微观水驱油特征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锦伟 王国壮 梁承春 《非常规油气》 2018年第6期50-54,75,共6页
红河油田长8储层基质物性差且普遍发育裂缝,注入水难以进入基质驱油并实现有效波及是当前面临的主要开发难题。为明确长8裂缝性致密储层的水驱油特征,改善水驱油效果,开展了恒速压汞及低速非达西渗流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河长8储层平... 红河油田长8储层基质物性差且普遍发育裂缝,注入水难以进入基质驱油并实现有效波及是当前面临的主要开发难题。为明确长8裂缝性致密储层的水驱油特征,改善水驱油效果,开展了恒速压汞及低速非达西渗流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河长8储层平均喉道半径仅0.82μm,孔喉组合以小孔—微细喉为主,且存在较明显的启动压力梯度,是导致长8储层吸水能力弱的主要因素;同时开展注入性评价和不同注入条件下的水驱油试验,结果表明长8储层有效注入并波及的压力条件为注入压力略低于裂缝重张压力,且远低于地层破裂压力;注水采油具有驱替—渗吸协同作用,等作用点储层渗透率为0.4mD;影响驱油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储层物性、不同储层组合方式、注入参数等。以此明确了长8储层以裂缝驱油+基质渗吸为主的驱油特征,并结合矿场注水开发试验,建立了适合红河长8裂缝性致密储层有效注水技术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致密储层 微观孔喉特征 微观水驱油特征 驱替—渗吸协同作用
下载PDF
红河油田长8油藏减氧空气驱注气参数综合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梁承春 聂法健 张戈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0年第4期55-59,共5页
为探索并研究减氧空气驱提高裂缝-致密油藏采收率的可行性,以增油量、换油率、吨油成本为评价指标,应用双重介质多组分数值模型,综合室内实验、油藏工程等方法和现场实施工艺条件,开展了减氧空气驱注气参数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注入氧... 为探索并研究减氧空气驱提高裂缝-致密油藏采收率的可行性,以增油量、换油率、吨油成本为评价指标,应用双重介质多组分数值模型,综合室内实验、油藏工程等方法和现场实施工艺条件,开展了减氧空气驱注气参数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注入氧含量为5.00%的减氧空气,产出气氧含量最高为3.95%,安全可控且减缓腐蚀速率,可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优化空气/泡沫段塞比为5︰1,可较好地起到延缓气窜及扩大波及体积的作用;优化单井日注气量为1.5×10^4 Nm^3,注气压力为20~25 MPa,总注入气量控制为4000×10^4 Nm^3。该研究成果在试验井组应用,预测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深化减氧空气驱应用研究,提高裂缝型-致密油藏的采收率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油田 裂缝型-致密油藏 减氧空气驱 多组分数值模拟 注气参数优化
下载PDF
渭北长_(3)裂缝性致密储层渗流特征及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锦伟 李勇仁 +1 位作者 曹军 吕栋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6-145,共10页
为了研究基质与天然裂缝系统的渗流特征及其对产能的影响,以渭北油田长3典型裂缝性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核磁共振和室内测试综合实验,测定了储层渗流启动压力梯度的大小,基质和裂缝岩芯孔隙结构随围压的变化规律,基质和裂缝岩芯孔隙... 为了研究基质与天然裂缝系统的渗流特征及其对产能的影响,以渭北油田长3典型裂缝性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核磁共振和室内测试综合实验,测定了储层渗流启动压力梯度的大小,基质和裂缝岩芯孔隙结构随围压的变化规律,基质和裂缝岩芯孔隙度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及应力敏感系数,建立并验证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基质与裂缝应力敏感差异的多级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基质和裂缝应力敏感性对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拟启动压力梯度随着岩芯流度的降低而不断增加;裂缝岩芯的孔隙度应力敏感及渗透率敏感性均强于基质岩芯;基质应力敏感性对产能的影响更显著。因此,渭北长_(3)裂缝性致密储层的有效开发,应该考虑降低基质应力敏感性和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致密储层 渗流特征 启动压力梯度 应力敏感性 产能分析
下载PDF
裂缝型致密油藏气水交替采油机理定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戴仪心 郭和坤 +5 位作者 李海波 曾庆桥 孟立新 王睿思 孟焕 高铁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5期10248-10254,共7页
为了揭示不同渗透率储层岩心气驱动用规律及气水交替采油机理,开展基于华北潜山致密油储集层岩样,不同条件下的常规气驱和气水交替实验,并结合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实验不同阶段T 2谱的变化,定量计算孔隙内的油水分布变化情况。研究表明:... 为了揭示不同渗透率储层岩心气驱动用规律及气水交替采油机理,开展基于华北潜山致密油储集层岩样,不同条件下的常规气驱和气水交替实验,并结合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实验不同阶段T 2谱的变化,定量计算孔隙内的油水分布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含裂缝岩心低驱替压力下,采出油量较多,增加驱替压力后,新增采油量很少,增加驱替压力对驱油效率的提高作用不明显;不含裂缝的均质岩心低驱替压力下,采出油量较多,增加驱替压力后,采油量有所提高,增加驱替压力对驱油效率的提高有一定作用;对于裂缝发育岩心,气水交替采油机理主要为水的渗吸作用,从而采出小孔喉内的油,5块岩心气水交替采出油百分数介于5.04%~8.15%,平均为6.58%,其中水的“封堵”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型致密油储层 气驱动用规律 气水交替 核磁共振 微观驱油机理
下载PDF
精细控压钻井在裂缝性致密气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斌 屈洋 +4 位作者 蔡光林 李前佑 唐汉林 孙爱生 王煜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4年第7期4-6,22,共4页
裂缝性致密气藏为典型的窄安全密度窗口地层。常规钻进过程中时常发生井漏、溢流和漏喷同存等复杂情况,钻井时效低,井控风险大。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在X3井开展了精细控压钻井作业:通过井下环空压力的监测,地面节流设备自动调整回压,实... 裂缝性致密气藏为典型的窄安全密度窗口地层。常规钻进过程中时常发生井漏、溢流和漏喷同存等复杂情况,钻井时效低,井控风险大。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在X3井开展了精细控压钻井作业:通过井下环空压力的监测,地面节流设备自动调整回压,实现了对井底压力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及时发现并快速控制了钻进过程中的溢流、漏失情况,极大地降低了井下复杂时间和井控风险,储层保护效果良好,圆满地完成了作业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致密气藏 精细控压钻井 井底压力 现场应用
下载PDF
裂缝性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丁道权 顾岱鸿 +3 位作者 门成全 丁志文 赵桂超 苟启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201-206,共6页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是高效开发致密气藏的重要手段,但压裂后的产能评价是开发过程中的难点。基于Al-Ahmadi的三重介质模型,建立了三重介质渗流模型,最后导出了拉氏空间下的产能公式,得了模型的解析解,并根据现场生产数据进行了有效性验...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是高效开发致密气藏的重要手段,但压裂后的产能评价是开发过程中的难点。基于Al-Ahmadi的三重介质模型,建立了三重介质渗流模型,最后导出了拉氏空间下的产能公式,得了模型的解析解,并根据现场生产数据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同时还对影响裂缝性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因素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平井长度对产能的影响在后期才有所体现,储层的生产主要是由人工裂缝控制,人工裂缝性质对产能影响显著,基质和天然裂缝对产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裂缝性致密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设计以及产能评价与优化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储层性质和人工裂缝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致密气藏 分段压裂水平井 三重介质模型 产能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青西油田裂缝孔隙型致密油层保护
8
作者 谢全民 王泽海 +1 位作者 李锋 马彩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7-99,共3页
青西油田为自生自储式裂缝性油气藏 ,非均质性强、埋藏深 (4 10 0~ 470 0m) ,储集层主要为下白垩统下沟组致密的白云质泥岩、泥质白云岩和砂砾岩 ,主要储集空间为裂缝 ,其次为溶蚀孔、洞 ,极易遭受污染。针对青西油田下沟组储集层的损... 青西油田为自生自储式裂缝性油气藏 ,非均质性强、埋藏深 (4 10 0~ 470 0m) ,储集层主要为下白垩统下沟组致密的白云质泥岩、泥质白云岩和砂砾岩 ,主要储集空间为裂缝 ,其次为溶蚀孔、洞 ,极易遭受污染。针对青西油田下沟组储集层的损害情况 ,进行敏感性实验并分析损害机理 ,结合敏感性评价结果及现场试验结果 ,提出钻井、固井、完井、采油、修井等过程中的油层保护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西油田 裂缝-孔隙型致密储集层 敏感性实验 油层保护
下载PDF
裂缝性致密油藏非线性渗流试井分析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许艺博 程时清 尹洪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72-176,共5页
传统试井模型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中根据弱可压缩流体的假设,忽略了二次梯度项,这对于裂缝性致密油藏计算带来一定偏差。裂缝性致密油藏的渗流通常需要克服启动压力梯度,且存在压力敏感性。本文推导出了考虑二次梯度项和介质变形影响的... 传统试井模型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中根据弱可压缩流体的假设,忽略了二次梯度项,这对于裂缝性致密油藏计算带来一定偏差。裂缝性致密油藏的渗流通常需要克服启动压力梯度,且存在压力敏感性。本文推导出了考虑二次梯度项和介质变形影响的渗流方程,建立了裂缝性致密油藏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绘制井底压力动态曲线,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和介质变形的值越小,后期的无量纲压力越大,即地层的压力下降越快,且二次梯度项系数影响着径向流动过程。此试井解释模型能够更加科学地指导裂缝性致密油藏的试井解释,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致密油藏 非线性渗流 变形介质 二次梯度项 数值解
下载PDF
裂缝对阳霞凹陷迪北阿合组致密砂岩气藏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易士威 李德江 +3 位作者 杨海军 李勇 林潼 叶茂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1,共3页
塔里木盆地阳霞凹陷侏罗系阿合组为大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辫状河道形成的厚层砂体在纵向上交错叠置,横向上交错连片,以低孔、低渗为特征的储集层在空间上大面积分布。野外及岩心观察、镜下鉴定以及成像测井均表明,阿合组砂岩裂缝十分发... 塔里木盆地阳霞凹陷侏罗系阿合组为大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辫状河道形成的厚层砂体在纵向上交错叠置,横向上交错连片,以低孔、低渗为特征的储集层在空间上大面积分布。野外及岩心观察、镜下鉴定以及成像测井均表明,阿合组砂岩裂缝十分发育,迪北气藏具有典型的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特征。裂缝的发育对致密砂岩天然气的成藏具有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起始充注压力,形成优势充注;形成网络充注通道,提高天然气充注效率;提高致密砂岩渗透率,增加含气饱和度;增加了孔隙空间,扩大了储量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阳霞凹陷 阿合组 裂缝型致密砂岩气藏 网络充注通道 优势充注
下载PDF
裂缝性致密油藏CO_2定容混相驱实验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萍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0-13,23,共5页
针对红河油田长8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主向井裂缝性水淹特征严重、侧向井无水驱受效特征、影响油藏采收率的问题,为实现裂缝性致密油藏有效动用,建立了裂缝、基质双重介质条件下CO_2定容混相驱评价模型,并开展红河油田CO_2定容混相驱室内... 针对红河油田长8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主向井裂缝性水淹特征严重、侧向井无水驱受效特征、影响油藏采收率的问题,为实现裂缝性致密油藏有效动用,建立了裂缝、基质双重介质条件下CO_2定容混相驱评价模型,并开展红河油田CO_2定容混相驱室内实验研究,分析了CO_2定容混相驱驱替压力传递规律和驱油效果。结果表明:CO_2定容混相驱利用裂缝通道为基质孔隙增能,能够有效提高CO_2和基质孔隙原油的混相程度,比常规驱替方式提高基质驱油效率0.91%~10.11%。CO_2定容混相驱技术在红河油田应用效果良好,井组累计增油1 089.5 t,能够有效提高裂缝性致密油藏基质原油的动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致密油藏 定容混相驱 CO2气窜 驱油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