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大鼠模型的改良及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谭开云 卢敏 邝高艳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6,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一种改良的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与下肢深静脉血栓传统模型对比,评价该造模方法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其中A组采用骨折法造模,通过重物击打致股骨颈骨折,采取髋部人字石... 目的:通过构建一种改良的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与下肢深静脉血栓传统模型对比,评价该造模方法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其中A组采用骨折法造模,通过重物击打致股骨颈骨折,采取髋部人字石膏固定;B组采用骨折改良法造模,通过重物击打致股骨颈骨折,行大腿近端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骨折断端清理术,术后行髋部人字石膏固定;C组采用静脉结扎法造模,通过剑突下腹部正中切口行下腔静脉和两侧髂腰静脉结扎术。术后持续肉眼观察大鼠末端皮肤肿胀程度和皮肤颜色的变化,同时取大鼠大隐静脉1~2 cm经过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血栓形成情况以及血管壁的变化。结果:骨折改良法造模,死亡1只,成功6只;双足外形肿胀,皮肤颜色偏紫;肉眼观察3只大鼠存在1级血栓,3只大鼠存在2级血栓;光镜下观察2只大鼠血管样本存在1级血栓,2只大鼠血管样本存在2级血栓,2只大鼠血管样本存在3级血栓。改良造模方法成功,安全性较好。结论:通过击打导致骨折,行切开复位手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的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造模方法理论依据充分,造模成功的评定标准客观,操作较为简单,可重复性高,契合骨科临床实际,为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造摸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大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动物造模 静脉结扎 骨折创伤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