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模拟分析及射孔优化 被引量:62
1
作者 赵金洲 陈曦宇 +2 位作者 李勇明 付斌 许文俊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124,共8页
针对缝间应力干扰造成的段内各裂缝非均匀延伸问题,建立综合考虑应力干扰、流固耦合、多裂缝流量分配的分段多簇压裂裂缝动态延伸数值模型。基于建立的数值模型,研究了射孔孔眼摩阻、射孔簇间距、储集层岩石弹性模量、压裂液黏度对多条... 针对缝间应力干扰造成的段内各裂缝非均匀延伸问题,建立综合考虑应力干扰、流固耦合、多裂缝流量分配的分段多簇压裂裂缝动态延伸数值模型。基于建立的数值模型,研究了射孔孔眼摩阻、射孔簇间距、储集层岩石弹性模量、压裂液黏度对多条水力裂缝延伸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考虑射孔孔眼摩阻时裂缝发育较为均衡;随着簇间距缩小、岩石弹性模量或压裂液黏度增大,应力干扰增大,导致部分裂缝缝宽变窄而减少进液,加剧了段内各裂缝的非均匀延伸。合理的孔眼摩阻能够有效促进多裂缝均匀延伸,为此提出了简便的射孔孔眼摩阻优化计算方法。通过估算压裂过程中缝间诱导应力值,定量计算出维持压裂段内裂缝均匀延伸所需的孔眼摩擦系数,并以此优选合理的射孔工程参数。采用射孔摩阻优化方法对1口水平井射孔参数进行计算,数值模拟结果及现场压裂效果显示,优化后的射孔参数能够有效维持各裂缝均衡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多簇压裂 裂缝延伸 孔眼摩阻 射孔优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清水压裂煤体起裂和裂缝扩展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磊 梁卫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680-2689,共10页
为了探究超临界CO_2与清水压裂煤体的压裂效果,运用TCHFSM–I型大尺寸真三轴压裂渗流装置,对尺寸为100 mm×100 mm×100 mm煤试样施加三轴压力来模拟煤系地层压裂过程,结合压裂理论基础和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压力–时间曲线、... 为了探究超临界CO_2与清水压裂煤体的压裂效果,运用TCHFSM–I型大尺寸真三轴压裂渗流装置,对尺寸为100 mm×100 mm×100 mm煤试样施加三轴压力来模拟煤系地层压裂过程,结合压裂理论基础和试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压力–时间曲线、表面裂缝形态及裂缝宽度,结果表明:相比于清水压裂,相同的3种三轴压力条件下,超临界CO_2压裂更容易起裂,起裂压力分别减小了28.3%,28.0%,27.4%,且随着约束压力的增大,减少比例逐渐减小;超临界CO_2压裂能够生成明显的层理裂缝及分叉裂缝,其数量越多主裂缝扩展范围越小;压裂过程中超临界CO_2易渗透到煤样内部的层理裂隙及微孔裂隙内导致压力变化迟缓,而且试样破裂后压力不易保持,裂缝宽度较狭窄;清水压裂的裂缝宽度集中分布于0.450~0.650 mm和>1.250 mm区间,而超临界CO_2的裂缝宽度集中分布于0.050~0.250 mm区间,两者相差3~6倍,对于局部分叉裂缝及层理裂缝,甚至相差2个数量级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超临界CO2压裂 清水压裂 起裂 裂缝扩展 裂缝宽度
原文传递
储层裂缝发育等级划分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晓峰 潘保芝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3-396,共4页
为避免由非裂缝因素引起单个裂缝参数响应所导致的裂缝储层误判,综合考虑裂缝参数对裂缝发育等级划分进行研究。对裂缝分维、裂缝概率、裂缝孔隙度和次生孔隙度等4个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这4个参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裂缝... 为避免由非裂缝因素引起单个裂缝参数响应所导致的裂缝储层误判,综合考虑裂缝参数对裂缝发育等级划分进行研究。对裂缝分维、裂缝概率、裂缝孔隙度和次生孔隙度等4个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这4个参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裂缝发育的分级标准,将4个参数相结合对裂缝发育程度进行等级划分。依据裂缝发育的划分标准对邛西A井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参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成像测井识别的裂缝符合率为72%,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裂缝分维 裂缝概率 裂缝孔隙度 次生孔隙度 裂缝发育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压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进展
4
作者 蔡灿 周圣文 +2 位作者 陈浩 赵玉龙 张烈辉 《重庆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1-19,共9页
超临界CO_(2)(SC-CO_(2))压裂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兴非常规油气储层增产技术,该技术不仅可有效避免传统水力压裂引发的地层损害、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等问题,还具有起裂压力低、成缝复杂等优势。SC-CO_(2)压裂实验是在室内开展SC-CO... 超临界CO_(2)(SC-CO_(2))压裂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兴非常规油气储层增产技术,该技术不仅可有效避免传统水力压裂引发的地层损害、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等问题,还具有起裂压力低、成缝复杂等优势。SC-CO_(2)压裂实验是在室内开展SC-CO_(2)压裂工艺研究、压裂增产机理认识和总结的重要技术手段。综述SC-CO_(2)压裂实验研究进展,以指导SC-CO_(2)压裂技术的发展。首先,介绍室内SC-CO_(2)压裂实验系统的组成及功能,针对实验装置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然后,归纳分析SC-CO_(2)压裂实验研究成果,认为SC-CO_(2)渗透性强,因此相较于水力压裂其起裂压力低,同时SC-CO_(2)能够沟通岩石内部的微裂缝和微孔隙,促进复杂裂缝网络的形成。最后,总结各项实验研究所得的裂缝内SC-CO_(2)携支撑剂运移规律。研究表明,SC-CO_(2)携支撑剂的运移规律与水基压裂液相似,但运移效果稍差之。目前,需加强SC-CO_(2)携支撑剂运移室内实验研究,以进一步优化SC-CO_(2)压裂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技术 超临界CO_(2)压裂 裂缝扩展 支撑剂运移
下载PDF
表面裂纹准静态断裂扩展形貌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江 娄忆清 《浙江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34-40,共7页
表面裂纹疲劳扩展和断裂扩展过程中几何形貌的预测是未爆先漏(LeakBefore-Break)评判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用多试件法研究了表面裂纹准静态断裂扩展形貌变化规律,介绍了主要试验方法与试验结果。
关键词 表面裂纹 断裂扩展 几何形貌
下载PDF
复杂裂隙易自燃煤层综合防灭火技术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淑山 陈磊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5-167,共3页
为解决大北矿102工作面裂隙发育煤层自然发火的难题,分析了该工作面自然发火的原因,并提出了"一通,二注,三监测"综合防灭火技术;采用该技术后,煤壁与巷内空气温差0.3℃~1.4℃,采空区CO浓度3×10^(-6)~16×10^(-6),远... 为解决大北矿102工作面裂隙发育煤层自然发火的难题,分析了该工作面自然发火的原因,并提出了"一通,二注,三监测"综合防灭火技术;采用该技术后,煤壁与巷内空气温差0.3℃~1.4℃,采空区CO浓度3×10^(-6)~16×10^(-6),远远低于CO预警临界浓度1×10^(-4),有效解决了102工作面煤体自然发火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自燃煤层 裂隙发育 采空区
下载PDF
Influence of pore pressure on tensile fracture growth in rocks: a new explanation based on numerical testing
7
作者 Shou MA Jianchun GUO +3 位作者 Lianchong LI Leslie George THAM Yingjie XIA Chun'an TANG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412-426,共15页
The diffusion of pore fluid pressures may create both spatial and temporal effective stress gradients that influence or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fractures within rock mass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 The diffusion of pore fluid pressures may create both spatial and temporal effective stress gradients that influence or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fractures within rock mass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ntrols on fracturing behavior,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using a progressive fracture modeling approach that shares many of the same natural kinematic features in rocks, such as fracture growth, nucleation, and termination. First, the pinch-off breaking test is numerically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tensile failure of a rock specimen in a uniform pore pressure field. In this numerical simulation, both mechanical and hydrological properties of a suite of rocks are measured under simulated laboratory conditions. The complete tensional failure process of the rock specimen under pore pressure was reproduced. Second, a double-notched specimen is numerically extended to investigate how the water flow direction or pore pressure gradient influences the fracture growth. An exhaustive sensitivity study is conducted that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varying both hydrological and mechanical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local fluid pressure gradients strongly influence the state of stress in the solids and, thereby, fracture growth. Fracture and strength behavior is influenced not only by the pore pressure magnitude on a local scale around the fracture tip, but also by the orient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ore pressure gradients on a global scale. Increasing the fracture growth rate increases the local model permeability and decreases the sample strength.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may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degree of hydrological and mechanical coupling action under geologic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e pressure effective stress HETEROGENEOUS numerical simulation fracture growth ROCK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Z252井区长8油层组见水规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越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11期141-143,共3页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平面矛盾突出,含水上升速度较快。在总结研究区长8油层组见水现状基础上,通过见水介质的矿化度指标,研究认为研究区见水类型为注入水;通过示踪剂监测、动态验证、干扰试井综合方法,对见水方向进行分析,研究认...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平面矛盾突出,含水上升速度较快。在总结研究区长8油层组见水现状基础上,通过见水介质的矿化度指标,研究认为研究区见水类型为注入水;通过示踪剂监测、动态验证、干扰试井综合方法,对见水方向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长8油层组主要见水方向为NE75°。研究区天然裂缝发育,以北东方向裂缝较为发育,微裂缝发育是Z252区块见水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上升 见水规律 裂缝发育 长8油层组
下载PDF
文23气田地应力场研究及应用
9
作者 蒲仁瑞 李怀庆 汪召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5期5-7,14,共4页
在地应力场理论的指导下 ,通过对文 2 3气田构造格局的分析研究 ,将文 2 3气田划分为 3个不同地应力场特点的区域 ,并结合文 2 3气田 1995~ 1997年间 14口井的压裂裂缝监测资料 ,弄清了压裂裂缝的发育程度与地应力场之间的内在关系 ,... 在地应力场理论的指导下 ,通过对文 2 3气田构造格局的分析研究 ,将文 2 3气田划分为 3个不同地应力场特点的区域 ,并结合文 2 3气田 1995~ 1997年间 14口井的压裂裂缝监测资料 ,弄清了压裂裂缝的发育程度与地应力场之间的内在关系 ,为下步气井压裂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并为类似气田的压裂改造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场 压裂规模 文23气田 压裂设计
下载PDF
水平井分段压裂平面三维多裂缝扩展模型求解算法 被引量:23
10
作者 陈铭 张士诚 +2 位作者 胥云 马新仿 邹雨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3-174,共12页
针对多层油气藏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设计问题,提出平面三维多裂缝扩展模型高效解法。采用三维边界积分方程计算固体变形,考虑井筒-射孔-裂缝耦合流动及缝内流体滤失。利用显式积分算法求解流固耦合方程,根据尖端统一解析解和最短路径算... 针对多层油气藏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设计问题,提出平面三维多裂缝扩展模型高效解法。采用三维边界积分方程计算固体变形,考虑井筒-射孔-裂缝耦合流动及缝内流体滤失。利用显式积分算法求解流固耦合方程,根据尖端统一解析解和最短路径算法计算裂缝扩展边界。方法的准确性通过与径向裂缝解析解、隐式水平集算法和有机玻璃压裂实验对比得到全面验证。与隐式水平集算法相比,新算法计算速度大幅提高。以浙江油田页岩气水平井为例,重点分析了平面应力分布、射孔数分布等对多簇裂缝扩展与进液的影响。研究表明,减小单簇射孔数可以平衡簇间应力非均质分布的影响;调整各簇射孔数量可以实现均衡进液,各簇射孔数差别应控制在1~2孔;增加高应力簇的射孔数有利于均匀进液,但进液均匀并不等于裂缝形态一致,裂缝形态受应力干扰和层间应力剖面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分段压裂 多裂缝扩展 三维边界元 平面应力非均质 射孔优化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滩海潜山裂缝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兰朝利 廖保方 +3 位作者 王志坤 刘丹江 杨明慧 崔志员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2-261,共10页
裂缝是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滩海碳酸盐岩潜山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之一,其发育与否制约着南堡凹陷潜山油气藏成藏与产量。应用成像测井、镜下观察、岩心描述以及露头考察资料研究了南堡凹陷滩海碳酸盐岩潜山裂缝特征,并探讨了裂缝控制因素... 裂缝是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滩海碳酸盐岩潜山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之一,其发育与否制约着南堡凹陷潜山油气藏成藏与产量。应用成像测井、镜下观察、岩心描述以及露头考察资料研究了南堡凹陷滩海碳酸盐岩潜山裂缝特征,并探讨了裂缝控制因素与形成机制。南堡凹陷滩海潜山裂缝以构造缝为主,裂缝比较发育,以微—窄缝(主要为5~50μm)为主。控制南堡凹陷滩海潜山裂缝发育的因素主要为拉张断陷作用与古风化作用,前者形成与正断层伴生的构造缝,后者形成非构造缝,包括风化缝、层面缝、溶塌碎裂缝,主要分布在古岩溶垂直渗流带内。构造缝形成经历了前始新世挤压、沙河街阶-东营阶拉伸断陷以及馆陶阶以来的走滑拉张三个过程,但有效的开启裂缝主要形成于沙河街阶-东营阶的拉伸断陷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特征 裂缝控制因素 裂缝形成机制 奥陶纪碳酸盐岩潜山 渤海湾南堡凹陷滩海
下载PDF
水平井压裂多裂缝扩展诱发光纤应变演化机理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铭 郭天魁 +4 位作者 胥云 曲占庆 张士诚 周彤 王云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3-193,共11页
在平面三维多裂缝扩展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压裂监测井光纤应变与应变率的计算模型,提出了水平井压裂多裂缝扩展诱发光纤应变正演计算方法。基于该方法,开展了水平井压裂多裂缝扩展诱发光纤应变与应变率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裂缝扩展诱... 在平面三维多裂缝扩展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压裂监测井光纤应变与应变率的计算模型,提出了水平井压裂多裂缝扩展诱发光纤应变正演计算方法。基于该方法,开展了水平井压裂多裂缝扩展诱发光纤应变与应变率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裂缝扩展诱发光纤应变演化可分为应变增强、收缩汇聚和直线状汇聚3个阶段;应变率演化可分为应变率增强、收缩汇聚、直线状汇聚、停泵应变率反转4个阶段。光纤应变停泵后不变,但应变率会出现反转,光纤应变率反转可反映注入动态;根据分布式光纤应变与应变率的直线状汇聚带,可判断裂缝扩展至光纤的时刻与井间压窜,同时可依据各簇裂缝扩展到光纤监测井的时刻识别多裂缝非均匀扩展现象,评价裂缝非均匀扩展程度;光纤监测井水平段位于裂缝高度范围内时,可识别裂缝延伸至光纤的时刻,而光纤监测井水平段位于裂缝高度以外时,汇聚条带不明显;多段压裂施工中,受上一压裂段应力干扰的影响,后续压裂段的光纤应变可能不再出现压裂初期的张应变区域,但光纤应变率动态可有效呈现每一段压裂裂缝的扩展动态,单段压裂的光纤应变率演化规律适用于多段压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多段压裂 光纤应变 应变分布 正演模型 多裂缝扩展识别
下载PDF
压裂改造裂缝网络构建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小慧 林正良 +2 位作者 丁圣 杨心超 余波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0-925,934,共7页
微地震监测技术通过接收储层压裂改造时岩石破裂的震源信号获取破裂点的空间位置,但是如何基于监测结果刻画裂缝的空间展布形态则是微地震解释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为此,首先研究了基于时距交会分析的无效压裂事件识别和基于“点缝”连... 微地震监测技术通过接收储层压裂改造时岩石破裂的震源信号获取破裂点的空间位置,但是如何基于监测结果刻画裂缝的空间展布形态则是微地震解释面临的一个技术难题。为此,首先研究了基于时距交会分析的无效压裂事件识别和基于“点缝”连接准则的裂缝网络构建技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裂缝网络构建技术流程,并利用某压裂段的监测资料进行了方法测试,最后,利用该方法对某工区压裂井进行了裂缝网络构建,并结合地层属性特征对压裂改造效果进行了评价。最终形成了压裂改造裂缝网络构建技术,建立了微地震定位结果与裂缝网络之间的桥梁,通过无效事件识别,提高了裂缝网络的合理性。四川盆地某微地震地面监测资料裂缝网络构建应用结果表明,利用压裂改造裂缝网络构建技术所构建的裂缝网络能够直观展示裂缝空间展布形态及其复杂度,揭示裂缝生长发育过程,为结合储层特征进行压裂改造效果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监测 微地震解释 无效压裂事件识别 裂缝网络构建 裂缝发育过程 压裂改造效果评价
下载PDF
B地区延长组裂缝发育评价及裂缝与储层压裂效果关系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菊兰 成军军 焦晓娟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22-426,共5页
研究区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征,微裂缝对储层的自然产能贡献并不突出,压裂改造是提高储层产能必须采用的手段。利用声电成像测井资料,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分析了B地区裂缝走向变化规律、裂缝发育程度与岩性关系、裂缝类型变化... 研究区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征,微裂缝对储层的自然产能贡献并不突出,压裂改造是提高储层产能必须采用的手段。利用声电成像测井资料,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分析了B地区裂缝走向变化规律、裂缝发育程度与岩性关系、裂缝类型变化规律及裂缝发育程度变化规律,得出B地区延长组如果在储层中有裂缝,这些裂缝纵向上不延伸到围岩时,经过压裂改造,天然裂缝的张开度会明显变大,延伸距离变大,天然裂缝对储层产能具有积极作用;如果在储层中无裂缝,但上下围岩中有裂缝,这时裂缝对储层的压裂改造效果有明显的消极作用;当储层及围岩中裂缝均不发育时,储层产能主要受岩性、物性控制。研究成果能够为对研究区储层压裂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裂缝 裂缝发育规律 储层产能 压裂效果
下载PDF
骨折愈合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毅文 钱伟宏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年第1期16-19,共4页
骨折愈合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均非常复杂,无论在骨折愈合的任何一个环节受到不良影响均会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骨折不愈合。本文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对骨折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尤其是医源性因素、骨折生长因子及中医药对骨折愈合的研究现状进... 骨折愈合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均非常复杂,无论在骨折愈合的任何一个环节受到不良影响均会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骨折不愈合。本文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对骨折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尤其是医源性因素、骨折生长因子及中医药对骨折愈合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如骨折治疗中选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及避免粗暴治疗手段,骨折生长因子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中医药治疗促进骨折愈合机制可能与骨折生长因子的作用相关。结合相关骨折影响因素,分析了临床医生在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时所面对的困难,并对骨折愈合因素的相关研究发展趋势及相关成果对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指导作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 影响因素 骨折生长因子 医源性
原文传递
A numerical method for simulating planar 3D multi-fracture propagation in multi-stage fracturing of horizontal wells 被引量:2
16
作者 CHEN Ming ZHANG Shicheng +2 位作者 XU Yun MA Xinfang ZOU Yush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年第1期171-183,共13页
To resolve the issue of design for multi-stage and multi-cluster fracturing in multi-zone reservoirs, a new efficient algorithm for the planar 3 D multi-fracture propagation model was proposed. The model considers flu... To resolve the issue of design for multi-stage and multi-cluster fracturing in multi-zone reservoirs, a new efficient algorithm for the planar 3 D multi-fracture propagation model was proposed. The model considers fluid flow in the wellbore-perforation-fracture system and fluid leak-off into the rock matrix, and uses a 3 D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to describe the solid deformation. The solid-fluid coupling equation is solved by an explicit integration algorithm, and the fracture front is determined by the uniform tip asymptotic solutions and shortest path algorithm. The accuracy of the algorithm is verified by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radial fracture, results of the implicit level set algorithm, and results of organic glass fracturing experiment. Compared with the implicit level set algorithm(ILSA), the new algorithm is much higher in computation speed. The numerical case study is conducted based on a horizontal well in shale gas formation of Zhejiang oilfield. The impact of stress heterogeneity among multiple clusters and perforation number distribution on multi-fracture growth and fluid distribution among multiple fractures are analyz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ducing perforation number in each cluster can counteract the effect of stress contrast among perforation clusters. Adjusting perforation number in each cluster can promote uniform flux among clusters, and the perforation number difference should better be 1-2 among clusters. Increasing perforation number in the cluster with high in situ stress is conducive to uniform fluid partitioning. However, uniform fluid partitioning is not equivalent to uniform fracture geometry. The fracture geometry is controlled by the stress interference and horizontal principal stress profile joi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izontal well MULTI-STAGE FRACTURING multi-fracture growth 3D boundary element PLANAR stress heterogeneity PERFORATION optimization
下载PDF
水平井电成像测井施工及资料解释若干问题探讨
17
作者 徐星 范乐元 《国外测井技术》 2011年第4期64-67,4,共4页
水平井电成像测井施工方式为钻杆传榆测井,为了保证电成像资料质量,选用合适的极板压力非常重要,同时操作工程师应和司钻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电缆速度与钻杆速度保持一致;同直井中电成像图以正北方向为0°不同,水平井电成像... 水平井电成像测井施工方式为钻杆传榆测井,为了保证电成像资料质量,选用合适的极板压力非常重要,同时操作工程师应和司钻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电缆速度与钻杆速度保持一致;同直井中电成像图以正北方向为0°不同,水平井电成像图以井眼高边为0°;不同的地质特征在水平井电成像上的显示有可能与直井中的显示不同;裂缝、层界面以及可能的断层是水平井电成像重点关注的地质特征。裂缝参数计算、裂缝发育带统计、应力分析等结果是水平井电成像提供的重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测井 电成像 极板压力I号极板相对方位角 井眼高边 裂缝参数 裂缝发育带 最大地应力
下载PDF
农业机械的低周疲劳寿命分析方法研究
18
作者 孟彩茹 卢博友 安英博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88,共3页
对农业机械中低周疲劳情况及对农业机械寿命估算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叙述了各种低周疲劳寿命分析的基本方法和一些特殊模型及这些模型的计算公式。所论述的几种疲劳寿命模型具有易懂、简捷及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低周疲劳 疲劳寿命 裂纹扩展寿命
下载PDF
骨碎补对骨折愈合中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8
19
作者 王华松 许申明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10-13,共4页
目的 :骨碎补是骨伤科常用的一味中药 ,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 ,设计了该实验以期为临床运用骨碎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 3 6只 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 :生理盐水组 (A)、骨碎补组 (B)、伤科接骨片组 (C)。按标准骨折模型... 目的 :骨碎补是骨伤科常用的一味中药 ,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 ,设计了该实验以期为临床运用骨碎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 3 6只 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 :生理盐水组 (A)、骨碎补组 (B)、伤科接骨片组 (C)。按标准骨折模型方法造模 ,不作任何外固定 ,分笼饲养。从手术后第二天开始灌胃给药 ,骨碎补组每天以骨碎补水煎液分早晚 2次灌胃 ,伤科接骨片组每天给药 2次 ,对照组同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后第 7天、1 4天、2 1天每组分别处死动物 4只 ,取出骨标本。骨标本制成切片测量骨痂厚度及 TGF-β1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骨碎补组骨痂组织形成丰富 ,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 ;骨碎补组骨痂组织中 TGF-β1表达量及阳性定位与伤科接骨片组相同 ,均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骨碎补能增加骨痂厚度 ,提高骨折愈合质量。增加 TGF-β1 在骨痂组织中的表达 ,可能是骨碎补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碎补 骨折愈合 TGF-Β1 中医药治疗 实验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骨愈合过程中的表达与合成 被引量:29
20
作者 王立平 党耕町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488-490,共3页
目的 通过对骨愈合过程中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factor,bFGF) 合成变化的观察,探讨其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以此加深对骨生理学的认识,同时为干预骨愈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SD大鼠并将其胫骨造成骨缺损... 目的 通过对骨愈合过程中内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factor,bFGF) 合成变化的观察,探讨其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以此加深对骨生理学的认识,同时为干预骨愈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SD大鼠并将其胫骨造成骨缺损,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FGF基因和蛋白质在骨痂组织成熟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从骨折后4 天~3 周内,bFGF染色阳性信号出现在成骨细胞的胞浆中,且骨膜内层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亦染色阳性。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在缺损区新生编织骨中的成骨细胞对bFGFm RNA 强表达,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缺损区中骨痂组织逐渐增多,编织骨逐渐被板层骨取代,而排列于其骨表面上的成骨细胞对bFGFmRNA 不表达或弱表达。骨膜的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对之有表达。结论 成骨细胞有合成bFGF的能力, 主要表现在骨组织形成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 BFGF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