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前后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特征 被引量:96
1
作者 丁文峰 丁登山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0-706,共7页
应用分形理论的相关模型对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林地及不同开垦年限的农地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林地和不同开垦年限的农地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维在 2 .32~ 2 .91之间 ,表现为 >0 .2 5mm的团聚体含量越低 ,其结构... 应用分形理论的相关模型对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林地及不同开垦年限的农地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林地和不同开垦年限的农地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维在 2 .32~ 2 .91之间 ,表现为 >0 .2 5mm的团聚体含量越低 ,其结构的分形维越高。分形维与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之间呈显著线性关系。林地和不同开垦年限农地表层土壤的物理性质随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维变化而变化 ,即分形维越小 ,>0 .2 5mm的团粒含量越高 ,土壤容重也越小 ,土壤疏松 ,土壤通气度大 ,土壤涵蓄水分与供应作物生长所需水分的能力越好 ;分形维越大 ,>0 .2 5mm的团粒含量低 ,土壤容重也越大 ,土壤紧实 ,土壤通气度小 ,则土壤涵蓄水分与供应作物所需水分的能力越差。上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植被遭到破坏、不合理的人为开垦 ,是土壤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恢复和重建植被 ,增加地面覆盖 ,应为加速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破坏 团粒结构 分形特征 土壤容重 林地
下载PDF
煤体裂隙尺度分布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53
2
作者 康天合 赵阳升 靳钟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93-398,共6页
根据分形理论,提出了煤体表面裂隙迹线长度—条数分维D和网格尺度—裂隙视条数分维d的测量方法及两种分维的线性相关性和互通性.通过对11个不同变质煤层微观与宏观裂隙分维d的测量,证明了煤体内裂隙尺度的分布具有自相似性,并... 根据分形理论,提出了煤体表面裂隙迹线长度—条数分维D和网格尺度—裂隙视条数分维d的测量方法及两种分维的线性相关性和互通性.通过对11个不同变质煤层微观与宏观裂隙分维d的测量,证明了煤体内裂隙尺度的分布具有自相似性,并且分维值随煤变质程度不同呈有规律性地变化。用实例说明了裂隙分布分形研究在定量表示煤岩体工程特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 裂隙尺度分布 分形测量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土壤理化性质及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龙健 李娟 +2 位作者 邓启琼 李阳兵 熊康宁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5-639,共5页
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过程中土壤颗粒粗化和理化性质特征,土壤颗粒分形的变化特征,以及分形维数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细颗粒含量越少,土壤分形维数越低,表征石漠化程度越高;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质、容重、粘粉... 研究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石漠化过程中土壤颗粒粗化和理化性质特征,土壤颗粒分形的变化特征,以及分形维数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细颗粒含量越少,土壤分形维数越低,表征石漠化程度越高;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质、容重、粘粉粒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形关系(P<0.01)。分形维数能较好地表征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状况以及石漠化的程度,可作为评价喀斯特地区土壤退化的定量指标之一,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环境 土壤性质 石漠化 分形特征
原文传递
微观物理模拟水驱油实验及残余油分布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李中锋 何顺利 +1 位作者 杨文新 门成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7-71,76,共6页
研究制作了能真实反映岩石孔隙结构的微观仿真孔隙模型,应用微观渗流物理实验模拟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开展了微观模型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对水驱油过程及微观物理模型中残余油的形成和分布进行了观察,模拟了不同驱替速度、孔隙结构、粘... 研究制作了能真实反映岩石孔隙结构的微观仿真孔隙模型,应用微观渗流物理实验模拟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开展了微观模型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对水驱油过程及微观物理模型中残余油的形成和分布进行了观察,模拟了不同驱替速度、孔隙结构、粘度比等条件下的水驱过程。应用分形几何学的基本理论,给出了数盒子法和R/S分析法定量研究微观残余油分形特征的关系式,结合水驱油残余油分布图像,建立了用分形维数定量表征残余油及空间分布的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驱替速度增大,形成的残余油量减少;随原油粘度增大,形成的残余油量增多。容量维数表征了残余油的多少,它与残余油饱和度、孔隙结构有关;分形维数则表征了残余油空间分布的非均质性,分形维数越大,残余油空间分布的非均质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隙模型 水驱油 残余油 驱替速度 分形特征 容量维数 分形维数
下载PDF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0
5
作者 彭思利 申鸿 郭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5-700,共6页
为了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l)为宿主植物,在两个不同供磷水平条件下,分别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和Glomus mosseae,收获后分析土壤团聚体数量、分布和分形维... 为了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l)为宿主植物,在两个不同供磷水平条件下,分别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和Glomus mosseae,收获后分析土壤团聚体数量、分布和分形维数,并运用通径分析对不同作用因子进行统计。结果看出,与对照相比,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也显著增加。接种处理提高了土壤的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而且降低了土壤分形维数。通径分析表明,在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众多因子中,菌丝密度具有最大的作用,且以直接作用为主;有机质和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也表现出较大的作用。接种G. mosseae对改良土壤结构的作用优于接种G. intrarad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丝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分形 土壤团聚体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川东南彭水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及差异性 被引量:27
6
作者 彭女佳 何生 +6 位作者 郝芳 何希鹏 张培先 翟刚毅 包书景 何陈诚 杨锐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34-1146,共13页
页岩孔隙结构及差异性是页岩含气性和产能评价的基础性问题.针对川东南彭水地区五峰组与龙马溪组页岩的孔隙结构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然而在页岩孔隙结构差异性和有机孔定量特征方面还缺乏研究.利用低温低压氮气吸附测定和氩离子抛光-场发... 页岩孔隙结构及差异性是页岩含气性和产能评价的基础性问题.针对川东南彭水地区五峰组与龙马溪组页岩的孔隙结构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然而在页岩孔隙结构差异性和有机孔定量特征方面还缺乏研究.利用低温低压氮气吸附测定和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技术,对页岩样品纳米孔隙进行了二维观察与统计以及分形特征计算,研究了3nm至几百nm页岩孔径范围的孔隙结构及其差异性.研究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有机孔十分发育;氮气吸附测定页岩孔隙形状包含开放型圆筒状、层状结构狭缝状和墨水瓶状等;扫描电镜观察有机孔形态主要有近圆形、椭圆形和多角形等.五峰组和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孔径大小、形态和数量上.氮气吸附测定表明,五峰组页岩孔隙比表面积和总孔容较龙马溪组大,微孔所占总孔的比例也较高;五峰组页岩孔径相对龙马溪组更细窄.扫描电镜二维图像观察与统计结果表明,五峰组有机孔径以小于35nm为主,形态以多角形为主;龙马溪组有机孔径以小于50nm为主,形态多呈近圆形和椭圆形.五峰组页岩的分形维值大于龙马溪组页岩,说明前者孔隙复杂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分形特征 五峰组 龙马溪组 海相页岩 彭水地区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植物篱-农作坡耕地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分形特征 被引量:26
7
作者 蒲玉琳 谢德体 +3 位作者 林超文 丁恩俊 张坤 魏朝富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9-1077,共9页
利用植物篱控制水土流失的长期定位实验,采用数理统计法研究了13 a期植物篱-农作坡耕地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分形特征。结果表明,与传统横坡农作模式相比,植物篱能明显增加<0.2 mm粒级土壤微团粒含量,尤其是0.2~0.05 mm粒级,提高了土... 利用植物篱控制水土流失的长期定位实验,采用数理统计法研究了13 a期植物篱-农作坡耕地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分形特征。结果表明,与传统横坡农作模式相比,植物篱能明显增加<0.2 mm粒级土壤微团粒含量,尤其是0.2~0.05 mm粒级,提高了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团聚度,降低了坡耕地土壤小粒级微团聚体在下坡位的相对富集程度,优化了土壤大小粒级微团聚体的坡面分布。紫色丘陵区植物篱-农作模式下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反映了坡耕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养分肥力与抗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篱 土壤微团聚体 分形特征 坡面分布
下载PDF
饱和软土微结构分形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许勇 张季超 李伍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49-52,共4页
分形几何学是研究具有自相似性的不规则曲线、具有自反演性的不规则图形、具有自平方性的分形变换以及具有自仿射的分形集等内容的一种理论,是岩土微观结构力学研究和应用的新的生长点。将分形几何学的理论运用于饱和软土微结构研究,关... 分形几何学是研究具有自相似性的不规则曲线、具有自反演性的不规则图形、具有自平方性的分形变换以及具有自仿射的分形集等内容的一种理论,是岩土微观结构力学研究和应用的新的生长点。将分形几何学的理论运用于饱和软土微结构研究,关键是获得微结构的参数。利用液氮真空冷冻制样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广东科学中心饱和软土颗粒分布分维值和孔隙分布分维值等微结构分形参数进行了提取,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颗粒分布分维值、孔隙分布分维值和孔隙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颗粒分布分维、孔隙分布分维等微结构参数的分形特征的宏观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软土 微结构 分形特征 分布分维
下载PDF
黔西松河井田煤储层孔隙特征及对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高为 易同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5-61,共7页
通过采集黔西松河井田1口典型钻孔的8件煤样,借助压汞试验和试井渗透率数据,研究了多煤层发育条件下的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孔隙体积分形特征,探索了孔隙结构参数与渗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储层微孔、小孔、中孔和大孔占总孔... 通过采集黔西松河井田1口典型钻孔的8件煤样,借助压汞试验和试井渗透率数据,研究了多煤层发育条件下的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孔隙体积分形特征,探索了孔隙结构参数与渗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储层微孔、小孔、中孔和大孔占总孔容的平均比例分别为30%、36%、17%和17%,孔径配置合理,各孔径段孔隙连通性较好,孔容在0.020 8~0.037 2 cm3/g,孔隙度在3.35%~5.16%;孔隙参数垂向发育差异大,1号煤和24号煤具备单层独立开发的孔隙条件;各煤层孔隙体积分形下限存在差异,分形下限与试井渗透率呈很好的负相关性,孔容和孔隙度与试井渗透率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河井田 煤储层 孔隙结构 渗透性 分形特征 煤层气
下载PDF
参考作物腾发量时间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丙军 邵东国 沈新平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3,共5页
受作物本身生理机制以及近地层气象因子非线性、非平稳化随机变化的影响,参考作物腾发量在时间尺度上具有自相似性特点。基于此,以分形原理为理论框架,研究了参考作物腾发量时间尺度自相似结构,寻求了参考作物腾发量时间无标度区间。将... 受作物本身生理机制以及近地层气象因子非线性、非平稳化随机变化的影响,参考作物腾发量在时间尺度上具有自相似性特点。基于此,以分形原理为理论框架,研究了参考作物腾发量时间尺度自相似结构,寻求了参考作物腾发量时间无标度区间。将此理论运用于韶山灌区,取得了满意结果,对解析参考作物腾发量时间规律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腾发量 时间尺度 分形特征 无标度区间
下载PDF
采动覆岩裂隙与渗流分形演化规律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徐超 王凯 +5 位作者 郭琳 袁亮 李晓敏 赵春雨 郭海军 舒龙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89-2403,共15页
高瓦斯煤层开采过程中,采动覆岩裂隙与渗透演化规律对卸压瓦斯运移及分区富集具有控制作用,因此如何定量化精准描述采动覆岩裂隙发育及渗透率分布特征是提高采空区及裂隙带瓦斯抽采效率的关键。本文以阳泉矿区平舒煤矿为工程背景,模拟... 高瓦斯煤层开采过程中,采动覆岩裂隙与渗透演化规律对卸压瓦斯运移及分区富集具有控制作用,因此如何定量化精准描述采动覆岩裂隙发育及渗透率分布特征是提高采空区及裂隙带瓦斯抽采效率的关键。本文以阳泉矿区平舒煤矿为工程背景,模拟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覆岩移动变形与裂隙动态演化规律,引入分形几何理论定量描述采动覆岩裂隙产生和发育过程,进而推导裂隙岩体的分形渗透率模型,实现了覆岩裂隙瓦斯运移优势通道及渗透率非均匀分布规律的精细表征。研究表明: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采动覆岩裂隙不断向前向上发育,覆岩裂隙发育总体表现为采空区两侧高度发育,中部压实的“双峰”状分布规律;采空区两侧的竖向破断裂隙区分形维数分别达到1.143,1.151,明显大于其他区域,是采动裂隙充分发育区和卸压瓦斯运移优势通道;根据裂隙岩体的分形渗透率模型,计算得到垮落带渗透率为1×10^(-5)~4×10^(-5)m^(2),裂隙带渗透率为8.9×10^(-9)~9.8×10-7m^(2);覆岩裂隙带内渗透率分布存在明显分区现象,总体呈现两侧高、中间低的“马鞍形”特征,高渗透区域主要集中于近工作面侧采空区(沿走向长度0~30 m)以及近开切眼侧采空区(沿走向长度110~150 m)的范围内,高渗透率区域的垂向上限可以达到煤层以上35 m;基于此提出试验工作面高、低位抽采巷道的技术参数并进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采空区及裂隙带卸压瓦斯抽采效果。该研究对推动采动覆岩裂隙与渗流演化规律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采动覆岩 裂隙发育 渗流演化 分形特征 渗透率模型
原文传递
紫色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微团聚体组成及分形特征 被引量:16
12
作者 代文才 高明 +2 位作者 王子芳 黄容 高莅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9-264,共6页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紫色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微团聚体组成及分形特征。结果表明:林地、花椒地、旱地、水田和柑橘园土壤微团聚体组成以0.25-0.05mm粒级为优势粒级,0.05-0.01mm次之,占比18.80%-3...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紫色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剖面微团聚体组成及分形特征。结果表明:林地、花椒地、旱地、水田和柑橘园土壤微团聚体组成以0.25-0.05mm粒级为优势粒级,0.05-0.01mm次之,占比18.80%-35.57%,〈0.001mm粒级含量最少,为0.33%-2.57%;0—20cm土层土壤微团聚体平均重量比表面积(MWSSA)表现为林地(161.04cm2/g)〉柑橘园(134.49cm2/g)〉花椒地(117.31cm2/g)〉水田(100.67cm2/g)〉旱地(96.94cm2/g),且林地土壤微团聚体MWSSA显著大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0—20cm土层林地土壤团聚状况和团聚度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且其团聚体状况分别比花椒地、旱地、水田和柑橘园提高了16.55%,20.15%,11.23%和7.68%;20—40cm土层各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D值表现为柑橘园(2.41)〉林地(2.40)〉花椒地(2.32)〉水田(2.31)〉旱地(2.12),且旱地土壤微团聚体D值显著低于其他利用方式;5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各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在一定程度上能表征土壤物理性质的优劣、养分肥力的高低以及抗蚀能力的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丘陵区 土地利用方式 分形维数 土壤微团聚体 抗蚀性
下载PDF
低阶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分形模型评价 被引量:13
13
作者 贾腾飞 王猛 +2 位作者 高星月 赵健光 朱俊卿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3-436,共14页
煤的孔隙结构配置对煤层气的吸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形模型对煤层表面的粗糙性和孔隙结构的复杂性有良好的表征作用。为探讨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孔隙结构特征、分形特征,基于压汞实验和液氮实验等分别测试了准东南不同矿井煤样的孔隙结... 煤的孔隙结构配置对煤层气的吸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形模型对煤层表面的粗糙性和孔隙结构的复杂性有良好的表征作用。为探讨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孔隙结构特征、分形特征,基于压汞实验和液氮实验等分别测试了准东南不同矿井煤样的孔隙结构、分析了不同尺度孔隙的分形特征,探讨了多尺度分形特征综合表征的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不同模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高压压汞数据的Menger海绵模型、毛细管模型、Sierpinski模型和低温液氮数据的FHH模型分别对不同尺度孔隙能够进行有效的表征,变化规律不同。通过建立综合分形维数(Dt),将压汞和液氮模型结合,根据煤的孔隙度、煤层渗透率和物性特征对比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不同模型表征的优缺点,初步确定Sierpinski模型为最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性 分形特征 分形模型 准噶尔盆地东南缘
原文传递
煤与页岩低温氮吸附孔隙结构特征与分形特征对比--以阳泉地区山西组15#煤与页岩为例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锟 侯昌海 +2 位作者 赵迪斐 郭英海 徐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68-75,共8页
以山西组高煤级煤与页岩样品为例,通过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研究了样品的孔隙结构特征,并基于FHH分形模型计算了样品的分维值,对页岩与煤层的孔隙分形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样品以微孔为主,同时含有一定量的过渡孔,主要的储集... 以山西组高煤级煤与页岩样品为例,通过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研究了样品的孔隙结构特征,并基于FHH分形模型计算了样品的分维值,对页岩与煤层的孔隙分形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页岩样品以微孔为主,同时含有一定量的过渡孔,主要的储集空间由微孔和过渡孔提供。高煤级煤样品以过渡孔为主,主要的储集空间由过渡孔提供。在测试孔径范围内,页岩样品的比表面积远大于高煤级煤。页岩的孔隙形态上以四周开放的平行板孔和裂缝型孔为主,具有部分细颈瓶孔,高煤级煤的孔隙形态以封闭型孔为主,反映页岩储层微观渗流能力更强,可能是页岩中游离气比例高于煤层的原因之一。页岩与高煤级煤均具有显著的分形特征,页岩样品分维值高于高煤级煤,说明页岩孔隙的空间结构比高煤级煤更为复杂,非均质性更强;同时二者均具有双重分形特征,页岩渗流孔分维值低于吸附孔,反映页岩吸附孔孔隙结构更为复杂。与页岩相比,高煤级煤渗流孔和吸附孔的分维值均小于页岩,孔径分布集中于过渡孔,有利于煤层气快速到达产气高峰;而页岩孔径分布则集中于微孔和过渡孔,吸附气含量更高,并且过渡孔的孔隙结构以平行板孔为主,孔隙结构特征较微孔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孔隙结构特征 分形特征 低温氮吸附
下载PDF
Insights into Pore Structure and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wer Cambrian Niutitang Formation Shale on the Yangtze Platform,South China 被引量:10
15
作者 Zixuan Liu Detian Yan Xing Niu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69-180,共12页
Shales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Niutitang Formation of Yangtze Platform have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due to its shale gas potential.To better illustrate the pore structure and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a series... Shales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Niutitang Formation of Yangtze Platform have been widely investigated due to its shale gas potential.To better illustrate the pore structure and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shale,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outcrop samples from the Lower Cambrian Niutitang Formation on Yangtze Platform,including X-ray diffraction(XRD),field-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FE-SEM) and low-temperature nitrogen adsorption.Frenkel-Halsey-Hill(FHH) model wa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fractal dimensions.Furthermore,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ractal dimensions and pore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mineral composition are discussed.FE-SEM observ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terparticle pores are most developed in shale,followed by intraparticle pores.This study identified the fractal dimensions D1(ranging from 2.558 0 to 2.710 2) and D2(ranging from 2.541 5 to 2.765 2).The pore structure of the Niutitang Formation shale is primarily controlled by quartz and clay content.Fractal dimensions are able to characterize the pore structure complexity of Niutitang Formation shale because D1 and D2 correlate well with average pore diameter and quartz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utitang Formation Yangtze area SHALE pore structure fractal features
原文传递
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特征及优化启示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尚 王发曾 《河南科学》 2007年第5期849-852,共4页
利用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维数的测算,得出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探索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基于这两方面得到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的启示.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城镇体系 空间结构 分形特征 优化启示
下载PDF
黑龙港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序变化和分形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春友 张劲松 +2 位作者 孟平 黄辉 高峻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1年第1期81-88,共8页
利用位于黑龙港流域的武强、深泽、饶阳、晋州、献县5站1957-2009年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风速、日照时数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算法,计算各站不同时间尺度ET0,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分析其趋势倾... 利用位于黑龙港流域的武强、深泽、饶阳、晋州、献县5站1957-2009年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风速、日照时数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算法,计算各站不同时间尺度ET0,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分析其趋势倾向,并应用滑动R/S分析方法研究该流域不同时间尺度ET0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线性趋势分析显示,各站历史上自1957年以来的ET0年总值的气候倾向率在-33.81^-10.79mm.10a-1,即均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倾向率不同;各月ET0倾向率在-11.27~2.02mm.10a-1,大多数为负值,其中5、6月份各站的下降趋势最大;春、夏、秋、冬季ET0倾向率为-15.87~1.30mm.10a-1,且夏季各站之间的差异较大,尤以饶阳站与其他4站间的差异最大。气候要素倾向率的对比分析表明,5站参考作物蒸散量总体下降趋势的基本特征主要是由于风速下降、日照时数减少、日最高最低气温上升造成的;5、6月份下降趋势明显则主要是由于风速下降、日照时数减少、日平均气温上升减缓、相对湿度上升明显造成的;饶阳站与其他4站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2、3、11、12月风速下降和日照时数减少以及日最高最低气温上升趋势减缓、相对湿度和气压下降明显,以致这些月份的ET0倾向率大于0,形成秋季和冬季ET0倾向率大于0,年尺度ET0年际变化下降趋势不明显。R/S分析结果显示,5站全年和各季ET0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分维数均小于1.5,说明各站全年和各季节ET0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具有持续性,即ET0在未来将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这种趋势在除饶阳外的其他站月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港流域 参考作物蒸散 时间序列 气候倾向率 分形特征
下载PDF
基于关联维的事故时间序列分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潘伟 吴超 +1 位作者 李明 周智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57-161,共5页
根据我国"十五"期间事故统计数据,构造了一个事故时间序列;基于相空间重构理论,对事故序列进行了相空间重构,应用G-P算法,对事故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出事故时间序列的关联维数。研究结果表明:当嵌入维数达到... 根据我国"十五"期间事故统计数据,构造了一个事故时间序列;基于相空间重构理论,对事故序列进行了相空间重构,应用G-P算法,对事故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出事故时间序列的关联维数。研究结果表明:当嵌入维数达到8以后,该事故动力学系统具有稳定的关联维数4.7,说明至少有5个因子在影响着事故时间序列的动态变化,并且该系统的有效自由度为8。本研究对建立事故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 时间序列 重构相空间 分形特征 关联维数
下载PDF
煤岩孔隙结构分形特征表征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余恩晓 马立涛 +1 位作者 周福双 李林忆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12,共5页
为了进一步完善煤岩孔隙结构分形特征表征方法,在多孔介质分形定义基础上,通过理论推理建立了适用于煤岩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表征方法,并通过煤岩压汞试验,评价了不同表征方法之间的差异,最后对煤岩的分形区间和分形维数进行了探讨。结... 为了进一步完善煤岩孔隙结构分形特征表征方法,在多孔介质分形定义基础上,通过理论推理建立了适用于煤岩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表征方法,并通过煤岩压汞试验,评价了不同表征方法之间的差异,最后对煤岩的分形区间和分形维数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建立的新型方法能够有效表征煤岩孔隙结构分形特征,煤岩孔隙结构不具有分段分形特征,分段分形特征可能是表征方法不精确导致的。煤岩孔隙结构分形维数越大,煤储层物性越差,非均质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开发 高阶煤岩 孔隙结构 分形特征 压汞试验
下载PDF
基于分形特征的目标检测算法概述及仿真 被引量:6
20
作者 诸葛霞 向健勇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76-579,共4页
对目前比较常用的基于分形特征的目标检测算法进行了概述,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结果。从仿真结果我们看出基于多尺度分形参数的目标检测算法是一种比较精确的算法,但是计算量太大。从计算量和精确度双方面考虑快速的基于分维数和分形拟合... 对目前比较常用的基于分形特征的目标检测算法进行了概述,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结果。从仿真结果我们看出基于多尺度分形参数的目标检测算法是一种比较精确的算法,但是计算量太大。从计算量和精确度双方面考虑快速的基于分维数和分形拟合误差的目标检测算法是一种不错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特征 目标检测 图像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