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岩石蠕变特性及孔隙结构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宋勇军 孟凡栋 +2 位作者 毕冉 张琨 张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79,共11页
寒区露天岩体面临着循环冻融和长期荷载共同作用引起的时效性损伤的考验。为探究寒区环境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以陕北某工程的红砂岩为研究对象,从冻融岩石的宏观蠕变特性及细观结构的演化特征着手,通过冻融岩石的加卸载蠕变试验,并配合... 寒区露天岩体面临着循环冻融和长期荷载共同作用引起的时效性损伤的考验。为探究寒区环境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以陕北某工程的红砂岩为研究对象,从冻融岩石的宏观蠕变特性及细观结构的演化特征着手,通过冻融岩石的加卸载蠕变试验,并配合核磁共振检测,对冻融红砂岩蠕变过程中的宏观力学指标及细观参数的演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应力水平在0.3σucs~0.5σucs时,孔径分布在一个较小范围内波动,当应力水平增高至0.5σucs~0.6σucs时,小孔(横向弛豫时间T_(2)<10 ms)占比下降,大孔(T_(2)>10 ms)占比上升;冻融加剧了蠕变阶段孔隙度的增长,高应力水平下冻融对孔隙度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引入分形理论表征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发现大孔有明显分形特征,而小孔分形特征不明显,总孔分维DT与孔隙度呈正相关;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仅在孔隙度较大时才明显影响岩石的蠕变力学特性。建立了有关冻融作用影响及蠕变损伤的冻融-损伤蠕变模型,模型曲线可以很好地反映冻融岩石的蠕变破坏特征,且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本研究可为冻融环境下的岩体工程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变试验 冻融循环 核磁共振 孔隙度 分形维数 蠕变模型
下载PDF
基于分数形导数的海陆相交互沉积土蠕变特性研究
2
作者 高鲁超 陈合德 +2 位作者 何子睿 华新 胡川开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0-127,共8页
海陆相交互沉积土是在复杂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其蠕变性质不同于其他沉积土。基于分数形导数理论,利用分数形黏壶替代经典Newton黏壶,建立了一种描述海陆相交互沉积土蠕变特性的分数形蠕变模型;开展宁波海陆相交互沉积土三轴固结排水蠕变... 海陆相交互沉积土是在复杂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其蠕变性质不同于其他沉积土。基于分数形导数理论,利用分数形黏壶替代经典Newton黏壶,建立了一种描述海陆相交互沉积土蠕变特性的分数形蠕变模型;开展宁波海陆相交互沉积土三轴固结排水蠕变试验,分析沉积土的蠕变变形和应力-应变关系,并利用宁波和大连沉积土蠕变试验结果,对比分数形蠕变模型和经典元件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宁波沉积土蠕变变形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相比经典元件模型,分数形蠕变模型更适用于描述海陆相交互沉积土的蠕变变形,具有精度高、参数少的特点,且该模型可有效表征沉积土加速蠕变变形阶段。研究成果可为分析海陆相交互沉积土的蠕变特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分数形蠕变模型 三轴固结排水蠕变试验 海陆相交互沉积土 分数形导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