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气储层缝网压裂理论与技术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4
1
作者 赵金洲 任岚 +1 位作者 沈骋 李勇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4,共14页
为破解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瓶颈,借鉴北美地区页岩气开发已取得的成果与经验,基于我国自2005年来页岩气开发技术的探索与实践认识,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页岩气储层缝网可压性评价、缝网扩展机理、压裂改造体积评价、压裂液研制... 为破解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瓶颈,借鉴北美地区页岩气开发已取得的成果与经验,基于我国自2005年来页岩气开发技术的探索与实践认识,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页岩气储层缝网可压性评价、缝网扩展机理、压裂改造体积评价、压裂液研制等方面的理论新进展,主要包括:页岩脆性从建立矿物、力学的半定量门限值测定发展到整合了岩石组分、弹性力学、天然裂缝发育特征的综合评价;缝网扩展从定向延伸理论发展到随机天然裂缝分布下的缝网形成模拟;储层改造体积从依赖微地震监测等仪器技术发展到依托于离散裂缝网络、扩展有限元的数学理论评价方法 ;压裂液从滑溜水(减阻水)和线性胶压裂液体系的泛用到少水或无水等新型压裂液的研制与应用。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页岩气储层缝网可压裂性综合评价、深层页岩气压裂、页岩气压裂施工曲线诊断、页岩气重复压裂理论、新型压裂液体系研制及其返排控制等理论和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并预测了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后续页岩气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页岩气 储集层 缝网压裂 可压性 缝网扩展 改造体积 压裂液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可压性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78
2
作者 赵金洲 许文俊 +2 位作者 李勇明 胡晋阳 李晋秦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65-1172,共8页
可压性是表征页岩储层能被有效改造的难易程度。根据页岩储层缝网压裂施工实践,通过具体化页岩储层"有效压裂"概念,明确了页岩储层可压性的实际意义,即在相同压裂工艺技术条件下,页岩气储层中形成复杂裂缝网络并获得足够大的储层改造... 可压性是表征页岩储层能被有效改造的难易程度。根据页岩储层缝网压裂施工实践,通过具体化页岩储层"有效压裂"概念,明确了页岩储层可压性的实际意义,即在相同压裂工艺技术条件下,页岩气储层中形成复杂裂缝网络并获得足够大的储层改造体积的概率以及获取高经济效益的能力。现有评价方法由于分析因素不够全面导致评价效果不理想。通过综合页岩脆性、断裂韧性和天然弱面3个方面特性,提出了能全面、科学表征页岩气可压性的评价方法,摒弃了现有方法的不足。基于储层各参数特征,可将该方法的可压性程度分为三级:可压性系数介于0~0.225之间,可压性程度较低,压裂效果差;可压性系数介于0.225~0.5之间,可压性程度一般,压裂效果较好;可压性系数介于0.5~0.8之间,可压性程度较高,缝网压裂效果理想。采用新的评价方法计算得出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可压性系数为0.392 8,可压性程度一般,与该区域页岩气井缝网压裂改造时的微地震监测结果一致,说明新方法计算准确,现场应用方便,可为压裂选井、选层提供前期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可压性评价 脆性 断裂韧性 天然弱面 可压性系数
原文传递
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评价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64
3
作者 李阳 赵清民 +3 位作者 吕琦 薛兆杰 曹小朋 刘祖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55-964,共10页
总结分析中国陆相页岩油与北美海相页岩油的地质、开发特征差异,梳理了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评价方法与技术进展,指出了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阐述了中国页岩油开发评价技术在有利岩相识别、储集性表征、可动性评价、... 总结分析中国陆相页岩油与北美海相页岩油的地质、开发特征差异,梳理了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评价方法与技术进展,指出了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阐述了中国页岩油开发评价技术在有利岩相识别、储集性表征、可动性评价、可压性评价、产能评价及地质建模-数值模拟一体化“甜点”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中国陆相页岩油高效勘探和有效开发面临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勘探开发技术体系不完善、工程技术与国外差距大、开发成本高等多方面的难题。提出陆相页岩油开发发展方向: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综合研究,形成陆相页岩油差异化开发技术;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提高开发评价的精准性;攻关页岩油提高采收率技术,探索有效开发方式,提高开发效果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油 开发评价 地质特征 开发特征 岩相 含油性 可动性 可压性
下载PDF
深层页岩缝网压裂关键力学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4
作者 郭建春 赵志红 +2 位作者 路千里 尹丛彬 陈朝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117,共16页
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构造复杂程度、地层温度和压力增加,地层闭合压力、地应力差、杨氏模量和抗压强度等力学参数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技术在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中遭遇重大挑战,面临着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①深层高... 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构造复杂程度、地层温度和压力增加,地层闭合压力、地应力差、杨氏模量和抗压强度等力学参数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技术在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中遭遇重大挑战,面临着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①深层高应力下页岩脆性与可压性评价;②高应力、工作液扰动和各向异性条件下多簇裂缝起裂与扩展;③缝网裂缝中支撑剂输送与铺置;④高应力水化条件下裂缝网络的长效支撑;⑤页岩多组分微观结构的力学作用机理。为了给深层页岩气储层压裂形成有效的裂缝改造体积提供理论支撑,基于页岩脆性与可压性评价、多裂缝网络竞争起裂扩展、裂缝网络中支撑剂输送、高应力下裂缝网络的支撑和水岩作用机理等深层页岩压裂关键力学理论,系统分析和阐述了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而指出了深层页岩气储层压裂关键力学理论的发展方向:①高温高应力下流固耦合的页岩脆性模型和可压裂性评价模型;②高温高应力水岩作用下页岩的本构方程和各向异性页岩破裂压力预测模型;③支撑剂输送下的三维裂缝网络扩展模拟;④裂缝网络中支撑剂转向输送机制和粗糙弯曲裂缝网络中支撑剂输送模拟;⑤缝网中各级裂缝导流能力综合优化;⑥页岩软化机制和水化微裂缝起裂扩展机理。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对于推动和促进深层页岩气储层相关压裂理论的发展和压裂技术的进步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储集层 脆性 可压裂性 裂缝扩展 支撑剂输送 支撑机理 水化
下载PDF
陆相页岩油可动用性微观综合评价 被引量:33
5
作者 金旭 李国欣 +4 位作者 孟思炜 王晓琦 刘畅 陶嘉平 刘合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2-232,共11页
选取目前中国重点开发的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孔二段、松辽盆地长岭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青一段等4大盆地中高成熟度页岩油作为研究对象,基... 选取目前中国重点开发的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古近系孔店组孔二段、松辽盆地长岭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青一段等4大盆地中高成熟度页岩油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储集空间展布多尺度刻画、有效连通性计算、荷电效应可动油评价、改造过程裂缝扩展仿真模拟等技术开发与集成应用,在同一评价技术体系和相同实验测试条件下获取4大盆地页岩油储集层有效性、含油性、原油可动性及可改造性等关键参数,解决常规分析手段分辨率不足、难以定量评价等难题,形成不同类型页岩油资源可动用性评价方法与对比认识。综合实验与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国内4大盆地陆相页岩油资源禀赋差异显著,其中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页岩储集层有效性较好、鄂尔多斯盆地长73亚段可动油占比较高、渤海湾盆地孔二段可改造性最佳,为针对性开发方案与工程技术遴选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油 可动用性 储集空间有效性 含油性 可改造性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表征评价技术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濡岳 胡宗全 +5 位作者 董立 高波 孙川翔 杨滔 王冠平 尹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65,共12页
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的进步使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复杂的微-纳米级孔隙体系与特殊的流体赋存方式是页岩有别于常规储层的显著特征,并对储层表征评价内容、方法与技术手段的针对性、准确性和适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充... 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的进步使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复杂的微-纳米级孔隙体系与特殊的流体赋存方式是页岩有别于常规储层的显著特征,并对储层表征评价内容、方法与技术手段的针对性、准确性和适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充分调研国内外页岩气储层表征评价技术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页岩气储层岩相划分与预测、矿物组分、孔隙结构、可压裂性及多尺度/手段联合方法等储层表征评价技术进展。同时,提出未来发展趋势应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精度与针对性的进一步提高;②多技术、多尺度深度融合;③原地/原位条件储层评价;④储层动态监测评价;⑤大数据油气储层评价。最后,针对中国页岩气地质条件与勘探开发现状,提出未来页岩气储层表征技术与研究发展方向应重点聚焦于以下4个方面:①细粒沉积特征;②储层时空演化特征;③可压裂性评价;④储层评价技术的融合、引进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矿物组分 表征技术 可压裂性 技术融合 储层 页岩气
下载PDF
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单井可压性地质因素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胡德高 刘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4,共5页
页岩储层的脆性矿物含量、脆性指数、水平应力差异系数等是影响页岩可压性的主要因素,而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1)^(5)小层页岩储层的脆性矿物含量(>50%)、脆性指数(>50%)、水平差应力差异系数(<0.2)等基... 页岩储层的脆性矿物含量、脆性指数、水平应力差异系数等是影响页岩可压性的主要因素,而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1)^(5)小层页岩储层的脆性矿物含量(>50%)、脆性指数(>50%)、水平差应力差异系数(<0.2)等基本相似,因此,利用上述参数无法有效评价该区块单井的可压性。根据涪陵页岩气田大量已钻单井资料,从埋深、构造形态、裂缝发育特征等地质因素出发,评估了各地质因素对单井可压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埋深是影响单井可压性最重要的地质因素,埋深越大,储层压裂难度越大;(2)构造形态会对压裂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负向构造形态压裂难度大于正向构造;(3)天然裂缝发育的非均质性也会导致压裂难度增大,缝网延伸困难,影响储层改造效果,降低单井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压性 构造形态 裂缝 页岩储层 涪陵页岩气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页岩储集层脆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8
作者 张晨晨 董大忠 +2 位作者 王玉满 蒋珊 管全中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118,共8页
脆性是选择页岩储集层有利压裂层段的关键指标,常用评价方法包括矿物法和弹性参数法。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具有沉积环境多样、岩相类型复杂、埋深范围大等特点,通过实例分析了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理论缺陷和适用性限制。根据页岩岩石力学性... 脆性是选择页岩储集层有利压裂层段的关键指标,常用评价方法包括矿物法和弹性参数法。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具有沉积环境多样、岩相类型复杂、埋深范围大等特点,通过实例分析了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理论缺陷和适用性限制。根据页岩岩石力学性质的研究认识,重点总结了矿物组成、有机质、层理和围压对脆性的影响,并阐释了页岩脆性与可压裂性的关系。综合分析指出:矿物法有更强的实用性,但是对脆性矿物的界定模糊,弹性参数法可以有效实现测井和地震预测,但是无法反映围压的影响,难以表征深层和浅层页岩脆性差异。结合中国南方海相页岩的岩相类型和埋深范围,基于不同矿物组分的脆性差异,提出以石英、白云石和黄铁矿作为脆性矿物;基于围压对脆性的影响,提出在弹性参数的基础上增加强度或断裂韧性作为围压指示因子,以适应深层页岩脆性评价。深入认识矿物组成、有机质、层理和围压对脆性的影响,以及脆性与可压裂性的关系,有助于页岩岩相的精细表征和"甜点"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储集层 脆性 矿物组成 弹性参数 各向异性 可压裂性
下载PDF
从工程技术角度浅析页岩气的开采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文阳 邹洪岚 +1 位作者 吴纯忠 王永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8-1224,共7页
从工程技术角度提出了页岩气有效开采的工程关键主要在于深入理解压裂机理、储层可压性评价、低成本实现大的压裂裂缝体积和"工厂化"作业实施等。剖析了页岩气的压裂改造机理,提出了低、中、高渗透储层和致密储层的压裂改造... 从工程技术角度提出了页岩气有效开采的工程关键主要在于深入理解压裂机理、储层可压性评价、低成本实现大的压裂裂缝体积和"工厂化"作业实施等。剖析了页岩气的压裂改造机理,提出了低、中、高渗透储层和致密储层的压裂改造分类新方法及其主要实现策略。提出储层可压性是页岩气"甜点"选择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内容是评价裂缝和层理、页岩脆性、水平应力差。实现低成本、但产生足够大而有效的压裂裂缝体积是页岩气有效产出的关键,提出了低成本裂缝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阐述了"工厂化"作业的主要做法,从地质条件、工程技术现状、地面和水资源方面分析了中国"工厂化"作业施工与北美地区的主要差距,提出了实施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力压裂 缝网压裂 工厂化作业 可压性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陆相页岩储层岩石力学特征及可压裂性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夏遵义 马海洋 房堃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4-141,共8页
页岩储层的岩石力学性质与可压裂性对页岩油气的开发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对于陆相页岩的岩石力学特征和可压裂性方面的研究较少。利用X射线衍射和岩石力学实验等方法,测试沾化凹陷沙河街组陆相页岩全岩矿物组分、在不同成熟度、不同围压... 页岩储层的岩石力学性质与可压裂性对页岩油气的开发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对于陆相页岩的岩石力学特征和可压裂性方面的研究较少。利用X射线衍射和岩石力学实验等方法,测试沾化凹陷沙河街组陆相页岩全岩矿物组分、在不同成熟度、不同围压条件下的抗压强度、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等力学参数,并且对页岩储层的可压裂性进行了分析。页岩矿物成分主要为碳酸盐矿物,平均为44.93%,脆性矿物含量稍高于黏土矿物,分别为30.98%和24.09%;单轴压缩时页岩多为劈裂式破裂,易形成缝网;加围压后破坏形式变为剪切式,抗压强度、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均增大,可压裂性降低;页岩可压裂性与加热温度,即热成熟度呈正相关。综合考虑页岩矿物成分、力学性质、成岩作用和围压等因素,建立可压裂系数数学模型,可对页岩储层的可压裂性进行定量评价,为压裂选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可压裂性 陆相页岩 数学模型 沾化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泥页岩储层裂缝特征及其与“五性”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3
11
作者 闫建平 言语 +3 位作者 司马立强 温丹妮 温新房 耿斌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93,132,共8页
泥页岩地层通常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存在裂缝及裂缝发育程度均是其能够成为储层的决定性条件。以苏北盆地阜宁组泥页岩地层为研究对象,研究裂缝特征及其与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及可压裂性("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泥页岩地层通常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存在裂缝及裂缝发育程度均是其能够成为储层的决定性条件。以苏北盆地阜宁组泥页岩地层为研究对象,研究裂缝特征及其与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及可压裂性("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裂缝普遍含油,发育裂隙的样品渗透率明显较高,一般都大于10 m D,裂缝对改善泥页岩地层的渗透性及储集性起到了重要作用;含裂隙样品通常脆性矿物(方解石)含量较高,对应的岩性一般为灰质泥岩、含灰页岩及含灰泥岩;天然裂隙发育的层段杨氏模量较高、泊松比较低、脆性系数较高,页岩的脆性较强,通常易于压裂改造。利用测井响应特征可明显区分方解石充填裂缝和有油迹显示的无充填裂缝,可为识别有效泥页岩储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储层 裂缝(裂隙) 渗透性 脆性矿物 可压裂性 测井响应特征 苏北盆地
下载PDF
页岩气井可压裂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松 杨洪志 +2 位作者 赵金洲 李农 李勇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页岩气井可压裂性评价是保证压裂改造效果的重要基础。目前对可压裂性研究主要是在常规物性基础上将岩石脆性矿物含量或岩石力学参数作为水平井压裂施工段优选的重要依据。但压裂过程中沟通并延伸天然裂缝是形成缝网的关键,因此须将分... 页岩气井可压裂性评价是保证压裂改造效果的重要基础。目前对可压裂性研究主要是在常规物性基础上将岩石脆性矿物含量或岩石力学参数作为水平井压裂施工段优选的重要依据。但压裂过程中沟通并延伸天然裂缝是形成缝网的关键,因此须将分支裂缝的形成条件作为页岩气井可压裂性评价的重要组成,以提高有利层段选评的准确性。通过分析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交后起裂力学条件,提出相交后形成的分支裂缝起裂压力计算方法,再根据人工裂缝内的压力变化情况和储层地应力状态,建立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相交后的起裂模式并将其无因次化后作为评价的组成要素,形成页岩气井可压裂性综合评价方法。基于四川盆地南部页岩气Wx2直井的地质、测井数据对龙马溪组有利层段的分析,按照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射孔和压裂,其测试产量明显高于该区块其他常规可压裂性评价的直井。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既能保证压裂改造效果,又能降低施工风险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井 可压裂性 地应力 起裂模式 综合评价方法
下载PDF
湖南保靖区块龙马溪组岩石力学特征及可压性评价 被引量:21
13
作者 崔春兰 董振国 吴德山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6-634,共9页
为评价保靖区块龙马溪组生气潜力和产能,完井后需要对该地区龙马溪组优质页岩进行可压裂性评价,为后期压裂改造和试气提供依据。借助研究区测井、录井、岩心化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保靖区块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和对岩石可压性影响的... 为评价保靖区块龙马溪组生气潜力和产能,完井后需要对该地区龙马溪组优质页岩进行可压裂性评价,为后期压裂改造和试气提供依据。借助研究区测井、录井、岩心化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保靖区块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和对岩石可压性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获得对可压性有影响的正相关指标和负相关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可定量评价研究区页岩储层可压裂性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龙马溪组储层具有有机质丰富、低孔低渗、脆性矿物含量高,杨氏模量较高,泊松比中等,地应力差小的特点,具备一定的页岩气勘探潜力和压裂改造条件,利用可压性系数,将研究区的页岩可压裂性分为3个级别,即可压裂性差(可压裂系数为0.1~0.4)、可压裂性中等(可压裂系数为0.4~0.6)和可压裂性好(可压裂系数>0.6),应选择可压裂系数大于0.4的页岩层进行水力压裂。运用可压裂系数模型计算研究区页岩储层的可压性中等,保页3井可压裂系数较高,是研究区页岩较理想的压裂候选井,保页1井可压性系数较低、压裂改造较为困难,评价结果与后期压裂施工效果较为吻合,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页岩气、煤层气可压性定量评价和压裂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岩石力学 脆性分析 可压性 压裂试气 湖南保靖
原文传递
湖相细粒沉积岩纹层结构差异对可压裂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熊周海 操应长 +5 位作者 王冠民 梁超 石晓明 李明鹏 付尧 赵寿强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4-85,共12页
细粒沉积岩纹层结构(如纹层发育程度、厚度大小、厚度差异性和连续度)是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以及裂缝扩展的内在因素。通过对中国东部中生代—新生代的湖相细粒沉积岩开展研究,以常规三轴实验和断裂韧性实验为基础,结合图像分析和处理技术... 细粒沉积岩纹层结构(如纹层发育程度、厚度大小、厚度差异性和连续度)是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以及裂缝扩展的内在因素。通过对中国东部中生代—新生代的湖相细粒沉积岩开展研究,以常规三轴实验和断裂韧性实验为基础,结合图像分析和处理技术,分析了不同纹层结构与岩石力学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综合评价了湖相细粒沉积岩纹层结构差异对可压裂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细粒沉积岩的可压裂性指数与纹层数量、连续度呈负相关,但与纹层厚度方差、颗粒垂向分布方差呈正相关。纹层发育且连续性强的细粒沉积岩,其塑性较强,压裂缝以沿纹层界面或塑性纹层(黏土纹层或有机质纹层)扩展为主,裂缝易再次闭合,从而导致岩石的可压裂性降低。纹层厚度差异性较大、颗粒垂向分布均匀度较高的细粒沉积岩,其脆性较高,在压裂过程中易形成复杂有效的网状缝,从而提高岩石的可压裂性。此外,细粒沉积岩组分、颗粒结构以及成岩作用对可压裂性也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层结构 细粒沉积岩 可压裂性 连续性 控制机理
原文传递
基于测井资料的页岩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15
15
作者 翟文宝 李军 +3 位作者 周英操 柳贡慧 黄涛 宋学锋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2-123,共12页
影响页岩储层可压裂性的因素较多,目前难以建立连续且完整的页岩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基于测井资料可以较连续、完整地获取地层信息的特点,在考虑页岩脆性指数、矿物组成、含气性、断裂韧性等因素对可压裂性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 影响页岩储层可压裂性的因素较多,目前难以建立连续且完整的页岩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基于测井资料可以较连续、完整地获取地层信息的特点,在考虑页岩脆性指数、矿物组成、含气性、断裂韧性等因素对可压裂性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长水平井段页岩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模型,并通过引入突变理论,形成一种新的页岩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分别利用基于突变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可压裂性评价方法,对四川盆地威远地区的1口水平井进行可压裂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微地震监测的该井页岩储层压裂后裂缝的发育情况和依据测井资料进行的储层分类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突变理论的11级压裂段可压裂性评价结果与依据测井资料的储层分类结果及微地震监测的压裂后有效压裂体积的分布结果均吻合较好。该研究成果可为威远地区压前评价以及提高增产改造效果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可压裂性 测井资料 突变理论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测井数据体的页岩油储层可压裂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高辉 张晓 +4 位作者 何梦卿 徐创朝 窦亮彬 朱耿博仑 李宇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03-612,共10页
为评价页岩油储层可压裂性,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页岩油储层为例,利用研究区部分已压裂井测井数据,计算得出脆性指数和断裂韧性指数,绘制了可压裂性剖面图,结合脆性指数和断裂韧性指数建立了一种新的页岩油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模型,为压裂选... 为评价页岩油储层可压裂性,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页岩油储层为例,利用研究区部分已压裂井测井数据,计算得出脆性指数和断裂韧性指数,绘制了可压裂性剖面图,结合脆性指数和断裂韧性指数建立了一种新的页岩油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模型,为压裂选层、选井提供前期指导,为页岩油工程甜点的筛选以及压后产能预测提供依据.利用本文模型对研究区L70井、L58井和L295井进行了工程应用,结合可压裂性剖面图和压裂前后正交偶极各向异性成果图对各井裂缝展布情况和压裂效果进行了评价,并与各井实际压裂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脆性是储层可压裂性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是脆性较强的储层段可压裂性不一定很好,结合脆性和断裂韧性更能准确、有效的评价页岩油储层可压裂性,长7页岩油储层段与邻层砂岩段相比普遍存在天然裂缝发育程度较低、地应力较高、脆性较差的问题,工程甜点区应选在地应力较低、脆性较强、断裂韧性较小、可压裂性系数较大的页岩油储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可压裂性 脆性 断裂韧性 压后评价
原文传递
济阳坳陷古近系泥页岩岩石学特征对可压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郝运轻 宋国奇 +4 位作者 周广清 李政 王伟庆 李博 张存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9-495,共7页
济阳坳陷古近系泥页岩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针对性的压裂未取得预期效果。立足于岩石学特征,从脆性矿物类型、含量、产状及成因、黏土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成岩作用强度、天然裂缝发育程度等方面对泥页岩可压性的影响进行了剖析,... 济阳坳陷古近系泥页岩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针对性的压裂未取得预期效果。立足于岩石学特征,从脆性矿物类型、含量、产状及成因、黏土矿物组成、有机质含量、成岩作用强度、天然裂缝发育程度等方面对泥页岩可压性的影响进行了剖析,并与美国相关盆地的页岩有关参数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济阳坳陷古近系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泥页岩脆性矿物以硬度较低的方解石为主,总体抗嵌入能力较差;陆源的石英碎屑颗粒弥散状分布,影响压裂应力集中造缝,但含量仍与岩石脆性正相关;结晶形成的碳酸盐纹层导致岩石纵、横向非均质性增强,不利于压裂形成复杂网状裂缝;有机质含量与岩石脆性负相关,与源岩质量正相关,有利可压层段的选择需辩证综合分析;地层年代新、成岩时间短使岩石相对呈塑性,岩石脆性破裂难度增加。泥页岩可压性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既取决于岩石学特征又受围压条件及地应力差异等地质条件影响;压裂效果还受压裂液体系及施工参数的选择等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岩石学特征 脆性矿物 可压性 古近系 济阳坳陷
下载PDF
页岩储层脆性评价分析及可压裂性定量评价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窦亮彬 杨浩杰 +3 位作者 XIAO YingJian 高辉 李天太 孙恒滨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76-584,共9页
目前绝大部分可压裂性模型以弹性参数脆性指数法为基础评价页岩储层可压裂性,然而通过岩石应力应变特性、岩石力学测试统计结果和矿场压裂实例分析可知,通过弹性参数评价页岩脆性缺乏理论依据,且与实验测试、压裂效果等相悖.针对页岩储... 目前绝大部分可压裂性模型以弹性参数脆性指数法为基础评价页岩储层可压裂性,然而通过岩石应力应变特性、岩石力学测试统计结果和矿场压裂实例分析可知,通过弹性参数评价页岩脆性缺乏理论依据,且与实验测试、压裂效果等相悖.针对页岩储层可压裂性定义不统一、不全面的问题,综合分析了影响页岩体积压裂过程中压碎难度、缝网的复杂度、获得较高改造体积的概率以及压裂后导流能力等方面,给出了新的且全面的可压裂性定义.基于可压裂性科学内涵,综合考虑页岩脆性、围压、天然裂缝发育程度、断裂韧性和抗压强度,建立了页岩可压裂性评价新模型及归一化指数模型,此模型通过室内试验测试和现场测井数据可分别实现室内和矿场储层可压裂性的定量表征.本文所建立地可压裂性模型在页岩典型井中开展了应用分析,并与已有可压裂性评价模型进行了对比,其评价结果与压后产能监测数据相一致,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可压裂性 脆性 抗压强度 断裂韧性 天然裂缝
原文传递
保靖页岩气区块储层可压性评价——以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于鹏 刘福义 +1 位作者 王延忠 马俯波 《非常规油气》 2018年第5期96-103,共8页
保靖区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埋藏演化过程复杂,为搞清页岩储层可压性的控制因素及规律,加快该区龙马溪组页岩气的勘探进程,本文以保靖区块钻井岩心测试及钻井压裂试气数据为基础,从储层脆性指数和应力敏感性系数着手,结合岩石摩擦特性及... 保靖区块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埋藏演化过程复杂,为搞清页岩储层可压性的控制因素及规律,加快该区龙马溪组页岩气的勘探进程,本文以保靖区块钻井岩心测试及钻井压裂试气数据为基础,从储层脆性指数和应力敏感性系数着手,结合岩石摩擦特性及构造应力、埋深等其他地质条件,分析了保靖区块页岩气储层的可压性并进行了区域等级划分。研究表明:保靖区块龙马溪组页岩的岩石脆性矿物含量为54.98%~67.60%,属较高水平;不同井、不同深度页岩的应力敏感性系数差异较大,裂隙发育程度存在较大的各向异性,但整体较低;龙马溪组页岩摩擦强度中等偏高;不同构造位置受埋深、地应力等条件影响,页岩可钻性及可压性差异明显。根据以上因素将保靖区块龙马溪组页岩分为Ⅰ、Ⅱ、Ⅲ类。以上成果认识,对选择压裂层位、优选压裂液体系、设计压裂改造方案、实现页岩气的高效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靖区块页岩 龙马溪组 页岩气 可压性
下载PDF
库车坳陷深层裂缝性砂岩气藏可压裂性评价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辉 尹国庆 +1 位作者 王志民 王海应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5,共8页
库车坳陷深层裂缝性砂岩气藏经历强挤压构造变形,储集层地应力高,且各向异性强,同时天然裂缝广泛发育,作用于天然裂缝面的地应力严重影响了储集层渗透性能和流体的流动。为优化气井压裂工程方案,从储集层地应力场、裂缝剪应力与有效正... 库车坳陷深层裂缝性砂岩气藏经历强挤压构造变形,储集层地应力高,且各向异性强,同时天然裂缝广泛发育,作用于天然裂缝面的地应力严重影响了储集层渗透性能和流体的流动。为优化气井压裂工程方案,从储集层地应力场、裂缝剪应力与有效正应力之比、岩石脆性及断裂韧性等4个方面,对库车坳陷深层裂缝性砂岩储集层可压裂性进行了评价。根据岩石力学实验、地应力场建模及天然裂缝剪切变形能力对压后产能的影响分析,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高应力背景裂缝性砂岩储集层的可压裂性指数评价模型。相对基于岩石脆性和断裂韧性可压裂性评价模型,其更多考虑了现今地应力场和天然裂缝对压裂效果的影响,对高应力背景裂缝性致密储集层井间和层间压裂难易程度反映更敏感,可用于压裂段优选、射孔位置确定、注入压力选择、泵注程序优化等。可压裂性评价技术在库车坳陷气井中成功应用30井次,为需要储集层改造气井的定量化压裂方案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裂缝性砂岩储集层 地应力 天然裂缝 脆性 断裂韧性 可压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