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9篇文章
< 1 2 1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的危害及其机理的分析 被引量:131
1
作者 冯忠居 方贻立 +1 位作者 龚坚城 朱建斌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35,共3页
在桥头跳车对行车影响及其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就跳车引起行车速度的降低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根据车辆在公路上有桥头跳车路段实地行驶测试,定量给出了桥头路堤沉降量的容许范围,其结果可供理论研究、桥梁设计和施工参考。
关键词 桥头跳车 土压力 沉降 高等级公路
下载PDF
土力学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1
2
作者 殷宗泽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5,共5页
分析了土力学学科发展的现状,讨论了今后发展的趋势,对于主要几个研究领域中比较成熟的部分和比较活跃的部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发展土力学学科的看法.
关键词 土力学 土体 变形 稳定 非饱和土 环境土工
下载PDF
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79
3
作者 彭第 潘殿琦 +1 位作者 李海礁 张坤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4,共4页
阐述了目前地基处理的现状与最新发展动态,介绍了地基处理的新方法、新工艺,并提出了地基处理技术方法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地基处理 复合地基 岩土工程
下载PDF
水泥土搅拌桩法在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4
作者 徐超 董天林 叶观宝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5-498,共4页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其固化剂品种、掺量及施工工艺等都是影响桩身质量的重要因素。这里介绍了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水泥土搅拌桩法(湿法)加固的现场研究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宜选用矿渣水泥作固化剂,且掺入量不...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其固化剂品种、掺量及施工工艺等都是影响桩身质量的重要因素。这里介绍了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水泥土搅拌桩法(湿法)加固的现场研究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宜选用矿渣水泥作固化剂,且掺入量不应小于21%;采用变掺入量工艺(上多下少)有利于提高桩身上部的质量,改善桩的工作性能。研究结果对于类似工程软土地基的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水泥土搅拌桩法 软土地基 施工工艺
下载PDF
国外加筋垫层桩支承路基计算方法分析 被引量:48
5
作者 周镜 叶阳升 蔡德钩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共6页
从荷载传递与分配、加筋垫层格栅的张拉力和路堤横向滑移3个方面介绍英国、日本、德国和北欧规程(手册)中有关加筋垫层桩支承路基的计算方法。分别采用这些计算方法对两个算例的加筋垫层格栅张拉力进行计算,发现计算结果相差较大。不同... 从荷载传递与分配、加筋垫层格栅的张拉力和路堤横向滑移3个方面介绍英国、日本、德国和北欧规程(手册)中有关加筋垫层桩支承路基的计算方法。分别采用这些计算方法对两个算例的加筋垫层格栅张拉力进行计算,发现计算结果相差较大。不同方法计算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各规范对拱效应、作用于桩间垫层上的荷载、垫层加筋体张拉力等的计算方法差异较大。建议结合我国铁路建设工程实际,对现有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和有计划的研究,建立我国自己的加筋垫层桩支承路基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桩支承路基 加筋垫层 拱效应 格栅张拉力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意义及技术难点 被引量:50
6
作者 李英 陈越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2期67-77,共11页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岛隧工程作为香港、澳门和珠海50多公里连接线的一部分于2010年底开工,近6km长的沉管隧道是世界上目前已建和在建工程中最长的混凝土沉管隧道,为了将来30万t油轮满载通航,隧道最大埋深达到海底约40m深;连接线桥梁...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岛隧工程作为香港、澳门和珠海50多公里连接线的一部分于2010年底开工,近6km长的沉管隧道是世界上目前已建和在建工程中最长的混凝土沉管隧道,为了将来30万t油轮满载通航,隧道最大埋深达到海底约40m深;连接线桥梁和隧道的转换通过2个海中人工岛来实现。如果考虑本工程相对差的地质条件、隧道断面大跨度、恶劣的海上施工条件以及在软弱地层上填海造成的2个人工岛与隧道的复杂过渡段等,港珠澳大桥可以被看作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该论文将介绍港珠澳大桥的基本背景情况和岛隧工程的建设意义,关注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岛隧工程整体设计方面的技术难点,包括:隧道结构设计、隧道基础设计、隧道管节的浮运沉放、隧道机电安装/安全、耐久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人工岛 基础处理 过渡段 浮运沉放 耐久性 隧道安全
原文传递
水泥及其外加剂固化天津海积软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0
7
作者 杨爱武 杜东菊 +2 位作者 赵瑞斌 柳艳华 刘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23-1827,共5页
天津滨海新区广泛分布的海积软土很难直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使用目前较为普遍的水泥系固化剂固化时,欲获得较高的强度必须提高固化剂的掺量。这样,势必增加工程造价。以水泥为主剂,同时掺入一定量的NaOH作为辅剂,对此种地基处理方法进... 天津滨海新区广泛分布的海积软土很难直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使用目前较为普遍的水泥系固化剂固化时,欲获得较高的强度必须提高固化剂的掺量。这样,势必增加工程造价。以水泥为主剂,同时掺入一定量的NaOH作为辅剂,对此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深层次理论探讨、微观结构分析以及现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土掺适量的NaOH加固天津海积软土效果甚佳,值得在工程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 固化剂 微观结构 地基处理
下载PDF
我国高坝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被引量:43
8
作者 周建平 杨泽艳 陈观福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33-1438,共6页
高坝和超高坝建设是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水能资源开发的需要。为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和电力供应的要求,高坝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近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坝建设技术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进步,总体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高坝和超高坝建设是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水能资源开发的需要。为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和电力供应的要求,高坝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近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坝建设技术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进步,总体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随着水电开发的不断深入,高坝工程的地质条件将更为复杂,大坝失事的危害也无法承受,超高坝建设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高坝、超高坝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在建和拟建高坝(尤其是200m以上超高坝)的特点,对超高坝选型中特别重要的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坝型和枢纽布置选择、建筑物边坡和基础处理等主要问题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以期为高坝的设计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坝建设 坝型选择 基础处理 筑坝材料 泄洪消能 抗震安全
下载PDF
珠海地区软土的工程特性及工程建设问题 被引量:47
9
作者 林奕禧 艾康洪 黄良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3372-3376,共5页
通过收集整理大量的软土测试资料,获得具有代表性的珠海地区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指出该地区软土普遍具有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和承载力低等工程特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结构性和欠固结特性。此外,结合珠海地区软土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和... 通过收集整理大量的软土测试资料,获得具有代表性的珠海地区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指出该地区软土普遍具有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和承载力低等工程特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结构性和欠固结特性。此外,结合珠海地区软土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珠海软土地基处理、软土基坑工程和软土桩基工程等有关岩土工程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软土 地基处理 基坑支护 桩基础
下载PDF
湿陷性黄土现场浸水试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0
作者 黄雪峰 杨校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22-228,共7页
预浸水是黄土力学性质研究和地基处理的一种重要手段。简要分析了进行现场浸水试验的必要性,详细评述了我国现场浸水试验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浸水试验的关键技术、湿陷变形规律和湿陷性评价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指出了现行... 预浸水是黄土力学性质研究和地基处理的一种重要手段。简要分析了进行现场浸水试验的必要性,详细评述了我国现场浸水试验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浸水试验的关键技术、湿陷变形规律和湿陷性评价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指出了现行规范中湿陷性判定、地基处理厚度、剩余湿陷量及停水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建议,最后指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主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现场浸水试验 地基处理 湿陷变形规律
下载PDF
现浇X型混凝土桩截面几何特性研究 被引量:42
11
作者 刘汉龙 刘芝平 王新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3,共7页
基于X型桩截面的外包方形截面边长、开弧间距及开弧弧度3个控制变量,推导X型截面面积、周长表达式,建立X型桩截面惯性矩的数值计算方法。X型桩的截面面积及截面惯性矩随外包方形截面边长和开弧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开弧弧度数的增大而减... 基于X型桩截面的外包方形截面边长、开弧间距及开弧弧度3个控制变量,推导X型截面面积、周长表达式,建立X型桩截面惯性矩的数值计算方法。X型桩的截面面积及截面惯性矩随外包方形截面边长和开弧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开弧弧度数的增大而减小;周长随X型桩截面3个控制变量的增大均增大;周长与面积比随外包方形截面边长和开弧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开弧弧度数的增大而增大。截面面积相同时,X型桩的周长及截面惯性矩均比圆形桩和方形桩大,且比值均随外包方形截面边长及开弧弧度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开弧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可见,截面面积相同时,X型桩的侧摩阻力大于圆形桩和方形桩,单桩承载力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沉管灌注桩 X型混凝土桩 截面几何性质 惯性矩
下载PDF
高速公路拼接段地基处理设计分析方法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32
12
作者 苏超 徐泽中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81-85,共5页
针对新、老高速公路拼接段的两种拼接型式——直接拼接和分离拼接 ,对新建路基实施拼接后 ,以超载形式引起已建高速公路产生的附加沉降的不良影响进行研究 ,选择了造价低、施工方便的沉降隔离墙方案。应用土体固结非线性有限元法 ,对锡... 针对新、老高速公路拼接段的两种拼接型式——直接拼接和分离拼接 ,对新建路基实施拼接后 ,以超载形式引起已建高速公路产生的附加沉降的不良影响进行研究 ,选择了造价低、施工方便的沉降隔离墙方案。应用土体固结非线性有限元法 ,对锡澄与沪宁高速公路拼接段中的隔离墙在工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数值模拟 ,计算分析表明 ,隔离墙的存在可有效地减少锡澄高速公路拼接后对沪宁高速公路主线中心的附加沉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隔离墙 拼接段 高速公路 数值计算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软土路基地基处理与沉降控制探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孙红林 《铁道建筑技术》 2017年第5期1-10,共10页
在扼要简述工后沉降概念提出和历史沿革的基础上,针对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与工后沉降控制技术,介绍了近年来软土范畴拓展、特殊工程性质研究和勘察技术进展;阐述了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组成,不同轨道类型工后沉降考虑的主要因素以及不... 在扼要简述工后沉降概念提出和历史沿革的基础上,针对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与工后沉降控制技术,介绍了近年来软土范畴拓展、特殊工程性质研究和勘察技术进展;阐述了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组成,不同轨道类型工后沉降考虑的主要因素以及不同时速工后沉降控制标准;综述了高速铁路软土路基试验研究历程和主要内容,主要处理方案以及沉降监测评估的重要性、目的和方法;总结了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与沉降控制技术路线,梳理了技术发展和创新成果,包括时速350 km无砟轨道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复杂环境条件软土地基处理、复杂海相软土地基处理、大型场地软土地基处理等,以及变形超标修复技术方面的探索研究;提出了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与沉降控制技术下一步研究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软土路基 地基处理 沉降控制 展望
下载PDF
沉管隧道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0
14
作者 陈越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7-393,共7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很多大城市集中在江河两岸或江河入海口附近,沉管隧道具有埋深浅、通行能力大、线路短、横断面形状选择灵活、管节预制质量易于控制和防水效果好等优点,使得沉管隧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1)归纳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很多大城市集中在江河两岸或江河入海口附近,沉管隧道具有埋深浅、通行能力大、线路短、横断面形状选择灵活、管节预制质量易于控制和防水效果好等优点,使得沉管隧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1)归纳沉管隧道的主要技术,有隧道位置的选择原则与建设条件调查、几何设计、结构与防水设计、接头处理、基础处理、管节浮运沉放等;2)从隧道的精细化地质勘察、基础处理、基础垫层处理和消防技术等方面,介绍目前世界上建造规模最大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其建设标志着我国沉管隧道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结合国内外沉管隧道修建情况,总结沉管隧道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规模不断增大、环境适应性越来越强、施工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最终接头技术不断进步;4)随着沉管隧道理论设计、施工工艺和配套工程的不断发展,关键技术的不断完善,新工程的不断建设,以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不断涌现,将推进沉管法隧道技术再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港珠澳大桥 管节浮运沉放 管节接头 地质勘查 基础处理 隧道消防技术
下载PDF
铁路软土地基路基沉降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赵新益 李时亮 汪莹鹤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22,共5页
研究目的:软土地基沉降控制是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中的关键技术。本文结合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和建设,选取京沪高速铁路、温福铁路、沪杭客专等不同区域不同成因软土、不同地基处理方法的代表性试验工点,以高速铁路沉降控制为重点,在现场测... 研究目的:软土地基沉降控制是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中的关键技术。本文结合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和建设,选取京沪高速铁路、温福铁路、沪杭客专等不同区域不同成因软土、不同地基处理方法的代表性试验工点,以高速铁路沉降控制为重点,在现场测试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对软土不同地基处理方法的地基受力变形特性及沉降控制效果等进行系统的总结和研究。研究结论:(1)对沉降控制严格的无砟轨道不建议使用排水固结法,但若有足够的放置时间并结合堆载预压也可满足工后沉降的要求;(2)水泥土桩处理深度有限,用于无砟轨道应谨慎,需要结合地区经验并留有足够的放置时间,且一般应结合堆载预压使用;(3)CFG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网结构、桩筏结构沉降控制效果较好,沉降稳定时间较短,可用于无砟轨道路基软土地基加固;(4)桩板结构沉降控制效果好,但工程费用高,可用于特殊地段;(5)本研究结论可为高速铁路软土路基地基处理措施选择及沉降控制提供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软土 沉降控制 地基处理
下载PDF
不同软基处理方式下高速公路加宽工程变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39
16
作者 张军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6-1222,共7页
交通量的迅速增长使越来越多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需要拓宽改建,而如何根据老路的地基处理方法合理选择新路基下软基的处理方法成为主要技术难题之一。以实体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新老路软基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对加宽工程道路变... 交通量的迅速增长使越来越多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需要拓宽改建,而如何根据老路的地基处理方法合理选择新路基下软基的处理方法成为主要技术难题之一。以实体工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新老路软基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对加宽工程道路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新路基采用塑料排水板对施工期老路扰动很大,而采用复合地基可有效降低工后沉降和施工期老路变形。同时,地基内水平位移分布为采用应力隔离墙降低新路荷载对老路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隔离墙深度可根据水平位移集中区的埋深确定。此外,当新路采用复合地基时,施工期老路沉降变形受老路固结状况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基处理 加宽 差异沉降 水平位移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特性水分入渗规律及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9
17
作者 黄雪峰 张广平 +1 位作者 姚志华 张建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00-108,共9页
为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特性、水分入渗规律以及地基处理合理方法等问题,选择典型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了布置沉降观测点和埋设水分计的浸水试验以及挤密桩、DDC(孔内深层强夯)桩地基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 为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特性、水分入渗规律以及地基处理合理方法等问题,选择典型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了布置沉降观测点和埋设水分计的浸水试验以及挤密桩、DDC(孔内深层强夯)桩地基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分入渗过程中,深度22.5~25.0 m以上土体易发生湿陷,该深度以下土体则含水率增加缓慢,达不到湿陷起始含水率,不易发生湿陷,因此该深度考虑可作为现场湿陷性评价的临界深度,也可作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地基处理时可参考的地基处理下限深度。DDC桩间距为1.0~1.4 m时,无论从挤密系数还是湿陷系数都能满足规范要求;挤密桩15 m试验区域沉降量较小,但其剩余湿陷量任未满足要求,这也佐证了关于22.5~25.0 m深度难于发生湿陷的结论。试验成果可作为今后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建设以及黄土规范进一步修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 浸水试验 地基处理 湿陷变形 入渗 剩余湿陷量
下载PDF
水域沉管隧道基础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8
18
作者 张庆贺 高卫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349-352,共4页
沉管隧道的地基稳定、基础沉浮问题与一般地面建筑的情况截然不同,其基础处理的目的是解决基槽开挖作业所造成的槽底不平整问题,保证隧道在施工、使用阶段变形稳定性。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沉管隧道基础处理的主要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 沉管隧道的地基稳定、基础沉浮问题与一般地面建筑的情况截然不同,其基础处理的目的是解决基槽开挖作业所造成的槽底不平整问题,保证隧道在施工、使用阶段变形稳定性。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沉管隧道基础处理的主要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不同方法在解决基槽稳定性、控制隧道沉降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基础处理 对比分析 压砂法
下载PDF
井点降水联合强夯法加固饱和淤泥质地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19
作者 刘嘉 罗彦 +2 位作者 张功新 董志良 王友元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22-2227,共6页
针对传统强夯法不适用于高地下水位条件下加固饱和淤泥质黏土地基的不足,提出井点降水联合强夯新型静–动力排水固结技术与施工工艺,并结合广州港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工程软基处理试验区科研项目,通过对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和表层... 针对传统强夯法不适用于高地下水位条件下加固饱和淤泥质黏土地基的不足,提出井点降水联合强夯新型静–动力排水固结技术与施工工艺,并结合广州港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工程软基处理试验区科研项目,通过对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和表层沉降等实施现场监测及室内土工试验,分析其加固机制,进而验证施工参数。地基处理后,经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和静载荷板试验检测,证明加固效果显著,比贯入阻力提高200~300 kPa,标贯击数增加2击,地基承载力达130 kPa。研究工作为今后软基处理工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降水 强夯 淤泥质黏土 塑料排水板
下载PDF
桩-网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连峰 龚晓南 +1 位作者 崔诗才 刘吉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57-1062,共6页
桩-网复合地基是一种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它能通过变形协调,充分发挥桩、网、土的各自作用,有效地控制工后沉降或差异沉降。为了解路堤荷载下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机制,深入分析其沉降变形、荷载传递、桩土应力比和网的受力等性状,接桩体种... 桩-网复合地基是一种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它能通过变形协调,充分发挥桩、网、土的各自作用,有效地控制工后沉降或差异沉降。为了解路堤荷载下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机制,深入分析其沉降变形、荷载传递、桩土应力比和网的受力等性状,接桩体种类设计了两个试验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成果表明,桩网复合地基可以有效减少沉降量;土工格栅的荷载传递能力强于土拱;土工格栅的最大应变出现在桩帽边缘,仅为1%,最小应变则出现在桩间。试验结果为桩网复合地基理论研究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路堤荷载 桩-网复合地基 承载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