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污损生物防除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0
1
作者 刘姗姗 严涛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60,共8页
综合论述了污损海洋生物防除的方法与技术,并结合海洋生物学和附着机理研究及生物技术在污损生物防除中应用的最新进展,从经济实用、操作简便、高效环保等方面,探讨了海洋污损生物防治技术与对策及应用发展前景。
关键词 污损生物 附着 防除
下载PDF
南海污损生物生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勐伶 严涛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91,共8页
污损生物的附着会降低航速增加燃料消耗,增大动力载荷效应,阻塞排水管道,影响水产养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危害。本文综合叙述了南海污损生物的调查方法及群落结构特点,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的工作提供参... 污损生物的附着会降低航速增加燃料消耗,增大动力载荷效应,阻塞排水管道,影响水产养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危害。本文综合叙述了南海污损生物的调查方法及群落结构特点,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的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损生物 生态学 南海 调查方法 数学模型 恢复生态学
下载PDF
凝汽器冷却水污垢热阻的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金平 刘雪峰 +2 位作者 杜艳国 魏瑞军 孔庆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00-105,共6页
凝汽器冷却水侧的污垢热阻对机组的经济性能影响较大,该文以凝汽器冷却水侧污垢热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微生物与泥沙微粒混合污垢热阻以及泥沙微粒污垢热阻两类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是影响冷却水污垢热阻产生的主要因素,含有微生... 凝汽器冷却水侧的污垢热阻对机组的经济性能影响较大,该文以凝汽器冷却水侧污垢热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微生物与泥沙微粒混合污垢热阻以及泥沙微粒污垢热阻两类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是影响冷却水污垢热阻产生的主要因素,含有微生物的冷却水的污垢热阻较大约为1×10-4m2·K/W.不含有微生物的冷却水,在流速为0.5m/s时,有微粒污垢热阻产生,污垢热阻约为0.2×10-4 m2·K/W;在泥沙浓度0.5~2.0kg/m3范围内,泥沙浓度对污垢热阻的影响不显著;在流速为0.9~1.2m/s、泥沙浓度为0.5~2.0kg/m3范围内、没有微粒污垢热阻产生,流速对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很显著,即流速增加,对流换热系数增大,而泥沙浓度对此时的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不显著.夏季是发电机组负荷较大、冷却水温最高的时候,同时又是冷却水最易产生微生物及其形成的污垢热阻最大的时候.因此凝汽器冷水侧污垢热阻的监测、控制和研究重点应针对含有微生物的冷却水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凝汽机组 凝汽器 污垢热阻 冷却水 微生物 泥沙
下载PDF
南海污损生物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3
4
作者 方芳 严涛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6-85,共10页
污损生物的研究包括生态学、附着机理和防除研究3个方面,其中生态学是基础,附着机理是核心,而防除研究则是解决生物污损问题的终极目标。回顾了中国南海多年来污损生物研究的发展历程,论述了该海区污损生物的主要生态特点,并从生态学角... 污损生物的研究包括生态学、附着机理和防除研究3个方面,其中生态学是基础,附着机理是核心,而防除研究则是解决生物污损问题的终极目标。回顾了中国南海多年来污损生物研究的发展历程,论述了该海区污损生物的主要生态特点,并从生态学角度、生物附着机理和防除手段的研究开发等方面探讨了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损生物 南海 附着 防除
下载PDF
九龙江口红树林上附着动物的生态 被引量:19
5
作者 周时强 李复雪 洪荣发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35-341,共7页
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附着动物有7种,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 和白条地藤壶Euraphia withersi 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是危害红树的主要附着动物.附着动物在河口红树林区的数量分布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减少,其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的高峰期在... 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附着动物有7种,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 和白条地藤壶Euraphia withersi 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是危害红树的主要附着动物.附着动物在河口红树林区的数量分布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减少,其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的高峰期在夏、秋两季。生长茂密的红树林(郁蔽度大于0.5),附着动物主要分布于水流畅通的向海边缘和潮沟边缘的红树上.水流畅通程度是影响附着动物在红树林区向纵深分布的主要因子。营造红树林时,适当密植有助于降低流浪、减少附着动物对红树的危害。红树标志附着试验的结果表明,桐花树Algiceras corniculatus、秋茄Kan-delia candel 和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 等三种主要红树作为藤壶的附着基彼此无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附着动物 生态 福建
下载PDF
洋山港码头污损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薛俊增 王宝强 +3 位作者 庒骅 吴惠仙 朱憬琛 林葳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70,共5页
洋山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港,大量外来货轮的停靠使洋山港成为污损生物入侵的高风险区,同时污损生物的大量附着也将对港口设施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解洋山港码头污损生物的多样性现状及演变趋势,2010年5月通过对码头不同潮区污损生... 洋山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港,大量外来货轮的停靠使洋山港成为污损生物入侵的高风险区,同时污损生物的大量附着也将对港口设施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解洋山港码头污损生物的多样性现状及演变趋势,2010年5月通过对码头不同潮区污损生物群落的样方采样,分析了洋山港码头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现状。洋山港码头共采集到污损生物17种,网纹纹藤壶和僧帽牡蛎为优势种(Y=0.396,0.250)。从高潮区到低潮区,污损生物群落结构明显不同:种类数、密度和生物量基本呈上升趋势,均匀度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多样性指数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对覆盖率和多样性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洋山港污损生物覆盖率与多样性指数呈单峰上拱曲线,覆盖率在30%~40%区间内污损生物多样性最高。该结果在Shannon-Wiener、Margalef和Simpson三种多样性指数中均支持中度干扰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山港 污损生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覆盖率
原文传递
皱纹盘鲍筏式养殖中的污损生物及其防治 被引量:18
7
作者 孔泳滔 王琦 +3 位作者 程振明 刘明清 邓兆芳 陈顺华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3,共4页
对我国北方海域皱纹盘鲍筏式养殖中出现的主要污损生物及其危害做了详尽的记述。介绍了从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出发所采取的防治措施。指出运用不同种类混养等生物技术是兼顾防附着效果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最佳方式。
关键词 皱纹盘鲍 筏式养殖 污损生物 鲍鱼 海水养殖
下载PDF
汕头港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传燕 黄宗国 +1 位作者 郑成兴 王建军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9-24,共6页
1991年6月至1992年5月在汕头港进行污损生物挂板实验,同时调查港区浮标、码头和船底的污损生物,调查方法采用国家海洋调查规范。获119种生物,试板72种,浮标和船底70种,码头54种。其中,泥藤壶、网纹藤壶、僧帽牡蛎、翡翠贻贝、太... 1991年6月至1992年5月在汕头港进行污损生物挂板实验,同时调查港区浮标、码头和船底的污损生物,调查方法采用国家海洋调查规范。获119种生物,试板72种,浮标和船底70种,码头54种。其中,泥藤壶、网纹藤壶、僧帽牡蛎、翡翠贻贝、太平洋侧花海葵、双枝薮枝螅和双节螅为优势种。汕头港一年4季都有生物繁殖附着,盛期是5~11月,高峰9月,月平均生物量1340g/m2,最高9月份,最低2月份,四季度板平均3219g/m2,高低依序为秋、夏、春和冬。试验结果表明,汕头港主要污损生物为沿岸广分布和河口低盐种,其特点是优势种突出,附着量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损生物 船底 浮标 码头 汕头港 生物生态
下载PDF
湛江港浮标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严岩 董钰 严文侠 《热带海洋》 CSCD 1994年第2期68-74,共7页
1991年在湛江港进行浮标污损生物调查。该海区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共93种,附着厚度21—71mm,湿重3.10—72.53kg/m2,覆盖面积98%─100%。优势种为网纹藤壶Balanusreticulatus、变... 1991年在湛江港进行浮标污损生物调查。该海区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共93种,附着厚度21—71mm,湿重3.10—72.53kg/m2,覆盖面积98%─100%。优势种为网纹藤壶Balanusreticulatus、变化短齿蛤Brachidontesvariabilis、刺巨藤壶Megabalanusvolcano、钟巨藤壶Megabalanuslintinnabulumtintinnabulum和翡翠贻贝Pernaviridis。位于不同位置的浮标,其污损生物群落组成和生物量不同,同一浮标的不同部位(体侧,底部,尾外侧,尾管内)的污损生物也有一定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损生物 浮标 生态学
下载PDF
舟山枸杞水域的污损生物生态 被引量:12
10
作者 蔡如星 陈树庆 +1 位作者 薛俊增 卢建平 《东海海洋》 1994年第3期42-56,共15页
本文系1988年9月~1989年9月在舟山枸杞乌里西岙水域进行挂板试验的结果。共获污损生物135种,其中,近岸的油库码头获77种,远岸的养殖筏获110种。动物以亚热带高盐性种类为主,三角藤壶Balanustrigun... 本文系1988年9月~1989年9月在舟山枸杞乌里西岙水域进行挂板试验的结果。共获污损生物135种,其中,近岸的油库码头获77种,远岸的养殖筏获110种。动物以亚热带高盐性种类为主,三角藤壶Balanustrigunus、小海葵Actinia、柯氏分胞孔苔虫Celleporinacostazii、西方三胞苔虫Tricelariaoccidentalis、艾氏美熄Cltiaedwardsi、广口小桧叶螅Sertularellamiurrensis等占优势,藻类常见的有长石莼Ulvalinza、肠浒苔Enteromorphyintestinalis和日本多管藻Polysiphoniajaponica。枸杞污损生物的附着期主要在夏季,附着量也以夏季最大。不同地点附着量的差异极大。夏季由于近岸三角藤壶大量附着,故生物量明显大子远岸,其他季节均是远岸大于近岸。夏季近岸三角藤壶的覆盖面积达100%,生物量达18119g/m2,占污损生物总生物量的98%。故夏季是污损生物防除的主要季节,三角藤壶是防除的主要对象。与1975~1976年嵊山污损生物进行比较,发现两地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极为相似,说明10多年以来嵊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藤壶 污损生物 生态 枸杞水域
下载PDF
洋山港海域大型污损生物生态特点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宝强 薛俊增 +1 位作者 庄骅 吴惠仙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5-162,共8页
洋山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港。为了解该海域污损生物的群落结构及演变趋势,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洋山港海域进行了周年污损生物挂板调查研究。洋山港海域污损生物种类较少,共记录污损生物19种,隶属于5个类群,优势种为僧帽牡蛎(O... 洋山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港。为了解该海域污损生物的群落结构及演变趋势,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洋山港海域进行了周年污损生物挂板调查研究。洋山港海域污损生物种类较少,共记录污损生物19种,隶属于5个类群,优势种为僧帽牡蛎(Ostrea cucullata)、网纹纹藤壶(Balanus reliculatus)、大室膜孔苔虫(Membranipora grandicella)、厦门华藻苔虫(Sinoflustraamoyensis)、双钩楯琥珀苔虫(Aspidelectra bihamata)、中胚花筒螅(Tubularia mesembryanthe-mum)、曲膝薮枝螅(Obelia geniculata)和亚洲帚毛虫(Sabellaria ishikawai),种类组成以广布种为主,同时部分具有河口低盐种的特征;污损生物的附着高峰期是6—10月份,除冬季月份外,其余月份均有生物附着;受盐度、水流及泥沙含量的影响,洋山港污损生物的生物量变化较大,月板、季板及年板的平均附着生物量分别为9.20,127.20和774.04g/m2。另外,通过对洋山港海域污损生物周年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变化分析,发现该海域污损生物群落受季节变化和盐度的升高影响较大,群落结构不稳定,物种演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山港 污损生物 群落结构 物种演替
下载PDF
人工鱼礁材料添加物碳封存能力及其对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固碳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娇 公丕海 +1 位作者 关长涛 刘毅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0-104,共5页
本研究将农渔废弃物(花生秸秆和海湾扇贝壳)作为鱼礁材料添加物,利用礁体自身碳封存增加人工鱼礁碳汇潜能的可行性,并通过研究礁体附着生物的变化特征,探讨礁体材料添加物对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生物固碳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海区礁体附着... 本研究将农渔废弃物(花生秸秆和海湾扇贝壳)作为鱼礁材料添加物,利用礁体自身碳封存增加人工鱼礁碳汇潜能的可行性,并通过研究礁体附着生物的变化特征,探讨礁体材料添加物对人工鱼礁生态系统生物固碳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海区礁体附着生物的优势种为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 Gmelin),添加了花生秸秆和海湾扇贝壳的人工鱼礁并未显著增加褶牡蛎的附着量(P>0.05)。通过对添加物礁体自身碳封存量的计算,海湾扇贝壳添加物单位实验礁的最小碳封存量为104.13 kg,最大碳封存量为260.32 kg;花生秸秆添加物单位实验礁的最小碳封存量为296.28 kg,最大碳封存量为740.70 kg;实验礁体添加物的总碳封存量达2802.87 kg。以此估算,如将实验所在的66.67 hm2礁区已投放的圆管型混凝土礁材料加入添加物,以海湾扇贝壳替代率为10%计算,至少可完成52040.00 kg碳的封存,以花生秸秆替代率为25%计算,礁体自身的碳封存量可达370350.0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碳封存 花生秸秆 海湾扇贝壳 附着生物
下载PDF
渤海石油平台污损生物生态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斌 冯春辉 +1 位作者 刘伟 赵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3,共5页
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渤海海域进行了污损生物挂板试验,共记录污损生物24种,以温带种和广温种为主,优势种是多棘麦秆虫(Caprella acanthogaster)、日本大螯蜚(Grandidierella japonica)、理石叶钩虾(Jassa marmorata)、拟钩虾(Gammarop... 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渤海海域进行了污损生物挂板试验,共记录污损生物24种,以温带种和广温种为主,优势种是多棘麦秆虫(Caprella acanthogaster)、日本大螯蜚(Grandidierella japonica)、理石叶钩虾(Jassa marmorata)、拟钩虾(Gammaropsis sp.)等。季板分析结果显示,表层季板的平均生物量为1764.23 g/m^2,中层季板的平均生物量为2322.31 g/m^2。试验海域全年均有污损生物附着,但种类和附着量季节性差异明显,污损生物附着盛期为夏季和秋季。污损生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秋季最高。多元统计分析表明,污损生物群落按时间可分为3个群落类型,反映出渤海海域污损生物群落的季节变化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表层和中层试板污损生物的生物量与水温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59和0.986(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损生物 群落结构 渤海
下载PDF
北部湾江洪扇贝养殖区的污损生物 被引量:11
14
作者 栗志民 刘志刚 +1 位作者 黄文庆 庄汉城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对北部湾江洪扇贝养殖区的污损生物进行周年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区养殖网笼的污损生物有8门20种,优势种为藤壶、钩虾、苔藓虫,其次是翡翠贻贝、牡蛎、海鞘、大型藻类和水螅。污损生物附着高峰在8、11和12月,1月的... 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对北部湾江洪扇贝养殖区的污损生物进行周年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区养殖网笼的污损生物有8门20种,优势种为藤壶、钩虾、苔藓虫,其次是翡翠贻贝、牡蛎、海鞘、大型藻类和水螅。污损生物附着高峰在8、11和12月,1月的附着数量最少;藤壶附着高峰在8、11和12月,附着生物量占污损生物总量的56.0%,是养殖区污损生物防除的重点对象;钩虾附着高峰出现在8、9月,12和2月附着量也较高,其生物量占污损生物总量的18.0%;草苔虫附着高峰出现在4月,其生物量占污损生物总量的8.4%。污损生物附着量呈现由表层向底层递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损生物 扇贝养殖区 江洪 北部湾
下载PDF
皱纹盘鲍与光棘球海胆筏式混养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琦 孔泳滔 +3 位作者 程振明 刘明清 邓兆芳 米成志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18,共4页
皱纹盘鲍与光棘球海胆的混养可有效地防治污损生物的附着。综合分析鲍与海胆的生长、存活及防污损生物附着的效果 ,在生长期、高温期和恢复生长期混养海胆的最适密度分别为 1 5 ,2 0个 /格和 1 5~ 2 0个
关键词 皱纹盘鲍 光棘球海胆 混养 污损生物
下载PDF
海洋生物防污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0
16
作者 曹文浩 严涛 +1 位作者 刘永宏 程志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6-151,共6页
海洋污损生物的附着会对人类活动产生不利影响。栖息于海洋环境中的动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针对污损生物的附着形成了忍耐、躲避与物理、化学等自我保护和防御机制以保持自身体表的洁净。本文从以上方面综述了海洋生物的天然防污作用... 海洋污损生物的附着会对人类活动产生不利影响。栖息于海洋环境中的动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针对污损生物的附着形成了忍耐、躲避与物理、化学等自我保护和防御机制以保持自身体表的洁净。本文从以上方面综述了海洋生物的天然防污作用机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了解和掌握海洋生物天然防污作用机制,有利于新型环保防污技术的研制和开发,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海洋污损生物的危害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污 污损生物 低表面能 天然产物
下载PDF
华南沿海4种主要污损生物幼虫和孢子的采集与培养技术 被引量:9
17
作者 严涛 谢恩义 +4 位作者 曹文浩 刘姗姗 何毛贤 董钰 严文侠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61,共6页
海洋污损生物附着是增加海上作业成本、影响设施安全和缩短其使用年限的重要因素,掌握海洋污损生物幼虫和孢子的采集与培养技术是开展防除研究工作的基础。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us、缘管浒苔Enteromorpha linza、石莼Ulva lactuca... 海洋污损生物附着是增加海上作业成本、影响设施安全和缩短其使用年限的重要因素,掌握海洋污损生物幼虫和孢子的采集与培养技术是开展防除研究工作的基础。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us、缘管浒苔Enteromorpha linza、石莼Ulva lactuca和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是华南沿海主要的污损生物种类。研究上述4种污损生物幼虫和孢子的采集与培养技术,结果显示,网纹藤壶无节幼虫于30℃黑暗环境中培养,5d左右即可发育为金星幼虫,可将其在4℃条件下储存备用。强度为4000lx的光照射缘管浒苔和石莼,可刺激其游孢子大量释放;细基江蓠经阴干处理再浸泡海水,可诱导其果孢子的放散。每天接受900—1300lx光照12h,室温(21—26℃)下培养4d,是观察缘管浒苔和石莼游孢子附着萌发的最佳条件,而细基江蓠果孢子的附着萌发观察则以室温(18—23℃)下培养2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污损生物 幼虫 孢子 培养
下载PDF
渔用防污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渔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越 张敏 +4 位作者 石建高 余雯雯 舒爱艳 孙斌 程世琪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7-256,共10页
海洋生物污损给渔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带来诸多问题,因此,研发应用绿色、长效、经济的渔用防污材料非常重要。主要概述了防污涂料、防污功能金属网衣和复合型防污材料3种渔用防污材料的性能、研究进展及其在渔业上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渔... 海洋生物污损给渔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带来诸多问题,因此,研发应用绿色、长效、经济的渔用防污材料非常重要。主要概述了防污涂料、防污功能金属网衣和复合型防污材料3种渔用防污材料的性能、研究进展及其在渔业上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渔用防污材料的防污机理与发展前景,可为高性能渔用防污材料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用防污材料 防污机理 网箱 网衣 污损生物
下载PDF
舟山深水网箱污损生物季节性变化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水柏年 郭迪飞 《南方水产》 2008年第4期36-41,共6页
于2006年7月~2007年5月对浙江舟山秀山岛和长峙岛海区深水网箱污损生物进行附着试验,揭示2个海区网箱主要污损生物种类、生物量和附着密度的月变化特征。试验得出污损生物的种类主要有水螅虫(Hydra vulgaris)、海葵(Actina sp.)... 于2006年7月~2007年5月对浙江舟山秀山岛和长峙岛海区深水网箱污损生物进行附着试验,揭示2个海区网箱主要污损生物种类、生物量和附着密度的月变化特征。试验得出污损生物的种类主要有水螅虫(Hydra vulgaris)、海葵(Actina sp.)、麦杆虫(Caprella kroyeri)、钩虾(Gammarus sp.)、藤壶(Balanus sp.)、贻贝(Mytilus edulis)、牡蛎(0sfrea sp.)、孔石莼(Ulva pertusa)、浒苔(Enteromorpha sp.)等及其生物量和附着密度。通过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出了污损生物附着的月变化特征,7—11月份污损生物特别是大型藻类繁殖生长达到最盛期;11月份过后随着气温的降低,孔石莼和太平洋侧花海葵(Anthopleura pacifica)等污损生物生物量开始逐渐减少;次年3~4月份后随着气温的升高,麦杆虫、太平洋侧花海葵、强壮藻钩虾(Ampithoe valita)等污损生物牛物量又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 污损生物 种类 季节变化
下载PDF
异噻唑啉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效应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宣宣 张洪涛 +2 位作者 赵君 桂泰江 夏传海 《中国涂料》 CAS 2012年第5期47-50,共4页
以苯并异噻唑-3-酮为原料合成了4种新型衍生物——3-氯丙酰氯-苯并异噻唑啉酮、丙酰氯-苯并异噻唑啉酮、丙烯酰氯-苯并异噻唑啉酮、甲基丙烯酰氯-苯并异噻唑啉酮,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过1HNMR和质谱(MS)分析确认。同时检测这4种化合物对... 以苯并异噻唑-3-酮为原料合成了4种新型衍生物——3-氯丙酰氯-苯并异噻唑啉酮、丙酰氯-苯并异噻唑啉酮、丙烯酰氯-苯并异噻唑啉酮、甲基丙烯酰氯-苯并异噻唑啉酮,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过1HNMR和质谱(MS)分析确认。同时检测这4种化合物对几种常见微生物——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us aurueus)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这4种化合物在较低浓度下(≤25 mg/L)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率均达到80%以上,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差,只有高浓度(≥50 mg/L)下才能明显抑制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噻唑啉酮 污损生物 抗菌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