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imation of Displacement and Extension due to Reverse Drag of Normal Faults: Forward Method
1
作者 Shunshan Xu Angel Francisco Nieto-Samaniego +1 位作者 Huilong Xu Susana Alicia Alaniz-Álvarez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CAS 2024年第1期25-39,共15页
In the case of reverse drag of normal faulting, the displacement and horizontal extension a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equations for the three mechanisms: rigid body, vertical shear and inclined shear. Ther... In the case of reverse drag of normal faulting, the displacement and horizontal extension a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equations for the three mechanisms: rigid body, vertical shear and inclined shear. There are three sub-cases of basal detachment for the rigid body model: horizontal detachment, antithetic detachment and synthetic detachment. For the rigid body model, the established equ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total displacement on the synthetic base (D<sub>t2</sub>) is the largest, that on the horizontal base (D<sub>t1</sub>) is moderate, and that on the antithetic base (D<sub>t3</sub>) is the smallest. On the other hand, the value of (D<sub>t1</sub>) is larger than the displacement for the vertical shear (D<sub>t4</sub>). The value of (D<sub>t1</sub>) is larger than or less than the displacement for the inclined shear (D<sub>t5</sub>) depending on the original fault dip δ<sub>0</sub>, bedding angle θ, and the angle of shear direction β. For all original parameters, the value of D<sub>t5</sub> is less than the value of D<sub>t4</sub>. Also, by comparing three rotation mechanisms, we find that the inclined shear produces largest extension, the rigid body model with horizontal detachment produces the smallest extension, and the vertical shear model produces moderate exte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lt rotation Fault Drag Fault Displacement EXTENSION forward Model
下载PDF
直线前进变换为侧向跨步切入动作时的下肢生物力学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尚华 王海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60-1266,共7页
背景:侧向跨步切入动作是运动领域最常见的进攻技术,这显著增加了运动员膝关节受伤的风险,但目前相关侧向跨步动作的生物力学表现策略及下肢关节负荷特征并不十分清楚。目的:选择大学女子甲组篮球、足球运动员进行侧向跨步切入下肢动作... 背景:侧向跨步切入动作是运动领域最常见的进攻技术,这显著增加了运动员膝关节受伤的风险,但目前相关侧向跨步动作的生物力学表现策略及下肢关节负荷特征并不十分清楚。目的:选择大学女子甲组篮球、足球运动员进行侧向跨步切入下肢动作策略,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并分析下肢关节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从而为运动员及教练员预防下肢伤害,尤其是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选择某高校女子甲组足球及篮球各12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测力台及运动图像拍摄系统同步获取其侧向跨步切入动作的相关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并运用SPSS 21.0分析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该试验方案经天津体育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足球运动员有较大的着地瞬间踝关节跖屈角度及髋关节外展角度、最大踝关节外翻角度、膝关节屈曲及内旋角度、膝关节屈曲及内旋角度变化量;②足球运动员有较大的踝关节外旋与髋关节内收力矩峰值,篮球运动员则有较大的踝关节跖屈力矩峰值;③篮球运动员有较小的前后分力制动第一及第二峰值、垂直分力第一峰值及较大的前后分力推蹬力峰值;④结果表明,跨步切入动作过程中,足球运动员习惯于前足着地方式进行急停,进而产生较高的地面反作用力,并增加膝关节屈曲角度进行缓冲,同时有较大的踝关节外翻角度及膝关节内旋角度,而篮球运动员在切入过程中膝关节屈曲角度较少,不利于下肢关节对地面反作用力的缓冲,并进而增加前十字韧带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前进 侧向跨步 外翻 力矩 内旋 前十字韧带 运动学 动力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联合收割机玉米割台正反转及调速机构的研制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晓荣 杨潇 《新疆农机化》 2020年第6期13-14,共2页
联合收割机玉米割台正反转及调速机构采用液压马达驱动割台实现正转、反转和无极调速,达到玉米割台收割堵塞时能及时反转,快速清除拥堵,同时针对不同含水率的玉米,可调节转速,提高收获效率和安全性。
关键词 正反 反转 无极调速 玉米割台 联合收割机
下载PDF
基于速度场的SiCw/6061正挤压变形晶须转动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建辉 李春峰 邓将华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4-107,共4页
以有限元模拟为研究手段,通过分析正挤压变形后的坯料流动速度场及流线网格变化特征,探讨了挤压变形及挤压比对SiCw/6061复合材料晶须转动的影响规律,并将分析结果与挤压试件的SiC晶须形貌扫描电镜照片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根据速度场... 以有限元模拟为研究手段,通过分析正挤压变形后的坯料流动速度场及流线网格变化特征,探讨了挤压变形及挤压比对SiCw/6061复合材料晶须转动的影响规律,并将分析结果与挤压试件的SiC晶须形貌扫描电镜照片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根据速度场的分布特征,可将正挤压实心件坯料分为速度均匀区、速度剧变区和死区;不同区域材料变形的不均匀性导致塑性流动存在显著的纵向速度梯度,此速度梯度引起晶须转动;随着挤压比的增大,材料流动速度梯度随之增加,晶须转动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正挤压 金属基复合材料 晶须转动
下载PDF
撇胸与反撇胸技术在合体女西服中的运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汤瑞昌 《纺织报告》 2020年第7期55-57,共3页
文章以研究合体女西服领面的服贴性为目的,通过省道转移的方式,对女西服的衣身结构进行撇胸与反撇胸的纸样技术处理,在保证衣身长度、围度、样衣采用的面料以及实验人员等因素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服装CAD进行制版并制作完成样衣。通过对... 文章以研究合体女西服领面的服贴性为目的,通过省道转移的方式,对女西服的衣身结构进行撇胸与反撇胸的纸样技术处理,在保证衣身长度、围度、样衣采用的面料以及实验人员等因素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服装CAD进行制版并制作完成样衣。通过对实物样衣进行定量定性的评价,表明撇胸与反撇胸均能影响驳领领面的服贴性,采用撇胸技术,需作工艺归拢处理;采用反撇胸技术,则需做好胸省分散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贴 省道转移 撇胸 反撇胸 合体女西服
下载PDF
落石正、反转转速对法向恢复系数影响的室内试验
6
作者 王庭辉 姬中民 +2 位作者 伍法权 贾嘉 褚怀保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2年第2期42-52,共11页
为探究落石正转和反转转速对法向恢复系数(R_(n))的影响,选制正方、圆盘和圆柱三种典型形状试块,通过专门研发的落石碰撞测试装置,开展不同正转和反转转速下试块绕X和Y轴与坡面的碰撞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圆盘和圆柱状试块绕Y轴旋转时(... 为探究落石正转和反转转速对法向恢复系数(R_(n))的影响,选制正方、圆盘和圆柱三种典型形状试块,通过专门研发的落石碰撞测试装置,开展不同正转和反转转速下试块绕X和Y轴与坡面的碰撞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圆盘和圆柱状试块绕Y轴旋转时(近似正碰),转速对R_(n)基本无影响;3种形状试块绕X轴旋转时(非正碰),转速和R_(n)存在一定相关性,但R_(n)还受到试块形状和冲击姿态联合影响。为此,引入综合变量-冲击姿态系数(IPC)来量化转速对R_(n)的影响。鉴于不同冲击姿态下法向冲击力对R_(n)的力学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对试块冲击回弹特征采取分类探讨。一次冲击回弹型,正转试验中质心(C)在接触点(CP)之后和C在CP之前条件下,IPC与R_(n)分别呈线性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反转试验结果则正好相反。二次冲击回弹型,无论正转或反转,第一次冲击C在CP之前或之后,各形状试块IPC与R_(n)均为强正相关,但各工况下的相关规律并不一致。这些获得的结论基本揭示了转速对R_(n)的影响关系,同时为转动异形落石冲击回弹过程的精准预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转 反转 恢复系数 冲击姿态系数 落石
下载PDF
跳远起跳腾空后摆动技术特性的研究
7
作者 曾园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第23期237-238,240,共3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检索法、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跳远的相关技术做深入分析,旨在为跳远技术教学与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研究得出:摆动腿定型摆需完成趋于水平位的摆动,形成大腿与水平面平行,小腿勾脚尖与摆动腿形成90°夹角,起...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检索法、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跳远的相关技术做深入分析,旨在为跳远技术教学与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研究得出:摆动腿定型摆需完成趋于水平位的摆动,形成大腿与水平面平行,小腿勾脚尖与摆动腿形成90°夹角,起跳腿脚尖完成最大背伸的充分后伸的动作特性;摆动腿异侧臂必然需完成前臂与肱骨成90°夹角的摆动,同侧臂完成微曲的后摆形成上下肢的相对平衡摆,这时才能最大效率的发挥起跳能力,实现用于维持身体平衡的力的相对最小,完成最优化的垂直起跳;起跳腾空后,从局部看,人体是会产生前旋力的,但以整体观视角看,人体是不会产生前旋力的;手臂在定型摆的基础上,完成掌心朝后直接紧贴身体充分的后伸,而不是手臂上举后才后摆;摆动腿在空中定型动作的基础上,摆动腿小腿勾脚尖斜向下45°放腿,在即将蹬直时完成最大程度的蹦脚尖并与起跳脚逐渐靠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远 起跳 前旋 摆动腿
下载PDF
跳远旋转特点及起跳能力与腾空技术的关系探析
8
作者 张茂泉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年第7期21-22,共2页
跳远时摆动腿无积极的快速摆动与制动动作与起跳后身体明显前旋运动趋势都会影响跳远成绩,所以,有必要对跳远起跳时的前旋特点和起跳能力与腾空技术进行探讨,以期对跳远教练的教学有所帮助,提高运动员的跳远成绩。
关键词 跳远 前旋 腾空 起跳能力
下载PDF
跳远前旋角动量研究
9
作者 石磊 陈亮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运用录像解析法对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中导致身体前旋角动量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运动员着板—垂直支撑阶段由于制动力的作用,使人体产生向前翻转的角动量,且增长幅度较大.通过垂直支撑面后制动力转变为动力,由于偏心力矩的作用... 运用录像解析法对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中导致身体前旋角动量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运动员着板—垂直支撑阶段由于制动力的作用,使人体产生向前翻转的角动量,且增长幅度较大.通过垂直支撑面后制动力转变为动力,由于偏心力矩的作用,角动量出现一定的增加或减小,但幅度较小;运动员的实际成绩和理论成绩的差值与离板时身体前旋角动量成正相关,说明减小起跳离板时的前旋角动量有助于维持身体在空中的平衡,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身体质心抛物线所能达到的距离,提高跳远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远 起跳 前旋 角动量
下载PDF
单相PWM整流器前馈解耦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余发山 刘根锋 +1 位作者 张宏伟 耿冲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68-2070,共3页
考虑到单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只有一相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坐标变换的前馈解耦控制策略,通过构建正交虚拟电流完成网侧电流的单相旋转坐标变换和采用前馈解耦控制,实现网侧电流的矢量控制和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在MATLAB/Simulink... 考虑到单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只有一相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坐标变换的前馈解耦控制策略,通过构建正交虚拟电流完成网侧电流的单相旋转坐标变换和采用前馈解耦控制,实现网侧电流的矢量控制和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仿真模型和基于RT-LAB的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满足系统要求,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PWM整流器 前馈解耦控制 单相坐标旋转 单位功率因数
下载PDF
关节镜下非打结型与打结型缝合锚钉Bankart重建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小飞 黄华扬 +1 位作者 张余 李凭跃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2年第2期90-96,共7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非打结型与打结型缝合锚钉对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Bankart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44例复发性肩关节脱位Bankart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关节镜下修复方式的不同...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非打结型与打结型缝合锚钉对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Bankart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44例复发性肩关节脱位Bankart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关节镜下修复方式的不同分为非打结组(可吸收非打结型缝合锚钉修复,20例)和打结组(打结型缝合锚钉修复,24例)。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评分及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对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记录肩关节活动范围,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4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0个月。非打结组术前和终末随访时肩关节前屈上举角度、外展90°时外旋角度分别为(163±9)°和(170±4)°、(58±14)°和(90±6)°,术后外展90°时患侧外旋角度较健侧受限(8±6)°;术前和终末随访时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77.4±3.7)分和(94.3±2.6)分、(78.1±4.6)分和(93.9±3.7)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打结组术前和终末随访时肩关节前屈上举角度、外展90°时外旋角度分别为(162±8)°和(170±6)°、(61±13)°和(91±6)°,术后外展90°时患侧外旋角度较健侧受限(5±3)°;术前和终末随访时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75.8±2.9)分和(95.1±3.7)分、(76.2±5.9)分和(92.8±5.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再脱位,均重返伤前工作岗位。结论肩关节镜下Bankart重建手术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向不稳的有效方法,非打结型和打结型缝合锚钉修复Bankart损伤疗效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脱位 BANKART损伤 关节镜检查 缝合锚钉
下载PDF
基于量子进化算法的多轮廓路径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铮 杨卫波 +1 位作者 王万良 张景玲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28-2135,共8页
针对多轮廓样片加工快进路径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量子进化算法。算法设计了基于二维量子位概率幅矩阵模型的快进路径编码方法,实现了由该模型引导的全局搜索,能直接生成样片加工的顺序序列,解码效率高;利用多轮廓加工最优子结构的特... 针对多轮廓样片加工快进路径优化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量子进化算法。算法设计了基于二维量子位概率幅矩阵模型的快进路径编码方法,实现了由该模型引导的全局搜索,能直接生成样片加工的顺序序列,解码效率高;利用多轮廓加工最优子结构的特征,设计了基于动态规划法的个体适应度评价方法;新的动态旋转角的量子更新策略增强了种群的全局搜索能力。通过标准算例仿真和算法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轮廓加工 快进路径 量子进化算法 旋转角 动态规划法
下载PDF
电动机保护与控制回路电气设计有关问题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明辉 李英武 《建筑电气》 2009年第1期53-54,共2页
对电动机保护与控制回路电气设计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二次电路应根据保护与控制要求来设计,一次设备可根据电动机的启停要求来选择。对于频繁启停以及有正反转要求的高压电动机应采用接触器进行启停及正反转控制。
关键词 电动机 变电站 继电保护 启停控制 紧急停车 正反转控制
下载PDF
旋转激光扫描测量系统同步信号电路延时补偿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同闯 任永杰 +2 位作者 林嘉睿 金云超 张振宇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3-171,共9页
旋转激光扫描测量系统采用光电扫描的计时方式并结合时空转换的原理实现角度交会定位,光电信号时域信息的精确性是影响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测量系统中同步信号存在延时的问题,根据测角误差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发射基站转台正、... 旋转激光扫描测量系统采用光电扫描的计时方式并结合时空转换的原理实现角度交会定位,光电信号时域信息的精确性是影响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测量系统中同步信号存在延时的问题,根据测角误差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发射基站转台正、反转测量目标的延时评估方法。通过定量分析同步信号的延时,建立同步信号的延时模型。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分析延时对测角精度的影响,研究同步信号电路延时的补偿算法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补偿同步信号原有约为190 ns的电路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大尺寸测量 旋转激光扫描 同步信号 延时补偿 正、反转评估
原文传递
基于PLC和变频器技术在制冷压缩机电机正反转寿命试验装置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晓光 袁旭东 +3 位作者 昝世超 周俊海 孙云 黄静 《制冷与空调》 2022年第5期47-52,72,共7页
制冷压缩机电机正反转寿命试验是压缩机电机出厂前所必需的环节。为解决传统压缩机电机正反转试验装置中设备易损坏,数据采集易出现误差以及功能单一,不易控制的不足,文章设计了基于PLC、触摸屏和变频器技术的制冷压缩机电机正反转寿命... 制冷压缩机电机正反转寿命试验是压缩机电机出厂前所必需的环节。为解决传统压缩机电机正反转试验装置中设备易损坏,数据采集易出现误差以及功能单一,不易控制的不足,文章设计了基于PLC、触摸屏和变频器技术的制冷压缩机电机正反转寿命试验装置,详细介绍了该装置的PLC控制原理及程序流程。并将其进行了实际应用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该试验装置具备能够长期运行,采集数据稳定良好,功能多样,操控简单等优势,并提高了此类试验装置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电机正反转 试验装置 触摸屏 变频器
下载PDF
基于回转变换张量的6R机器人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浩 谢存禧 《微计算机信息》 2009年第5期200-201,共2页
在牧野坐标系下建立了六自由度喷涂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采用回转变换张量法求出了该机器人的正逆运动学解析表达式。算法在VS.NET平台上用组件技术实现并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实时性。
关键词 喷涂机器人 正运动学 逆运动学 回转变换张量
下载PDF
不同空间方位异常体的直流电阻率法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淼淼 石显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1-487,共7页
在运用电流电阻率法进行勘探时,对异常构造的实际位置准确定位以及位置偏差的校准,都能够提高其勘探效果。为了研究直流电阻率法对低阻板状异常体在空间方位上的变化,利用COMSOL软件进行三维半空间的直流电阻率法模拟研究。首先采用点... 在运用电流电阻率法进行勘探时,对异常构造的实际位置准确定位以及位置偏差的校准,都能够提高其勘探效果。为了研究直流电阻率法对低阻板状异常体在空间方位上的变化,利用COMSOL软件进行三维半空间的直流电阻率法模拟研究。首先采用点电源对COMSOL软件模拟的数值解与解析解进行误差分析;然后采用单极-偶极和偶极-偶极装置对板状异常体沿不同方向旋转的电阻率变化进行研究,以及分析不同旋转方向的横向电阻率变化。正演结果表明低阻板状体绕Y轴旋转其极值两侧双峰的高低与旋转方向有很大关系,但是在沿Z轴旋转时,需旋转角度较大才有明显变化;两种旋转都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大,异常幅值也在增大;而在横向上的变化,随着绕Y轴旋转角度增加,低阻异常位置相对于真实位置有所提前,且异常范围增大;绕Z轴旋转,异常范围变化较小,位置有所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阻率法 COMSOL软件 正演模拟 异常体旋转变化
下载PDF
原发性睫状体前旋型青光眼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冬育 李琳 +3 位作者 岳向东 刘彰 邹明 贺忠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 :为探讨原发性睫状体前旋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和 UBM对此型青光眼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2例经 UBM确诊为睫状体前旋型青光眼患者 ,比较了其临床表现和 UBM的形态特征 ,并与 1例睫状体位置正常的发育性青光眼比较。结果 :证实 UBM... 目的 :为探讨原发性睫状体前旋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和 UBM对此型青光眼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2例经 UBM确诊为睫状体前旋型青光眼患者 ,比较了其临床表现和 UBM的形态特征 ,并与 1例睫状体位置正常的发育性青光眼比较。结果 :证实 UBM检查可明确地显示睫状体前旋型青光眼的形态特征。结论 :UBM对原发性睫状体前旋型青光眼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前旋型青光眼有 UBM 分型 临床表现 诊断
原文传递
Effect of Shoulder Diameter on the Force Generati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riction Stir-Brazed Aluminium Alloy and Copper with Ultrahigh Rotation Speed
19
作者 Yang Zhou Shujin Chen +4 位作者 Di Wang Ruifeng Li Bin Liu Juan Pu Zhidong Yang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54-164,共11页
Friction stir brazing with ultrahigh rotation speed was applied to 6061 aluminium alloy–pure copper lap joints with the aid of zinc foil.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houlder diameters from 7 to 15 mm on the microstructu... Friction stir brazing with ultrahigh rotation speed was applied to 6061 aluminium alloy–pure copper lap joints with the aid of zinc foil.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houlder diameters from 7 to 15 mm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Cu FSB joints were investigated along with the temperature and resistance of the friction tool.The oscillation of forward resistance and lateral force was related to the flow of the plastic metal and contributed to obtain a good appearance during the welding process.From the appearance of the welded joints,it was obvious that the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orward resistance and lateral force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joint characteristics.Obvious scale-like ripples appeared on the weld area when a sharp angle in the phase difference curve existed.Additionally,with a lower axial force and oscillation assistance,a satisfactory joint could be obtained.The results of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brazed joint showed that the shoulder with a 12 mm diameter yielded the highest shear strength.Meanwhile,the zinc foil in the middle melted completely and formed finely dispersed CuZn5 Al–Zn eutectic structures at the Al–Cu inte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CTION STIR BRAZING Ultrahigh rotation speed Zn FOIL forward resistance Lateral force
原文传递
Bogie's Rotational Resistance Coefficient Analysis Based on Novel Parallel Mechanism
20
作者 苏建 王启明 +2 位作者 吕志超 林慧英 张益瑞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7年第5期702-709,共8页
In this paper,a novel parallel mechanism which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body-to-bogie yawtorque is proposed.It can satisfy experimental testing for rotation resistance coefficient(RRC) with various types of bogies,diff... In this paper,a novel parallel mechanism which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body-to-bogie yawtorque is proposed.It can satisfy experimental testing for rotation resistance coefficient(RRC) with various types of bogies,different rotational speeds,and different states of air spring.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computing speed of Newton iterative method for solving rotational angle is incompetence to meet the real-time requirements,and also that other methods adopting physical device such as laser displacement sensor to solve rotational angle possess larger measurement error,the analytical techniques method used for solving rotational angle is presented.Finally,by using the upper-single-6-DOF motion platform as an authentic urging mean to simulate a real vehicle,the test was carried out under the speeds of 0.2 and 1.0(°)/s,with the air spring at the inflated and deflated states,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that the RRC of the bogie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is less than 0.06,which meets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 EN-14363.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speed of vehicles moving along curves and the state of air spring wer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RC.The feasibilities of this model and test method are verified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way vehicle rotation resistance coefficient(RRC) subway bogie forward kinematics air spr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