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91
1
作者 杜小凤 徐建明 +1 位作者 王伟中 吴传万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10,共3页
综述了植物源农药的资源研究状况、作用机制、施用方式及范围、剂型加工和稳定性。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资源 作用机制 施用方式 剂型
下载PDF
阻尼弹性结构动力计算的显式差分法 被引量:31
2
作者 杜修力 王进廷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7-43,共7页
本文在时域有限元离散的基础上,导出了集中质量阻尼弹性结构动力模型的显式差分法,数值稳定条件同中心差分法。文中还分析了用中心差分法结合单边差方法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显式算法 中心差分法 数值稳定性 阻尼弹性结构 动力计算
下载PDF
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美洲大蠊乳膏的基质配方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臻 傅超美 +4 位作者 胡慧玲 盛菲亚 廖婉 高飞 徐晓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74-1578,共5页
目的优化美洲大蠊乳膏的基质配方。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空白乳膏基质的外观、涂展性、离心稳定性、耐寒稳定性和耐热稳定性5个指标对基质进行评价,确定最优基质配方;同时对主药美洲大蠊药材提取物的加药量进行考察。结果美洲大蠊... 目的优化美洲大蠊乳膏的基质配方。方法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以空白乳膏基质的外观、涂展性、离心稳定性、耐寒稳定性和耐热稳定性5个指标对基质进行评价,确定最优基质配方;同时对主药美洲大蠊药材提取物的加药量进行考察。结果美洲大蠊乳膏的基质配方为甘油11.00 g、硬脂酸14.00 g、三乙醇胺3.50 g、液体石蜡18.00 g、石蜡10.00 g、水43.50 g;主药加药量为1 g。结论 D-最优混料设计可以较为简便且全面地同步优化出基质配方中每一因素的最优取值,进而使整个配方在外观及物理性质上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最优混料设计 美洲大蠊 基质配方 乳膏 涂展性 稳定性
原文传递
二氧化氯两种剂型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春田 刘希真 +2 位作者 宋承辉 李东力 鲍立峰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68-170,共3页
采用平行试验,对液体与固体剂型稳定态二氧化氯消毒应用液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作用7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杀灭率达100%的二氧化氯浓度,两者分别为130mg/L与200mg/L。将液体、固体原剂置 54℃下存放... 采用平行试验,对液体与固体剂型稳定态二氧化氯消毒应用液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作用7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杀灭率达100%的二氧化氯浓度,两者分别为130mg/L与200mg/L。将液体、固体原剂置 54℃下存放 2周,二氧化氯下降率分别为 3.5%与 55%。以两者含二氧化氯 500 mg/ L溶液分别浸泡金属片 72 h,液体剂配制液对不锈钢、碳钢、铝与铜的腐蚀速率分别为 0.013、 0.263、0.986、1、067 mm/a,固体剂者分别为0.012、0.910、0.170、0.012 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剂型 稳定性 腐蚀性
下载PDF
悬乳剂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8
5
作者 李丽芳 王开运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16,共3页
悬乳剂是一种包含悬浮剂和水乳剂的农药新剂型 ,有效成分的复杂性使得其制剂稳定性变得更加困难。助剂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悬乳剂 剂型 稳定性 农药
下载PDF
冻干蜂王浆软胶囊的制备及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和健 彭涛 +2 位作者 戴美玲 江征 刘春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57-1762,共6页
目的:制备冻干蜂王浆软胶囊并对其稳定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方法:以内容物沉降体积比为考察指标,筛选出适宜的助悬剂和工艺,轧制软胶囊,并考察其在冷藏、室温和高温高湿下的稳定性。HPLC法测定稳定性及不同影响因素下10-HAD含量... 目的:制备冻干蜂王浆软胶囊并对其稳定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方法:以内容物沉降体积比为考察指标,筛选出适宜的助悬剂和工艺,轧制软胶囊,并考察其在冷藏、室温和高温高湿下的稳定性。HPLC法测定稳定性及不同影响因素下10-HAD含量的变化。结果:中试生产成品率90以上,软胶囊成品冷藏质量稳定,室温及高温高湿条件下产品质量明显下降,软胶囊壳中的水分对10-HAD的含量有明显影响。结论:冻干蜂王浆软胶囊的制剂成型工艺可行,产品贮存以冷藏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王浆 软胶囊 制备工艺 稳定性 10-HAD HPLC
下载PDF
叶黄素的主要剂型及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莉华 许新德 +1 位作者 胡源媛 盛小春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叶黄素主要是从万寿菊油树脂中提取分离得到。叶黄素不仅是一种天然的食品色素,又是一种很好的食品营养剂。近年来研究发现,叶黄素还具有保护视力、预防动脉硬化、抗氧化、抗癌等作用,有望在饮料、乳制品、方便食品、糖果和膳食补充剂... 叶黄素主要是从万寿菊油树脂中提取分离得到。叶黄素不仅是一种天然的食品色素,又是一种很好的食品营养剂。近年来研究发现,叶黄素还具有保护视力、预防动脉硬化、抗氧化、抗癌等作用,有望在饮料、乳制品、方便食品、糖果和膳食补充剂、药物中广泛应用。但是叶黄素晶体不溶于水,在油中也是微溶的,另外叶黄素本身又极易氧化,而且,作为类胡萝卜中一种,与其它种类胡萝卜素一样,叶黄素晶体的生物利用率很低,这些特性决定了叶黄素晶体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产品的稳定性、生物利用率和应用方便,叶黄素晶体在使用前通常先将其制成各种不同剂型,如油悬浮液(叶黄素油悬浮液20%)、水分散性干粉(1%CWS、10%CWS、5%TAB、10%TAB、5%TAB-S、10%TAB-S)等等。本文主要介绍了叶黄素主要剂型的生产、性质和应用,以及目前市场上叶黄素各种规格产品的性能及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剂型 着色剂 营养强化剂 稳定性 生物利用率
下载PDF
薏苡仁枸杞饮料加工工艺对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魏宵凌 夏明 赵泸英 《农产品加工(下)》 2012年第9期67-70,共4页
为了提高薏苡仁和枸杞饮料的稳定性,改进其加工工艺与配方,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出饮料的配方和制备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下列的配方与工艺组合:不过筛的薏苡仁粉用量为2.8%,蔗糖用量为7%,枸杞预煮时间(杀菌时间和预煮时间)为40 m... 为了提高薏苡仁和枸杞饮料的稳定性,改进其加工工艺与配方,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出饮料的配方和制备方法。结果表明,采用下列的配方与工艺组合:不过筛的薏苡仁粉用量为2.8%,蔗糖用量为7%,枸杞预煮时间(杀菌时间和预煮时间)为40 min,不添加稳定剂,调配温度为100℃可得到风味优良和稳定性较好的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 枸杞 复合饮料 加工工艺 稳定性
下载PDF
血塞通泡腾片的处方工艺研究及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燕飞 李健和 +2 位作者 彭六保 黎银波 曹俊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7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制备血塞通泡腾片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以乳糖、甜菊素、酒石酸、碳酸氢钠、聚乙二醇(PEG6000)等为辅料,优化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该片中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含量,通过室温留样... 目的:探讨制备血塞通泡腾片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以乳糖、甜菊素、酒石酸、碳酸氢钠、聚乙二醇(PEG6000)等为辅料,优化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该片中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含量,通过室温留样观察试验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优化出的处方与工艺基本合理、稳定、可行,与放大生产设备相适应,药品质量可控,可工业化生产。三批血塞通泡腾片经室温留样观察试验18个月后,其试验前后的性状和含量无明显变化,鉴别试验均呈正反应,崩解时限、重量差异、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规定。结论:血塞通泡腾片处方组成合理,制备方法简便可行,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泡腾片 处方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 梯度洗脱 稳定性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燕 李冬梅 +1 位作者 徐超斗 张福成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847-1851,共5页
目的制备稳定的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实验优化筛选得到氟比洛芬酯脂微球的最佳处方和工艺,并研究所得制剂的离心稳定常数K e、粒径、ζ电位、pH值等性质。结果确定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的处方组成及工艺... 目的制备稳定的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实验优化筛选得到氟比洛芬酯脂微球的最佳处方和工艺,并研究所得制剂的离心稳定常数K e、粒径、ζ电位、pH值等性质。结果确定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的处方组成及工艺为:10%的注射用大豆油、1.2%的蛋黄卵磷脂、0.6%的F68、0.4%的油酸、2.0%的甘油和90%的注射用水。均质前调节pH为8.0,80 MPa均质6次,于121℃灭菌15 min,灭菌后仍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制得脂微球注射液氟比洛芬酯的含量为95.59%。结论该处方工艺可行,制得的脂微球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脂微球 处方筛选 工艺优化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农药水乳剂物理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史雅丽 郁倩瑶 +3 位作者 孙陈铖 董帆 杨关天 冯建国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简要介绍了乳状液形成与稳定机理,重点综述了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农药水乳剂物理稳定性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当前农药新剂型加工理论研究不足以及乳化剂环保性能有待提高等具体问题。
关键词 乳状液 农药制剂 物理稳定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重组单克隆抗体药物制剂处方的作用及相关审评要点 被引量:8
12
作者 邱晓 罗建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947-1954,共8页
单克隆抗体药物是近年来生物制药领域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与化学小分子药物相比,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理化性质较复杂,其稳定性较低,在储存过程中易形成聚体。理化性质的改变可能造成药物活性剂免疫原性的改变,因此需要针对单克隆抗体药物的... 单克隆抗体药物是近年来生物制药领域发展最迅速的行业,与化学小分子药物相比,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理化性质较复杂,其稳定性较低,在储存过程中易形成聚体。理化性质的改变可能造成药物活性剂免疫原性的改变,因此需要针对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特性筛选处方,研制适宜的制剂以保证蛋白类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概括了不同制剂处方成分(如表面活性剂、赋形剂和盐离子)的作用,同时结合制剂处方的作用介绍了在重组单克隆抗体审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剂处方 单克隆抗体 稳定性
原文传递
柑橘精油微乳体系构建配方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汤友军 鲁晓翔 +2 位作者 石俊杰 崔钰涵 李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7-173,共7页
通过构建微乳液体系以改善柑橘精油的稳定性。采用滴加水法制备柑橘精油微乳液,通过绘制伪三元图,考察不同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柑橘精油微乳体系相行为的影响。通过流变仪、离心、温度、pH值以及自由基清除率等试验测定了... 通过构建微乳液体系以改善柑橘精油的稳定性。采用滴加水法制备柑橘精油微乳液,通过绘制伪三元图,考察不同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柑橘精油微乳体系相行为的影响。通过流变仪、离心、温度、pH值以及自由基清除率等试验测定了微乳液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微乳液体系的最优配方为:柑橘精油为油相,吐温80与吐温40的混合物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去离子水为水相。其理化性质为:pH 6.54、黏度(17.6±1.32)mPa·s、密度(0.958±0.03)g/mL、平均粒径(28.83±0.95)nm、多分散性指数(0.06±0.05)。此外,不同离心率和温度下的加速稳定性实验表明,微乳液体系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储存稳定性。DPPH,ABTS法测定结果显示,微乳液能够有效地提高柑橘精油在水相环境中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将为改善植物精油稳定性以及拓宽植物精油的商业化应用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精油 微乳液 配方优化 伪三元图 稳定性
下载PDF
蓝莓红树莓复合果汁的配方优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雪梅 尹俊涛 +2 位作者 刘艳怀 代绍娟 雷勇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4期13-16,23,共5页
以蓝莓、红树莓为主要原料,添加白砂糖、柠檬酸等辅料进行复合果汁的配方及稳定性研究。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根据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得出蓝莓红树莓复合果汁的最优配方为蓝莓汁用量30 g,红树莓汁用量20 g,白砂糖用量10 g。柠... 以蓝莓、红树莓为主要原料,添加白砂糖、柠檬酸等辅料进行复合果汁的配方及稳定性研究。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根据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得出蓝莓红树莓复合果汁的最优配方为蓝莓汁用量30 g,红树莓汁用量20 g,白砂糖用量10 g。柠檬酸用量0.30 g,加水量100 g。通过筛选,选出适合蓝莓红树莓复合果汁的稳定剂,对选出的稳定剂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复配稳定剂的最佳添加量为黄原胶0.02%,羧甲基纤维素钠0.04%,海藻酸钠0.02%。在此配方条件下,研制的复合果汁饮料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组织状态稳定,并具有保护视力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红树莓 复合果汁 配方优化 稳定性
下载PDF
拟除虫菊酯水乳剂的研发和生产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雨佳 赵军 +2 位作者 华乃震 邱利 杨伟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33-636,653,共5页
拟除虫菊酯农药是替代有机磷高毒农药的主要杀虫剂,其主要剂型是乳油。因乳油含大量有毒溶剂,正被安全和环保的水乳剂替代。论述拟除虫菊酯水乳剂的研发和生产,较详细地讨论了乳化剂的选择、剂型稳定性、工艺设备放大和生产中有关问题。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水乳剂 乳化剂 剂型稳定性 高剪切设备
下载PDF
软枣猕猴桃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工艺配方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铭 刘德江 杨成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3,共10页
以软枣猕猴桃和黑果腺肋花楸为研究对象,对软枣猕猴桃果浆添加量、黑果腺肋花楸果浆添加量、绵白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通过感官评价筛选得到最优水平进行正交试验,采用模糊数学法对复合饮料的色泽、气味、滋味... 以软枣猕猴桃和黑果腺肋花楸为研究对象,对软枣猕猴桃果浆添加量、黑果腺肋花楸果浆添加量、绵白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通过感官评价筛选得到最优水平进行正交试验,采用模糊数学法对复合饮料的色泽、气味、滋味和组织状态进行感官评分,优化复合饮料的配方。在此基础上,以离心沉淀率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优化复合饮料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黑果腺肋花楸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软枣猕猴桃果浆添加量为40%、黑果腺肋花楸果浆添加量为25%、绵白糖添加量为9%、柠檬酸添加量为0.08%。最佳复合稳定剂组合为果胶0.14%、羧甲基纤维素钠0.06%、β-环状糊精0.14%。复合饮料味道酸甜可口,有独特果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 黑果腺肋花楸 工艺配方 稳定性 模糊数学
原文传递
改性PPTA四元共缩聚聚合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钦维民 范忠辉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41-46,共6页
本文主要对改性PPTA(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四元共聚作了研究,探索了四元共缩聚反应时单体的最佳配比,并对共聚体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较少量的第三、第四单体所得四元共聚体不仅基本保持了PPTA原有的优良性能:耐... 本文主要对改性PPTA(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四元共聚作了研究,探索了四元共缩聚反应时单体的最佳配比,并对共聚体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较少量的第三、第四单体所得四元共聚体不仅基本保持了PPTA原有的优良性能:耐热性与PPTA相近,溶解性能优于PPTA。而且作为改性引入的第三、第四单体用量比较少,从而降低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缩聚 耐热性 溶解性 聚合体 芳纶纤维
下载PDF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处方工艺验证及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阮夕哲 崔成红 +1 位作者 李明杰 孙逸威 《药学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404-407,共4页
目的验证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处方及稳定性考察。方法将优选处方工艺制备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方法进行有关物质、含量、耐酸力、溶出度等进行测定,并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中含量、有关物质、耐酸... 目的验证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处方及稳定性考察。方法将优选处方工艺制备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方法进行有关物质、含量、耐酸力、溶出度等进行测定,并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中含量、有关物质、耐酸力、溶出度及稳定性试验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质量标准的要求,所制得的胶囊剂在人工胃液中保持良好的耐酸力,并且在人工肠液中可以迅速完全的溶出。结论此工艺有效地解决了奥美拉唑的稳定性问题,而且制备工艺合理,重现性好,准确度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肠溶胶囊 处方工艺 稳定性
下载PDF
奥沙利铂静脉输液处方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苏晨霞 李健和 +1 位作者 易利丹 彭六保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13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制备奥沙利铂静脉输液,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分别以葡萄糖和甘露醇为等渗调节剂,优化处方中奥沙利铂和甘露醇的用量、pH值调节剂类型及药液的pH值;确定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考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沙利铂和有关物质含量,氧... 目的:制备奥沙利铂静脉输液,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分别以葡萄糖和甘露醇为等渗调节剂,优化处方中奥沙利铂和甘露醇的用量、pH值调节剂类型及药液的pH值;确定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考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沙利铂和有关物质含量,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甘露醇含量;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以甘露醇调节等渗的奥沙利铂静脉输液稳定性良好,最佳处方为:奥沙利铂1.0g,甘露醇51g,5%草酸溶液适量调节药液pH值至3.0~4.5,灭菌条件为116℃热压灭菌40min;质量考察pH值、渗透压、热原、无菌等均符合规定,奥沙利铂、甘露醇含量分别为99.85%、100.48%,有关物质含量为0.23%;恒温加速试验6个月和长期留样试验12个月,除在光照、高温60℃条件下pH值略有升高、有关物质有所增加(但仍在<1.0%的合格范围内),以及高温60℃条件下颜色略有加深外,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可控,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静脉输液 处方 工艺 优化 有关物质 含量测定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农药悬浮剂物理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冯建国 项盛 +1 位作者 郁倩瑶 吴学民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10-714,共5页
简要介绍了悬浮液的形成与稳定机理,重点综述了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农药悬浮剂物理稳定性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农药悬浮剂在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基于悬浮液形成的农药新剂型加工理论研究不足、助剂性能有待提高等具... 简要介绍了悬浮液的形成与稳定机理,重点综述了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农药悬浮剂物理稳定性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农药悬浮剂在研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基于悬浮液形成的农药新剂型加工理论研究不足、助剂性能有待提高等具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液 农药制剂 物理稳定性 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