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汉字构形方式的动态分析 |
黄德宽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20
|
|
2
|
试论字形文化研究的意义 |
韩伟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2
|
|
3
|
宋元明六书理论中的兼书说 |
党怀兴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4
|
建构科学的对外汉字教学传播体系 |
杜敏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5
|
汉字造字模式与日语的“国字” |
陈红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6
|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汉字构形分析及其应用 |
赵彤
|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7
|
域外汉字异体字发展的趋势与特征——以日本汉文古辞书《倭名类聚抄》为例 |
刘寒青
|
《汉字汉语研究》
|
2023 |
0 |
|
8
|
百年来刻画符号研究述评 |
牛清波
|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9
|
浅谈形声造字法中形义结合的统一性 |
陈燕
|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0
|
汉字结构研究评议 |
王春晓
徐宁
|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1
|
论汉字构形的对称和汉语语法的偶意 |
张建民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2
|
六书假借析论 |
刘志成
|
《语言历史论丛》
|
2017 |
0 |
|
13
|
汉字构形层级变化之量化研究 |
周晓文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4
|
论汉字构形的优势和表意文字说的片面性 |
刘精盛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15
|
“转注”之我见——试从思维和语言的角度论“转注”的成因 |
夏国强
|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6
|
论汉字形声造字的阶段性特征 |
陈晓强
|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17
|
对汉字构形进行逻辑阐释的历史和现状 |
刘精盛
|
《唐都学刊》
|
2005 |
0 |
|
18
|
汉字学视角下蒙古族刺绣信息转译与数字化研究 |
刘美君
刘强
尤立思
赵云彦
项姝雅
|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论汉字造字法则“六书”说 |
廖才高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
|
|
20
|
从汉字构形诠释“教”字的文化内涵 |
张铭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