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漫谈“文学教育”的伤与痛——从施教者的个人经验与体悟谈起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海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7年第3期96-101,共6页
基于文学式微的忧虑与文学教育的危机,拯救文学课堂成为教育者的又一使命。从施教者的立场出发,直面文学教育实施过程中"规定教材"存在的隐忧和文学知识形态的形式化误区,借助文学自身的魅力以及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互动性效应,... 基于文学式微的忧虑与文学教育的危机,拯救文学课堂成为教育者的又一使命。从施教者的立场出发,直面文学教育实施过程中"规定教材"存在的隐忧和文学知识形态的形式化误区,借助文学自身的魅力以及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互动性效应,尝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施从"边读边讲"到"你读我讲"直至"我读你讲"的渐进模式,或许才是拯救文学课堂的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教育 施教者 规定教材 形式化误区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史记》“而内地北距山”等句的篇章衔接及“北”与“比”的形讹分析
2
作者 张雨涛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7期104-109,共6页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的卷首小序尚有几处问题。“北距”不应当写作“比距”,文献中没有“比距”的用例,相反“北距山”这类“NP方位词+距+NP地理名词”格式是常见的。古汉语中“而”可以划分出“修饰、承接、并列”等义的...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的卷首小序尚有几处问题。“北距”不应当写作“比距”,文献中没有“比距”的用例,相反“北距山”这类“NP方位词+距+NP地理名词”格式是常见的。古汉语中“而”可以划分出“修饰、承接、并列”等义的“而1”,及“递进、转折”义的“而2”,两类“而”在具体的语用信息和主观化表述等方面的功能存在差异,需要据不同语境具体分析,“而北距山以东”的“而”应该理解为转折义而不是承接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形讹 “而” 语用信息 主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