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醛对小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叶琳 邢沈阳 +4 位作者 吕毅 隋春生 王春华 张黎 李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9-521,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甲醛对小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探讨甲醛对小鼠的神经毒性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方式给小鼠染毒,甲醛剂量分别为0.2mg·kg-1(1/2000LD50)、2.0mg·kg-1(1/200LD50)和20.0mg·kg-1(1/20L... 目的:通过观察甲醛对小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的影响,探讨甲醛对小鼠的神经毒性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方式给小鼠染毒,甲醛剂量分别为0.2mg·kg-1(1/2000LD50)、2.0mg·kg-1(1/200LD50)和20.0mg·kg-1(1/20LD50),每天1次,染毒7d,测定小鼠脑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20.0mg·kg-1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0和20.0mg·kg-1剂量组小鼠脑组织SOD活性和GSHPx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甲醛可以引起染毒小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并降低抗氧化酶的活性,造成脑组织氧化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毒性 脂质过氧化作用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苯和甲醛对雄性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玲 权铁刚 +1 位作者 于光艳 李铁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9-611,共3页
目的:探讨苯和甲醛对雄性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选用纯系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苯加甲醛的联合染毒剂量(mg.kg-1)分别为10+10、50+50、100+100(作为3个实验组),同时设对照组(0 mg.kg-1组)和植物油组(n=10)。连续经口染毒8周... 目的:探讨苯和甲醛对雄性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选用纯系雄性小鼠为研究对象,苯加甲醛的联合染毒剂量(mg.kg-1)分别为10+10、50+50、100+100(作为3个实验组),同时设对照组(0 mg.kg-1组)和植物油组(n=10)。连续经口染毒8周后处死小鼠,进行睾丸称重、精子计数、精子畸形百分率计算和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测定。结果:各染毒组小鼠的精子数随苯和甲醛联合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精子畸形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各染毒组小鼠睾丸组织SOD活力随苯和甲醛联合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联合染毒剂量为(50+50)和(100+100)mg.kg-1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睾丸重量有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P>0.05)。结论:苯和甲醛能对小鼠的生殖细胞产生明显联合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毒性 甲醛/毒性 联合染毒 精子计数 精子畸形率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甲醛对小鼠血清和肝脏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玲 姜虹 +4 位作者 栗学军 张黎明 李铁骥 于光艳 范洪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33-735,共3页
目的 :探讨吸入性甲醛对小鼠体内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将 5 0只雄性健康小鼠随机分为 5组(对照组和 4个染毒组 )进行静式染毒。每天 2 h连续染毒 7周后将小鼠全部处死 ,测定其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 目的 :探讨吸入性甲醛对小鼠体内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将 5 0只雄性健康小鼠随机分为 5组(对照组和 4个染毒组 )进行静式染毒。每天 2 h连续染毒 7周后将小鼠全部处死 ,测定其血清和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结果 :各染毒组小鼠血清和肝脏 MDA含量均明显升高 ,SOD活性均明显降低 (P<0 .0 5 ) ,且各染毒组 MDA含量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高 ,SOD活性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结论 :用甲醛对小鼠进行吸入性染毒破坏了体内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平衡状态 ,并使其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毒性 丙二醛 超氧化物岐化酶 小鼠
下载PDF
甲醛对小鼠肺组织形态及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于光艳 刘基芳 +4 位作者 李铁骥 李玲 李文兴 朱健 栗学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88-889,892,F002,共4页
目的 :探讨甲醛对小鼠肺组织形态及其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将 4 0只雄性健康小鼠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和 3个甲醛染毒组 (2 0、 4 0和 80 m g· m- 3)进行静式染毒。每天 2 h连续染毒 5周后将小鼠全部处死 ,光镜下观察小鼠肺组... 目的 :探讨甲醛对小鼠肺组织形态及其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将 4 0只雄性健康小鼠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和 3个甲醛染毒组 (2 0、 4 0和 80 m g· m- 3)进行静式染毒。每天 2 h连续染毒 5周后将小鼠全部处死 ,光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形态变化 ,并测定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光镜下可见吸入甲醛的小鼠肺毛细血管充血 ,肺泡间隔增宽 ,有炎细胞浸润 ,随着染毒剂量增加病理改变加重 ;2 0、 4 0和 80 m g· m- 3组小鼠肺组织 SOD活性明显降低 (P<0 .0 1) ,MDA含量明显升高 (P<0 .0 1) ,均呈剂量 -效应依赖的趋势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甲醛可损伤小鼠自由基清除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毒性 病理学 脂质过氧化作用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下载PDF
甲醛对小鼠肝脏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亚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5-129,共5页
为探讨甲醛对小鼠肝脏的毒性作用,将3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3个染毒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9只。采用腹腔注射染毒的方法,每天上午10:00注射不同浓度的甲醛溶液,每次0.1mL/只。处理后第10、20、30天每组各处死3只小鼠,肉眼及病理切片观察... 为探讨甲醛对小鼠肝脏的毒性作用,将3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3个染毒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9只。采用腹腔注射染毒的方法,每天上午10:00注射不同浓度的甲醛溶液,每次0.1mL/只。处理后第10、20、30天每组各处死3只小鼠,肉眼及病理切片观察其肝脏形态的改变,检测并计算肝脏脏器系数以及离体肝细胞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染毒小鼠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肝脏表面出现坏死斑点,肝细胞浊肿、胞浆疏松化,肝脏的脏器系数及肝细胞存活率均有所下降。试验证明了甲醛对小鼠肝脏组织及细胞具有毒性作用,且浓度越高,染毒时间越长,其毒性效应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肝脏 毒性作用
下载PDF
内源性甲醛、甲醛毒性及甲醛抑制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娟 秦樱瑞 +1 位作者 曾艺涛 丁晓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4-297,共4页
研究发现,大量海鱼类水产品中有内源性甲醛的产生,菌类如香菇也可自发产生甲醛。甲醛会损伤机体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一些营养物质如N-乙酰半胱氨酸、茶多酚、VE、VC、白藜芦醇、硫氧还蛋白、褪黑激素等可抑制甲醛毒性。本文综述了... 研究发现,大量海鱼类水产品中有内源性甲醛的产生,菌类如香菇也可自发产生甲醛。甲醛会损伤机体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一些营养物质如N-乙酰半胱氨酸、茶多酚、VE、VC、白藜芦醇、硫氧还蛋白、褪黑激素等可抑制甲醛毒性。本文综述了食品中内源性甲醛的来源、甲醛毒性及甲醛抑制物,以期为食品中内源性甲醛的进一步研究及减少甲醛危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甲醛 甲醛毒性 甲醛抑制物
下载PDF
分子膜抑制气/液界面甲醛生成与传输 被引量:2
7
作者 丛培超 吴燕 +1 位作者 冉文君 房希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18-2523,共6页
利用分子膜阻蒸发技术制备了一种甲醛抑制剂,能在甲醛液体界面自行铺展成膜。形成的分子膜可抑制甲醛气体的生成与传输。探讨了环境温度、分子膜的铺膜浓度对甲醛气液界面传质系数的影响;通过分子膜表面压研究了抑制剂在气液界面的铺展... 利用分子膜阻蒸发技术制备了一种甲醛抑制剂,能在甲醛液体界面自行铺展成膜。形成的分子膜可抑制甲醛气体的生成与传输。探讨了环境温度、分子膜的铺膜浓度对甲醛气液界面传质系数的影响;通过分子膜表面压研究了抑制剂在气液界面的铺展性能;通过麦克斯韦位移电流法(MDC)及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分子膜在气液界面的微观结构;得出了分子膜抑制甲醛有毒气体生成与传输的机理:分子膜的致密性抑制了甲醛气体的传输;甲醛水合分子的形成,分子间氢键的作用,提高了分子的稳定性,抑制了甲醛气体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有毒气体 分子膜 气液界面 传质系数
下载PDF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研究甲醛的发育毒性(简报)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博 刘丹丹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2-466,共5页
甲醛(HCHO)属于高挥发性极易溶于水的小分子醛类化合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空气污染物。甲醛可以引起各种相关疾病,2004年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提升为AI类化合物——人类致癌物。因此,由甲醛所引起的对健康的损害问题更加... 甲醛(HCHO)属于高挥发性极易溶于水的小分子醛类化合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空气污染物。甲醛可以引起各种相关疾病,2004年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提升为AI类化合物——人类致癌物。因此,由甲醛所引起的对健康的损害问题更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Odeigah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染毒。发现甲醛能诱导大鼠精子头畸形率升高:谢颖、唐明德等人揭示了SDH是甲醛生殖细胞损伤的生物效应标志物。王晓平、段丽菊证实甲醛能诱导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早期精细胞微核率增加。均呈现一定的剂量一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发育毒性 母体毒性 单细胞凝胶电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