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林权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刘宏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3-47,共5页
随着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建立完善的林权制度、有效地进行林权流转成为我国林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文通过理论分析 ,对我国林权客体、主体、内容和含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同时从多个方面对我国林权变动做... 随着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建立完善的林权制度、有效地进行林权流转成为我国林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文通过理论分析 ,对我国林权客体、主体、内容和含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同时从多个方面对我国林权变动做了详细阐述 ,以求对我国林权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制度 中国 流转 林业建设 变动 经济社会发展 理论分析 地位和作用 内容 参考
下载PDF
山林权属纠纷调处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永富 程云行 +1 位作者 李兰英 陈康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8-202,共5页
调处山林权属纠纷的常用方法有协商解决、行政裁决和司法裁决。协商解决的适用以山林权属纠纷的性质不属于单方违法行为和当事人自愿及以尊重事实为基础;行政裁决方法的运用以经过当事人协商没有解决和未经人民法院审理为条件;司法裁决... 调处山林权属纠纷的常用方法有协商解决、行政裁决和司法裁决。协商解决的适用以山林权属纠纷的性质不属于单方违法行为和当事人自愿及以尊重事实为基础;行政裁决方法的运用以经过当事人协商没有解决和未经人民法院审理为条件;司法裁决方法的运用则以必经行政裁决程序和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为前提。认为协商解决方法有利于协议的遵守和执行,有利于增强团结和促进社会的稳定,但调处的时间较长,耗费的财力和物力较多;行政裁决方法效率较高,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山林纠纷,抑制"无理争山"现象,但易造成当事人之间的对立情绪,行政裁决后的执行效果不佳;司法裁决方法最具有公平性和公正性,所费人力财力物力最少,但裁决后的执行没有保障。根据浙江省的实际情况,从管理体制和解决机制以及政策和法律等视角,提出了在实践中正确运用3种调处方法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经济学 山林权属 纠纷 调处方法 比较
下载PDF
基于WebGIS的林权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被引量:13
3
作者 郑德祥 郑淑娟 +1 位作者 张春霞 陈平留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共4页
将福建省林权制度改革及林权证管理与W ebGIS技术结合,分析W ebGIS应用于林权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设计基于W ebGIS的林权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及功能模块,以期促进福建省林权制度改革,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 林权 WEBGIS 森林资源 资源管理 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WebGIS的林权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永川 林宇洪 《森林工程》 2008年第2期69-72,共4页
林权改革后,参与林权经济活动的各单位对林权WebGIS提出需求。以AspMap为组件成功构建的WebGIS平台,可为造林、采伐、资源调查等林业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构建和谐、公平的林权交易环境。其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 林权 森林资源 资源管理 信息管理 系统开发
下载PDF
关于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4
5
作者 雷加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3-146,共4页
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战略基地和中国半壁江山的重要生态屏障.作者认为,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机制灵活、管理科学的林区新型管理体制,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经营、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生产发展... 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战略基地和中国半壁江山的重要生态屏障.作者认为,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机制灵活、管理科学的林区新型管理体制,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经营、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和谐新林区.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产权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改革.根据目前的改革实践,作者总结了国有林区改革的4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区 产权制度 林权制度 管理体制 经营机制 改革
下载PDF
“林权”概念的误读与理性认知 被引量:9
6
作者 张璐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2,共6页
我国当前的立法实践与相关理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不恰当地泛化了林权概念,并由此引发了明显的在林权概念认知和理解上的法律逻辑混乱。基于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实践,可将林权的应然功能简明扼要地概括为,实现对农村集体所有森林的“非... 我国当前的立法实践与相关理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不恰当地泛化了林权概念,并由此引发了明显的在林权概念认知和理解上的法律逻辑混乱。基于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实践,可将林权的应然功能简明扼要地概括为,实现对农村集体所有森林的“非所有利用”,确认并保护林农对森林的开发利用权益。以此作为前提,林权的基本内涵应限定于对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及收益的权利,具体表现为森林使用权与林木所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 森林使用权 林木所有权
下载PDF
略论林权的物权性质与构造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发源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11-214,共4页
通过对林权的物权性质与构造的研究,指出林权系复合性物权,包括对森林、林地或林木的所有权和对森林、林地或林木的用益物权,其主体可以是国家、农民集体、自然人、其他法人或其他组织。私人享有林权与森林资源公有制并不矛盾。林权登... 通过对林权的物权性质与构造的研究,指出林权系复合性物权,包括对森林、林地或林木的所有权和对森林、林地或林木的用益物权,其主体可以是国家、农民集体、自然人、其他法人或其他组织。私人享有林权与森林资源公有制并不矛盾。林权登记意义上的森林的含义应视为林地和林木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 林权 林权登记
下载PDF
民国初年的林政论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胡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7,共7页
民国初年是中国林政的重要转型期。当时对林业重要作用的认识及西方林业思想的引进、林务机关的设立、相关民间社团组成、一系列森林法规颁布 ,都着意于生态环境的建设 ,并掀起了一场兴林热潮。尽管这场热潮因种种原因 ,不过十年便衰退... 民国初年是中国林政的重要转型期。当时对林业重要作用的认识及西方林业思想的引进、林务机关的设立、相关民间社团组成、一系列森林法规颁布 ,都着意于生态环境的建设 ,并掀起了一场兴林热潮。尽管这场热潮因种种原因 ,不过十年便衰退了下去 ,收效也甚微 ,但民初的林政在制度的设计和运作的机制上 ,有其合理之处。而且 ,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林业科技工作者 ,筚路蓝缕 ,功不可没。只因政治环境不佳 ,其理想未能实现。可见 ,政治环境与生态环境之间 ,关系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政 林权 林务机关 森林法规 防灾减灾 生态环境 政治环境 民国初年
下载PDF
珲春市林权制度改革实施过程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慧娟 董娴 殷忠 《森林工程》 2014年第6期189-193,共5页
对珲春市林权制度改革实施过程进行研究,针对珲春林业局集体林经营情况,深入分析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于珲春市林权制度改革的方法步骤和具体措施。调查珲春市林权制度改革的完成情况,通过林权制度改革前后对比分析,论证改革措... 对珲春市林权制度改革实施过程进行研究,针对珲春林业局集体林经营情况,深入分析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于珲春市林权制度改革的方法步骤和具体措施。调查珲春市林权制度改革的完成情况,通过林权制度改革前后对比分析,论证改革措施实施以来产生的积极影响。对珲春市林权制度改革实施过程进行研究,为今后林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林业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林权 制度改革
下载PDF
城市郊区森林资源发展特点及碳汇功能评估——以上海市崇明区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敏 孙力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10-13,共4页
以上海市崇明区为例,研究了崇明森林资源发展特点,评估了森林碳汇对碳排放的抵消作用。研究发现,近年来崇明森林组成不断优化,个人所有特灌林面积逐年下降,国有乔木林逐年增加,确保森林资源的稳定和健康发展。2016年森林碳汇可抵消崇明... 以上海市崇明区为例,研究了崇明森林资源发展特点,评估了森林碳汇对碳排放的抵消作用。研究发现,近年来崇明森林组成不断优化,个人所有特灌林面积逐年下降,国有乔木林逐年增加,确保森林资源的稳定和健康发展。2016年森林碳汇可抵消崇明电力消费碳排放的16%,由于崇明森林以幼龄林为主、单位面积蓄积量小,但年生长率高,随着林木生长,碳汇功能具有很大潜力,对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碳汇功能 森林权属 城市郊区
下载PDF
福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能力变化的影响——基于723个村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余文梦 苏时鹏 沈大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62-1372,共11页
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是生态公益林的首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简称"林改")的重要目标。为了厘清福建林改对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能力变化的影响,以促进生态公益林质量的精准提升。运用综合蓄水能力法测算分析了... 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是生态公益林的首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简称"林改")的重要目标。为了厘清福建林改对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能力变化的影响,以促进生态公益林质量的精准提升。运用综合蓄水能力法测算分析了福建省5县(区)723个村林改前后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能力变化,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林改对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能力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林改后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量普遍增加,但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多数下降,少数提升。(2)产权归属通过经营管护行为对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国有权属存在正向影响,集体权属与私有权属存在负向影响。(3)面积、人工林占比、防护林占比、蓄积量变动和降雨量等因素,主要通过资源结构、经营条件和外部环境对单位面积水源涵养能力产生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在提高生态公益林数量的同时要注重提升生态公益林质量,加大政府赎买,重点挖掘幼龄人工生态林生态潜力,做好天然林和防护林保护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水源涵养能力 林权归属 正外部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伊春市林权改革的调研报告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建林 《吉林林业科技》 2008年第2期41-44,共4页
本文通过对伊春市林权改革的实地调查,分析了伊春市林权改革的具体做法和特点,评价了伊春市林权改革取得的成果,指出了林权改革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伊春 林权 改革
下载PDF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下林权类登记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6
13
作者 颜咏玉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7年第30期100-101,共2页
不动产统一登记是我国新行的法律政策,其对我国林业部门的职能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同时由于政策不完善,导致不动产统一登记部门的职能受到影响。因此,结合实际问题,探究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下的林权登记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论文在分析林... 不动产统一登记是我国新行的法律政策,其对我国林业部门的职能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同时由于政策不完善,导致不动产统一登记部门的职能受到影响。因此,结合实际问题,探究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下的林权登记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论文在分析林权类登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下的林权类登记建议。希望通过论文的分析,可以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下的林权登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产 林权 登记资料
下载PDF
谈林权的法律性质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宏明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1-33,共3页
公权和私权的划分标准较具影响的是利益说、主体说和创设依据说。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国家、集体均可成为林权的主体。不同类型的林权在法律性质上存在差异,有的属于公权,有的属于私权,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林权界定为公权或者私权... 公权和私权的划分标准较具影响的是利益说、主体说和创设依据说。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国家、集体均可成为林权的主体。不同类型的林权在法律性质上存在差异,有的属于公权,有的属于私权,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林权界定为公权或者私权,而应将林权定性为包含公权性质和私权性质不同类型权利的集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 公权 私权
下载PDF
林权抵押借贷双方博弈行为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廖文梅 金志农 曹建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4-19,共6页
南方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林农经营林业积极性普遍提高,为了解决林农林业经营过程的资金短缺与"融资难"问题,国家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针对我国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过程,从博弈角度探讨林权抵押借贷双方存在的风险... 南方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林农经营林业积极性普遍提高,为了解决林农林业经营过程的资金短缺与"融资难"问题,国家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针对我国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过程,从博弈角度探讨林权抵押借贷双方存在的风险、分析了林权抵押、担保机制的形成过程与效果,建立林农或林业企业融资方与金融机构投资方之间的博弈行为模型,并得出贷款利息、抵押物的价值、信用机制是影响林权抵押借贷双方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影响因素提出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林权 抵押贷款 博弈行为
下载PDF
浅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若干法律问题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会玲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18,25,共5页
依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以及我国物权法等法律,文章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的法律含义,梳理了现行有关法律制度与林权流转实践的冲突,论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现行有关森林资源管理法律制度在调整林农利益与生态... 依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以及我国物权法等法律,文章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的法律含义,梳理了现行有关法律制度与林权流转实践的冲突,论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现行有关森林资源管理法律制度在调整林农利益与生态公益方面的缺陷,并提出改革森林采伐管理体制和加快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立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 改革 林权流转 法律调控
下载PDF
江西山林权属变革综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文辉 郭正福 王小玲 《江西林业科技》 2005年第6期24-26,共3页
山林权属历来是林业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它是林业经营发展的前提。较系统地阐述了从民国初期至今的江西山林权属结构及山林分配状况;突出地介绍了建国后山林土改、农业合作化及林业“三定”后的山林权属变革及其对林业生产的影响;对当前... 山林权属历来是林业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它是林业经营发展的前提。较系统地阐述了从民国初期至今的江西山林权属结构及山林分配状况;突出地介绍了建国后山林土改、农业合作化及林业“三定”后的山林权属变革及其对林业生产的影响;对当前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山林权属
下载PDF
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旭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第34期10-12,共3页
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从其运作来看,虽然没有改变林地的国有性质,但却改变了林木的国有性质。原来的国有森林资源转为私人所有已经成为现实,其实质是国有林木私有化进程。我们坚决反对。理由有三:一是从理论到实践,都不支持私有化... 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从其运作来看,虽然没有改变林地的国有性质,但却改变了林木的国有性质。原来的国有森林资源转为私人所有已经成为现实,其实质是国有林木私有化进程。我们坚决反对。理由有三:一是从理论到实践,都不支持私有化是提高林业效率的最佳途径;二是中国国有林业的突出问题并非产权的私有化;三是国有林权的改革并不能解决中国国有林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反而在法律和制度并不匹配的情况下,会带来严重的恶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改革 私有化 林业发展
下载PDF
广东省国有林场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被引量:4
19
作者 卢耀明 黄永权 盘俭生 《广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98-101,104,共5页
文章概述了广东省国有林场现状,分析了我省国有林场在经营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森林资源现状 林权 发展对策
下载PDF
林业分类经营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
20
作者 李梅 罗承德 郭东力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44-346,共3页
林业分类经营是一项复杂、艰巨、牵涉面宽、政策性强,且影响因素众多的系统工程。林权模糊、产权不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及林业分类经营管理的机制尚未真正确立、相关政策支撑不力等是制约当前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主要障碍因素。为此,一... 林业分类经营是一项复杂、艰巨、牵涉面宽、政策性强,且影响因素众多的系统工程。林权模糊、产权不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及林业分类经营管理的机制尚未真正确立、相关政策支撑不力等是制约当前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主要障碍因素。为此,一方面要广泛宣传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重视林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在提高认识的同时,还应完善林权颁证、切实转换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尽快建立起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公益林效益补偿政策,从而使林业分类经营能真切地得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约因素 林业分类经营 林权 生态效益补偿 经营管理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