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森林环境价值CVM评估有效性改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蔡志坚 杜丽永 杨加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3-159,共7页
基于有效性改进的条件价值评估方法(CVM)越来越成为森林环境价值评估的选择。提高评估对象的可测度性和降低假想市场导致的偏差是森林环境价值CVM评估有效性改进的两个途径。前者可通过增加内生性和外生性信息实现;后者的实现方式包括WT... 基于有效性改进的条件价值评估方法(CVM)越来越成为森林环境价值评估的选择。提高评估对象的可测度性和降低假想市场导致的偏差是森林环境价值CVM评估有效性改进的两个途径。前者可通过增加内生性和外生性信息实现;后者的实现方式包括WTA与WTP之差、引导技术选择偏差、范围效应、假想偏差、策略偏差、次序效应等偏差的降低。针对研究中存在的森林环境效用的多样化与CVM调查中无差异核心估值设计的矛盾,以及森林环境价值CVM评估有效性改进的研究范围较窄且研究方法较单一等问题,提出了通过设计差异化的核心估值以提高不同群体对森林环境价值的正确感知,以及增加对森林典型公共产品的研究并整合性应用CVM有效性改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环境价值 条件价值评估方法(CVM) CVM评估有效性
下载PDF
森林环境资源及其定价理论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建州 戴小廷 王湘湘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1-474,525,共5页
在分析了森林环境资源的经济学特性的基础上,将森林环境资源的定价理论分为基于经济学的定价理论、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定价理论以及基于伦理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定价理论三类,并就不同的定价理论的思路和重点问题进行了对比阐述。通过对森... 在分析了森林环境资源的经济学特性的基础上,将森林环境资源的定价理论分为基于经济学的定价理论、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定价理论以及基于伦理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定价理论三类,并就不同的定价理论的思路和重点问题进行了对比阐述。通过对森林环境资源定价理论的梳理,认为森林环境资源定价的机理和定价模型及森林环境服务市场的建立等是该领域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环境资源 资源定价 价值评估
下载PDF
森林环境资源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服务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戴小廷 杨建州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2-287,292,共7页
以福建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环境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条件价值法(CVM)与实地调研的方式,获得武夷山、建阳市300位常住居民的支付意愿调查问卷数据,结合数据相关分析和Logit回归模型对居民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以福建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环境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条件价值法(CVM)与实地调研的方式,获得武夷山、建阳市300位常住居民的支付意愿调查问卷数据,结合数据相关分析和Logit回归模型对居民的支付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居民社会经济特征对其对环境资源改善居住环境服务的支付意愿有一定的影响,受教育程度、环境保护认知、参与态度是影响其决策的主导因素。所以,政府在森林环境保护工作中,应努力提高公民的教育水平、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提高群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力度,以促进森林环境资源服务市场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环境资源 环境服务 条件价值法 支付意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关中周边山地森林生态环境综合价值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亚娟 马俊杰 刘小鹏 《山地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549-553,共5页
以关中周边山地为研究区域 ,建立了山地森林生态环境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共 12项指标 ,运用定量评价方法对森林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 ,关中周边山地森林生态环境综合价值中经济价值、生... 以关中周边山地为研究区域 ,建立了山地森林生态环境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共 12项指标 ,运用定量评价方法对森林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 ,关中周边山地森林生态环境综合价值中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分别占到 4 83%、94 2 0 %、0 82 % ,即森林最重要的价值是生态价值 ,而不是经济价值 ,说明了关中周边山地森林生态环境在维系和促进关中平原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环境 综合价值 评估 关中周边山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