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正态整体模型试验——林草措施对小流域径流泥沙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袁建平 蒋定生 甘淑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96,共6页
首次运用正态整体模型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林草植被覆盖度下小流域径流泥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小流域林草植被具有良好的减水减沙效益 ,初步得出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最低下限值为60 % ,取得最佳水保效益的林草覆盖度值为78% ,... 首次运用正态整体模型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林草植被覆盖度下小流域径流泥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小流域林草植被具有良好的减水减沙效益 ,初步得出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最低下限值为60 % ,取得最佳水保效益的林草覆盖度值为78% ,流域径渗比临界值为林草覆盖度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度 小流域 模型试验 林草措施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不同植被模式的土壤改良效应 被引量:37
2
作者 孙佳 夏江宝 +4 位作者 苏丽 赵西梅 陈印平 岳喜元 李传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23-1332,共10页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滨海盐碱地的重要分布区,种植植被是盐碱地绿色改良的主要生态修复措施。为探讨滨海盐碱地不同植被模式的土壤改良效应,探索适宜植被模式,选取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竹柳+NyPa草、旱柳+NyPa草、柽柳+紫花苜蓿、白蜡+柽柳+紫...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滨海盐碱地的重要分布区,种植植被是盐碱地绿色改良的主要生态修复措施。为探讨滨海盐碱地不同植被模式的土壤改良效应,探索适宜植被模式,选取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竹柳+NyPa草、旱柳+NyPa草、柽柳+紫花苜蓿、白蜡+柽柳+紫花苜蓿4种林草措施为研究对象,以纯竹柳为对照,测定土壤水分物理参数、盐碱含量、土壤养分及微生物数量等20个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等统计方法评价了不同植被模式的土壤改良效应。结果表明:林草复合模式可显著改善滨海盐碱地的土壤理化性能,增加土壤孔隙度和贮水量,降低土壤密度,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其中,白蜡+柽柳+紫花苜蓿的乔灌草混交模式在压碱抑盐、增加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效果最好,而旱柳+NyPa草的乔草混交模式改良土壤水分物理性能的效果最好。不同植被模式对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改良效应表现为白蜡+柽柳+紫花苜蓿>旱柳+NyPa草>竹柳+NyPa草>柽柳+紫花苜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措施 土壤孔隙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土壤盐分
原文传递
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治理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万铨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8-21,共4页
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治理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刘万铨(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71加43)黄河流域以水土流失严重闻名于世。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黄土高原农村长期贫困;黄河干支流(特别是干流下游)泥沙淤塞河道.致使洪涝灾害频繁... 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治理开发中的战略地位刘万铨(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71加43)黄河流域以水土流失严重闻名于世。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黄土高原农村长期贫困;黄河干支流(特别是干流下游)泥沙淤塞河道.致使洪涝灾害频繁,而且还影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川西干旱河谷林草植被建设科学考察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夏先玖 《四川草原》 2001年第2期5-8,共4页
阐述了川西干旱河谷现有治理状况 ,存在问题 ,提出了治理该区的措施和发展农业经济的建议。
关键词 川西干旱河谷 林草植被 治理措施 生态建设 农业经济
下载PDF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天然林草保护措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利民 黄福贵 +1 位作者 罗玉丽 张霞 《中国水利》 2006年第14期25-27,共3页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天然林草衰败的主要原因是超载过牧,流域水资源过度利用,土地不合理利用,过度樵采,毁林毁草。通过天然林草需水量分析,提出该地区适宜的林草植被保护技术,包括围栏封育、根据草场的载畜能力确定载畜量、合理灌溉、加...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天然林草衰败的主要原因是超载过牧,流域水资源过度利用,土地不合理利用,过度樵采,毁林毁草。通过天然林草需水量分析,提出该地区适宜的林草植被保护技术,包括围栏封育、根据草场的载畜能力确定载畜量、合理灌溉、加强抚育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济纳地区 生态 林草保护 措施 技术 政策
下载PDF
长汀花岗岩红壤不同植草措施对马尾松幼林坡面侵蚀过程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飞华 查轩 +6 位作者 吴洁玲 吴泽华 黄博文 张柳 毛兰花 白永会 王丽园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20-2537,共18页
针对南方红壤区侵蚀退化地幼龄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基于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以裸地为对照,系统分析了不同雨强(0.5 mm/min、1.0 mm/min、1.5 mm/min和2.0 mm/min)和植草措施(单条带、双条带和三条带)对马尾松幼林坡面径流... 针对南方红壤区侵蚀退化地幼龄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基于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以裸地为对照,系统分析了不同雨强(0.5 mm/min、1.0 mm/min、1.5 mm/min和2.0 mm/min)和植草措施(单条带、双条带和三条带)对马尾松幼林坡面径流、产沙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坡面径流、侵蚀过程指标随植草条带数的增加而减小,但随雨强的增大而增大,雨强从0.5 mm/min增加至2.0 mm/min,各坡面平均径流率和平均侵蚀率分别增加了3.46~4.81倍、13.83~29.30倍。②坡面侵蚀随降雨历时的变化大致表现为各坡面前期均较大,植草措施坡面接着快速下降后趋于稳定,而幼龄马尾松坡面与裸地坡面接着快速下降后随降雨持续呈波动变化,且其侵蚀率相对植草措施一直处于高值状态,说明植草措施能有效降低坡面侵蚀。③各雨强条件下的坡面减流减沙规律为三条带措施>双条带措施>单条带措施>幼龄马尾松/裸地,从植草措施的减流、减沙效益来看,减沙效益可达95%,减流效益可达40%。综上,无论是大雨强还是小雨强下,三条带措施均较为适宜于马尾松幼林坡面土壤侵蚀治理。研究结果可为南方红壤严重侵蚀退化地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幼林 模拟降雨 植草措施 坡面产流 坡面产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