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西北地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功能性困境及其突破
1
作者 那斯尔江·依布拉音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134-151,共18页
新时代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以法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环。新时代背景下,国际以及区域间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由此产生的贸易摩擦与争端不断显现,对于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更甚。但是,涉外法治专业人才的培... 新时代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以法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环。新时代背景下,国际以及区域间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由此产生的贸易摩擦与争端不断显现,对于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更甚。但是,涉外法治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作为涉外法治建设领域的先导因素,在当下仍然面临功能性困境,难以发挥其实际效用,以西北地区最为显著。涉外法治人才稀缺、西北地区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因缺乏资金支持导致难以建设特色的优势学科和专业培养体系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西北地区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工作。为破除上述功能性困境,需要国家、企业以及社会形成多元合力,在完善西北地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发挥各主体的优势,在注重理论教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要注意拓宽涉外法治人才的国际视野,形成西北地区的特色培养模式。以强化涉外法治人才复合型能力培养为助力,以期服务于国家涉外法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法治人才培养 西北地区 全球治理
下载PDF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机制化创新与涉外法治人才保障
2
作者 漆思 任笠芬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351-366,共16页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强国际合作的倡议,已成为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最新实施方案,也是发展大势所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路径在于机制化创新及其涉外法治...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强国际合作的倡议,已成为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最新实施方案,也是发展大势所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路径在于机制化创新及其涉外法治人才保障。在当代全球格局加速演进中,聚焦组织机构、治理制度、合作机制、合作文化,以新发展理念探索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机制化模式,进而探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机制化创新 涉外法治人才
下载PDF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目标下国际经济法课程的“加与减”
3
作者 刘彬 《法学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98-112,共15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经济法课程的建设意义也由此提到新高度。当前,该课程教学课时明显不足,教学重点分布不均,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对此,可考虑对该课程一方面做“加法”,即试行双学期制教学,并融入多...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国际经济法课程的建设意义也由此提到新高度。当前,该课程教学课时明显不足,教学重点分布不均,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对此,可考虑对该课程一方面做“加法”,即试行双学期制教学,并融入多种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做“减法”,即压缩非“国际”的比较法内容,并回避与其他课程的重叠部分。改革思路着眼于教学资源整体效益最大化,使该课程凸显全球化思维,更好地服务于培养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涉外法治人才 国际经济法教学 加减法 全球化思维
下载PDF
法律英语教学内容的范式革新--以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为目标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帆 《法学教育研究》 2021年第4期56-70,共15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与“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两个方面的要求。对于法学教育而言,法律英语教学是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重要环节。现行法律英语教材主要存在三种体例,分别... 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与“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两个方面的要求。对于法学教育而言,法律英语教学是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重要环节。现行法律英语教材主要存在三种体例,分别以部门法为界限、以英美某国法律为主体、以章节难度为次序。这三种常用体例无法满足涉外法治人才所需的“学术型涉外法律能力”与“实践型涉外法律能力”,因而亟待对法律英语教学内容进行革新。法律英语教学应当充分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从法律英语词汇、语法的特殊性展开,还要舍弃面面俱到的法律介绍,将教学重心转向主要英语国家的法律基础知识,另外需要将我国主要的涉外法律纳入教学范围,尝试“走出去”与“引进来”双轮驱动我国法律英语教学内容的范式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涉外法治人才 法律英语 教学内容
下载PDF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法律文书写作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1
5
作者 林婧 《法学教育研究》 2021年第4期42-55,共14页
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多个世所瞩目的涉外案件的发生,都印证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急迫性,我国对于法律文书写作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这主要反映在要求法律文书写作教学具备国际视野与多学科思维,承载中国话语对外输出的重要使命,... 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多个世所瞩目的涉外案件的发生,都印证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急迫性,我国对于法律文书写作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这主要反映在要求法律文书写作教学具备国际视野与多学科思维,承载中国话语对外输出的重要使命,并且以产出导向回应司法体制改革。新时期的法律文书写作教学改革容易陷入的误区包括:未准确定位文书写作与案例分析的关系,夸大人工智能在法律文书写作中的作用,忽略对法律文书最新发展动向的追踪等。教学改革的具体方向为:一方面,增加涉外法律文书写作赏析以及公关技巧讲解;另一方面,明确课程考核的重点是写作技能,考核的文书种类主要是法院文书与律师实务文书,不讲解、不考核与写作关联度较低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书 写作技能 涉外法治人才 产出导向 公关思维
下载PDF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和涉外法治建设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瀚 《法学教育研究》 2021年第1期21-28,共8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法治大国的战略高度,坚持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建设。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提出,对贯彻我国法治理论和依法治国理念有重大意义,能够促成我国通过涉外法治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稳健地参与全球... 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法治大国的战略高度,坚持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建设。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提出,对贯彻我国法治理论和依法治国理念有重大意义,能够促成我国通过涉外法治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更稳健地参与全球秩序构建,更有力地破解单边主义,应对相关摩擦。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挖掘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的理论内容,统筹推进中国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切实加强涉外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对涉外法治人才实行专门的单独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提高涉外法治人才综合素质,将国际法学科建设和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的标准,纳入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估的议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法治 国内法治 涉外法治 外法治人才培养
下载PDF
区域国别法的学科建设--基于新加坡经验的研究
7
作者 董静然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293-309,共17页
新时代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需要补齐短板,加强区域国别法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目前,我国区域国别法律人才远无法满足企业走出去的需要。区域国别法的学科建设既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法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推进... 新时代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需要补齐短板,加强区域国别法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目前,我国区域国别法律人才远无法满足企业走出去的需要。区域国别法的学科建设既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法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保障。新加坡基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高等教育发展经验,逐渐形成了具备自身特点的区域国别法学科发展机制。新加坡的区域国别法发展经验对我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区域国别法的学科发展需要贯彻交叉学科的发展理念,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培养学生对某一国或某一地区法律制度的系统性、整体性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法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新加坡经验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守正与出新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祥修 薛清嘉 《法学教育研究》 2023年第2期63-86,共24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的趋势和对外开放的格局催生了大量高层次、专业化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具有厚重的形成基础,当前的人才定位更具包容性,需要兼顾微观技艺与宏观视野。为此,人才培养要把握历史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的趋势和对外开放的格局催生了大量高层次、专业化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具有厚重的形成基础,当前的人才定位更具包容性,需要兼顾微观技艺与宏观视野。为此,人才培养要把握历史脉搏,紧贴国家战略需求,结合新时代背景兼顾守正与出新。一方面,坚守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与优秀传统,坚持价值引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落实国际化育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审视现有问题与最新形势,适当调整和出新,顺应分层培养的客观现实与规律,在强调本科宽口径、基础性教育和硕士专业化、类型化培养的基础上,重视博士研究生阶段人才培养的突破。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守正与出新的过程中需要适应多元化社会需求,深化实务部门与高校协同育人机制;适应复合型人才要求,倡导学科互动与学校互动,深化特色化发展之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重视国别法人才培养;推进国际化进程,由“单一输出”转向“输出与输入并重”;完善配套政策,实现多维度支撑与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守正 出新
下载PDF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当前困境与未来举措———西南政法大学经验谈
9
作者 张春良 魏瑛婕 《法学教育研究》 2022年第3期150-169,共20页
西南政法大学坚持守正创新、突出特色发展,化区位劣势为区位优势,走出了一条涉外法治人才特色化培养的“非常道”。该“非常道”的基本模式是四轮驱动、进出对流。尽管效果渐彰,但当前培养模式仍存四点问题,这就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痛... 西南政法大学坚持守正创新、突出特色发展,化区位劣势为区位优势,走出了一条涉外法治人才特色化培养的“非常道”。该“非常道”的基本模式是四轮驱动、进出对流。尽管效果渐彰,但当前培养模式仍存四点问题,这就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痛点、堵点、难点与痒点问题。将一流素质的学生导向涉外法治培养轨道,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必须解决的痛点问题;促进法律与外语、国别法与国内法、中国法与外国法的融贯,是涉外法治人培养必须解决的堵点问题;促进理实相通、知行合一,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必须解决的难点问题;造就拔尖、卓越人才,是涉外法治人培养必须解决的痒点问题。破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当前困境的未来措施是六措并举,统筹深度培养、专门培养、共同培养、实战培养、国别培养以及精英培养六条路径,形成体系化的人才冶铸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 合作办学 知行合一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0
作者 张晓君 陈正己 《法学教育研究》 2022年第3期85-106,共22页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新发展格局下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对涉外法治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涉外法治人才的培...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新发展格局下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对涉外法治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也上升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目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内容及培养方式上仍存在不足之处。对此,应当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法学教育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从完善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模式、推动专业知识与外语学习有机结合、探索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依托新文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复合程度、实现人才培养“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等方面入手,积极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模式 创新举措
下载PDF
论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的分方向联合培养
11
作者 李培锋 《法学教育研究》 2022年第3期138-149,共12页
高校作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确保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三方面满足涉外法治工作的人才需要,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法学教育的重大课题。高校要实现涉外法治人才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匹配,需要根据当前的人才结构性需求进行分方... 高校作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确保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三方面满足涉外法治工作的人才需要,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法学教育的重大课题。高校要实现涉外法治人才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匹配,需要根据当前的人才结构性需求进行分方向培养。高校要实现涉外法治人才的高质量输出,需要在法学院系这一责任主体基础上,整合各种培养资源,开展更有成效的多主体联合培养,如“学院+学院”“国内高校+国内高校”“国内高校+国外高校”“国内高校+涉外法律实务部门”。各高校只有根据区位特点、学校特点、学科特点,灵活选取有针对性的分方向培养方式和更有成效的联合培养方式,才能更好地为国家、企业和公民的涉外利益保护提供充足的、多元的、高素质的涉外法治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分方向培养 合培养
下载PDF
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坚持全要素法治人才培养 被引量:15
12
作者 叶青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1年第1期115-123,144,共10页
当前国内法学教育尚无法完全满足未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政法院校应当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全要素法治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理念更新、学科布局优化、专业设置调整、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平台建设、支撑保障平... 当前国内法学教育尚无法完全满足未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要,政法院校应当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全要素法治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理念更新、学科布局优化、专业设置调整、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平台建设、支撑保障平台建设等多层面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建设成理念有国际引领力、学科专业有国际吸引力、师资有国际影响力、对外交流有国际传播力、支撑保障有国际公信力、学生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协同创新教研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法治 涉外法治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精准服务国家战略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以西南政法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怀勇 张春良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7-27,共11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精准服务国家对外战略,西南政法大学在全面总结与归纳传统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聚焦中国—东盟法治合作、海外利益安全、国际人权斗争、涉外争端解决...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精准服务国家对外战略,西南政法大学在全面总结与归纳传统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聚焦中国—东盟法治合作、海外利益安全、国际人权斗争、涉外争端解决四个方面,集聚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的优质资源,推动了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的形成,探索了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服务 国家战略 涉外法治人才
下载PDF
涉外法治的理论促动
14
作者 何志鹏 《中国海商法研究》 2024年第3期3-18,共16页
涉外法治不仅仅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实践领域的工作任务,它同样也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良好的涉外法治理论解释有助于将涉外法治工作中的具体要求思考清楚、论述透彻。理论界的高水平总结归纳、分析论证不仅有助于人们对于涉外... 涉外法治不仅仅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实践领域的工作任务,它同样也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良好的涉外法治理论解释有助于将涉外法治工作中的具体要求思考清楚、论述透彻。理论界的高水平总结归纳、分析论证不仅有助于人们对于涉外法治地位与意义充分认知、达成共识,而且有利于吸引更多高水平的人才投身于涉外法治的工作领域,在涉外立法、涉外执法、涉外司法等各个方向提升工作水平,深化涉外法治的服务和遵守情况。提升规划和参与设计施行涉外法治工作的能力,并且改进参与涉外法治的能力,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积极推进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进程,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理论研究 认知升级 法治实践 国家话语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论涉外法治话语的界面研究
15
作者 余素青 侯竣泰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48-62,共15页
涉外法治话语,即由有关涉外法治思维、涉外法治理论、涉外法治实践等涉外法治要素系统构建的法治表达,其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与实践推进皆需要科学的方法支撑。界面研究是一种跨越学科或者某学科内部分支界限,并在其间形成良性互动与融... 涉外法治话语,即由有关涉外法治思维、涉外法治理论、涉外法治实践等涉外法治要素系统构建的法治表达,其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与实践推进皆需要科学的方法支撑。界面研究是一种跨越学科或者某学科内部分支界限,并在其间形成良性互动与融合的研究方法。涉外法治话语的界面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并且借鉴不同学科或层面的智识资源,采取多元与立体的视角、方法、工具等,致力于解决涉外法治话语理论与实践的种种问题。应当运用界面研究方法,对涉外法治话语展开深入研究,以助力我国法治建设与涉外法治话语权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话语 法治人才培养 界面 研究 问题导向
下载PDF
服务国家需要 推进模式创新提高我国法治国际传播力
16
作者 葛卫华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41-47,共7页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政法院校适应国家需要、服务国家战略的时代责任。上海政法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紧密对接国家急需,依托中国上合基地优势,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政法院校适应国家需要、服务国家战略的时代责任。上海政法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紧密对接国家急需,依托中国上合基地优势,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努力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推进法治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为提高我国法治国际传播力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需要 涉外法治 人才培养 式创新 法治国际传播力
下载PDF
浅析中国高校国际仲裁人才培养机制——以法律硕士(国际仲裁)培养项目为例
17
作者 陈梦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32-49,共18页
培养中国国际仲裁人才对维护我国企业和公民海外合法权益,保障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国际纠纷解决机制,促进中国法治建设和参与全球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具有庞大且极富潜力的纠纷解决市场。以庞大的纠纷解决需求为支撑,中... 培养中国国际仲裁人才对维护我国企业和公民海外合法权益,保障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国际纠纷解决机制,促进中国法治建设和参与全球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具有庞大且极富潜力的纠纷解决市场。以庞大的纠纷解决需求为支撑,中国仲裁正蓄力打入被欧美垄断的国际仲裁法律服务市场,为中国涉外法治建设和参与全球治理贡献力量。法律硕士(国际仲裁)项目要求高等院校与行业机构深度合作,打破中国高校法治人才培养的固有模式,共同打造中国国际仲裁人才摇篮。高校和行业龙头的双向奔赴,是否能解决中国高校法治人才培养实践导向不足和就业需求错位等问题还需要时间验证。各大高校应当积极行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原有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基础之上大胆试验和改革,发挥各自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为中国法治建设培养中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仲裁人才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法律硕士(国际仲裁)项目
下载PDF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策略的辩证思考
18
作者 郭为禄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17-22,共6页
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新时代法学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华东政法大学牵头成立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教育联盟,坚持“破”与“立”相统一,探索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打破高校与社会的壁垒,推进法学教育与法治实践融合... 加快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新时代法学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华东政法大学牵头成立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教育联盟,坚持“破”与“立”相统一,探索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打破高校与社会的壁垒,推进法学教育与法治实践融合;探索打破高校之间的壁垒,搭建开放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平台,构建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人才 教育教学改革 理论 实践融合 开放协同平台
下载PDF
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对策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健馨 蒋露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3年第1期31-39,共9页
在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国家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其中担负着重要使命。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国内诸多高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 在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国家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其中担负着重要使命。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国内诸多高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短期内无法填补涉外法治人才巨大缺口的社会现实。目前高校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学习内容滞后、语言障碍严重三大不足。为此,国内高校有必要从加强培养学生的法律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搭建国际化的实习平台、开发更多的国内外法学院交换项目、加强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真正形成完备的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系统且有效地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以满足国家在国际治理和涉外工作中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人才 培养体系 国际化实习 交换项目 法治思维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涉缅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路径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红春 徐敏慧 《法学教育研究》 2020年第1期158-174,共17页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特色涉外法律体系建设层面的人才培养计划由"卓越法律人才"升级为"卓越法治人才",但现有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计划对"一带一路"诉求下精通国别法与区域法,以及熟悉五通与...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特色涉外法律体系建设层面的人才培养计划由"卓越法律人才"升级为"卓越法治人才",但现有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计划对"一带一路"诉求下精通国别法与区域法,以及熟悉五通与重点投资行业的培养目标没有清晰的理解,导致对涉外卓越法治人才作用存在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目前已有的成效显著的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得到全面推广,联合培养平台搭建、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企业合规意识强化以及国际事务综合处理能力提升等培养机制的欠缺,难以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构筑坚实的法治屏障。本文以对缅投资法律服务实证调研为基础,通过检视培养目标、培养平台、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及评估体系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涉缅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五个有效路径,以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多层次、全方位、高质量涉外法治人才的培育提供一个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涉外法治 卓越法治人才 协同育人 对缅投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